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对苏干涉战争(八) (2/2)
笔下文学 www.wbxwx.com,扩张之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些’恐怕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为了完成战略任务,也是值得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防止造成百姓伤亡。
毕竟这个年代,百姓穿过铁路是很平常的事情,若是布置下大量的地雷,肯定会造成诸多的伤亡,甚至…
就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通过铁路线了,这样的话,铁路线的确是保下来了,但是别的就…
蔡锷把自己的顾虑向第四军团说明了一下,很快第四军团就通过电报进行了补充。
“可以在沿途插上地雷的图标,警示当地人,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铁路的上方修建临时桥梁,供当地人及部队使用,桥梁本身则由部队把守,若是有人触发地雷可及时赶到事发地点,对当地居民或是抵抗分子进行…”
后面的话也不需要说了,因为蔡锷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这个建议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铁路的两侧布置海量地雷,如此一来即便是有抵抗分子出现,地雷也可以妥善的保护铁路的安全。
当然,这些抵抗分子也可以执行扫雷。问题在于扫雷是一项非常枯燥且消耗时间的任务,而国防军显然不是傻子和瞎子,根本不可能任由抵抗分子清除地雷。
即便是这些抵抗分子真的把国防军当成瞎子,还没等他们扫出一条可以让他们安然拆铁路的道路出来前。恐怕国防军已经赶到现场了…
而后就是对蔡锷问题的回答,埋的确很方便,可是之后当地的居民乃至国防军该怎么通过铁路?毕竟横穿铁路,这在早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许多人应该都有这类的经历,在严绍的那个时代,许多人都曾经沿着铁轨走过,甚至是踩在上面,若是不想个妥善的办法,即便哈萨克斯坦再怎么人言荒芜。恐怕也会死掉很多人。
而且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将来稳定中亚地区的局势,国社政府必定会像在外东北时一样,把大量的居民迁入中亚,以此保证国社政府在中亚的统治。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别的到还好说,中亚的那些俄国人乃至当地人本来就和中国没什么关系,即便是死的再多也不心疼。这又是新的占领区,更是可以随便糟践,而不是像外东北那边需要顾虑许多。
可是等到国内的百姓迁入外东北之后…
若是误伤了一些自己人,那乐子可就大了…
而第四军团对此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铁路上修桥,修一个可以让火车通过,也可以让百姓通过的桥梁。这些桥梁的数量也可以多一些,反正只是跨越一个铁路线,这样的桥成本并不会很高。
不过也要考虑抵抗分子会不会破坏桥梁,让桥梁垮塌砸在铁路上。以此达到破坏的目的,所以第四军团才会建议派兵驻守。
何况铁路线也不可能单靠地雷来保护,总需要有些部队把守,这些兵力也可以承担此类任务。同时等到内地百姓迁入的时候,还可以负责一下其他的工作等等。诸如此类…
————————————————————
“这到是个不错的主意…”听过第四军团的建议后,蔡锷摸了摸下巴沉吟着。
虽说这么说似乎比较荒唐,成本也比较大,但若是不想个妥善些的办法,即便是派再多的兵力把守铁路,也很难防范的了抵抗分子对铁路的破坏。
后世抗战史上比较有名的铁道游击队,暂且不提严绍那个年代一大堆的相关电视剧什么的,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日本人那里呆了5年的时间,至始至终日本人都拿这些人没什么办法,由此可见一斑…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类抵抗组织甚至是比正规军还要麻烦。
毕竟正规军通常都是正面作战,只要你能把对方给打垮了,剩下的似乎也就没什么了。可是这类游击队呢?你最麻烦的不是如何歼灭他,而是如何才能找到他,只要你一天不能解决他,他就不停的给你搞破坏,其所造成的破坏,是长时间的…
而这类抵抗,通常很容易拖垮一个国家——————在经济方面。
冷战的苏俄强不强?在阿富汗的时候,硬是被当地的抵抗分子连同中美英法等国合伙阴死。冷战后的美国强不强?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其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至始至终都没能解决掉当地的抵抗分子,10年的时间,两地依旧是抵抗不断,而美国呢?其经济却要被这些抵抗分子给拖垮了…
蔡锷当然不知道这些,但是严绍却是知道的,所以严绍一点也不看小瞧了这些看似没什么的游击队…
当蔡锷把第四军团的提议递交上来的时候,这项提议顿时在政府上层引起了一片议论,许多高级将领及政府官员都表示反对,毕竟沿着一条上千公里长的铁路埋地雷什么的………这种行为听上去似乎也太二了一些…
其实何止是他们,即便是严绍也是这么想的。
沿着铁路线埋地雷,这样的举动在后世绝对是非常二的。
然而仔细思考了一下后,他却觉得这么做是可行的,同样,考虑到铁路线对第一集团军群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做也是不过分的…
所以在思考了良久,同时又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商议了一番后,严绍决定采纳蔡锷和第四军团的提议。同时又对这项提议进行补充。那就是在铁路线的两侧,也就是雷区的外围在用钢丝围上一圈,避免寻常百姓或是部队官兵误入雷区——————反正九十九拜都来了,也不差最后一下了。而且有埋地雷的功夫,弄一些铁丝网也是很简单的。
所谓的雷区,他的存在目的并不是炸死来破坏的游击队,而是让其明白这里有地雷,从而使其不敢轻易进来…
在正式同意之后,严绍命令后勤部从库存当中取出一半的地雷供应给前线,另外再在国内的兵工厂订购相当数量的地雷,避免不够用…
很快,数以十万计的地雷被运往前线,而负责保护铁路的第四军团在接收之后。也开始了史上最浩大的布雷任务…
与此同时,蔡锷也率领着先期抵达的部队开始北上,紧跟其后的是第一、第二和第五军团的后续部队。第三军团则是在蔡锷的命令之下一路南下,沿着铁路线往里海而去,然而中亚铁路并没有修到里海。所以后续的路程就必须要靠腿来走。
问题在于,如果说从新疆到阿斯塔纳有一千公里的距离,那么从阿斯塔纳到里海,便也有一千公里的距离,而且这一千公里还有任何公路或是比较具有规模的公路——————俄国的基建无论是如今还是后来的苏联都是糟糕透顶,当年希特勒的德*团就是被俄国的基建给狠狠的坑了一把。
万幸的是,中亚主要是以平原地形为主。不然的话…
这个时候,蔡锷允诺的一千辆卡车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千公里的距离毕竟不短,从南京到重庆也才一千二百公里而已…
若不是沿途根本没有多少抵抗,恐怕蔡锷根本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而如今,便只能是看第三军团自身的能力了…
蔡锷会挑选第三军团。也是因为第三军团的实力仅次于第一和第二两个军团,若是换成第四和第五军团,蔡锷却不会放心。虽然俄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兵力,只需要一个正规军便可以横扫,但是上千公里的距离。却是比俄军更大的一个麻烦…
————————————————————
在把任务交给了第四军团之后,蔡锷立刻率领先期抵达阿斯塔纳的部队继续北上,不过他却并没有北上鄂木斯克或者是秋明,而是直接通过铁路北上前往车里雅宾斯克…
另一方面,尽管沿途特事局已经尽可能的在确保消息的隐秘,但这么大的事情毕竟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何况如今国防军也已经进入到了中亚腹地…
所以就在蔡锷率领部队北上的时候,北方的俄国人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正在前线指挥部队和苏俄红军作战的高尔察克一片错愕,显然不敢相信,之前一直都在竭尽全力帮助他的中国‘朋友’居然就这么在他的背后插了一刀——————若是此刻他的内心想法被圣彼得堡的列宁等人得知了,列宁他们一定会拍着肩膀告诉他,其实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上当了…
而就在高尔察克依旧不敢相信的时候,蔡锷率领的前期部队,距离车里雅宾斯克已经只剩下不远的一段距离了…
尽管中国出兵中亚的消息已经被俄国人得知,然而蔡锷却一点也不担心俄国人的反应,因为根据他得到的情报,俄国人并不清楚他北上的事情,车里雅宾斯克也没多少防备…
有心算无心,再加上兵力、装备、训练等方面的优势,蔡锷可说是稳操胜券。
反倒是英美列强的态度,让蔡锷不由得有几分忧虑…
毕竟他们这次图谋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外东北…
一些’恐怕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为了完成战略任务,也是值得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防止造成百姓伤亡。
毕竟这个年代,百姓穿过铁路是很平常的事情,若是布置下大量的地雷,肯定会造成诸多的伤亡,甚至…
就连他们自己也未必能通过铁路线了,这样的话,铁路线的确是保下来了,但是别的就…
蔡锷把自己的顾虑向第四军团说明了一下,很快第四军团就通过电报进行了补充。
“可以在沿途插上地雷的图标,警示当地人,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铁路的上方修建临时桥梁,供当地人及部队使用,桥梁本身则由部队把守,若是有人触发地雷可及时赶到事发地点,对当地居民或是抵抗分子进行…”
后面的话也不需要说了,因为蔡锷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这个建议其实很简单,就是在铁路的两侧布置海量地雷,如此一来即便是有抵抗分子出现,地雷也可以妥善的保护铁路的安全。
当然,这些抵抗分子也可以执行扫雷。问题在于扫雷是一项非常枯燥且消耗时间的任务,而国防军显然不是傻子和瞎子,根本不可能任由抵抗分子清除地雷。
即便是这些抵抗分子真的把国防军当成瞎子,还没等他们扫出一条可以让他们安然拆铁路的道路出来前。恐怕国防军已经赶到现场了…
而后就是对蔡锷问题的回答,埋的确很方便,可是之后当地的居民乃至国防军该怎么通过铁路?毕竟横穿铁路,这在早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许多人应该都有这类的经历,在严绍的那个时代,许多人都曾经沿着铁轨走过,甚至是踩在上面,若是不想个妥善的办法,即便哈萨克斯坦再怎么人言荒芜。恐怕也会死掉很多人。
而且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将来稳定中亚地区的局势,国社政府必定会像在外东北时一样,把大量的居民迁入中亚,以此保证国社政府在中亚的统治。到那个时候,该怎么办?
别的到还好说,中亚的那些俄国人乃至当地人本来就和中国没什么关系,即便是死的再多也不心疼。这又是新的占领区,更是可以随便糟践,而不是像外东北那边需要顾虑许多。
可是等到国内的百姓迁入外东北之后…
若是误伤了一些自己人,那乐子可就大了…
而第四军团对此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铁路上修桥,修一个可以让火车通过,也可以让百姓通过的桥梁。这些桥梁的数量也可以多一些,反正只是跨越一个铁路线,这样的桥成本并不会很高。
不过也要考虑抵抗分子会不会破坏桥梁,让桥梁垮塌砸在铁路上。以此达到破坏的目的,所以第四军团才会建议派兵驻守。
何况铁路线也不可能单靠地雷来保护,总需要有些部队把守,这些兵力也可以承担此类任务。同时等到内地百姓迁入的时候,还可以负责一下其他的工作等等。诸如此类…
————————————————————
“这到是个不错的主意…”听过第四军团的建议后,蔡锷摸了摸下巴沉吟着。
虽说这么说似乎比较荒唐,成本也比较大,但若是不想个妥善些的办法,即便是派再多的兵力把守铁路,也很难防范的了抵抗分子对铁路的破坏。
后世抗战史上比较有名的铁道游击队,暂且不提严绍那个年代一大堆的相关电视剧什么的,要知道他们可是在日本人那里呆了5年的时间,至始至终日本人都拿这些人没什么办法,由此可见一斑…
从某种角度上讲,这类抵抗组织甚至是比正规军还要麻烦。
毕竟正规军通常都是正面作战,只要你能把对方给打垮了,剩下的似乎也就没什么了。可是这类游击队呢?你最麻烦的不是如何歼灭他,而是如何才能找到他,只要你一天不能解决他,他就不停的给你搞破坏,其所造成的破坏,是长时间的…
而这类抵抗,通常很容易拖垮一个国家——————在经济方面。
冷战的苏俄强不强?在阿富汗的时候,硬是被当地的抵抗分子连同中美英法等国合伙阴死。冷战后的美国强不强?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其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至始至终都没能解决掉当地的抵抗分子,10年的时间,两地依旧是抵抗不断,而美国呢?其经济却要被这些抵抗分子给拖垮了…
蔡锷当然不知道这些,但是严绍却是知道的,所以严绍一点也不看小瞧了这些看似没什么的游击队…
当蔡锷把第四军团的提议递交上来的时候,这项提议顿时在政府上层引起了一片议论,许多高级将领及政府官员都表示反对,毕竟沿着一条上千公里长的铁路埋地雷什么的………这种行为听上去似乎也太二了一些…
其实何止是他们,即便是严绍也是这么想的。
沿着铁路线埋地雷,这样的举动在后世绝对是非常二的。
然而仔细思考了一下后,他却觉得这么做是可行的,同样,考虑到铁路线对第一集团军群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做也是不过分的…
所以在思考了良久,同时又和段祺瑞、冯国璋等人商议了一番后,严绍决定采纳蔡锷和第四军团的提议。同时又对这项提议进行补充。那就是在铁路线的两侧,也就是雷区的外围在用钢丝围上一圈,避免寻常百姓或是部队官兵误入雷区——————反正九十九拜都来了,也不差最后一下了。而且有埋地雷的功夫,弄一些铁丝网也是很简单的。
所谓的雷区,他的存在目的并不是炸死来破坏的游击队,而是让其明白这里有地雷,从而使其不敢轻易进来…
在正式同意之后,严绍命令后勤部从库存当中取出一半的地雷供应给前线,另外再在国内的兵工厂订购相当数量的地雷,避免不够用…
很快,数以十万计的地雷被运往前线,而负责保护铁路的第四军团在接收之后。也开始了史上最浩大的布雷任务…
与此同时,蔡锷也率领着先期抵达的部队开始北上,紧跟其后的是第一、第二和第五军团的后续部队。第三军团则是在蔡锷的命令之下一路南下,沿着铁路线往里海而去,然而中亚铁路并没有修到里海。所以后续的路程就必须要靠腿来走。
问题在于,如果说从新疆到阿斯塔纳有一千公里的距离,那么从阿斯塔纳到里海,便也有一千公里的距离,而且这一千公里还有任何公路或是比较具有规模的公路——————俄国的基建无论是如今还是后来的苏联都是糟糕透顶,当年希特勒的德*团就是被俄国的基建给狠狠的坑了一把。
万幸的是,中亚主要是以平原地形为主。不然的话…
这个时候,蔡锷允诺的一千辆卡车便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然而一千公里的距离毕竟不短,从南京到重庆也才一千二百公里而已…
若不是沿途根本没有多少抵抗,恐怕蔡锷根本不会下达这样的命令,而如今,便只能是看第三军团自身的能力了…
蔡锷会挑选第三军团。也是因为第三军团的实力仅次于第一和第二两个军团,若是换成第四和第五军团,蔡锷却不会放心。虽然俄国在哈萨克斯坦的兵力,只需要一个正规军便可以横扫,但是上千公里的距离。却是比俄军更大的一个麻烦…
————————————————————
在把任务交给了第四军团之后,蔡锷立刻率领先期抵达阿斯塔纳的部队继续北上,不过他却并没有北上鄂木斯克或者是秋明,而是直接通过铁路北上前往车里雅宾斯克…
另一方面,尽管沿途特事局已经尽可能的在确保消息的隐秘,但这么大的事情毕竟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何况如今国防军也已经进入到了中亚腹地…
所以就在蔡锷率领部队北上的时候,北方的俄国人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正在前线指挥部队和苏俄红军作战的高尔察克一片错愕,显然不敢相信,之前一直都在竭尽全力帮助他的中国‘朋友’居然就这么在他的背后插了一刀——————若是此刻他的内心想法被圣彼得堡的列宁等人得知了,列宁他们一定会拍着肩膀告诉他,其实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上当了…
而就在高尔察克依旧不敢相信的时候,蔡锷率领的前期部队,距离车里雅宾斯克已经只剩下不远的一段距离了…
尽管中国出兵中亚的消息已经被俄国人得知,然而蔡锷却一点也不担心俄国人的反应,因为根据他得到的情报,俄国人并不清楚他北上的事情,车里雅宾斯克也没多少防备…
有心算无心,再加上兵力、装备、训练等方面的优势,蔡锷可说是稳操胜券。
反倒是英美列强的态度,让蔡锷不由得有几分忧虑…
毕竟他们这次图谋的,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外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