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218.0218.@ (1/2)
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帝王之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样一年多,对于行归于周来说也是艰难的时期。
在李治平死后的一个多月,行归于周在建康组建了新的朝廷,延续了当年三公议事的形式,改为五公。
但这并不是像朝廷那样五人分权,而是五人议事,投筹表决事宜后,由二十人的阁殿大学士来撰写文书、提供意见,而后直接交予新组建的六部。
中书和门下的存在被他们舍弃掉,诏令的发出需五人共签意见,只要有三位及以上对于此政令表示可行,此政令就算是通过。
这五人分别是:黄璟、郑湛、裴敬羽、言玉、王师德。
同时南地将朝廷立为周,改年号为天授。同样开科举与举荐制度并行,除却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大朝外,五公几乎都会待在建康之中。
一年前,与大量召徭役工匠,修建南周的新宫殿相对比的,南周朝廷的威慑力却并不强。各地早已分裂自拥,单这五公的家族就有各自的‘封地’,除却这五人以外的其他家族仍然自立节度使,拒绝向南周朝廷缴纳赋税,也拒绝接受朝廷政令。
言玉早早拉拢各小世家,占据最大的荆楚一带,对于这种境况只做壁上观。
黄璟不同于郑、裴、王是原来关中、关东氏族,他认为朝廷可以做出妥协来允许这些节度使自治,要他们纳少量的贡奉,朝廷也对他们有些保护协助,彼此合作。
郑、裴、王三家,都是当初在山东河朔要自立节度使的人,这会儿组建了朝廷,也占到了上头的角度,对于节度使三个字敏感的不得了,非要把那些节度使打成叛军,三家兵马联手对占广州的南汉节度使、占闽南的闽福节度使、占桂州的静江节度使同时出手。
其实五公各自的封地往南周朝廷纳得税也很少,说白了,不就是因为这三家节度使不入朝、不受管制还力量强盛么?
然而能在行归于周的眼皮子底下立足这么久,对方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三地节度使颇得地方民心,有些还和蛮族联手,死守地盘。郑裴王三家联手,不顾黄璟的反对与言玉的冷眼旁观,誓要吞并。
打这三条地头蛇,足足打了半年多没有打下来。
南周大军虽然也很强力,但打进去对方就会立刻死灰复燃,东躲西藏,当地百姓都给本地兵帮忙,把南周大军耍的团团转。
黄璟终于看不下去了,郑、裴两家也觉得这样根本不可能打下来,打下来也管不住,只得决定撤兵,此时十几万兵力已经消耗过半。幸而是三位节度使也被打的够呛,终于决定和朝廷合作,虽内部自治也愿承认朝廷。
郑裴王打那么急,也是有原因的。王家在山东河朔的势力被武将瓜分,郑、裴两家虽占据了黄河以南,但却逐渐紧缩内耗。而夹在南周朝廷与山东势力之间的刘原阳水军却疯狂发展,眼见着一座大营建立,成为了两边势力之间的天堑。一切都没有向计划那般进行,山东显然成为了管束不了的断肢,他们当然心头着急。
言玉却在这半年完全抛弃掉自己的投筹权,对于朝廷所有的政令他的态度就是:“听不见听不见”“不知道不知道”“啊什么风太大了你再说一遍”,其他四位不是没对此表达过意见,言玉表示反正你们不差我这一筹也能做事,我爱咋地咋地。
他只专心发展自己的岳楚。
岳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他的封地内又有适合屯水兵的洞庭湖。再加上岳楚一带早早被他占下,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战乱,土地肥沃,大量垦田,粮食产量早早高于几次流民冻灾的江南,成为了南周的鱼米之乡。再加之水系发达,商路可通行,言玉窝在岳楚,开均田大量招揽贫农,竟一时繁荣甚至超过战前。
而就在东周朝廷军攻打三节度使不成撤走之后,言玉秘密支持与他接壤最多的静江节度使,大量运粮帮助对方救济民众,并提出想购入桂州的铜矿、葛麻。静江彼时最缺钱,岳楚与他们相邻却没有来攻打他们,静江节度使自然愿意与言玉合作。
言玉进一步提出,广州市舶司商贸发达,若是能建立合作,从荆楚至岭南一路合作,大家都能发财致富何乐不为。于是在他多番游说,以物资支援为诱惑,又授两地新的农耕之法,他惯常一副两袖清风的打扮,如此好心,如此谋求共同发展,广州与桂州的两大节度使均同意了与他的合作。
南周朝廷知晓此事,大为震怒,认为言玉是压根不把朝廷放在眼中,下诏命他还朝。言玉既不辞退五公之位,也不还朝。一脸“有本事你丫来打我啊”的样子窝在岳楚。
朝廷还真的没法去打他,他跟与朝廷成仇的几位节度使联手,真要是开战,估计他还不用动手,记仇的静江和南汉节度使就先上来咬朝廷了。
而朝廷内部也是岌岌可危,这个像玩具模型一样的朝廷,几乎问题层出。四公其实每个人单拿出来都差不多有管理一个朝廷的能力,然而就是因为这样的投筹制度,谁都不把南汉朝廷当自家,谁都惦记着自家的封地,更想掏朝廷来帮自己。
以前朝廷还有个皇帝让他们掏空,如今朝廷都是他们自己的,还这样掏,没两下就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儿了。
再加上如今只有四公,其中若是再有两人否决,诏令肯定进行不下去。为了实现这些诏令,四公私底下不知道退让交易过多少回了。这些拖慢了诏令速度也就罢了,再加上六部官员很难实行下去诏令,派遣的官员到各地根本就是被晾在一边,南边的朝廷简直就像是纸糊的一半,连豆大的雨滴都能一下打一个洞。
很快的,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时节,北边传来了北叛军攻打太原的消息。
而南边也并不轻松,在秋季,如此之巧,静江节度使醉酒从船上掉下溺死湖中,南汉节度使则不知道怎么染了伤寒,病死了。
言玉以协助维|稳为名,直接派军进驻这两地,再加上早早在合作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内臣,他几乎是不费任何力气的扶两位节度使的幼子为观察使,而后派人杀死反对派,派军围剿不服的军队,在岭南本就不明显的冬季到来之前,言玉的手里握住了从荆州到广州之间广阔的领地,并修通了从岳州到广州连接六州的官路。
这会儿南周朝廷真是吓得垂死病中惊坐起。
言玉已经要占据了南地的三分之一了,这是要上天啊!
身在洛阳的殷胥也知晓了南周的变故,只是他这时候没有多余的经历去管南地,手也伸不了那么远,北地已经正式宣告了入冬,他也要正式下诏令决定御驾亲征了。
而能够御驾亲征的主要原因,还是太原守住了。
从手头的几句公文之中,殷胥没法切身体会三个月守一座孤城是怎样的感觉。
而身在太原的兆也很难说清楚。
从九月中旬北叛军大军围城,第一次发动的便是一场足有两天三夜的攻击,城内的士兵早早知道这是一场艰苦的恶战,所有的将领对于弩|箭、巨石的使用都有了详细的规划,而最让人庆幸的便是,肃宗在去世前那一年,将机枢院制作的巨型弩机安在了长安、洛阳以及北方几座重城的城头上。
这几年机枢院几乎是三天两头造出新东西来,后来到建元皇帝登基后,朝廷有了些闲钱,就开始给北地重城大量更新军备,太原毕竟是北都,此次攻城战役中,不但有了互相提醒对方动态、玩具似的拉炮小烟火,更出现了惊马用的黑色火药。
虽然用起来麻烦危险,威力也并不大,但对于这种人肉攻城战中也算是相当能震慑对方了。兆又觉得不够,将本来就形制简单的黑火|药拆开,在其中加入毒物、铁蒺藜,从城墙上扔下炸开后,铁刺毒物四散入人群,造成伤亡。
而此次带兵的是恒冀军首领于空韬,他与当年被崔季明斩杀的于仲世同出一族,从势力被灭到如今又占据恒冀,他比于仲世更多了一丝狠绝。在他后退必斩杀的情况下,几十万兵力就像疯子一样攻向太原。
当人马尸体如山一般堆积在城门外的时候,于空韬却仍然没有一丝的退缩。这样的状况整整持续了两天三夜,城内包括康迦卫、晋国公这样的主将都登上了城池,几个城门之间来回跑,一时间军心大振,谁都知道了这是一场苦战,但谁也都没有绝望。
死在自家的城墙头上,与主将、国公身在一处,这不是什么令人难受的事情。
于空韬在两天的攻城最后一天,他手下疯了一样拿身子去撞城门,那刀劈砍城门的攻势下,竟然还真的破开一道城门。于空韬心中大喜,立刻... -->>
这样一年多,对于行归于周来说也是艰难的时期。
在李治平死后的一个多月,行归于周在建康组建了新的朝廷,延续了当年三公议事的形式,改为五公。
但这并不是像朝廷那样五人分权,而是五人议事,投筹表决事宜后,由二十人的阁殿大学士来撰写文书、提供意见,而后直接交予新组建的六部。
中书和门下的存在被他们舍弃掉,诏令的发出需五人共签意见,只要有三位及以上对于此政令表示可行,此政令就算是通过。
这五人分别是:黄璟、郑湛、裴敬羽、言玉、王师德。
同时南地将朝廷立为周,改年号为天授。同样开科举与举荐制度并行,除却三日一小朝五日一大朝外,五公几乎都会待在建康之中。
一年前,与大量召徭役工匠,修建南周的新宫殿相对比的,南周朝廷的威慑力却并不强。各地早已分裂自拥,单这五公的家族就有各自的‘封地’,除却这五人以外的其他家族仍然自立节度使,拒绝向南周朝廷缴纳赋税,也拒绝接受朝廷政令。
言玉早早拉拢各小世家,占据最大的荆楚一带,对于这种境况只做壁上观。
黄璟不同于郑、裴、王是原来关中、关东氏族,他认为朝廷可以做出妥协来允许这些节度使自治,要他们纳少量的贡奉,朝廷也对他们有些保护协助,彼此合作。
郑、裴、王三家,都是当初在山东河朔要自立节度使的人,这会儿组建了朝廷,也占到了上头的角度,对于节度使三个字敏感的不得了,非要把那些节度使打成叛军,三家兵马联手对占广州的南汉节度使、占闽南的闽福节度使、占桂州的静江节度使同时出手。
其实五公各自的封地往南周朝廷纳得税也很少,说白了,不就是因为这三家节度使不入朝、不受管制还力量强盛么?
然而能在行归于周的眼皮子底下立足这么久,对方也不是等闲之辈,这三地节度使颇得地方民心,有些还和蛮族联手,死守地盘。郑裴王三家联手,不顾黄璟的反对与言玉的冷眼旁观,誓要吞并。
打这三条地头蛇,足足打了半年多没有打下来。
南周大军虽然也很强力,但打进去对方就会立刻死灰复燃,东躲西藏,当地百姓都给本地兵帮忙,把南周大军耍的团团转。
黄璟终于看不下去了,郑、裴两家也觉得这样根本不可能打下来,打下来也管不住,只得决定撤兵,此时十几万兵力已经消耗过半。幸而是三位节度使也被打的够呛,终于决定和朝廷合作,虽内部自治也愿承认朝廷。
郑裴王打那么急,也是有原因的。王家在山东河朔的势力被武将瓜分,郑、裴两家虽占据了黄河以南,但却逐渐紧缩内耗。而夹在南周朝廷与山东势力之间的刘原阳水军却疯狂发展,眼见着一座大营建立,成为了两边势力之间的天堑。一切都没有向计划那般进行,山东显然成为了管束不了的断肢,他们当然心头着急。
言玉却在这半年完全抛弃掉自己的投筹权,对于朝廷所有的政令他的态度就是:“听不见听不见”“不知道不知道”“啊什么风太大了你再说一遍”,其他四位不是没对此表达过意见,言玉表示反正你们不差我这一筹也能做事,我爱咋地咋地。
他只专心发展自己的岳楚。
岳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他的封地内又有适合屯水兵的洞庭湖。再加上岳楚一带早早被他占下,几乎没有经历什么战乱,土地肥沃,大量垦田,粮食产量早早高于几次流民冻灾的江南,成为了南周的鱼米之乡。再加之水系发达,商路可通行,言玉窝在岳楚,开均田大量招揽贫农,竟一时繁荣甚至超过战前。
而就在东周朝廷军攻打三节度使不成撤走之后,言玉秘密支持与他接壤最多的静江节度使,大量运粮帮助对方救济民众,并提出想购入桂州的铜矿、葛麻。静江彼时最缺钱,岳楚与他们相邻却没有来攻打他们,静江节度使自然愿意与言玉合作。
言玉进一步提出,广州市舶司商贸发达,若是能建立合作,从荆楚至岭南一路合作,大家都能发财致富何乐不为。于是在他多番游说,以物资支援为诱惑,又授两地新的农耕之法,他惯常一副两袖清风的打扮,如此好心,如此谋求共同发展,广州与桂州的两大节度使均同意了与他的合作。
南周朝廷知晓此事,大为震怒,认为言玉是压根不把朝廷放在眼中,下诏命他还朝。言玉既不辞退五公之位,也不还朝。一脸“有本事你丫来打我啊”的样子窝在岳楚。
朝廷还真的没法去打他,他跟与朝廷成仇的几位节度使联手,真要是开战,估计他还不用动手,记仇的静江和南汉节度使就先上来咬朝廷了。
而朝廷内部也是岌岌可危,这个像玩具模型一样的朝廷,几乎问题层出。四公其实每个人单拿出来都差不多有管理一个朝廷的能力,然而就是因为这样的投筹制度,谁都不把南汉朝廷当自家,谁都惦记着自家的封地,更想掏朝廷来帮自己。
以前朝廷还有个皇帝让他们掏空,如今朝廷都是他们自己的,还这样掏,没两下就觉得这事儿不对劲儿了。
再加上如今只有四公,其中若是再有两人否决,诏令肯定进行不下去。为了实现这些诏令,四公私底下不知道退让交易过多少回了。这些拖慢了诏令速度也就罢了,再加上六部官员很难实行下去诏令,派遣的官员到各地根本就是被晾在一边,南边的朝廷简直就像是纸糊的一半,连豆大的雨滴都能一下打一个洞。
很快的,在这样风雨飘摇的时节,北边传来了北叛军攻打太原的消息。
而南边也并不轻松,在秋季,如此之巧,静江节度使醉酒从船上掉下溺死湖中,南汉节度使则不知道怎么染了伤寒,病死了。
言玉以协助维|稳为名,直接派军进驻这两地,再加上早早在合作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内臣,他几乎是不费任何力气的扶两位节度使的幼子为观察使,而后派人杀死反对派,派军围剿不服的军队,在岭南本就不明显的冬季到来之前,言玉的手里握住了从荆州到广州之间广阔的领地,并修通了从岳州到广州连接六州的官路。
这会儿南周朝廷真是吓得垂死病中惊坐起。
言玉已经要占据了南地的三分之一了,这是要上天啊!
身在洛阳的殷胥也知晓了南周的变故,只是他这时候没有多余的经历去管南地,手也伸不了那么远,北地已经正式宣告了入冬,他也要正式下诏令决定御驾亲征了。
而能够御驾亲征的主要原因,还是太原守住了。
从手头的几句公文之中,殷胥没法切身体会三个月守一座孤城是怎样的感觉。
而身在太原的兆也很难说清楚。
从九月中旬北叛军大军围城,第一次发动的便是一场足有两天三夜的攻击,城内的士兵早早知道这是一场艰苦的恶战,所有的将领对于弩|箭、巨石的使用都有了详细的规划,而最让人庆幸的便是,肃宗在去世前那一年,将机枢院制作的巨型弩机安在了长安、洛阳以及北方几座重城的城头上。
这几年机枢院几乎是三天两头造出新东西来,后来到建元皇帝登基后,朝廷有了些闲钱,就开始给北地重城大量更新军备,太原毕竟是北都,此次攻城战役中,不但有了互相提醒对方动态、玩具似的拉炮小烟火,更出现了惊马用的黑色火药。
虽然用起来麻烦危险,威力也并不大,但对于这种人肉攻城战中也算是相当能震慑对方了。兆又觉得不够,将本来就形制简单的黑火|药拆开,在其中加入毒物、铁蒺藜,从城墙上扔下炸开后,铁刺毒物四散入人群,造成伤亡。
而此次带兵的是恒冀军首领于空韬,他与当年被崔季明斩杀的于仲世同出一族,从势力被灭到如今又占据恒冀,他比于仲世更多了一丝狠绝。在他后退必斩杀的情况下,几十万兵力就像疯子一样攻向太原。
当人马尸体如山一般堆积在城门外的时候,于空韬却仍然没有一丝的退缩。这样的状况整整持续了两天三夜,城内包括康迦卫、晋国公这样的主将都登上了城池,几个城门之间来回跑,一时间军心大振,谁都知道了这是一场苦战,但谁也都没有绝望。
死在自家的城墙头上,与主将、国公身在一处,这不是什么令人难受的事情。
于空韬在两天的攻城最后一天,他手下疯了一样拿身子去撞城门,那刀劈砍城门的攻势下,竟然还真的破开一道城门。于空韬心中大喜,立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