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明国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丘福,今年已经年逾花甲,早年以一介小卒起家,追随朱棣数次北征,因作战勇猛且从不与人争抢功劳,朱棣以其积年劳苦,授燕山中护卫千户,引为心腹,到了建文元年朱棣起兵时,与朱能、张玉首夺北平九门,又与耿炳文军大战于真定,建文二年与李景隆战于白沟河,率劲卒直捣其中军后来的夹河、灵璧等会战,场场不落,打满了整个靖难。
“人老不服老,赛过老黄忠”,说的就是丘福。
这种资历老将,在评定靖难功劳的时候,位列诸武将之首,是名义上的武臣第一人。
只不过丘福这两年开始管军校,卸下了不少军中的差事,将主持五军都督府的工作移交给了朱能,不再太多露面了,但这些都丝毫不能影响丘福在军中的威望。
作为朱高煦最坚定也是最重量级的支持者,受到朱高煦影响,丘福对于变法一直是支持的态度,而军中的变法,既然符合其本人和依附于他的蔚州系的利益,那么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这时候肯定是要出来给军改站台的。
丘福看了眼沉默的朱棣,对众侯爵说道。
“想问什么问吧。”
既然给侯爵们说话的机会,那么这时候肯定是要问的。
蔚州系的安平侯李远这时候捡了个不那么重要的话题问道:“刚才听成国公提到了一个词,北部九边,‘九边’是什么意思?”
很多现代人熟悉的一个词,叫做“传首九边”,就是指明朝中后期如果有督抚或者总兵等官员犯了事,就要把脑袋噶了,然后让脑袋在九边巡回演出。
但在明初,因为有八大塞王镇守北部边疆,所以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事实上,九边又称九镇,是北部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这个概念是直到弘治时期才出现的,能现在出现,自然还是姜星火的制度设计。
此时姜星火饶有兴趣的观察着武臣们的反应,突出一手深藏功与名。
丘福缓缓解释道:“从东至西,九边分别为辽东镇、北京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宁夏镇、陕西镇、甘肃镇。”
很多人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提法。
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辽东镇、宁夏镇、甘肃镇,显然三位侯爵作为一镇挂印总兵官是没跑了。
而剩下的,就很值得探究。
北京镇、宣府镇,都是北直隶辖区,属于京营驻防的两个重点区域,北京自不必说,宣府则是出征漠北的重要前进基地,土木堡就在宣府这里,单独设镇没什么问题。
而榆林镇,其实就是河套加上陕北,这个区域很广阔,在过去北魏六镇时期便是沃野、怀朔、武川等军镇驻防的区域,高欢、宇文泰、贺拔岳、李虎、杨忠、赵贵、侯莫陈崇.多少影响了东西魏乃至后来的北周北齐甚至隋唐的英雄豪杰,都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
故此,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设立榆林镇,让整个北部防线不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同镇就更不用说了,代北这地方,从秦朝到现在,就是对抗北方草原的前哨,一旦被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占据了代北,河东(山西)无险可守,很容易就会沦陷,而河东这种足以作为王霸之基,甚至是五代时期天子指定地盘的封闭地形被游牧民族占据,那居高临下,东可出太行占据两河(河北+河东),西可渡黄河入主关中,五胡乱华基本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最有意思的,其实是处于二线状态的山西镇和陕西镇。
山西镇北边是大同镇,陕西镇北边是榆林镇和宁夏镇,为什么还要设立这俩军镇?
翻译翻译,什么叫山西镇和陕西镇?
——摆明了就是要削藩嘛!
而且削的就是秦、晋两藩,要把他们的实际控制地盘和精锐军队全部削没,变成朝廷直属的军镇,成为整个九边体系内的二线预备队。
众人猜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过几个月秦王和晋王,应该就要出意外了
大宁系的代表,思恩侯房宽又问道:“那京营三大营的轮班呢?三十六个卫里,有多少个卫是轮班的?如果轮班的话,是一整个卫调到北直隶,还是什么其他制度?”
丘福解释道:“三十六个卫里,纯骑兵的三千营编制员额四个卫,纯火器的神机营编制员额两个卫,这两个营都只有一个卫是轮班的,不是从其他地方整卫轮班,而是抽调精锐骑卒和火器手进行轮班,主要目的是训练因为地方卫所往往会因为马匹和火器数量少、质量差的原因,训练效果不佳,且怕折损,又导致训练次数少,很难培养士卒,京营提供统一的装备,可以有效提高这些骑卒和火器手的水平,等到他们结束轮班回到原有卫所,这些有经验的士卒们又可以作为师父,给徒弟转帮带,提高整体作战能力。”
“至于编制员额三十个卫的五军营,则是从九边里剩余七镇(除了北京镇和宣府镇)各抽调一个卫,再从河南、山东、大宁三都司各抽调一个卫,共计十个卫进行轮班。”
房宽点了点头,只道:“也就是说,三千营和神机营都只有一个卫轮班且不按卫抽调,五军营有十个卫轮班,从不同的镇和都司抽调。”
“正是如此。”
房宽又道:“还有一个问题。”
丘福颔首道:“且说。”
“如果设立九边军镇,那么原有的都司要怎么办?”
这显然是一个问题,宁夏和甘肃、辽东这种基本都是军户且只有一个军镇的都司倒也无所谓,都司和军镇一套班子挂两个牌子就是了,但譬如陕西镇和山西镇,都是有正经的都司的,而且一旦九边军镇确立,那么陕西都司要下辖榆林镇、陕西镇,山西都司要下辖山西镇、大同镇,基本上都司就没什么好管的了,相当于直接被废掉。
丘福干脆道:“各地行都司始终是军镇的上一级,山西镇总兵官由山西都司长官出任,管辖除大同镇以外的原有一切事务,陕西镇同理,其余军镇不涉及。”
都司也就是都指挥使司,在明初的组织架构里是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各行都司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在理论上听命于兵部。
好吧,说是理论上听命,其实兵部就是一个橡皮图章,只是重要命令需要兵部跟着用印而已。
而在具体划分和隶属关系上,都司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军政合一的都司、正常都司、行都司。
军政合一的都司有三个,辽东都司治所辽中卫、大宁都司治所大宁卫、万全都司治所宣府卫,这里面辽东都司和大宁都司不变,万全都司直接变成了宣府镇。
而行都司则是在陕西、山西、湖广、福建、四川五个布政使司的治所,增设行都指挥使司,加强控制。
除了这两种,剩下的就都是正常都司了。
明朝共置有二十一个都司和行都司,划归五个都督府管辖。
左军都督府管辖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右军都督府管辖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前军都督府管辖湖广都司、湖广行都司、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后军都督府管辖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而中军都督府则只管辖河南都司。
永乐元年微调了一下,增加了北京的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把原本后军都督府管辖的万全都司(宣府)划到了里面,然后又把北直隶整个划到了下面,京营成立,以及整个北京镇,肯定也归它管。
“军改以后,在地方上设立九边,在京师设立京营,而原有的指挥体系在原则上不进行大的变动,只进行局部调整。”
丘福最后阐述道:“也就是说,五军都督府加上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一共六个都督府,负责管理大明境内的所有二十一个都司和行都司,与此同时,九边里涉及到的相关军镇,小的如宣府镇,便是同时挂万全都司的牌子,... -->>
丘福,今年已经年逾花甲,早年以一介小卒起家,追随朱棣数次北征,因作战勇猛且从不与人争抢功劳,朱棣以其积年劳苦,授燕山中护卫千户,引为心腹,到了建文元年朱棣起兵时,与朱能、张玉首夺北平九门,又与耿炳文军大战于真定,建文二年与李景隆战于白沟河,率劲卒直捣其中军后来的夹河、灵璧等会战,场场不落,打满了整个靖难。
“人老不服老,赛过老黄忠”,说的就是丘福。
这种资历老将,在评定靖难功劳的时候,位列诸武将之首,是名义上的武臣第一人。
只不过丘福这两年开始管军校,卸下了不少军中的差事,将主持五军都督府的工作移交给了朱能,不再太多露面了,但这些都丝毫不能影响丘福在军中的威望。
作为朱高煦最坚定也是最重量级的支持者,受到朱高煦影响,丘福对于变法一直是支持的态度,而军中的变法,既然符合其本人和依附于他的蔚州系的利益,那么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这时候肯定是要出来给军改站台的。
丘福看了眼沉默的朱棣,对众侯爵说道。
“想问什么问吧。”
既然给侯爵们说话的机会,那么这时候肯定是要问的。
蔚州系的安平侯李远这时候捡了个不那么重要的话题问道:“刚才听成国公提到了一个词,北部九边,‘九边’是什么意思?”
很多现代人熟悉的一个词,叫做“传首九边”,就是指明朝中后期如果有督抚或者总兵等官员犯了事,就要把脑袋噶了,然后让脑袋在九边巡回演出。
但在明初,因为有八大塞王镇守北部边疆,所以是没有这个概念的。
事实上,九边又称九镇,是北部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这个概念是直到弘治时期才出现的,能现在出现,自然还是姜星火的制度设计。
此时姜星火饶有兴趣的观察着武臣们的反应,突出一手深藏功与名。
丘福缓缓解释道:“从东至西,九边分别为辽东镇、北京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榆林镇、宁夏镇、陕西镇、甘肃镇。”
很多人马上就意识到,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提法。
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辽东镇、宁夏镇、甘肃镇,显然三位侯爵作为一镇挂印总兵官是没跑了。
而剩下的,就很值得探究。
北京镇、宣府镇,都是北直隶辖区,属于京营驻防的两个重点区域,北京自不必说,宣府则是出征漠北的重要前进基地,土木堡就在宣府这里,单独设镇没什么问题。
而榆林镇,其实就是河套加上陕北,这个区域很广阔,在过去北魏六镇时期便是沃野、怀朔、武川等军镇驻防的区域,高欢、宇文泰、贺拔岳、李虎、杨忠、赵贵、侯莫陈崇.多少影响了东西魏乃至后来的北周北齐甚至隋唐的英雄豪杰,都是从这片土地上走出来的。
故此,在这片地广人稀的土地上设立榆林镇,让整个北部防线不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同镇就更不用说了,代北这地方,从秦朝到现在,就是对抗北方草原的前哨,一旦被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占据了代北,河东(山西)无险可守,很容易就会沦陷,而河东这种足以作为王霸之基,甚至是五代时期天子指定地盘的封闭地形被游牧民族占据,那居高临下,东可出太行占据两河(河北+河东),西可渡黄河入主关中,五胡乱华基本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最有意思的,其实是处于二线状态的山西镇和陕西镇。
山西镇北边是大同镇,陕西镇北边是榆林镇和宁夏镇,为什么还要设立这俩军镇?
翻译翻译,什么叫山西镇和陕西镇?
——摆明了就是要削藩嘛!
而且削的就是秦、晋两藩,要把他们的实际控制地盘和精锐军队全部削没,变成朝廷直属的军镇,成为整个九边体系内的二线预备队。
众人猜度,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过几个月秦王和晋王,应该就要出意外了
大宁系的代表,思恩侯房宽又问道:“那京营三大营的轮班呢?三十六个卫里,有多少个卫是轮班的?如果轮班的话,是一整个卫调到北直隶,还是什么其他制度?”
丘福解释道:“三十六个卫里,纯骑兵的三千营编制员额四个卫,纯火器的神机营编制员额两个卫,这两个营都只有一个卫是轮班的,不是从其他地方整卫轮班,而是抽调精锐骑卒和火器手进行轮班,主要目的是训练因为地方卫所往往会因为马匹和火器数量少、质量差的原因,训练效果不佳,且怕折损,又导致训练次数少,很难培养士卒,京营提供统一的装备,可以有效提高这些骑卒和火器手的水平,等到他们结束轮班回到原有卫所,这些有经验的士卒们又可以作为师父,给徒弟转帮带,提高整体作战能力。”
“至于编制员额三十个卫的五军营,则是从九边里剩余七镇(除了北京镇和宣府镇)各抽调一个卫,再从河南、山东、大宁三都司各抽调一个卫,共计十个卫进行轮班。”
房宽点了点头,只道:“也就是说,三千营和神机营都只有一个卫轮班且不按卫抽调,五军营有十个卫轮班,从不同的镇和都司抽调。”
“正是如此。”
房宽又道:“还有一个问题。”
丘福颔首道:“且说。”
“如果设立九边军镇,那么原有的都司要怎么办?”
这显然是一个问题,宁夏和甘肃、辽东这种基本都是军户且只有一个军镇的都司倒也无所谓,都司和军镇一套班子挂两个牌子就是了,但譬如陕西镇和山西镇,都是有正经的都司的,而且一旦九边军镇确立,那么陕西都司要下辖榆林镇、陕西镇,山西都司要下辖山西镇、大同镇,基本上都司就没什么好管的了,相当于直接被废掉。
丘福干脆道:“各地行都司始终是军镇的上一级,山西镇总兵官由山西都司长官出任,管辖除大同镇以外的原有一切事务,陕西镇同理,其余军镇不涉及。”
都司也就是都指挥使司,在明初的组织架构里是负责管理所辖区内卫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各项事务,是地方平时最高军事领导机构,各行都司分别隶属于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并在理论上听命于兵部。
好吧,说是理论上听命,其实兵部就是一个橡皮图章,只是重要命令需要兵部跟着用印而已。
而在具体划分和隶属关系上,都司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军政合一的都司、正常都司、行都司。
军政合一的都司有三个,辽东都司治所辽中卫、大宁都司治所大宁卫、万全都司治所宣府卫,这里面辽东都司和大宁都司不变,万全都司直接变成了宣府镇。
而行都司则是在陕西、山西、湖广、福建、四川五个布政使司的治所,增设行都指挥使司,加强控制。
除了这两种,剩下的就都是正常都司了。
明朝共置有二十一个都司和行都司,划归五个都督府管辖。
左军都督府管辖浙江都司、辽东都司、山东都司;右军都督府管辖陕西都司,陕西行都司、四川都司、四川行都司、广西都司、云南都司、贵州都司;前军都督府管辖湖广都司、湖广行都司、福建都司、福建行都司、江西都司、广东都司;后军都督府管辖大宁都司、万全都司、山西都司、山西行都司;而中军都督府则只管辖河南都司。
永乐元年微调了一下,增加了北京的留守行后军都督府,把原本后军都督府管辖的万全都司(宣府)划到了里面,然后又把北直隶整个划到了下面,京营成立,以及整个北京镇,肯定也归它管。
“军改以后,在地方上设立九边,在京师设立京营,而原有的指挥体系在原则上不进行大的变动,只进行局部调整。”
丘福最后阐述道:“也就是说,五军都督府加上留守行后军都督府,一共六个都督府,负责管理大明境内的所有二十一个都司和行都司,与此同时,九边里涉及到的相关军镇,小的如宣府镇,便是同时挂万全都司的牌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