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阿奴说的也有道理。”高欢不等侯景再辩解,便加了一句。
“大丞相谬矣。”侯景忽然离了座,一揖到底,“阿勒泰为丞相计绝不敢说辛苦,只是此刻关中局势顺息万变,必要一合适的人赴关中方能奏效。阿勒泰自问,既无随机应变之才,又无令人折服之德,定然不能马到成功。既便和宇文泰也只是泛泛之交,曾经交往甚深也不过是为了同辅大丞相共保社稷而已,实在没有私交。”他说着直身抬头道,“阿勒泰倒觉得……”他看着高欢,眼神极其坦诚,“世子赴关中收束权柄才是最佳之选。世子才干优长,人所不及,趁此机会立威服众,建功立业,正好收服人心,为将来计,还是世子合适。况且世子和宇文泰以兄弟呼之,才是和宇文泰私交甚笃。”
侯景说的“将来”谁都听得明白,便是指高澄正式接位以后。
“濮阳公所言极是,我愿以兄长之命是从。”暗处的高洋忽然说道。把立于他近处的崔季舒都吓了一跳。
高欢一怔,这才想起来他还有个儿子在这里。
高澄也留意到幼弟的存在,他的目光在高洋身上逡巡。高洋揖之到底,完全看不到长兄的目光。高澄似乎很满意他这种甘于低服的态度。他再把目光转回侯景身上,淡淡笑道,“这么说来,是濮阳公都替我想好了?”
“不敢。”侯景忙回道,“只愿效忠。”
高澄站起身,微笑满面看了看侯景,又转身看着父亲道,“既如此,我愿和濮阳公一同即刻奔赴关中。”
侯景一怔,没想到高澄有这样的提议,下意识地看了看高欢,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高欢看着自己儿子和侯景,没说话。半晌才捋了捋胡须,看着侯景道,“万景,即然世子如此倚重你,你便辛苦一回吧。”
侯景只得应声“是”。
洛阳城外是融融春日,远处龙门山势宛然。再和煦的阳光也没办法让元明月冷彻底的心和暖过来。她却含着笑下了马,走到皇帝元修和皇后高常君近前。大礼参拜,笑道,“原来主上和皇后都在这儿。”
看她首饰金翠灿灿,罗衣艳色灼目,元修恍若以为是宫中曾经礼备周全的皇后高常君。今日高常君与她一比倒是太疏淡了,甚至是丝毫不入眼。元修看着元明月过来,没说话。
“昭仪怎么也来了?起来吧。”倒是高常君笑道。
“听说主上和皇后都在这儿,不敢躲懒,特来服侍。”元明月笑道。一边说一边还是看着元修。
“听说?是谁传话传得这么快?”高常君笑道。
“殿下不见罪就好。”元明月回头看看,又笑道,“兄长和元毗将军也在啊。”她转过身来走到元修身边,越过高常君,笑道,“刚才听陛下说要南阳王去哪里?”她声音低下来。
“你也知道,关中出了大事,孤是命他去关中接任贺拔岳之职。”元修说着看了一眼元宝炬。
元明月心里一跳,这是她事先不知道的,也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可这不是好事吗?如果她的长兄南阳王元宝炬接任了关中军政大权,便可与大丞相高欢相抗衡。不但可以有力地辅助皇帝元修,而且她也可以水涨船高在宫中得势。君恩似水,不经意间就会流转,还是有个得势的外戚更有安全感。
元明月看了一眼元宝炬,“既然陛下有旨意,兄长怎么还不承旨?”
这半天,除了皇后高常君面上平静无波,元宝炬和元毗心里都做足了功夫。两个人都是元氏宗室,想的自然跟斛斯椿和王思政不同。斛斯椿求自保,求得利。王思政倒还有一半是想着关中地势之险要,大魏社稷之兴盛。而元宝炬和元毗自然想着元氏宗室能昂然直起,中兴大魏。
不只元明月目中灼灼看着元宝炬,就连元毗也以目示意。元宝炬心里定了定,便回道,“陛下有命,臣便不辞辛苦。”他也有自己的考虑,和关中一处的暗中联络本来就是他在掌握,和新晋宠臣宇文泰也交往频繁。“只是还有一事请陛下恩允。”说着他试探地看看元修。
“你说!”元修问道。
“贺拔岳部将必定将侯莫陈悦恨之入骨,还请陛下准许臣见机行事。”这是和宇文泰谈条件的必要筹码。元毗听了也不禁点头。
“准了!”元宝炬话音刚落元修便点头同意。
这下再无异议。
元明月不禁看了看立于元修身侧稍远处的高常君。高常君还是面上平淡,微微含笑。
洛阳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朝阳升起,夕阳坠下。城门外一队人马在夕阳中急驰而去。渐行渐远时,又有一骑追上来。密信送到行色匆匆的侍中高澄手中。高澄知道此信来自椒房殿,没多的吩咐,只挥了挥手命那送信的人赶快离去,他自己拿着信由着坐骑漫步,一边打开细读。
信上只有四句话,“南阳任关中,志在必得;上圭恐遭祸,不惜代价。”信里的意思非常明白。
这时城门处又一队人马由远及近地驰来,高澄看了一眼那队首的侯景,他不再犹豫纵马便向着远方驰去。而此时,他并不知道,南阳王元宝炬已经在去长安的路上了。
“阿奴说的也有道理。”高欢不等侯景再辩解,便加了一句。
“大丞相谬矣。”侯景忽然离了座,一揖到底,“阿勒泰为丞相计绝不敢说辛苦,只是此刻关中局势顺息万变,必要一合适的人赴关中方能奏效。阿勒泰自问,既无随机应变之才,又无令人折服之德,定然不能马到成功。既便和宇文泰也只是泛泛之交,曾经交往甚深也不过是为了同辅大丞相共保社稷而已,实在没有私交。”他说着直身抬头道,“阿勒泰倒觉得……”他看着高欢,眼神极其坦诚,“世子赴关中收束权柄才是最佳之选。世子才干优长,人所不及,趁此机会立威服众,建功立业,正好收服人心,为将来计,还是世子合适。况且世子和宇文泰以兄弟呼之,才是和宇文泰私交甚笃。”
侯景说的“将来”谁都听得明白,便是指高澄正式接位以后。
“濮阳公所言极是,我愿以兄长之命是从。”暗处的高洋忽然说道。把立于他近处的崔季舒都吓了一跳。
高欢一怔,这才想起来他还有个儿子在这里。
高澄也留意到幼弟的存在,他的目光在高洋身上逡巡。高洋揖之到底,完全看不到长兄的目光。高澄似乎很满意他这种甘于低服的态度。他再把目光转回侯景身上,淡淡笑道,“这么说来,是濮阳公都替我想好了?”
“不敢。”侯景忙回道,“只愿效忠。”
高澄站起身,微笑满面看了看侯景,又转身看着父亲道,“既如此,我愿和濮阳公一同即刻奔赴关中。”
侯景一怔,没想到高澄有这样的提议,下意识地看了看高欢,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高欢看着自己儿子和侯景,没说话。半晌才捋了捋胡须,看着侯景道,“万景,即然世子如此倚重你,你便辛苦一回吧。”
侯景只得应声“是”。
洛阳城外是融融春日,远处龙门山势宛然。再和煦的阳光也没办法让元明月冷彻底的心和暖过来。她却含着笑下了马,走到皇帝元修和皇后高常君近前。大礼参拜,笑道,“原来主上和皇后都在这儿。”
看她首饰金翠灿灿,罗衣艳色灼目,元修恍若以为是宫中曾经礼备周全的皇后高常君。今日高常君与她一比倒是太疏淡了,甚至是丝毫不入眼。元修看着元明月过来,没说话。
“昭仪怎么也来了?起来吧。”倒是高常君笑道。
“听说主上和皇后都在这儿,不敢躲懒,特来服侍。”元明月笑道。一边说一边还是看着元修。
“听说?是谁传话传得这么快?”高常君笑道。
“殿下不见罪就好。”元明月回头看看,又笑道,“兄长和元毗将军也在啊。”她转过身来走到元修身边,越过高常君,笑道,“刚才听陛下说要南阳王去哪里?”她声音低下来。
“你也知道,关中出了大事,孤是命他去关中接任贺拔岳之职。”元修说着看了一眼元宝炬。
元明月心里一跳,这是她事先不知道的,也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可这不是好事吗?如果她的长兄南阳王元宝炬接任了关中军政大权,便可与大丞相高欢相抗衡。不但可以有力地辅助皇帝元修,而且她也可以水涨船高在宫中得势。君恩似水,不经意间就会流转,还是有个得势的外戚更有安全感。
元明月看了一眼元宝炬,“既然陛下有旨意,兄长怎么还不承旨?”
这半天,除了皇后高常君面上平静无波,元宝炬和元毗心里都做足了功夫。两个人都是元氏宗室,想的自然跟斛斯椿和王思政不同。斛斯椿求自保,求得利。王思政倒还有一半是想着关中地势之险要,大魏社稷之兴盛。而元宝炬和元毗自然想着元氏宗室能昂然直起,中兴大魏。
不只元明月目中灼灼看着元宝炬,就连元毗也以目示意。元宝炬心里定了定,便回道,“陛下有命,臣便不辞辛苦。”他也有自己的考虑,和关中一处的暗中联络本来就是他在掌握,和新晋宠臣宇文泰也交往频繁。“只是还有一事请陛下恩允。”说着他试探地看看元修。
“你说!”元修问道。
“贺拔岳部将必定将侯莫陈悦恨之入骨,还请陛下准许臣见机行事。”这是和宇文泰谈条件的必要筹码。元毗听了也不禁点头。
“准了!”元宝炬话音刚落元修便点头同意。
这下再无异议。
元明月不禁看了看立于元修身侧稍远处的高常君。高常君还是面上平淡,微微含笑。
洛阳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朝阳升起,夕阳坠下。城门外一队人马在夕阳中急驰而去。渐行渐远时,又有一骑追上来。密信送到行色匆匆的侍中高澄手中。高澄知道此信来自椒房殿,没多的吩咐,只挥了挥手命那送信的人赶快离去,他自己拿着信由着坐骑漫步,一边打开细读。
信上只有四句话,“南阳任关中,志在必得;上圭恐遭祸,不惜代价。”信里的意思非常明白。
这时城门处又一队人马由远及近地驰来,高澄看了一眼那队首的侯景,他不再犹豫纵马便向着远方驰去。而此时,他并不知道,南阳王元宝炬已经在去长安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