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娱乐初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旅途原本是孤寂的,但是李好这一行却不用担心这个,十多辆车浩浩荡荡的,加上女人的惊呼和小孩的嬉闹声,一路热闹的不得了,引来行人纷纷关注。李好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是好动的年纪了,所以李好每去那,只要周围没什么危险都会戴着两小家伙一起过去,除了武氏不太喜欢到处跑外,其他几个女的都跟着出去了。难得她们夫君不限制她们外出也不用什么礼教管压,所以个个很快就从旅途的离愁中走了出来,玩的兴高采烈的。
李好路过潼关登高望远的时候不觉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两首词,然后情不自禁就念了出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一时之间引来众女异彩裢涟的目光关注过来,她们这位夫君已经好久没有吟诗作词了,现在再次吟来依然还是那么的才华横溢啊。只是这词似乎伤感太多啊,天下百姓那么多,夫君一人能帮上多少呢?
李好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吃各地的小吃美食,登高吊古看无限风景,但长安到洛阳也就那么点距离。他们比步行的人稍稍快了点,花了十来天时间才到洛阳。这个与长安并雄的城市李好在后世来过。不过那时这个城市已经看不到当初古都的样子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看到的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古城。
洛阳城,汉高祖刘邦曾经为之赞叹。“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说这句话的时候,刘邦在曲逆县,看到县里房屋壮丽,大发感概,“我行遍天下,只有洛阳城和这个县有这么壮观啊!”这是土包子见到土豪的感慨。
那是秦汉时期的洛阳。现在的洛阳可不是那时的洛阳能比的,这时的洛阳可是老杨同志耗资巨大倾情打造的豪都啊。虽然经过隋末的战乱,但是依然不失豪都之名啊。隋炀帝即位后,他就想要迁都,迁到一个可以作为中原核心。西控突厥、东抚齐鲁、北定辽东、南接淮扬的地方,可以显示大隋天下独尊地位的地方。原文为“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大隋的官员在地图上找来找去发现这个地方只有洛阳城可以,于是就开始兴建洛阳城。
洛阳不是老杨同志一时心血来潮而来,隋朝是隋文帝杨坚通过篡夺后周宇文氏建立的政权,迁都想法也是由来已久。炀帝说:“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念兹在兹。兴言感哽!”这并不是虚言。迁都的想法确是源于文帝,用炀帝的话就是“心奉先志。”杨坚军功显赫,为后周重臣,能韬光养晦,得天下是时势使然。其后有隋之盛也是因为文帝的干才。然而他身居外戚,篡权夺位;前朝皇室。孥戮殆尽;兼之迷信鬼神,偏听妇人。对长安城自然心有余悸。文帝登基不久,即有迁都之心。庾季才精通玄象,曾测定文帝受禅吉日,为文帝所重,对文帝迁都的心思也一清二楚,于是上奏称:“臣仰观玄象,俯察图记,鱼北允衣,必有迁都!”
然而文帝也只是迁到了离长安二十一里东南的龙首川处,称大兴城。这种迁法,炀帝明显是不满意的,他一心只想迁到洛阳城。在解释为什么要迁到洛阳时,炀帝在诏书上说:“自古帝王,何尝不留意(洛阳),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库,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历代帝王都无法实现的梦想,现在炀帝可以实现了。此时,正是大隋七德既敷、九歌已洽、四海富有、士马全盛之际,正可建都洛阳,实现炀帝的光荣与梦想。
炀帝到洛阳的第一件事,是构建保卫洛阳的防线。“丙申,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此项规模宏大的数百公里挖沟工程构筑了一条大包围圈似的防线,对于拱卫洛阳城非常重要。西面北面的防线用来对付突厥人,在东面的开封襄城一线,则防卫长期以来与大隋为敌的山东叛乱分子。防线筑好,营建东京洛阳的工作也可以开始。炀帝在诏书中要求:今所营构,务从节俭,无令雕墙峻宇复起于当今,欲使卑宫菲食将贻于后世。有司明为条格,称朕意焉。负责营建的是担任营作大监的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和担任营作副监的将作大匠宇文恺。
“始建东都,以尚书令杨素为营作大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杨素代表朝廷负总责,杨达是前任的工部尚书,建筑师则是宇文恺。宇文恺是隋朝的天才皇家建筑师,堪比希特勒手下的阿尔伯特?施佩尔,文帝时的仁寿宫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宇文恺对嘴上说“务从节俭”的炀帝心里的想法非常清楚,因为即使是真正倡导节约的文帝也不免被富丽堂皇之极的宫殿所倾倒,而放弃其一贯主张,更不要说这个伪装节俭的新皇帝。仅仅十个月,一座新城就建造完成,其“制度穷极”,令炀帝“大悦之”。
其中修建洛阳乾元殿的情形,在《贞观政要》卷2中,张玄素描绘说:隋室初造此殿,楹栋宏壮,大木非近道所有,多自豫章(江西)采来,二千人拽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中间若用木轮,动即火出。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则余费又过倍于此。此时完成的洛阳城,还只是行政用途。随后。炀帝的个人宫殿也开始动工。
&nb... -->>
旅途原本是孤寂的,但是李好这一行却不用担心这个,十多辆车浩浩荡荡的,加上女人的惊呼和小孩的嬉闹声,一路热闹的不得了,引来行人纷纷关注。李好的两个孩子现在都已经是好动的年纪了,所以李好每去那,只要周围没什么危险都会戴着两小家伙一起过去,除了武氏不太喜欢到处跑外,其他几个女的都跟着出去了。难得她们夫君不限制她们外出也不用什么礼教管压,所以个个很快就从旅途的离愁中走了出来,玩的兴高采烈的。
李好路过潼关登高望远的时候不觉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两首词,然后情不自禁就念了出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一时之间引来众女异彩裢涟的目光关注过来,她们这位夫君已经好久没有吟诗作词了,现在再次吟来依然还是那么的才华横溢啊。只是这词似乎伤感太多啊,天下百姓那么多,夫君一人能帮上多少呢?
李好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吃各地的小吃美食,登高吊古看无限风景,但长安到洛阳也就那么点距离。他们比步行的人稍稍快了点,花了十来天时间才到洛阳。这个与长安并雄的城市李好在后世来过。不过那时这个城市已经看不到当初古都的样子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看到的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古城。
洛阳城,汉高祖刘邦曾经为之赞叹。“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说这句话的时候,刘邦在曲逆县,看到县里房屋壮丽,大发感概,“我行遍天下,只有洛阳城和这个县有这么壮观啊!”这是土包子见到土豪的感慨。
那是秦汉时期的洛阳。现在的洛阳可不是那时的洛阳能比的,这时的洛阳可是老杨同志耗资巨大倾情打造的豪都啊。虽然经过隋末的战乱,但是依然不失豪都之名啊。隋炀帝即位后,他就想要迁都,迁到一个可以作为中原核心。西控突厥、东抚齐鲁、北定辽东、南接淮扬的地方,可以显示大隋天下独尊地位的地方。原文为“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大隋的官员在地图上找来找去发现这个地方只有洛阳城可以,于是就开始兴建洛阳城。
洛阳不是老杨同志一时心血来潮而来,隋朝是隋文帝杨坚通过篡夺后周宇文氏建立的政权,迁都想法也是由来已久。炀帝说:“我有隋之始。便欲创兹怀、洛,日复一日,越暨于今。念兹在兹。兴言感哽!”这并不是虚言。迁都的想法确是源于文帝,用炀帝的话就是“心奉先志。”杨坚军功显赫,为后周重臣,能韬光养晦,得天下是时势使然。其后有隋之盛也是因为文帝的干才。然而他身居外戚,篡权夺位;前朝皇室。孥戮殆尽;兼之迷信鬼神,偏听妇人。对长安城自然心有余悸。文帝登基不久,即有迁都之心。庾季才精通玄象,曾测定文帝受禅吉日,为文帝所重,对文帝迁都的心思也一清二楚,于是上奏称:“臣仰观玄象,俯察图记,鱼北允衣,必有迁都!”
然而文帝也只是迁到了离长安二十一里东南的龙首川处,称大兴城。这种迁法,炀帝明显是不满意的,他一心只想迁到洛阳城。在解释为什么要迁到洛阳时,炀帝在诏书上说:“自古帝王,何尝不留意(洛阳),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困其府库,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历代帝王都无法实现的梦想,现在炀帝可以实现了。此时,正是大隋七德既敷、九歌已洽、四海富有、士马全盛之际,正可建都洛阳,实现炀帝的光荣与梦想。
炀帝到洛阳的第一件事,是构建保卫洛阳的防线。“丙申,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此项规模宏大的数百公里挖沟工程构筑了一条大包围圈似的防线,对于拱卫洛阳城非常重要。西面北面的防线用来对付突厥人,在东面的开封襄城一线,则防卫长期以来与大隋为敌的山东叛乱分子。防线筑好,营建东京洛阳的工作也可以开始。炀帝在诏书中要求:今所营构,务从节俭,无令雕墙峻宇复起于当今,欲使卑宫菲食将贻于后世。有司明为条格,称朕意焉。负责营建的是担任营作大监的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和担任营作副监的将作大匠宇文恺。
“始建东都,以尚书令杨素为营作大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杨素代表朝廷负总责,杨达是前任的工部尚书,建筑师则是宇文恺。宇文恺是隋朝的天才皇家建筑师,堪比希特勒手下的阿尔伯特?施佩尔,文帝时的仁寿宫就是他的得意之作。宇文恺对嘴上说“务从节俭”的炀帝心里的想法非常清楚,因为即使是真正倡导节约的文帝也不免被富丽堂皇之极的宫殿所倾倒,而放弃其一贯主张,更不要说这个伪装节俭的新皇帝。仅仅十个月,一座新城就建造完成,其“制度穷极”,令炀帝“大悦之”。
其中修建洛阳乾元殿的情形,在《贞观政要》卷2中,张玄素描绘说:隋室初造此殿,楹栋宏壮,大木非近道所有,多自豫章(江西)采来,二千人拽一柱,其下施毂,皆以生铁为之,中间若用木轮,动即火出。略计一柱,已用数十万,则余费又过倍于此。此时完成的洛阳城,还只是行政用途。随后。炀帝的个人宫殿也开始动工。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