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时代1902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七章参军入伍(一)
中国人的尚武精神曾经历数个重大变化,由秦汉、隋唐之‘出将入相’,‘非军功不得封侯’等国家重视军功,社会看重军人的态度,从宋朝开始逐渐演变为宋明清三朝的重文轻武、文官视武人如仆役。清代,军人地位虽然比明朝时要好上不少,但同级别的武官依然要比文官矮一头,总掌兵权的依然是各地文官出身的巡抚和总督。
然而,到清末的时候,首先是太平天国之乱使得清廷被迫重视汉臣及武将,其后在对外战争中无数次惨败、遭受无数外辱后,清廷上下乃至中国有识之士都已认识到不振兴武备不足以卫国。自庚子国难后清廷便开始重视军事建设,除了派遣军事留学生出洋学习、大肆购置新式军械装备、在中国各新式学堂中增添军事训练课程外,清廷也决定大幅提升武人的地位和待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正参领的地位被拔高到相当于文官正三品;这在宋、明两代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虽然国家开始重视军人,但是民间受近千年的习俗影响,依然坚信‘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道理。虽然有不少开明人士、新式青年决心投身军旅,但大部分百姓乃至读书人对此依然表现冷淡。毕竟是由来已久的观念,想要在一朝一夕间改变自然很困难。
然而清廷在1904年的一个举动在不经意间完全改变了整个社会对军人的态度,乃至中国的尚武文化。
那就是废除科举。
废除科举之声在清廷内部由来已久,早在1901年秋时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便曾会奏改革文科及罢废武科;并提倡兴办西学学校,以在十年内三科渐次取缔科举。于是在同年8月29日,清廷下诏自1902年开始,按张之洞于之建议改革文科及罢废武科。文科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及五经义一篇,且不准用八股文,亦不可以书法定高下。
次年3月13日,袁世凯及张之洞再上奏请递减科举名额,以免阻碍学校发展,1904年1月13日,朝廷颁布按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以回应张之洞及袁世凯的建议。最终,在1905年9月6日,就在刘继业回国的当天,日俄战争结果促使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及湖南巡抚端方六人上奏废科举,朝廷从议,断然放弃之前准备的‘十年三科’驻步取缔方法,而是一刀切下,一举废除了实行千余年的科举制度。
如此重大变革发生突然,让无数寒窗苦读数载的士子惊愕不已。虽然科举改革自从推行新政以来就一直被提及,但是不少士人还是深信朝廷不会断然割弃施行千年的科举制度……再不济,不是还有三科嘛……谁曾想到朝廷会出尔反尔,如此不讲诚信!?
向上的道路已断,原本大多数人读书便是为了将来好升官发财;如今官升不上了,财也没了,断了科举等于断了全天下百万读书人的路。
早早入了新式学堂的学子暗中高兴,开明士绅弹冠而贺,也有不少士子心中咒骂朝廷,咒骂袁世凯、张之洞等庸臣误国。不过嘴上再如何讨便宜,也只能放下身段开始考虑其他出路了。
此时此刻,原本被视作下等的武人职业,经过待遇的提升、国家的重视、报纸的宣传,已明显成为新的终南捷径;君不见无数年轻军人仅在东瀛学习了一年多,回国后便一个两个坐上管带、标统的职位,顿时从一身白衣成了三品、四品大员了!
如此情况,怎能不让断了生计的读书人心动?
由清廷罢科举开始,清末的读书人开始大量涌入新军的队列中,正好满足了清廷编练新军要求士卒都会识字、军官都会文章的要求。当然,从理论上讲,只有20-25岁、身体健康、在本地居住或有家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新军当兵,而有鸦片瘾或屡次触犯刑律的人则一概不准入伍。然而各地依地方情形而不同,有些省份就并没有严格遵守这项规定:除了良家子弟外,许多由新政而解散的绿营、勇营和周边的流浪汉、三教九流都陆陆续续加入了新军。
##########################################################
1905年10月3日,上午,江宁下官码头。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巨量雨水洒落在青石板上,原本的行人纷纷躲在屋檐下,对着糟糕的天气哀叹。
天气已入秋,暴雨夹杂着阵阵凉意,若是年长体衰的人给淋了,少不得一番大动静。
码头之上,却有一群人不顾大雨在来回奔跑行走,拼命地忙弄着。
这些人有数十之多,身穿号服,破旧的麻布短衫后面都标注了号码。他们大多面色枯黄,一看便是长期营养不良留下的印记,然而身体却大多精壮结实,此刻正从船上将百斤重,用油布包裹的麻袋扛向码头旁的仓库中。
草鞋踩在水中捡起无数水花。
仓库里,一个穿着雨衣的胖子监工站在门口,拎着竹棒恶狠狠地盯着雨中劳动的这些苦力,跺了跺脚一边大声威胁道:“都给我快点儿!如果让雨淋湿了货物,你们可担待不起!”此时正好有一个工人放下麻袋从他身边走过,监工也不问青红皂白便狠力在他背上连抽三下,大喝道:“哪个也别想偷懒,都滚~你妈的利索点!”
三下竹棒下去,破烂的麻衣顿时裂开口子,被打痛的苦力回过头来怒目而视,雨水不停顺着脸颊流下,牙齿死死地要咬紧。握着麻袋的手肌肉紧绷。
胖子并没有在意此人,他随意地打完几下后,便返身呵斥着其他苦力。
被打男子拳头紧了又松,最后还是只能狠狠作罢,卸下麻袋抽出油步后转身向不远处的船尾跑去。
... -->>
第一百七章参军入伍(一)
中国人的尚武精神曾经历数个重大变化,由秦汉、隋唐之‘出将入相’,‘非军功不得封侯’等国家重视军功,社会看重军人的态度,从宋朝开始逐渐演变为宋明清三朝的重文轻武、文官视武人如仆役。清代,军人地位虽然比明朝时要好上不少,但同级别的武官依然要比文官矮一头,总掌兵权的依然是各地文官出身的巡抚和总督。
然而,到清末的时候,首先是太平天国之乱使得清廷被迫重视汉臣及武将,其后在对外战争中无数次惨败、遭受无数外辱后,清廷上下乃至中国有识之士都已认识到不振兴武备不足以卫国。自庚子国难后清廷便开始重视军事建设,除了派遣军事留学生出洋学习、大肆购置新式军械装备、在中国各新式学堂中增添军事训练课程外,清廷也决定大幅提升武人的地位和待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正参领的地位被拔高到相当于文官正三品;这在宋、明两代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虽然国家开始重视军人,但是民间受近千年的习俗影响,依然坚信‘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道理。虽然有不少开明人士、新式青年决心投身军旅,但大部分百姓乃至读书人对此依然表现冷淡。毕竟是由来已久的观念,想要在一朝一夕间改变自然很困难。
然而清廷在1904年的一个举动在不经意间完全改变了整个社会对军人的态度,乃至中国的尚武文化。
那就是废除科举。
废除科举之声在清廷内部由来已久,早在1901年秋时重臣湖广总督张之洞与两江总督刘坤一便曾会奏改革文科及罢废武科;并提倡兴办西学学校,以在十年内三科渐次取缔科举。于是在同年8月29日,清廷下诏自1902年开始,按张之洞于之建议改革文科及罢废武科。文科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及五经义一篇,且不准用八股文,亦不可以书法定高下。
次年3月13日,袁世凯及张之洞再上奏请递减科举名额,以免阻碍学校发展,1904年1月13日,朝廷颁布按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以回应张之洞及袁世凯的建议。最终,在1905年9月6日,就在刘继业回国的当天,日俄战争结果促使直隶总督袁世凯、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两广总督岑春煊及湖南巡抚端方六人上奏废科举,朝廷从议,断然放弃之前准备的‘十年三科’驻步取缔方法,而是一刀切下,一举废除了实行千余年的科举制度。
如此重大变革发生突然,让无数寒窗苦读数载的士子惊愕不已。虽然科举改革自从推行新政以来就一直被提及,但是不少士人还是深信朝廷不会断然割弃施行千年的科举制度……再不济,不是还有三科嘛……谁曾想到朝廷会出尔反尔,如此不讲诚信!?
向上的道路已断,原本大多数人读书便是为了将来好升官发财;如今官升不上了,财也没了,断了科举等于断了全天下百万读书人的路。
早早入了新式学堂的学子暗中高兴,开明士绅弹冠而贺,也有不少士子心中咒骂朝廷,咒骂袁世凯、张之洞等庸臣误国。不过嘴上再如何讨便宜,也只能放下身段开始考虑其他出路了。
此时此刻,原本被视作下等的武人职业,经过待遇的提升、国家的重视、报纸的宣传,已明显成为新的终南捷径;君不见无数年轻军人仅在东瀛学习了一年多,回国后便一个两个坐上管带、标统的职位,顿时从一身白衣成了三品、四品大员了!
如此情况,怎能不让断了生计的读书人心动?
由清廷罢科举开始,清末的读书人开始大量涌入新军的队列中,正好满足了清廷编练新军要求士卒都会识字、军官都会文章的要求。当然,从理论上讲,只有20-25岁、身体健康、在本地居住或有家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新军当兵,而有鸦片瘾或屡次触犯刑律的人则一概不准入伍。然而各地依地方情形而不同,有些省份就并没有严格遵守这项规定:除了良家子弟外,许多由新政而解散的绿营、勇营和周边的流浪汉、三教九流都陆陆续续加入了新军。
##########################################################
1905年10月3日,上午,江宁下官码头。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巨量雨水洒落在青石板上,原本的行人纷纷躲在屋檐下,对着糟糕的天气哀叹。
天气已入秋,暴雨夹杂着阵阵凉意,若是年长体衰的人给淋了,少不得一番大动静。
码头之上,却有一群人不顾大雨在来回奔跑行走,拼命地忙弄着。
这些人有数十之多,身穿号服,破旧的麻布短衫后面都标注了号码。他们大多面色枯黄,一看便是长期营养不良留下的印记,然而身体却大多精壮结实,此刻正从船上将百斤重,用油布包裹的麻袋扛向码头旁的仓库中。
草鞋踩在水中捡起无数水花。
仓库里,一个穿着雨衣的胖子监工站在门口,拎着竹棒恶狠狠地盯着雨中劳动的这些苦力,跺了跺脚一边大声威胁道:“都给我快点儿!如果让雨淋湿了货物,你们可担待不起!”此时正好有一个工人放下麻袋从他身边走过,监工也不问青红皂白便狠力在他背上连抽三下,大喝道:“哪个也别想偷懒,都滚~你妈的利索点!”
三下竹棒下去,破烂的麻衣顿时裂开口子,被打痛的苦力回过头来怒目而视,雨水不停顺着脸颊流下,牙齿死死地要咬紧。握着麻袋的手肌肉紧绷。
胖子并没有在意此人,他随意地打完几下后,便返身呵斥着其他苦力。
被打男子拳头紧了又松,最后还是只能狠狠作罢,卸下麻袋抽出油步后转身向不远处的船尾跑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