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重生农家三姑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秋收前,姚连发终于来了一封信,信是从姚老奶那边转过来的,没有信封,估计是一个信封里还写了给姚老奶的信,连写给闺女的一块寄来了。姚连发也没多少文化,勉强认识字,一张信纸上写着偌大的字,基本能读得懂。
信上只说他跟张洪菊在天津那边还行,在石子厂上工,嘱咐几个闺女把地里的庄稼收好,冬小麦种上,竟然没提小四的事,看来是认清了现实,不打算再把小四送回去了。已经露亮的小黑孩,送回去又有什么用?反正人家都知道了。
“爸妈说,八月十五不回来了,兴许过年回来,到年跟前再说。”
姐妹几个听姚小疼读完了信,就开始商量秋收的事情。农村秋收时节,学校里都是要放秋忙假的,家里两个上学的,姚三三和小四开学还没有一个月,就放了秋忙假。
算上小四,四个人,两亩花生,一亩棒子,七分地的大豆,不愁。这些庄稼收获的时间都差不多,家里还有一亩多地瓜,还要再晚一阵子,到深秋才能收。秋忙假里,四姐妹一起过了中秋节,也就是买两包月饼,割一块肉。当地农村的中秋节并不怎么重视,因为正好卡在秋收时候,庄户人忙的顾不上去讲究。
等到收地瓜时,姚三三跟小四秋忙假早已经结束,都回去上学了,这地瓜便指望姚小疼跟姚小改姊妹俩了。
地瓜收完,趁着农闲却还没冷到上冻,姚三三跟大姐去买了三拖拉机石头,人家卖石头的负责给送到家里来。她们找了本家的几个叔伯帮忙,花了两天工夫,终于把自家的院墙建了起来。小院子不大,墙上石头缝隙抹了水泥,又装上了两扇木门。
姐妹四个看着新建起的围墙,一个劲地高兴,新围墙对比着破旧的草房子,看着总有些不相称。不过盖房子的能力,她们目前还没有。起码有了院墙,感觉就安全多了。农闲时节小贼也会多起来,不然家里的猪啊羊啊,还真不敢放心。
四姐妹却不知道,她们建起院墙的事情,落在村里人眼中意义就非同一般了,村里人便开始议论起来,姚家这四个闺女,可真是能干,爸妈不在家,不光没落得可怜兮兮,却还把一个家里里外外打理的这样好。有人就说,姚家这几个闺女,不简单啊,说不定姚连发就能指望闺女把日子过起来。
据说这话到了姚老奶耳朵里,姚老奶对着说话的人瞟了一眼,身子一扭,走家了。孙子没有一个出挑的,她没眼看的几个孙女子,却人人夸赞,姚老奶心里的滋味,估计实在不平衡吧?
******************
姚三三一心巴望着长个儿,可就是不怎么肯长,姚小疼个子却开始抽条儿了,拔节似的,细条条地往上长,眼见着一个夏秋又长高了,作为家里的大姐,姚小疼默默地揽起了这个家。
地瓜收完,天气就转凉了,姚小疼和姚小改一起,操忙着给自己和妹妹们准备厚衣裳,她们已经能够亲手做棉鞋了。上学走路冷,写字更冷,到寒冬总有小孩会冻手,手上一块块的冻疮,看着都难受。姚小疼又专门赶集买了毛线,给两个上学的妹妹织手套。
姚三三把手套戴在手上,试了试,十分合适,心里就美滋滋的。姚小疼手巧,织出来的手套也好看,姚三三忽然想起鲍金东每天骑车带着她,手肯定是更冷的。她坐二车,还能袖着手取暖,鲍金东可就不行了,他要抓着车把手,在前头迎着风,必然是冷得要死。
“姐,你帮金东哥也织一双手套吧,他整天带着我,就当感谢他了,行不?”
姚小疼一脸奇怪的表情,瞪了姚三三一眼说:“胡说,我凭什么给他织手套?手套是随便织的?”
“啊,忘了,手套……不能随便织!”姚三三摸摸鼻子,肚子里开始腹诽,农村那年代约定俗成的规矩真多,八.九十年代,像织毛衣、织手套这类事情,除了自家人,女孩子就只给自己的对象织,如果一个女孩答应给哪个男孩织手套了,大约就是表示,这女孩对男孩有那么个意思。
到姚三三重生前的年代,这规矩就没人注意了。不是这条习俗废弃了,而是,几乎没人再手工织手套、毛衣了,即便农村里,也都是买现成的。
至于当地最有特色的花鞋垫,那就更有一个明确的意思:定情信物。订了婚的青年男孩,鞋窝里才能垫上未来媳妇亲手绣的花鞋垫。
姚三三一下子居然没想起这个茬儿!这下,她也不敢再叫大姐帮鲍金东织手套了,鲍金东那手……善自珍重吧!
姚三三没想过把鲍金东跟大姐凑在一起,当然不是鲍金东不好。人总是先入为主,她之前已经想到过杨北京了的。
姚三三忙着收泥鳅,尤其是她开学以后,每隔几天给杨北京送去的乌拉牛,就都是大姐二姐在捞,也都是大姐送去的多,大姐每回送乌拉牛去,都是很快就回来了,也不知道跟杨北京熟悉得怎么样,似乎没让姚三三瞧出什么端倪。
秋后农闲,杨广州的结婚日子终于到了。姚三三跟两个姐商量过后,给杨广州买了一床十分好的大毛毯做礼物。那时候农村没人买被子的,被子都是自家做,厚实洋气的毛毯才是结婚送礼的首选。
姚小疼跟姚三三一起,在婚礼的头两天把毛毯送了过去。结婚前送去有个好处,新郎新娘如果本打算买这样东西,有人送就不用买了。结果一见着她俩,杨广州一把就都拉住了。
... -->>
秋收前,姚连发终于来了一封信,信是从姚老奶那边转过来的,没有信封,估计是一个信封里还写了给姚老奶的信,连写给闺女的一块寄来了。姚连发也没多少文化,勉强认识字,一张信纸上写着偌大的字,基本能读得懂。
信上只说他跟张洪菊在天津那边还行,在石子厂上工,嘱咐几个闺女把地里的庄稼收好,冬小麦种上,竟然没提小四的事,看来是认清了现实,不打算再把小四送回去了。已经露亮的小黑孩,送回去又有什么用?反正人家都知道了。
“爸妈说,八月十五不回来了,兴许过年回来,到年跟前再说。”
姐妹几个听姚小疼读完了信,就开始商量秋收的事情。农村秋收时节,学校里都是要放秋忙假的,家里两个上学的,姚三三和小四开学还没有一个月,就放了秋忙假。
算上小四,四个人,两亩花生,一亩棒子,七分地的大豆,不愁。这些庄稼收获的时间都差不多,家里还有一亩多地瓜,还要再晚一阵子,到深秋才能收。秋忙假里,四姐妹一起过了中秋节,也就是买两包月饼,割一块肉。当地农村的中秋节并不怎么重视,因为正好卡在秋收时候,庄户人忙的顾不上去讲究。
等到收地瓜时,姚三三跟小四秋忙假早已经结束,都回去上学了,这地瓜便指望姚小疼跟姚小改姊妹俩了。
地瓜收完,趁着农闲却还没冷到上冻,姚三三跟大姐去买了三拖拉机石头,人家卖石头的负责给送到家里来。她们找了本家的几个叔伯帮忙,花了两天工夫,终于把自家的院墙建了起来。小院子不大,墙上石头缝隙抹了水泥,又装上了两扇木门。
姐妹四个看着新建起的围墙,一个劲地高兴,新围墙对比着破旧的草房子,看着总有些不相称。不过盖房子的能力,她们目前还没有。起码有了院墙,感觉就安全多了。农闲时节小贼也会多起来,不然家里的猪啊羊啊,还真不敢放心。
四姐妹却不知道,她们建起院墙的事情,落在村里人眼中意义就非同一般了,村里人便开始议论起来,姚家这四个闺女,可真是能干,爸妈不在家,不光没落得可怜兮兮,却还把一个家里里外外打理的这样好。有人就说,姚家这几个闺女,不简单啊,说不定姚连发就能指望闺女把日子过起来。
据说这话到了姚老奶耳朵里,姚老奶对着说话的人瞟了一眼,身子一扭,走家了。孙子没有一个出挑的,她没眼看的几个孙女子,却人人夸赞,姚老奶心里的滋味,估计实在不平衡吧?
******************
姚三三一心巴望着长个儿,可就是不怎么肯长,姚小疼个子却开始抽条儿了,拔节似的,细条条地往上长,眼见着一个夏秋又长高了,作为家里的大姐,姚小疼默默地揽起了这个家。
地瓜收完,天气就转凉了,姚小疼和姚小改一起,操忙着给自己和妹妹们准备厚衣裳,她们已经能够亲手做棉鞋了。上学走路冷,写字更冷,到寒冬总有小孩会冻手,手上一块块的冻疮,看着都难受。姚小疼又专门赶集买了毛线,给两个上学的妹妹织手套。
姚三三把手套戴在手上,试了试,十分合适,心里就美滋滋的。姚小疼手巧,织出来的手套也好看,姚三三忽然想起鲍金东每天骑车带着她,手肯定是更冷的。她坐二车,还能袖着手取暖,鲍金东可就不行了,他要抓着车把手,在前头迎着风,必然是冷得要死。
“姐,你帮金东哥也织一双手套吧,他整天带着我,就当感谢他了,行不?”
姚小疼一脸奇怪的表情,瞪了姚三三一眼说:“胡说,我凭什么给他织手套?手套是随便织的?”
“啊,忘了,手套……不能随便织!”姚三三摸摸鼻子,肚子里开始腹诽,农村那年代约定俗成的规矩真多,八.九十年代,像织毛衣、织手套这类事情,除了自家人,女孩子就只给自己的对象织,如果一个女孩答应给哪个男孩织手套了,大约就是表示,这女孩对男孩有那么个意思。
到姚三三重生前的年代,这规矩就没人注意了。不是这条习俗废弃了,而是,几乎没人再手工织手套、毛衣了,即便农村里,也都是买现成的。
至于当地最有特色的花鞋垫,那就更有一个明确的意思:定情信物。订了婚的青年男孩,鞋窝里才能垫上未来媳妇亲手绣的花鞋垫。
姚三三一下子居然没想起这个茬儿!这下,她也不敢再叫大姐帮鲍金东织手套了,鲍金东那手……善自珍重吧!
姚三三没想过把鲍金东跟大姐凑在一起,当然不是鲍金东不好。人总是先入为主,她之前已经想到过杨北京了的。
姚三三忙着收泥鳅,尤其是她开学以后,每隔几天给杨北京送去的乌拉牛,就都是大姐二姐在捞,也都是大姐送去的多,大姐每回送乌拉牛去,都是很快就回来了,也不知道跟杨北京熟悉得怎么样,似乎没让姚三三瞧出什么端倪。
秋后农闲,杨广州的结婚日子终于到了。姚三三跟两个姐商量过后,给杨广州买了一床十分好的大毛毯做礼物。那时候农村没人买被子的,被子都是自家做,厚实洋气的毛毯才是结婚送礼的首选。
姚小疼跟姚三三一起,在婚礼的头两天把毛毯送了过去。结婚前送去有个好处,新郎新娘如果本打算买这样东西,有人送就不用买了。结果一见着她俩,杨广州一把就都拉住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