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东厂督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秦书淮提出的吏治新政,主要是三点。
其一,高薪养廉。
其二,政权、军权、司刑审判权分立。
其三,引入考核标准。
除了第三点,其余两点又让崇祯和孙承宗吃了一惊。
不过有“免田赋”的吃惊打底,他们也不至于像刚才那样目瞪口呆。
崇祯问道,“秦兄,你说的第一点,要高薪养廉,朕却是不以为然。你可知人性本贪,就算朕给他们再高的俸禄,也不可能消灭他们的贪腐之心。况且,你一开口就要给天下官员加两倍薪俸,这幅度未免太大了些吧?”
“皇上,你可知为何大明官员人人皆贪?”秦书淮问道。
崇祯道,“岂非官场风气糜烂所至?”
孙承宗站在一旁,自顾苦笑而不语——他自然是知道真正原因的。
秦书淮说道,“皇上,所谓风气糜烂不过是个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官员的俸禄太低了,低到他们不得不去贪腐,才能维持作为官员基本的生活,甚至是尊严。”
崇祯皱眉道,“官员薪俸过低?”
秦书淮看向孙承宗,说道,“这个问题要不然由孙阁老来解答吧?”
孙承宗又是一声苦笑,道,“臣年老体弱,所食不多,蒙皇上隆恩得月俸87石,确是绰绰有余了。不过,皇上恕老臣直言,若是换了七品县令,月俸不过7.5石,而且其中四成还可能换成绢、棉或者些个不实用的小零碎,要养活一家子人,确实……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明末一石米大概1.2两银子左右,也就是说七品县令一月的俸禄是9两,说起来比一般杂役是高了些。
不过,明末的官员俸禄,有四成会被折合成绢、棉等不实用的东西——那个时候绢、棉已经不是硬通货了,要想折现可没那么好折。
这么一来,实际到手的钱大概只有五两多。
如果折合地球上的RMB的话,大概是2000块不到。
而且,这五两多银子不可能全部都被县令用作家用,因为他还有官场上的迎来送往,无论是公务宴请、私下人情、差旅花费,都是从这五两多银子里出的。
明朝可没有公费报销一说。
所以可想而知,在明朝想当清官有多难。
这还是县令,多少也是七品了,要是八品、九品的官,俸禄就更低了。
明朝的官员大都是读书人,读书人都是讲体面的。寒窗苦读数十载,好不容易当上了官,结果连饭都吃不饱,体面何在?
这才叫“成何体统”。
所以,他们怎么可能不贪?大家都贪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有人来反腐?
秦书淮把这些详详细细地和崇祯说了,孙承宗又做了些补充。
崇祯也并非对官员俸禄一无所知,他本以为一个县令月俸9两,比起普通人来已经不少,但是经秦书淮和孙承宗这么一分解,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收入确实太少了。
“但是,秦兄认为,提高他们的俸禄真的可以让他们廉洁奉公?”他又问。
秦书淮说道,“虽然未必,但至少可以让真正想廉洁的官有廉洁的资本。事实上,臣相信大明有无数胸怀理想的读书人,想当个好官。”
心道,相比于物欲横流、毫无信仰的后世,现在的读书人至少更纯粹些,真正有理想的人比后世可要多。
想到这里,又说道,“不过,高薪是一方面,咱们还需用制度来制约官员,这便是臣说的,军权、政权、司刑审判权三权分立了。这三权如果分别掌握在三个互不从属的人身上,那么无论那人当到多大的官,都没办法一手遮天,想贪腐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秦书淮又把这三权如何互相分立,又如何互相... -->>
秦书淮提出的吏治新政,主要是三点。
其一,高薪养廉。
其二,政权、军权、司刑审判权分立。
其三,引入考核标准。
除了第三点,其余两点又让崇祯和孙承宗吃了一惊。
不过有“免田赋”的吃惊打底,他们也不至于像刚才那样目瞪口呆。
崇祯问道,“秦兄,你说的第一点,要高薪养廉,朕却是不以为然。你可知人性本贪,就算朕给他们再高的俸禄,也不可能消灭他们的贪腐之心。况且,你一开口就要给天下官员加两倍薪俸,这幅度未免太大了些吧?”
“皇上,你可知为何大明官员人人皆贪?”秦书淮问道。
崇祯道,“岂非官场风气糜烂所至?”
孙承宗站在一旁,自顾苦笑而不语——他自然是知道真正原因的。
秦书淮说道,“皇上,所谓风气糜烂不过是个表象,真正的原因是官员的俸禄太低了,低到他们不得不去贪腐,才能维持作为官员基本的生活,甚至是尊严。”
崇祯皱眉道,“官员薪俸过低?”
秦书淮看向孙承宗,说道,“这个问题要不然由孙阁老来解答吧?”
孙承宗又是一声苦笑,道,“臣年老体弱,所食不多,蒙皇上隆恩得月俸87石,确是绰绰有余了。不过,皇上恕老臣直言,若是换了七品县令,月俸不过7.5石,而且其中四成还可能换成绢、棉或者些个不实用的小零碎,要养活一家子人,确实……确实有些捉襟见肘。”
明末一石米大概1.2两银子左右,也就是说七品县令一月的俸禄是9两,说起来比一般杂役是高了些。
不过,明末的官员俸禄,有四成会被折合成绢、棉等不实用的东西——那个时候绢、棉已经不是硬通货了,要想折现可没那么好折。
这么一来,实际到手的钱大概只有五两多。
如果折合地球上的RMB的话,大概是2000块不到。
而且,这五两多银子不可能全部都被县令用作家用,因为他还有官场上的迎来送往,无论是公务宴请、私下人情、差旅花费,都是从这五两多银子里出的。
明朝可没有公费报销一说。
所以可想而知,在明朝想当清官有多难。
这还是县令,多少也是七品了,要是八品、九品的官,俸禄就更低了。
明朝的官员大都是读书人,读书人都是讲体面的。寒窗苦读数十载,好不容易当上了官,结果连饭都吃不饱,体面何在?
这才叫“成何体统”。
所以,他们怎么可能不贪?大家都贪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有人来反腐?
秦书淮把这些详详细细地和崇祯说了,孙承宗又做了些补充。
崇祯也并非对官员俸禄一无所知,他本以为一个县令月俸9两,比起普通人来已经不少,但是经秦书淮和孙承宗这么一分解,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收入确实太少了。
“但是,秦兄认为,提高他们的俸禄真的可以让他们廉洁奉公?”他又问。
秦书淮说道,“虽然未必,但至少可以让真正想廉洁的官有廉洁的资本。事实上,臣相信大明有无数胸怀理想的读书人,想当个好官。”
心道,相比于物欲横流、毫无信仰的后世,现在的读书人至少更纯粹些,真正有理想的人比后世可要多。
想到这里,又说道,“不过,高薪是一方面,咱们还需用制度来制约官员,这便是臣说的,军权、政权、司刑审判权三权分立了。这三权如果分别掌握在三个互不从属的人身上,那么无论那人当到多大的官,都没办法一手遮天,想贪腐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秦书淮又把这三权如何互相分立,又如何互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