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明末那些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明中都凤阳,寇军、明军一夜激战,远远看去,城外灼烧的余焰尚未熄灭。
袅袅青烟随清风不断朝着天际升腾,到处破败的军械、旗帜,破碎的尸体肢体散落遍地,护城河内浮尸堆积如山。
天空中盘旋的的乌鸦,不断发出呀——-呀怪叫,给战场蒙上一层凄厉的氛围。
经此一战,以百人之数力挡抗万余寇军,并且奇迹般的杀敌千余。
这可是少有的大胜仗,若是传扬出去定能震慑宵小,传到京师定会让圣上龙颜大悦。
寇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凤阳城门被巨石所堵,无法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万余轻装千里奔袭来到凤阳城下,别说火炮投石机之类的攻城器械,就连供士兵攀爬登城的云梯都少得可怜。
傲慢的寇军先是前锋尽灭,又在强大火器的轰击下损失惨重,虽然寇军多次冲上城头,但都被死战的守城明军赶了下去。
直到守备朱国正驰援到达,张献忠再无攻入凤阳城的机会,只能不甘心的败退而去。
只能说张献忠时运不济,遇到了未卜先知的韩羽。
“守备大人,此次能够成功守住城门,吾弟韩羽甚有助力。”张汤怀遂将韩羽推荐给守备朱国正。
就在一天之前,张汤怀对韩羽只是兄长对兄弟的关切爱护,经此一战更多的则是佩服。
虽然韩羽交战之时吓得脸色苍白,但不仅能够通晓天机未卜先知,而且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若是没有韩羽这凤阳城八成守不住。
“善,招来即见。”朱国正不动声色的说道。
在朱国正看来,张汤怀新立战功,借此安排嫡亲职务倒也正常,反正本也打算升张汤怀官职,倒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当然朱国正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这其中不仅是表彰是张汤怀新立战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之争。
别看朱国正身为凤阳守备,但只能控制帐下营兵,却根本调不动卫所兵。
本来这也是正常,营兵、卫所兵本属两个官制系统,并不能互相管辖。
其实大明一直施行卫所制,原本并没有所谓的营兵,卫所兵户才是战兵的主要来源。
不过因为大多卫所官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以至于逃兵数量猛增,加上毫无训练,克扣饷银极为普遍。
明末崇祯年间,卫所屯兵制已是濒临崩溃,大多作战的都是征召的营兵,而非战斗力低下的卫所兵。
不过朱国正帐下营兵,不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都在卫所兵之上,一直以来双方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算相安无事。
只是数月前,卫所千户吕梁和知府颜容暄勾结在一起,借势压制营兵克扣军饷粮草。
知府位高权重,只是守备的朱国正并不敢得罪,因为营兵长时间无法获得军饷,以至于出现过数次哗变。
朱国正对知府颜容暄恨得牙痒痒,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也是无可奈何。
而如今让朝廷头疼的寇军张献忠所部,在凤阳城下吃了败仗,最高兴的莫过于知府颜容暄。
所以死伤兵士尚未抚恤,城门也未修缮,尸体还未填埋,上禀朝廷的捷报倒是很快新鲜出炉。
原本斩敌千余变成了灭敌五千,堪堪逼退张献忠所部,也成了官军出城追击数百里,缴获战利品无数。
现在要等的就是朝廷论功行赏了,只是这份奏疏只字不提守卫凤阳城的营兵,而是将整完呼呼大睡的卫所兵捧上了天。
顺便一提,明朝没有奏折这种廉价的书写体,所谓奏疏是用昂贵的丝绢、蜀锦、杭缎做底,然后把自己写的东西裱在上面,并且是根据官级来选择疏本的底色,原本生产这种高规格丝织物的四川,被满清屠杀纵火焚毁,满清一朝丝织业也没有恢复到明末时期的水平。
很显然... -->>
明中都凤阳,寇军、明军一夜激战,远远看去,城外灼烧的余焰尚未熄灭。
袅袅青烟随清风不断朝着天际升腾,到处破败的军械、旗帜,破碎的尸体肢体散落遍地,护城河内浮尸堆积如山。
天空中盘旋的的乌鸦,不断发出呀——-呀怪叫,给战场蒙上一层凄厉的氛围。
经此一战,以百人之数力挡抗万余寇军,并且奇迹般的杀敌千余。
这可是少有的大胜仗,若是传扬出去定能震慑宵小,传到京师定会让圣上龙颜大悦。
寇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凤阳城门被巨石所堵,无法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万余轻装千里奔袭来到凤阳城下,别说火炮投石机之类的攻城器械,就连供士兵攀爬登城的云梯都少得可怜。
傲慢的寇军先是前锋尽灭,又在强大火器的轰击下损失惨重,虽然寇军多次冲上城头,但都被死战的守城明军赶了下去。
直到守备朱国正驰援到达,张献忠再无攻入凤阳城的机会,只能不甘心的败退而去。
只能说张献忠时运不济,遇到了未卜先知的韩羽。
“守备大人,此次能够成功守住城门,吾弟韩羽甚有助力。”张汤怀遂将韩羽推荐给守备朱国正。
就在一天之前,张汤怀对韩羽只是兄长对兄弟的关切爱护,经此一战更多的则是佩服。
虽然韩羽交战之时吓得脸色苍白,但不仅能够通晓天机未卜先知,而且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若是没有韩羽这凤阳城八成守不住。
“善,招来即见。”朱国正不动声色的说道。
在朱国正看来,张汤怀新立战功,借此安排嫡亲职务倒也正常,反正本也打算升张汤怀官职,倒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当然朱国正有着自己的小算盘,这其中不仅是表彰是张汤怀新立战功,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益之争。
别看朱国正身为凤阳守备,但只能控制帐下营兵,却根本调不动卫所兵。
本来这也是正常,营兵、卫所兵本属两个官制系统,并不能互相管辖。
其实大明一直施行卫所制,原本并没有所谓的营兵,卫所兵户才是战兵的主要来源。
不过因为大多卫所官侵占军屯田地、私役军士耕种,以至于逃兵数量猛增,加上毫无训练,克扣饷银极为普遍。
明末崇祯年间,卫所屯兵制已是濒临崩溃,大多作战的都是征召的营兵,而非战斗力低下的卫所兵。
不过朱国正帐下营兵,不论是数量还是战斗力都在卫所兵之上,一直以来双方都是井水不犯河水,倒也算相安无事。
只是数月前,卫所千户吕梁和知府颜容暄勾结在一起,借势压制营兵克扣军饷粮草。
知府位高权重,只是守备的朱国正并不敢得罪,因为营兵长时间无法获得军饷,以至于出现过数次哗变。
朱国正对知府颜容暄恨得牙痒痒,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他也是无可奈何。
而如今让朝廷头疼的寇军张献忠所部,在凤阳城下吃了败仗,最高兴的莫过于知府颜容暄。
所以死伤兵士尚未抚恤,城门也未修缮,尸体还未填埋,上禀朝廷的捷报倒是很快新鲜出炉。
原本斩敌千余变成了灭敌五千,堪堪逼退张献忠所部,也成了官军出城追击数百里,缴获战利品无数。
现在要等的就是朝廷论功行赏了,只是这份奏疏只字不提守卫凤阳城的营兵,而是将整完呼呼大睡的卫所兵捧上了天。
顺便一提,明朝没有奏折这种廉价的书写体,所谓奏疏是用昂贵的丝绢、蜀锦、杭缎做底,然后把自己写的东西裱在上面,并且是根据官级来选择疏本的底色,原本生产这种高规格丝织物的四川,被满清屠杀纵火焚毁,满清一朝丝织业也没有恢复到明末时期的水平。
很显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