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再生变故 (2/2)
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豪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他的疑惑,恰恰正是张煌想问的。
荀彧闻言脸上露出了罕见的不悦之色,正气凌然地说道,“我辈读书人开设学院,只为我儒学之教化,又岂是为了钱财?”
见老好人荀彧都生气了,张煌自然明白是李通的话触到了荀彧心中的逆鳞,连忙岔开话题问道,“是什么人都收么?”
张煌的本意只是想岔开话题罢了,可荀彧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了张煌:“是!……无论三教九流,无论老幼贵贱,敝书院皆会收下。至少在在下担任书院院长期间,是这样。……至于期间所费钱财,在下已说服了族中长老们,不成问题。”
张煌越听越纳闷,奇怪荀彧干嘛不惜花费巨资也要将书院做到这种程度,难不成就是为了名望?
“这样对贵书院有何好处呢?”这回问话的可不是张煌或者李通,而是曹操。
荀彧转头瞧了一眼曹操,笑着说道,“劝善一人,这世上便多一好人,少一歹人,这个世道亦清澄一分,少一分杀孽……这个‘好处’兄才以为否?”说罢,远处似乎有荀家子弟在喊他,荀彧向众人拱手行了一礼,离开了。
望着荀彧离去的背影,曹操为之动容,就连张煌亦被荀彧的‘远大抱负’所震惊,他这才真正理解荀彧那句‘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
不可否认,武人中素来流传有‘杀一恶人便是救十个好人’的说法,而如今荀彧的这番话,虽然与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巧,但是说到仁德,又何止厚上许多?
“不愧是荀氏子弟……”素来乖僻张狂的曹操眼中露出了敬佩之色,摸着下巴饶有兴致地望着远方的人群,不知在深思些什么。
“荀文若主张的是‘生道’与‘恕道’……”戏志才向微微有些震惊的张煌等人解释道:“‘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直?’因此我儒学门徒向来提倡‘以德抱德、以直报怨’,但是儒学中亦是‘生道’与‘恕道’,乃荀卿(荀子)那句‘人性本恶’衍生,提倡我儒学子弟要肩负教化天下之‘恶’的重任。宽以待人,劝其向善……荀卿有著帝王之术,荀文若精于帝王之术,难免会受此影响,诸位莫要见怪。”
“帝王之术?”曹操闻言一愣。笑哈哈地说道,“莫非那荀文若还是一位王佐之才?”
戏志才闻言正色点头道,“然!……荀文若,王佐才也!”
曹操面色微变,眼中露出了震惊之色。
因为有许多颍川的名士慕名而来,而且其中还包括陈公、钟公、韩融这样有名望的士族。因此,整个上午荀家几乎就在款待这些人中度过了,只能再将‘书’场的比试推到下午。
‘书’场大致分为两个环节,即‘默诵’与‘策问’两个大项。其中默颂简单解释就是背书,不过要求要苛刻许多。
比如说默诵。随机抽取一篇章节叫学子们背诵,可能提示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
打个比方说,若是有一名学子在木箱中抽到了论语,那么上面可能只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但是却要求学子通篇背诵全文,不得遗留一个字。通篇下来一字不差,得满分五分;若是漏了、或背错了一字,便减一分;若有五字差错。直接无分出局。
不得不说,这‘书’远要比‘射’场苛刻地多。也难怪,毕竟这门可是文士的立身根本。因此参加考试的也是最多的,两个书院的学子加上一块,甚至要超过百余人,这还是颍川书院有意压制了己方学子报名的结果。
人一多,比试起来自然更加麻烦,因此这场‘书’艺比试的第一轮。即‘默诵’环节,便成了众学子们之间的淘汰赛。只有在默诵缓解脱颖而出。才能有资格进入下一个环节,即‘策问’环节。也就是针对某些实际性问题叫学生回答相应的对策,比起单纯的背书,这才是真正考验谋士们本事的时候。
‘书’场‘默诵’环节一开始,张煌等人吃饭的大殿顿时就空了大半,但是他们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理由很简单,因为襄阳书院的司马徽、庞德公,颍川书院的荀爽,以及陈王刘宠、陈国相骆俊,还有陈寔、陈群祖孙二人,钟皓、钟繇曾祖孙二人,他们都没有动,依旧坐在大殿内。
更重要的是,像诸葛亮、庞统、荀彧、荀谌、荀悦、荀衍等诸多日后的顶尖谋士,他们都没有离开,包括此刻坐在张煌右侧席位的戏志才与郭嘉。以上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参加默诵环节。
“荀公何以不使座下众弟子参加比试呀?”率先开口的是司马徽,他望着荀爽温温问道。
荀爽微微一笑,说道,“不知德操兄何出此言?”
司马徽冷哼了一声,抬手一指颍川书院小舍的学子们,皱眉说道,“这两日在下得知,这些位学子才是贵书院的真正俊才,何以却不再比试名单上?”
远远听到这句,张煌这才想起,无论是前两场比试才是这一回的书场,颍川书院小舍内的学子们,都没有报名。
“你们为啥不参加?”张煌小声地询问戏志才。
戏志才闻言哂笑道,“我辈苦心钻研,可不是为了争强好胜。”
[真的是这样?]
张煌用古怪地表情打量着戏志才,心说,应该是你们不屑与一般的文士比试吧?
戏志才似乎是看出了张煌的心中想法,讪讪笑了笑。
而这时,司马徽与荀爽说话时的语气已微微带有几丝愠意,“似是贵书院有意想让,那么这回的比试,不比也罢!”
“德操兄莫要动怒……”荀爽心下不由得哭笑不得,心说陈王殿下也不知抽的什么风,帮我书院请来了这么许多的当地名门望族,我好心给你留点面子,你还不领情。
不过荀爽终归是仁厚之士,在思忖了一番后,说道,“既然如此,荀某便叫几名小舍的学子出场,可好?”
“不必了!”司马徽抬手阻止了荀爽,继而沉声说道,“亮,统,你二人上得前来。”
话音刚落,司马徽身后站起两名十几岁的小童。
见此,张煌不由得激动起来。
[这……莫非这二人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荆州龙凤,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
他睁大眼睛想瞧个清楚,可是瞧了半响,他却不由得有些泄气,原因是如今年仅十几岁的诸葛亮与庞统,几乎完全就是一个寻常小童,根本不具什么所谓的名士气质。
“这二人是……”荀爽不解地望着司马徽。
却见司马徽与庞德公对视一笑,继而转头对荀爽说道,“就让此二人,见识一下贵书院小舍学子的才华,慈明兄意下如何?”
荀爽不由得愣了愣,因为他从司马徽的话意中听出,司马徽竟是打算着叫这两名童子挑战颍川书院整个小舍。
还未等荀爽反应过来,司马徽站起身来,环顾在座的颍川书院小舍众学子,笑道:“徽听说颍川书院有一人最为出众,此人姓郭名嘉,字奉孝,号‘颍川鬼才’,不知却是哪位俊杰,可否与徽座下学子诸葛亮比试一番?”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荀爽望向司马徽的眼神微微一变,心道:莫非这司马德操,此番实际只为这两名童子而来?不过要挑战郭奉孝……莫非这复姓诸葛的小子,竟如此得司马德操看重?
至于张煌,他此时早已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诸葛亮?与郭嘉?
ps:前几章误将‘司马徽’打成‘司马微’,尴尬,十分抱歉。(未完待续)
他的疑惑,恰恰正是张煌想问的。
荀彧闻言脸上露出了罕见的不悦之色,正气凌然地说道,“我辈读书人开设学院,只为我儒学之教化,又岂是为了钱财?”
见老好人荀彧都生气了,张煌自然明白是李通的话触到了荀彧心中的逆鳞,连忙岔开话题问道,“是什么人都收么?”
张煌的本意只是想岔开话题罢了,可荀彧却一本正经地回答了张煌:“是!……无论三教九流,无论老幼贵贱,敝书院皆会收下。至少在在下担任书院院长期间,是这样。……至于期间所费钱财,在下已说服了族中长老们,不成问题。”
张煌越听越纳闷,奇怪荀彧干嘛不惜花费巨资也要将书院做到这种程度,难不成就是为了名望?
“这样对贵书院有何好处呢?”这回问话的可不是张煌或者李通,而是曹操。
荀彧转头瞧了一眼曹操,笑着说道,“劝善一人,这世上便多一好人,少一歹人,这个世道亦清澄一分,少一分杀孽……这个‘好处’兄才以为否?”说罢,远处似乎有荀家子弟在喊他,荀彧向众人拱手行了一礼,离开了。
望着荀彧离去的背影,曹操为之动容,就连张煌亦被荀彧的‘远大抱负’所震惊,他这才真正理解荀彧那句‘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
不可否认,武人中素来流传有‘杀一恶人便是救十个好人’的说法,而如今荀彧的这番话,虽然与前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巧,但是说到仁德,又何止厚上许多?
“不愧是荀氏子弟……”素来乖僻张狂的曹操眼中露出了敬佩之色,摸着下巴饶有兴致地望着远方的人群,不知在深思些什么。
“荀文若主张的是‘生道’与‘恕道’……”戏志才向微微有些震惊的张煌等人解释道:“‘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直?’因此我儒学门徒向来提倡‘以德抱德、以直报怨’,但是儒学中亦是‘生道’与‘恕道’,乃荀卿(荀子)那句‘人性本恶’衍生,提倡我儒学子弟要肩负教化天下之‘恶’的重任。宽以待人,劝其向善……荀卿有著帝王之术,荀文若精于帝王之术,难免会受此影响,诸位莫要见怪。”
“帝王之术?”曹操闻言一愣。笑哈哈地说道,“莫非那荀文若还是一位王佐之才?”
戏志才闻言正色点头道,“然!……荀文若,王佐才也!”
曹操面色微变,眼中露出了震惊之色。
因为有许多颍川的名士慕名而来,而且其中还包括陈公、钟公、韩融这样有名望的士族。因此,整个上午荀家几乎就在款待这些人中度过了,只能再将‘书’场的比试推到下午。
‘书’场大致分为两个环节,即‘默诵’与‘策问’两个大项。其中默颂简单解释就是背书,不过要求要苛刻许多。
比如说默诵。随机抽取一篇章节叫学子们背诵,可能提示仅仅只是一句话而已。
打个比方说,若是有一名学子在木箱中抽到了论语,那么上面可能只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但是却要求学子通篇背诵全文,不得遗留一个字。通篇下来一字不差,得满分五分;若是漏了、或背错了一字,便减一分;若有五字差错。直接无分出局。
不得不说,这‘书’远要比‘射’场苛刻地多。也难怪,毕竟这门可是文士的立身根本。因此参加考试的也是最多的,两个书院的学子加上一块,甚至要超过百余人,这还是颍川书院有意压制了己方学子报名的结果。
人一多,比试起来自然更加麻烦,因此这场‘书’艺比试的第一轮。即‘默诵’环节,便成了众学子们之间的淘汰赛。只有在默诵缓解脱颖而出。才能有资格进入下一个环节,即‘策问’环节。也就是针对某些实际性问题叫学生回答相应的对策,比起单纯的背书,这才是真正考验谋士们本事的时候。
‘书’场‘默诵’环节一开始,张煌等人吃饭的大殿顿时就空了大半,但是他们却没有要离开的意思。
理由很简单,因为襄阳书院的司马徽、庞德公,颍川书院的荀爽,以及陈王刘宠、陈国相骆俊,还有陈寔、陈群祖孙二人,钟皓、钟繇曾祖孙二人,他们都没有动,依旧坐在大殿内。
更重要的是,像诸葛亮、庞统、荀彧、荀谌、荀悦、荀衍等诸多日后的顶尖谋士,他们都没有离开,包括此刻坐在张煌右侧席位的戏志才与郭嘉。以上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参加默诵环节。
“荀公何以不使座下众弟子参加比试呀?”率先开口的是司马徽,他望着荀爽温温问道。
荀爽微微一笑,说道,“不知德操兄何出此言?”
司马徽冷哼了一声,抬手一指颍川书院小舍的学子们,皱眉说道,“这两日在下得知,这些位学子才是贵书院的真正俊才,何以却不再比试名单上?”
远远听到这句,张煌这才想起,无论是前两场比试才是这一回的书场,颍川书院小舍内的学子们,都没有报名。
“你们为啥不参加?”张煌小声地询问戏志才。
戏志才闻言哂笑道,“我辈苦心钻研,可不是为了争强好胜。”
[真的是这样?]
张煌用古怪地表情打量着戏志才,心说,应该是你们不屑与一般的文士比试吧?
戏志才似乎是看出了张煌的心中想法,讪讪笑了笑。
而这时,司马徽与荀爽说话时的语气已微微带有几丝愠意,“似是贵书院有意想让,那么这回的比试,不比也罢!”
“德操兄莫要动怒……”荀爽心下不由得哭笑不得,心说陈王殿下也不知抽的什么风,帮我书院请来了这么许多的当地名门望族,我好心给你留点面子,你还不领情。
不过荀爽终归是仁厚之士,在思忖了一番后,说道,“既然如此,荀某便叫几名小舍的学子出场,可好?”
“不必了!”司马徽抬手阻止了荀爽,继而沉声说道,“亮,统,你二人上得前来。”
话音刚落,司马徽身后站起两名十几岁的小童。
见此,张煌不由得激动起来。
[这……莫非这二人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荆州龙凤,卧龙诸葛亮与凤雏庞统?]
他睁大眼睛想瞧个清楚,可是瞧了半响,他却不由得有些泄气,原因是如今年仅十几岁的诸葛亮与庞统,几乎完全就是一个寻常小童,根本不具什么所谓的名士气质。
“这二人是……”荀爽不解地望着司马徽。
却见司马徽与庞德公对视一笑,继而转头对荀爽说道,“就让此二人,见识一下贵书院小舍学子的才华,慈明兄意下如何?”
荀爽不由得愣了愣,因为他从司马徽的话意中听出,司马徽竟是打算着叫这两名童子挑战颍川书院整个小舍。
还未等荀爽反应过来,司马徽站起身来,环顾在座的颍川书院小舍众学子,笑道:“徽听说颍川书院有一人最为出众,此人姓郭名嘉,字奉孝,号‘颍川鬼才’,不知却是哪位俊杰,可否与徽座下学子诸葛亮比试一番?”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荀爽望向司马徽的眼神微微一变,心道:莫非这司马德操,此番实际只为这两名童子而来?不过要挑战郭奉孝……莫非这复姓诸葛的小子,竟如此得司马德操看重?
至于张煌,他此时早已激动地说不出话来。
诸葛亮?与郭嘉?
ps:前几章误将‘司马徽’打成‘司马微’,尴尬,十分抱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