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葬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来传旨的大内中官,和枢密院的客省使(从五品),并没有马上回去。他们要等着李洛的调兵条陈,带着李洛的条程回大都。
这调兵章程怎么定?李洛一时半会还真难以决定,只好请中官和客省使在驿馆暂歇,容后再交出条陈。
“大将军,军务紧急,一月内必要出兵的,还请快快拿出条陈奏本,下官也好回京复命。”枢密院的客省使催促道。
李洛很客气的说道:“通军使与中贵人稍安勿躁,本帅明日必出章程。”然后吩咐行省官员好生招待。
安排好大都来人,李洛就退入官邸内宅书房,思索调兵条陈的事。
忽必烈在军事上非常开明,不但舍得对将领放权,也很少干预将领指挥作战。
李洛这个新鲜出台的征南大将军,就被忽必烈授权自选兵马部将。
一句话,朕不管这二十万大军你怎么配置,也不管你选择哪些将领,更不管你怎么打,但你必须给朕打赢,不然,哼哼。
但忽必烈也设了一个底线,圣旨中规定,蒙古骑兵不能超过两万人,探马赤军不得超过五万人。
显然,忽必烈还是很在意蒙古大兵的。蒙古兵数量少,很是金贵,死一个少一个。
元廷的蒙古骑兵原本只有二十几万。经过征日之战,元廷蒙古铁骑损失了两三万。这次唆都又葬送了两万。不算乃颜等部,元廷直接掌握的蒙古骑兵如今最多二十万,只会少不会多。
但如果算整个蒙古帝国的蒙古骑兵,那最少还有三四十万。
除了蒙古骑兵,元廷最信重的就是探马赤军了。
探马赤军与蒙古军一样,几乎都是骑兵,是战力仅次于蒙古军的强军。但是,探马赤军本身也分等级,信重程度并不一样。
其中最被信重的,是色目回回探马赤军。根据特察局的最新情报,估计有近二十万。色目探马赤军几乎都是高鼻深目的白人种族。
李洛知道,色目探马赤军大多数来自中亚,西亚,信仰某某教。少部分来自欧罗巴。还有极少数来自北非的埃及,以及南亚的印度。
信仅重次于色目探马赤军的,就是诸部探马赤军,主要是吐蕃,汪古,水达达等。数量有七八万人。
信重度最差的探马赤军就是西北的党项(唐兀尔)、契丹、女真三部(西北契丹女真不算汉人),以及西南的大理军。这部分探马赤军有十五六万人。
不同的探马赤军加起来,高达四十余万。
再就是三十余万北方汉伪军,三十余万南方汉伪军(新附军)。
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是正规元军序列。加起来一百多万。
除了正规元军,就是投下私兵。也就是蒙古贵族投下领地的私兵。投下私兵平时主要是守护主人庄园牧场,保卫主家安全,镇压奴隶。可一旦朝廷缺兵,就要服从征调。
投下私兵什么民族都有,数量不详。特察局的情报估计,加起来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由于是贵族私兵,所以很是精锐。虽然不擅长集团化作战,但小队作战能力很强。
还有听调的仆从军,如高丽军。以及爨僰兵(都蛮)、土兵、黎兵、洞兵、瑶兵、鬼兵(鬼蛮)、摩兵(摩梭)、罗罗兵、苗兵等土司兵。高丽不用说,常备军超过十万。各部土司兵数量不详,但加起来肯定不少。
这还不止。还有一支由各族无赖刁民组成的无籍之兵,叫“答剌罕兵”。答剌罕兵数量不详,他们好勇斗狠,不拿军饷赏赐,只以抢劫敌方百姓为酬劳。
这么算的话,正规元军加其他兵马,元廷能调动的最少有一百五十万,最多近两百万。
元廷这么多兵马可调,那么自己这二十万南征大军,该如何配置才好呢?
蒙古军好办。一万抽调完哲都麾下的蒙古骑兵,一万抽调湖广行省平章阿里海牙麾下蒙古骑兵。
五万探马赤军么…哼,完哲都麾下再抽调一万军,阿里海牙麾下再抽调三万。最后一万,抽调云南永昌的一万契丹骑兵!
如此一来,驻扎江西的征蛮都元帅完哲都麾下四万蒙古色目骑兵,一半被抽调。湖广行省平章阿里海牙麾下的八万蒙古色目骑兵,同样有一半被抽调。
等于说,长江以南三分之一的蒙古色目骑兵,被抽调去了安南战场。那么元军在长江以南的军事力量会削弱一大截,更有利于他起兵。
之所以抽调云南永昌的一万契丹骑兵,是李洛看上这支对元廷心存不满的骑兵了,想自己吞掉。
那么还有十三万人呢?
一定要有几万丛林山地作战部队。嗯,那就征调西南各土司军三万。还必须要有水军两万。
可是经过征日之战,元军水师战船奇缺,能出海作战的不到两万,这也是为何唆都南征时,元廷没舍得出动水师的原因。
就这不到两万的水师,其中一万还是福建水师万户罗昱的兵马,间接被李洛控制,早就是半个唐军。
不算福建水师的话,元廷真正能出动的水师只有七八千人。受制于造船大料的阴干周期,元廷一年内都无法补充足够的战船。
根据情报,越南水师有一万多人,实力不容小觑。要是没有两万水师,很难确保海路后勤运输的安全。
唆都的教训一定要汲取,如果指望靠因粮就地解决粮草,那这第三次征越仍然会大败。起码,要有三个月的粮草储备。
安南有六七百万人口,民风坚韧好战,禁军加动员的乡军,超过五十万。要征服安南,兵马绝对不能少了。
可兵马一多,粮草后勤就是个极大的问题,甚至上升为核心问题。
送你一个现金红包!
二十万大军,一个月需要消耗多少粮草物资?想想李洛都是心里发毛。
靠西南崎岖的山路,靠骡马沿着谅山运粮,能满足二十万大军的需求?扯淡。
所以,海运是唯一可靠的办法。那么必须出动水师。
“算了,就调罗昱的一万水师吧,就当让他们练习一下实战。”李洛有点心疼的决定调遣已经是半个唐军的福建水师。
“运粮的水师,就让大汉奸朱清张瑄的船队来干,顺便黑了这两个汉奸,让他们战死,吞了他们的船。”李洛又写了海运万户朱清和张瑄的名字。
海运万户府其实不是作战水师,只是负责南粮北运的运输船队。但为了后勤,李洛还是把海运万户府的兵马配置了进去。
最后的八万人,就只能是汉军了。这八万汉军,李洛征调了江浙行省和湖广行省的汉军重兵集团。
江浙是汉军驻扎最多的地方,高达十几万人。
元军占领江浙才七年时间,那么江浙汉军是不是怀念大宋,心存反元之意?
非也。
江浙汉军不但没有心存反元之念,恰恰相反,还非常反动顽固,对元廷的忠心度也不差。
为何?
因为,江浙汉军是被江浙地主豪族控制的,军中将吏多是江浙地主豪族子弟,就连军士兵员,也多来自其控制下的农户。
可以说,江浙汉军已经不是当初那支投降的宋军新附军了,只不过保留了新附军的名义而已。
江浙汉军虽然是正规元军,但其本质是:江浙豪族团练武装。
类似曾国藩的湘军。所以,江浙汉军将士的待遇也有保证,军心比较稳固。
这些年来,忽必烈对江浙地主士绅极其怀柔优容,不但让他们有官做,甚至通过他们来统治江浙,将江浙基层的权力全部委托给他们。让他们承包赋税,征发徭役,负责治安。纵容他们兼并土地,欺压百姓。
客观而言,令江南百姓水深火热的第一祸首,不是蒙古贵族,而是地主士绅。
这是忽必烈的阴险之处,以汉治汉。“朕委重江南有谋有力之家,镇叛剿贼,统摄百姓……”
元廷在江南的统治,不但没有侵害地主士绅的利益,反而加强了。忽必烈对其特权给予保护,对其“政令疏阔,赋税宽简”,这使得地主士绅一个个放飞自我。
结果就是,“一家雄踞一乡,小民慑服,称为野皇帝,坟称王莹。”
&... -->>
来传旨的大内中官,和枢密院的客省使(从五品),并没有马上回去。他们要等着李洛的调兵条陈,带着李洛的条程回大都。
这调兵章程怎么定?李洛一时半会还真难以决定,只好请中官和客省使在驿馆暂歇,容后再交出条陈。
“大将军,军务紧急,一月内必要出兵的,还请快快拿出条陈奏本,下官也好回京复命。”枢密院的客省使催促道。
李洛很客气的说道:“通军使与中贵人稍安勿躁,本帅明日必出章程。”然后吩咐行省官员好生招待。
安排好大都来人,李洛就退入官邸内宅书房,思索调兵条陈的事。
忽必烈在军事上非常开明,不但舍得对将领放权,也很少干预将领指挥作战。
李洛这个新鲜出台的征南大将军,就被忽必烈授权自选兵马部将。
一句话,朕不管这二十万大军你怎么配置,也不管你选择哪些将领,更不管你怎么打,但你必须给朕打赢,不然,哼哼。
但忽必烈也设了一个底线,圣旨中规定,蒙古骑兵不能超过两万人,探马赤军不得超过五万人。
显然,忽必烈还是很在意蒙古大兵的。蒙古兵数量少,很是金贵,死一个少一个。
元廷的蒙古骑兵原本只有二十几万。经过征日之战,元廷蒙古铁骑损失了两三万。这次唆都又葬送了两万。不算乃颜等部,元廷直接掌握的蒙古骑兵如今最多二十万,只会少不会多。
但如果算整个蒙古帝国的蒙古骑兵,那最少还有三四十万。
除了蒙古骑兵,元廷最信重的就是探马赤军了。
探马赤军与蒙古军一样,几乎都是骑兵,是战力仅次于蒙古军的强军。但是,探马赤军本身也分等级,信重程度并不一样。
其中最被信重的,是色目回回探马赤军。根据特察局的最新情报,估计有近二十万。色目探马赤军几乎都是高鼻深目的白人种族。
李洛知道,色目探马赤军大多数来自中亚,西亚,信仰某某教。少部分来自欧罗巴。还有极少数来自北非的埃及,以及南亚的印度。
信仅重次于色目探马赤军的,就是诸部探马赤军,主要是吐蕃,汪古,水达达等。数量有七八万人。
信重度最差的探马赤军就是西北的党项(唐兀尔)、契丹、女真三部(西北契丹女真不算汉人),以及西南的大理军。这部分探马赤军有十五六万人。
不同的探马赤军加起来,高达四十余万。
再就是三十余万北方汉伪军,三十余万南方汉伪军(新附军)。
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是正规元军序列。加起来一百多万。
除了正规元军,就是投下私兵。也就是蒙古贵族投下领地的私兵。投下私兵平时主要是守护主人庄园牧场,保卫主家安全,镇压奴隶。可一旦朝廷缺兵,就要服从征调。
投下私兵什么民族都有,数量不详。特察局的情报估计,加起来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由于是贵族私兵,所以很是精锐。虽然不擅长集团化作战,但小队作战能力很强。
还有听调的仆从军,如高丽军。以及爨僰兵(都蛮)、土兵、黎兵、洞兵、瑶兵、鬼兵(鬼蛮)、摩兵(摩梭)、罗罗兵、苗兵等土司兵。高丽不用说,常备军超过十万。各部土司兵数量不详,但加起来肯定不少。
这还不止。还有一支由各族无赖刁民组成的无籍之兵,叫“答剌罕兵”。答剌罕兵数量不详,他们好勇斗狠,不拿军饷赏赐,只以抢劫敌方百姓为酬劳。
这么算的话,正规元军加其他兵马,元廷能调动的最少有一百五十万,最多近两百万。
元廷这么多兵马可调,那么自己这二十万南征大军,该如何配置才好呢?
蒙古军好办。一万抽调完哲都麾下的蒙古骑兵,一万抽调湖广行省平章阿里海牙麾下蒙古骑兵。
五万探马赤军么…哼,完哲都麾下再抽调一万军,阿里海牙麾下再抽调三万。最后一万,抽调云南永昌的一万契丹骑兵!
如此一来,驻扎江西的征蛮都元帅完哲都麾下四万蒙古色目骑兵,一半被抽调。湖广行省平章阿里海牙麾下的八万蒙古色目骑兵,同样有一半被抽调。
等于说,长江以南三分之一的蒙古色目骑兵,被抽调去了安南战场。那么元军在长江以南的军事力量会削弱一大截,更有利于他起兵。
之所以抽调云南永昌的一万契丹骑兵,是李洛看上这支对元廷心存不满的骑兵了,想自己吞掉。
那么还有十三万人呢?
一定要有几万丛林山地作战部队。嗯,那就征调西南各土司军三万。还必须要有水军两万。
可是经过征日之战,元军水师战船奇缺,能出海作战的不到两万,这也是为何唆都南征时,元廷没舍得出动水师的原因。
就这不到两万的水师,其中一万还是福建水师万户罗昱的兵马,间接被李洛控制,早就是半个唐军。
不算福建水师的话,元廷真正能出动的水师只有七八千人。受制于造船大料的阴干周期,元廷一年内都无法补充足够的战船。
根据情报,越南水师有一万多人,实力不容小觑。要是没有两万水师,很难确保海路后勤运输的安全。
唆都的教训一定要汲取,如果指望靠因粮就地解决粮草,那这第三次征越仍然会大败。起码,要有三个月的粮草储备。
安南有六七百万人口,民风坚韧好战,禁军加动员的乡军,超过五十万。要征服安南,兵马绝对不能少了。
可兵马一多,粮草后勤就是个极大的问题,甚至上升为核心问题。
送你一个现金红包!
二十万大军,一个月需要消耗多少粮草物资?想想李洛都是心里发毛。
靠西南崎岖的山路,靠骡马沿着谅山运粮,能满足二十万大军的需求?扯淡。
所以,海运是唯一可靠的办法。那么必须出动水师。
“算了,就调罗昱的一万水师吧,就当让他们练习一下实战。”李洛有点心疼的决定调遣已经是半个唐军的福建水师。
“运粮的水师,就让大汉奸朱清张瑄的船队来干,顺便黑了这两个汉奸,让他们战死,吞了他们的船。”李洛又写了海运万户朱清和张瑄的名字。
海运万户府其实不是作战水师,只是负责南粮北运的运输船队。但为了后勤,李洛还是把海运万户府的兵马配置了进去。
最后的八万人,就只能是汉军了。这八万汉军,李洛征调了江浙行省和湖广行省的汉军重兵集团。
江浙是汉军驻扎最多的地方,高达十几万人。
元军占领江浙才七年时间,那么江浙汉军是不是怀念大宋,心存反元之意?
非也。
江浙汉军不但没有心存反元之念,恰恰相反,还非常反动顽固,对元廷的忠心度也不差。
为何?
因为,江浙汉军是被江浙地主豪族控制的,军中将吏多是江浙地主豪族子弟,就连军士兵员,也多来自其控制下的农户。
可以说,江浙汉军已经不是当初那支投降的宋军新附军了,只不过保留了新附军的名义而已。
江浙汉军虽然是正规元军,但其本质是:江浙豪族团练武装。
类似曾国藩的湘军。所以,江浙汉军将士的待遇也有保证,军心比较稳固。
这些年来,忽必烈对江浙地主士绅极其怀柔优容,不但让他们有官做,甚至通过他们来统治江浙,将江浙基层的权力全部委托给他们。让他们承包赋税,征发徭役,负责治安。纵容他们兼并土地,欺压百姓。
客观而言,令江南百姓水深火热的第一祸首,不是蒙古贵族,而是地主士绅。
这是忽必烈的阴险之处,以汉治汉。“朕委重江南有谋有力之家,镇叛剿贼,统摄百姓……”
元廷在江南的统治,不但没有侵害地主士绅的利益,反而加强了。忽必烈对其特权给予保护,对其“政令疏阔,赋税宽简”,这使得地主士绅一个个放飞自我。
结果就是,“一家雄踞一乡,小民慑服,称为野皇帝,坟称王莹。”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