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文科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杜敬同把时不凡给恨死了,反正时不凡也不在意。因为时不凡知道自己已经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了。反正他得罪的人已经不少了,人在官场混,哪里有不得罪人的。如果彻底不得罪人,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反正杜淹已经是一直死老虎了,必死无疑,所以时不凡并不担心杜淹的儿子杜敬同能够做出什么玩意的业绩。时不凡非常清楚,杜敬同在李世民心里面的地位远不如自己,那他有什么好担心的。何况杜淹这个老瘪犊子可是到处得罪人,节操也是出了名的差,哪怕杜家的人都看不上他,甚至是仇恨他,所以连累了儿子是一定的。杜敬同成不了大器,时不凡丝毫不会担心。
“皇上,我这次听闻杜淹在给富平县主簿张行成在提升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引起了张行成的不满。而我查看了张行成的履历,发现他是一个非常精通于理财之人。我同样身为精通于理财之人,所以我对于张行成非常的在意,特此希望皇上能够予以重用。”时不凡主动推荐说。
时不凡去查阅了一下这个张行成的履历,果然也是不错的。从小是一个寒门出身,甚至是可以说得上是“受苦”,是寒门中的寒门了,比起时不凡的出身还低不少。不过不知道走了什么运气,居然能够跟着一个名师学习,算是有了不少的文化基础。不过这个世界上虽然士族占据了主流,可是总会有一两个运气好的人有机会往上爬,这个是正常的。张行成后来一直努力读书,后来在隋朝为官。接着成为了王世充的所谓郑国度支尚书。那个时候的度支尚书地位也就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按照级别和当时杜淹在王世充手下是一样的。
不过这个张行成来到了大唐这里,运气却不咋地。从户部尚书直接一下子被贬低到了一个九品小官,后来通过科举进入了大唐,成为了陈仓县尉。这个张行成说来也巧合,居然是刘仁轨的前任,刘仁轨当时的陈仓县尉也就是接任他的职位了。同一个位置,连续两个人当了宰相,这个就好比后世某个县公安局的局长连续两任未来都当了国家领导人,这样绝对是一个非常能吹的事情。张行成现在是富平县主簿,这次本来借助东风应该可以回到长安任职的,可是这个杜淹居然索贿,这才发生了后面的一系列的事情。
“杜淹索贿,是不是他当时和张行成有什么矛盾?”时不凡心里也都在猜疑,因为当时张行成和杜淹同样在王世充手下为官,级别甚至都是一样的,有矛盾也不是不可能,甚至以杜淹那个节操奇差的人品,到处得罪人也有可能,说不定还是故意索贿,然后故意找理由卡他呢!
不过,李世民却突然也都回答:“张行成,朕记得当年是王世充的度支尚书,也就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是吗?”
“是的,张行成曾经在不少的位置上锻炼过,甚至主要以财税之类的岗位任职。从低级的计吏到高层的户部尚书,那也都是在不少财税岗位上任职过。而现在担任富平县主簿,同样分管财税一块,所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财税人才。所以臣提议让他来长安负责财税之事。”时不凡说。
时不凡推荐这个张行成,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张行成出身贫寒,甚至连时不凡都不如,是寒门中的寒门了。而这种人绝对是时不凡重要的潜在盟友,尤其是过去他曾经担任过王世充的度支尚书,甚至后来在贞观末期成为了大唐的宰相,那足以说明他不但有能力,还是很会做官。这种人出身阶级和时不凡相同,甚至还要更低,并且它是刘仁轨的前任,刘仁轨都和时不凡交情不错,这个张行成目前也是可以重用的。再加上时不凡当时制定了这个合作社模式,这个张行成身为富平县主簿,那其实也是时不凡的合作社模式的受益者,是同样是同一个圈子的人。这样的情况之下时不凡如果再次举荐他,这样他肯定会跟时不凡有着巨大的好感,完全是可以结为“朋党”的基础。所以时不凡当然要推荐了,这种天然的潜在盟友,那不推荐干什么?必须要推荐,争取把“潜在盟友”变成事实上的盟友,这样才是自己进步的重要手段。
不过既然时不凡赞同,那作为“逢时必反”的陈康马上说:“皇上,目前朝廷户部没有足够的官职,如何能够调动回来。”
“皇上,我有办法,不如设立一个审计使的差遣,负责审计朝廷九卿五监的支出,以为朝廷节流,避免不必要的花费。”时不凡说。
时不凡这话,立马让李世民好像明白了什么,时不凡说的这个设立审计使的职位,其实是在侵吞刑部的职权。刑部下属有一个部门叫做“比部”,是负责朝廷各部门审计的职责。可是时不凡这个时候居然要设立审计使,负责审计九卿五监的财务花费,这样这个审计使其实是一个差遣,并非是正式官职。
李世民知道自己想要架空士族,那首先要逐步突破三省六部的官职体系,通过设立各种“差遣”等等令外之官来架空三省六部,这样才是夺回皇权的最重要手段。李世民当时已经开始打算如此了,自从在大唐钱庄联合会里面设立了钱监使,到后来的天下十道的采访使,这个都是临时差遣。现在设立一个审计使,那意味着开始把六部的职权逐步侵吞了。
陈康接着说:“皇上,不行,既然已经设立了比部,那何必要设立这个审计使呢?”
“呵呵,朕不过是临时设立一个,不用多心!只是临时差遣,不用多心啊!这次只是朕不太放心而已,希望让审计使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
杜敬同把时不凡给恨死了,反正时不凡也不在意。因为时不凡知道自己已经是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了。反正他得罪的人已经不少了,人在官场混,哪里有不得罪人的。如果彻底不得罪人,那才是奇怪的事情。反正杜淹已经是一直死老虎了,必死无疑,所以时不凡并不担心杜淹的儿子杜敬同能够做出什么玩意的业绩。时不凡非常清楚,杜敬同在李世民心里面的地位远不如自己,那他有什么好担心的。何况杜淹这个老瘪犊子可是到处得罪人,节操也是出了名的差,哪怕杜家的人都看不上他,甚至是仇恨他,所以连累了儿子是一定的。杜敬同成不了大器,时不凡丝毫不会担心。
“皇上,我这次听闻杜淹在给富平县主簿张行成在提升过程中不知道怎么回事,居然引起了张行成的不满。而我查看了张行成的履历,发现他是一个非常精通于理财之人。我同样身为精通于理财之人,所以我对于张行成非常的在意,特此希望皇上能够予以重用。”时不凡主动推荐说。
时不凡去查阅了一下这个张行成的履历,果然也是不错的。从小是一个寒门出身,甚至是可以说得上是“受苦”,是寒门中的寒门了,比起时不凡的出身还低不少。不过不知道走了什么运气,居然能够跟着一个名师学习,算是有了不少的文化基础。不过这个世界上虽然士族占据了主流,可是总会有一两个运气好的人有机会往上爬,这个是正常的。张行成后来一直努力读书,后来在隋朝为官。接着成为了王世充的所谓郑国度支尚书。那个时候的度支尚书地位也就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按照级别和当时杜淹在王世充手下是一样的。
不过这个张行成来到了大唐这里,运气却不咋地。从户部尚书直接一下子被贬低到了一个九品小官,后来通过科举进入了大唐,成为了陈仓县尉。这个张行成说来也巧合,居然是刘仁轨的前任,刘仁轨当时的陈仓县尉也就是接任他的职位了。同一个位置,连续两个人当了宰相,这个就好比后世某个县公安局的局长连续两任未来都当了国家领导人,这样绝对是一个非常能吹的事情。张行成现在是富平县主簿,这次本来借助东风应该可以回到长安任职的,可是这个杜淹居然索贿,这才发生了后面的一系列的事情。
“杜淹索贿,是不是他当时和张行成有什么矛盾?”时不凡心里也都在猜疑,因为当时张行成和杜淹同样在王世充手下为官,级别甚至都是一样的,有矛盾也不是不可能,甚至以杜淹那个节操奇差的人品,到处得罪人也有可能,说不定还是故意索贿,然后故意找理由卡他呢!
不过,李世民却突然也都回答:“张行成,朕记得当年是王世充的度支尚书,也就是现在的户部尚书,是吗?”
“是的,张行成曾经在不少的位置上锻炼过,甚至主要以财税之类的岗位任职。从低级的计吏到高层的户部尚书,那也都是在不少财税岗位上任职过。而现在担任富平县主簿,同样分管财税一块,所以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财税人才。所以臣提议让他来长安负责财税之事。”时不凡说。
时不凡推荐这个张行成,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张行成出身贫寒,甚至连时不凡都不如,是寒门中的寒门了。而这种人绝对是时不凡重要的潜在盟友,尤其是过去他曾经担任过王世充的度支尚书,甚至后来在贞观末期成为了大唐的宰相,那足以说明他不但有能力,还是很会做官。这种人出身阶级和时不凡相同,甚至还要更低,并且它是刘仁轨的前任,刘仁轨都和时不凡交情不错,这个张行成目前也是可以重用的。再加上时不凡当时制定了这个合作社模式,这个张行成身为富平县主簿,那其实也是时不凡的合作社模式的受益者,是同样是同一个圈子的人。这样的情况之下时不凡如果再次举荐他,这样他肯定会跟时不凡有着巨大的好感,完全是可以结为“朋党”的基础。所以时不凡当然要推荐了,这种天然的潜在盟友,那不推荐干什么?必须要推荐,争取把“潜在盟友”变成事实上的盟友,这样才是自己进步的重要手段。
不过既然时不凡赞同,那作为“逢时必反”的陈康马上说:“皇上,目前朝廷户部没有足够的官职,如何能够调动回来。”
“皇上,我有办法,不如设立一个审计使的差遣,负责审计朝廷九卿五监的支出,以为朝廷节流,避免不必要的花费。”时不凡说。
时不凡这话,立马让李世民好像明白了什么,时不凡说的这个设立审计使的职位,其实是在侵吞刑部的职权。刑部下属有一个部门叫做“比部”,是负责朝廷各部门审计的职责。可是时不凡这个时候居然要设立审计使,负责审计九卿五监的财务花费,这样这个审计使其实是一个差遣,并非是正式官职。
李世民知道自己想要架空士族,那首先要逐步突破三省六部的官职体系,通过设立各种“差遣”等等令外之官来架空三省六部,这样才是夺回皇权的最重要手段。李世民当时已经开始打算如此了,自从在大唐钱庄联合会里面设立了钱监使,到后来的天下十道的采访使,这个都是临时差遣。现在设立一个审计使,那意味着开始把六部的职权逐步侵吞了。
陈康接着说:“皇上,不行,既然已经设立了比部,那何必要设立这个审计使呢?”
“呵呵,朕不过是临时设立一个,不用多心!只是临时差遣,不用多心啊!这次只是朕不太放心而已,希望让审计使来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