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原配嫡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二十余年,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当今有多恨印子钱这种东西!
“你也莫要否认,这十年多的印子钱,管家亦已说明白。有多少,你便拿出多少来,过几日我便禀明圣上!”仇伯爷一挥袖,只往门外走。
本因仇氏之事,仇氏亦已经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若是印子钱之事被他的对家知晓,他这宫中禁军统领也当到了头,便是陛下想要像此回这般护住他也是不能了。
仇伯爷并不想知晓小廖氏将印子钱用做何处,查来查去也不过是想替儿女留点家当。只是用错了法子,他也责怪不得。
只能一怒之下甩袖而去,也好过真让亲近几十年的老妻与自己面对面的彻底撕破了皮。
仇伯爷才走到书房,脸上怒气还来不及消退,又见着了管家拿着一封信急匆匆而来。
“谁的信?”仇伯爷问。
管家弓着腰,将信双手奉上,低声道:“是温府来的信。”
仇伯爷一听温府就皱眉,然看着手边的信还是拿了过来,转身走入书房。
书房中的烛火明明灭灭,夹杂着仇伯爷的脸色青白相交,十分骇人。
过了良久,仇伯爷将信搁在桌上,对管家道:“去让夫人将当年骗来的张氏那七百亩良田地契拿来。”
管家一听,试探着道:“伯爷?”
仇伯爷喝道:“还站在这作甚?叫你去便去!告诉她,若是不愿意,便抱着那七百亩良田回廖家去。且看看廖家敢不敢叫她进门!”
当年仇府与廖府结亲,看中的便是廖府的门风。
小廖氏若是带着张氏那七百亩良田被仇府撵回娘家,廖家怕是连侧门也不愿意开。
更何况廖氏如今掌权的是大房的嫡亲舅舅,因仇府两房之争,又因爵位归属不定,廖府嫌仇府麻烦,便是往来也淡了许多。
因此不论小廖氏如何舍不得,到底还是从嫁妆盒子里将那七百亩良田地契拿了出来,交予了管家,让管家带给仇伯爷。
当年小廖氏也未必差那七百亩田,只是那几个庄子的位置着实好了些,这才让她与仇氏都动了心。
如今仇氏自缢而亡,小廖氏觉得自己似乎是一下子老了几十岁一般,于这些钱物也不再放在心里了。
只那一笔印子钱,让小廖氏有苦难言。
当年仇府被几个庶出的兄弟分得一干二净,随后又三天两头上门来打秋风,先头嫡姐嫁过来之后,被空了那三分之一嫁妆,便有一大半被那些庶出兄弟要了去。
等她嫁过来之时,因是继室,又是庶出,在嫁妆上根本与嫡姐不能相比。又不敢动用嫡姐嫁妆,又哪填的饱那几个仇府庶出兄弟的嘴。
可庶出兄弟闹上了门,便是为了仇伯爷的名声,小廖氏也得出点血。
当然,小廖氏与大廖氏不一般,大廖氏生为嫡女,未出嫁时在廖家受尽宠爱,对钱财一事上并不怎么看重。
所以仇伯爷那些庶出兄弟的女眷寻到伯府,定是回回不会落空。
小廖氏手中并无那些银钱,自然也比不得大廖氏手脚大方,就只有跟庶出的几房妯娌撕下脸来扯。
最后给出去那点子银钱也算不得多少,小廖氏也不至于放印子钱补贴家用。
还是因当年仇伯爷被留在京中,开始被重用之后。
仇伯爷尚未被重用之时,与京中官员之间的人情来往并不多,小廖氏素来愁的便只有仇伯爷在军中升迁,为生死跟随自己的兄弟家属抚慰所用银钱。
等仇伯爷留在京中且渐渐为先帝提拔之后,仇府的往来更加频繁起来,所用银钱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仇伯爷被重用了,不等于仇府就有了银钱,便是有人上门前来巴结,也得要仇伯爷会接受。
仇伯爷的性子,对前程的看重,为在帝王面前的形象,自然是不会那一套的。
因此小廖氏最后竟逐渐开始典当嫁妆,毕竟也没哪家随意将别人送来的礼转手典卖的,更别说许多礼物十分珍贵,收进了库房就是要留给子孙后代。
恰那时太夫人过世,将张氏的嫁妆转交在仇氏手中,其中尚有不曾挪用的七千两白银。
因此在嫁妆典当完之后,为了伯府的门面,与仇伯爷的前程,小廖氏便只能想到了印子钱。
有温府太夫人挪用张氏压箱银在前,拿张氏的银子放印子钱。便是以后被人发现,因放贷银子来于张府,打的又是温府名头,只要账目做得好一些,与仇府并无妨碍。
如今仇伯爷要那一笔印子钱,小廖氏无法,便只能将当年所用银子往来处的簿子拿了出来,又将剩下的银票装在一个盒子中,等着第二日交与仇伯爷。
便如仇伯爷所想,小廖氏并不敢回娘家去,若真被仇伯爷送回廖家,恐怕廖家等着她的便是逐出家门。
这也是因长房有了子嗣之故,若长房梅氏没有产子,便是为了自己儿子的颜面,小廖氏也是不担心仇伯爷会因印子钱送她回廖家的。
可梅氏有了子嗣,以后仇府的爵位不曾稳定,若她被休回娘家,她的儿子该怎么办?恐怕有些人便会以她为筏子,将她的儿子从世子之位上拉下来。
仇伯爷不是当家的料子,每日忙于外面的大事,又因小廖氏素来打理产业得力,从未关心过自家银钱进出。
因此并不知自己府中这些年的人情往来花费有多少,只匆匆拿了小廖氏给出来的那七百亩良田地契着人带着往温府里去。
浑然不知自己府中,小廖氏待第二日拿给自己的东西,会将自己的脸面打得稀烂。
张家伯爷与温家老爷等到仇府伯爷,也并未多说,只将那七百亩良田交割完毕,各自签字画押。
张家伯爷拿回那七百亩良田,便只拱了拱手便前去清点张氏嫁妆,书房中便仅剩温家老爷与仇伯爷。
因仇氏之死,仇伯爷对张、温两府不存半分好感,只与温家老爷道:“我那三位外孙,若是贵府不喜,今日便也由我待回仇府罢。”
今日张老伯爷来温府,便为温宥娘姐弟与清点张氏嫁妆一事,如今仇伯爷也闹着要将大房其他三子带走。
先不说如今温府名声在京中已经是烂透,若大房五个子嗣全部离开温府,恐怕明日温府名声便要更臭上两分。
到底不管是温家大爷还是仇氏,如今算来都是温府的人,而稚子无辜。
温老爷子便道:“仇伯爷今日也是来落井下石的?”
仇伯爷一听温老爷子这话,便知温宥娘姐弟今日也要离温府而去了,想带走温长明兄妹三人的心思便淡了一些。
他之前想要带温长明兄妹回仇府,防的便是温宥娘姐弟,只恐他们姐弟为报母仇将这笔恩怨又落在了温长明兄妹身上。
毕竟温宥娘姐弟并不是好对付的,要他们姐弟真对付起温长明兄妹起来,恐怕如今温府中无人相护,温长明兄妹也只能生生受了。
相比其仇府、温府的女人们,同为男人的仇家伯爷却是要更为深刻的了解温家老爷这等势力的人。
心思淡了,也并不代表仇伯爷不会坚持,只听他道:“如今长明兄弟二人五代内不得科举,还不如随我回仇府,效命军中,尚还有出路。”
温长明兄弟五代内不得科举,便是温长慧之后嫁人,亦算在五代内,谁让此时律法,尚将嫁出女算作抄家灭族中的一族。
因此,不论是温长明兄弟的前程,还是温长慧未来的嫁娶,若继续在温府,便也要毁上五代。
但借着仇府的势,让温长明兄弟从军却是另外一条路了。
自古儿郎从军鲜少回,一将功成万骨枯,因此在军士身份上,并不像文官这般限制。
便是被充军的戴罪之身,只要能立功,便能为自己洗去低贱身份,甚至能封官拜爵,为自己重谋一条出路。
温长明兄弟若是在边关能立下功劳,自然也能得到升迁,因兄弟有了官位,温长慧在婚事上便能有起色起来。
温府虽是书香门第,然有温家大爷与仇氏相继犯案,祸及子孙。如今子孙能另谋出路,便是从军,温家老爷也是巴不得的。
只要子孙辈能出息,以温府如今的地位,从文还是从武,也并无差别了。
只可惜的是,温家老爷道:“长明虽在我温府养了十余年,然始终为显家子嗣,如今显家寻来,恐也是要改姓归宗的。”
温长明的秉性并不算好,但也叫了自己十年的外祖父,仇伯爷也当他是亲外孙疼爱过的,如今一听显家要将人要回去,心中也甚为堵心,便道:“我若没有记错,那显家后来续娶了一房,如今已是二子一女了罢?”
温长明如今便是被认祖归宗,在显家的地位却是尴尬的。
先不说他本因是显家那一房的嫡长子,可他母亲产他之时并不在家中,便无人为证。即便是今日官府断定他为显家妇人所出,然只要族中有人怀疑他的血脉,便能让他在显家抬不起头来。
况且还有显家那房如今继室所出便有二子,又如何看得惯突如其然冒出一子来抢夺自己儿子的嫡长名分与再平分一分家产?
温家老爷自也将凤显两族查了个清楚,也颔首道:“是有二子一女,长子今年业已九岁。”
仇伯爷道:“既如此,他显家也不差那一个儿子。”
“然凤氏却差人拜祭香火,便是显家同意了,凤家恐怕也不会同意。”温家老爷自然也是希望温长明要能投军,也是留在温家的好。
仇伯爷念及此处,心中已隐约有了想法,只道:“这便老夫之事了。今日温公便说一句肯或是不肯罢。”
温家老爷道:“温长明兄妹也是我温府之人,便是有今日之事,温府上下也绝无亏待之意。然从军亦是一条出路,温某自无阻拦之意。”
这是想占尽仇府的便宜了,仇伯爷讥讽一笑,正打算嘲讽温家老爷两句,却又听温家老爷说。
“便是从国礼法与大隆律例上看,也没有母亲犯错,其子女不得归父宗的说法。”
当然宗族也有权利将温长明兄妹逐出宗族,于家谱上抹掉名字。
然便是从温家所剩不多的名声着想,温家老爷也不会将温长明姐弟逐出温府,毕竟父母之错,与幼儿何干。
便是皇帝要抄家灭族,也有五岁下男丁免罪的说法。
撇开身份本是显家人的温长明,温长瀚亦不过才十岁,温长慧更为年幼,不过堪堪七岁。便是超过了五岁,与众人而言,亦还只是孩子。
仇伯爷自然也明白温家老爷之意,如今仇氏已与儿媳结仇,便是他真将人从温府带回仇府去,让温长明兄妹去跟其他三房里争,恐怕他也难以处处护住。
如今听闻温宥娘姐弟要与温府断绝关系,他也放心下来,对温长明兄妹留在温府中也放心不少。
此时温家老爷不过五品,然他尚是二品,也不怕温家老爷敢让人害了温长明兄妹去。
不过温长明,亦不知今后是留在温府还是回显家。
此事也不是一时便成的,仇伯爷得到想要得答案,便起身离去。
留下温家老爷也为温长明的出路犯愁时,温府的管家前来与温家老爷在偏厅道:“老爷,张府的嫁妆清点完毕了。”
二十余年,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当今有多恨印子钱这种东西!
“你也莫要否认,这十年多的印子钱,管家亦已说明白。有多少,你便拿出多少来,过几日我便禀明圣上!”仇伯爷一挥袖,只往门外走。
本因仇氏之事,仇氏亦已经被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若是印子钱之事被他的对家知晓,他这宫中禁军统领也当到了头,便是陛下想要像此回这般护住他也是不能了。
仇伯爷并不想知晓小廖氏将印子钱用做何处,查来查去也不过是想替儿女留点家当。只是用错了法子,他也责怪不得。
只能一怒之下甩袖而去,也好过真让亲近几十年的老妻与自己面对面的彻底撕破了皮。
仇伯爷才走到书房,脸上怒气还来不及消退,又见着了管家拿着一封信急匆匆而来。
“谁的信?”仇伯爷问。
管家弓着腰,将信双手奉上,低声道:“是温府来的信。”
仇伯爷一听温府就皱眉,然看着手边的信还是拿了过来,转身走入书房。
书房中的烛火明明灭灭,夹杂着仇伯爷的脸色青白相交,十分骇人。
过了良久,仇伯爷将信搁在桌上,对管家道:“去让夫人将当年骗来的张氏那七百亩良田地契拿来。”
管家一听,试探着道:“伯爷?”
仇伯爷喝道:“还站在这作甚?叫你去便去!告诉她,若是不愿意,便抱着那七百亩良田回廖家去。且看看廖家敢不敢叫她进门!”
当年仇府与廖府结亲,看中的便是廖府的门风。
小廖氏若是带着张氏那七百亩良田被仇府撵回娘家,廖家怕是连侧门也不愿意开。
更何况廖氏如今掌权的是大房的嫡亲舅舅,因仇府两房之争,又因爵位归属不定,廖府嫌仇府麻烦,便是往来也淡了许多。
因此不论小廖氏如何舍不得,到底还是从嫁妆盒子里将那七百亩良田地契拿了出来,交予了管家,让管家带给仇伯爷。
当年小廖氏也未必差那七百亩田,只是那几个庄子的位置着实好了些,这才让她与仇氏都动了心。
如今仇氏自缢而亡,小廖氏觉得自己似乎是一下子老了几十岁一般,于这些钱物也不再放在心里了。
只那一笔印子钱,让小廖氏有苦难言。
当年仇府被几个庶出的兄弟分得一干二净,随后又三天两头上门来打秋风,先头嫡姐嫁过来之后,被空了那三分之一嫁妆,便有一大半被那些庶出兄弟要了去。
等她嫁过来之时,因是继室,又是庶出,在嫁妆上根本与嫡姐不能相比。又不敢动用嫡姐嫁妆,又哪填的饱那几个仇府庶出兄弟的嘴。
可庶出兄弟闹上了门,便是为了仇伯爷的名声,小廖氏也得出点血。
当然,小廖氏与大廖氏不一般,大廖氏生为嫡女,未出嫁时在廖家受尽宠爱,对钱财一事上并不怎么看重。
所以仇伯爷那些庶出兄弟的女眷寻到伯府,定是回回不会落空。
小廖氏手中并无那些银钱,自然也比不得大廖氏手脚大方,就只有跟庶出的几房妯娌撕下脸来扯。
最后给出去那点子银钱也算不得多少,小廖氏也不至于放印子钱补贴家用。
还是因当年仇伯爷被留在京中,开始被重用之后。
仇伯爷尚未被重用之时,与京中官员之间的人情来往并不多,小廖氏素来愁的便只有仇伯爷在军中升迁,为生死跟随自己的兄弟家属抚慰所用银钱。
等仇伯爷留在京中且渐渐为先帝提拔之后,仇府的往来更加频繁起来,所用银钱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仇伯爷被重用了,不等于仇府就有了银钱,便是有人上门前来巴结,也得要仇伯爷会接受。
仇伯爷的性子,对前程的看重,为在帝王面前的形象,自然是不会那一套的。
因此小廖氏最后竟逐渐开始典当嫁妆,毕竟也没哪家随意将别人送来的礼转手典卖的,更别说许多礼物十分珍贵,收进了库房就是要留给子孙后代。
恰那时太夫人过世,将张氏的嫁妆转交在仇氏手中,其中尚有不曾挪用的七千两白银。
因此在嫁妆典当完之后,为了伯府的门面,与仇伯爷的前程,小廖氏便只能想到了印子钱。
有温府太夫人挪用张氏压箱银在前,拿张氏的银子放印子钱。便是以后被人发现,因放贷银子来于张府,打的又是温府名头,只要账目做得好一些,与仇府并无妨碍。
如今仇伯爷要那一笔印子钱,小廖氏无法,便只能将当年所用银子往来处的簿子拿了出来,又将剩下的银票装在一个盒子中,等着第二日交与仇伯爷。
便如仇伯爷所想,小廖氏并不敢回娘家去,若真被仇伯爷送回廖家,恐怕廖家等着她的便是逐出家门。
这也是因长房有了子嗣之故,若长房梅氏没有产子,便是为了自己儿子的颜面,小廖氏也是不担心仇伯爷会因印子钱送她回廖家的。
可梅氏有了子嗣,以后仇府的爵位不曾稳定,若她被休回娘家,她的儿子该怎么办?恐怕有些人便会以她为筏子,将她的儿子从世子之位上拉下来。
仇伯爷不是当家的料子,每日忙于外面的大事,又因小廖氏素来打理产业得力,从未关心过自家银钱进出。
因此并不知自己府中这些年的人情往来花费有多少,只匆匆拿了小廖氏给出来的那七百亩良田地契着人带着往温府里去。
浑然不知自己府中,小廖氏待第二日拿给自己的东西,会将自己的脸面打得稀烂。
张家伯爷与温家老爷等到仇府伯爷,也并未多说,只将那七百亩良田交割完毕,各自签字画押。
张家伯爷拿回那七百亩良田,便只拱了拱手便前去清点张氏嫁妆,书房中便仅剩温家老爷与仇伯爷。
因仇氏之死,仇伯爷对张、温两府不存半分好感,只与温家老爷道:“我那三位外孙,若是贵府不喜,今日便也由我待回仇府罢。”
今日张老伯爷来温府,便为温宥娘姐弟与清点张氏嫁妆一事,如今仇伯爷也闹着要将大房其他三子带走。
先不说如今温府名声在京中已经是烂透,若大房五个子嗣全部离开温府,恐怕明日温府名声便要更臭上两分。
到底不管是温家大爷还是仇氏,如今算来都是温府的人,而稚子无辜。
温老爷子便道:“仇伯爷今日也是来落井下石的?”
仇伯爷一听温老爷子这话,便知温宥娘姐弟今日也要离温府而去了,想带走温长明兄妹三人的心思便淡了一些。
他之前想要带温长明兄妹回仇府,防的便是温宥娘姐弟,只恐他们姐弟为报母仇将这笔恩怨又落在了温长明兄妹身上。
毕竟温宥娘姐弟并不是好对付的,要他们姐弟真对付起温长明兄妹起来,恐怕如今温府中无人相护,温长明兄妹也只能生生受了。
相比其仇府、温府的女人们,同为男人的仇家伯爷却是要更为深刻的了解温家老爷这等势力的人。
心思淡了,也并不代表仇伯爷不会坚持,只听他道:“如今长明兄弟二人五代内不得科举,还不如随我回仇府,效命军中,尚还有出路。”
温长明兄弟五代内不得科举,便是温长慧之后嫁人,亦算在五代内,谁让此时律法,尚将嫁出女算作抄家灭族中的一族。
因此,不论是温长明兄弟的前程,还是温长慧未来的嫁娶,若继续在温府,便也要毁上五代。
但借着仇府的势,让温长明兄弟从军却是另外一条路了。
自古儿郎从军鲜少回,一将功成万骨枯,因此在军士身份上,并不像文官这般限制。
便是被充军的戴罪之身,只要能立功,便能为自己洗去低贱身份,甚至能封官拜爵,为自己重谋一条出路。
温长明兄弟若是在边关能立下功劳,自然也能得到升迁,因兄弟有了官位,温长慧在婚事上便能有起色起来。
温府虽是书香门第,然有温家大爷与仇氏相继犯案,祸及子孙。如今子孙能另谋出路,便是从军,温家老爷也是巴不得的。
只要子孙辈能出息,以温府如今的地位,从文还是从武,也并无差别了。
只可惜的是,温家老爷道:“长明虽在我温府养了十余年,然始终为显家子嗣,如今显家寻来,恐也是要改姓归宗的。”
温长明的秉性并不算好,但也叫了自己十年的外祖父,仇伯爷也当他是亲外孙疼爱过的,如今一听显家要将人要回去,心中也甚为堵心,便道:“我若没有记错,那显家后来续娶了一房,如今已是二子一女了罢?”
温长明如今便是被认祖归宗,在显家的地位却是尴尬的。
先不说他本因是显家那一房的嫡长子,可他母亲产他之时并不在家中,便无人为证。即便是今日官府断定他为显家妇人所出,然只要族中有人怀疑他的血脉,便能让他在显家抬不起头来。
况且还有显家那房如今继室所出便有二子,又如何看得惯突如其然冒出一子来抢夺自己儿子的嫡长名分与再平分一分家产?
温家老爷自也将凤显两族查了个清楚,也颔首道:“是有二子一女,长子今年业已九岁。”
仇伯爷道:“既如此,他显家也不差那一个儿子。”
“然凤氏却差人拜祭香火,便是显家同意了,凤家恐怕也不会同意。”温家老爷自然也是希望温长明要能投军,也是留在温家的好。
仇伯爷念及此处,心中已隐约有了想法,只道:“这便老夫之事了。今日温公便说一句肯或是不肯罢。”
温家老爷道:“温长明兄妹也是我温府之人,便是有今日之事,温府上下也绝无亏待之意。然从军亦是一条出路,温某自无阻拦之意。”
这是想占尽仇府的便宜了,仇伯爷讥讽一笑,正打算嘲讽温家老爷两句,却又听温家老爷说。
“便是从国礼法与大隆律例上看,也没有母亲犯错,其子女不得归父宗的说法。”
当然宗族也有权利将温长明兄妹逐出宗族,于家谱上抹掉名字。
然便是从温家所剩不多的名声着想,温家老爷也不会将温长明姐弟逐出温府,毕竟父母之错,与幼儿何干。
便是皇帝要抄家灭族,也有五岁下男丁免罪的说法。
撇开身份本是显家人的温长明,温长瀚亦不过才十岁,温长慧更为年幼,不过堪堪七岁。便是超过了五岁,与众人而言,亦还只是孩子。
仇伯爷自然也明白温家老爷之意,如今仇氏已与儿媳结仇,便是他真将人从温府带回仇府去,让温长明兄妹去跟其他三房里争,恐怕他也难以处处护住。
如今听闻温宥娘姐弟要与温府断绝关系,他也放心下来,对温长明兄妹留在温府中也放心不少。
此时温家老爷不过五品,然他尚是二品,也不怕温家老爷敢让人害了温长明兄妹去。
不过温长明,亦不知今后是留在温府还是回显家。
此事也不是一时便成的,仇伯爷得到想要得答案,便起身离去。
留下温家老爷也为温长明的出路犯愁时,温府的管家前来与温家老爷在偏厅道:“老爷,张府的嫁妆清点完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