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美娱+复联]好莱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就在潼恩回家的第二天晚上,许久不见的艾德·林顿突然亲自登门,一个多月过去,小特工脸上的纱布和绷带少了许多,当然头上依旧还缠着纱布,他干脆把自己的头发剃了,看起来总算是不那么滑稽了。只是原本的邻家阳光青年变成留着监狱头还脸上带伤的男人,这简直是从日漫一下子变成港漫的节奏啊。
当然,他一开口,仍旧是潼恩记忆里熟悉的艾德:“潼恩,明天你就能沉冤昭雪了!”
原本的潼恩正在自己的卧室里为自己的课业头疼呢,听到这句话,她几乎是立刻了精神:“那个神经病终于露出了马脚?!”
“没错。”艾德重重一点头,“奥斯本以为自己做的完美无缺呢,却没想到我们顺着当时在伦敦的线索,还是拿到了他和洛基合作的证据,这不仅能证明他和斯库鲁人的渗透有关系,还能证明那些关于你的报道时假的!我盯着在《号角日报》诋毁你的那个记者好久了,只要你乐意,我想神盾局很高兴帮忙出头把他赶出媒体界。”
太好了。
听到小特工笃定的语气,潼恩都顾不上吐槽他的新造型了。就算是现在的潼恩早就平复下来心情,懂得冷静地看待此事,也不代表着她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一直以来,潼恩都觉得自己还算是个合格的好公民好演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公共形象也尽力做到最好,不管是在恐怖袭击中站出来,还是拍《幸运》,都是因为她觉得,身为一个公众人物,身为一个社会公民,她应该站出来为改变世界做出贡献。
结果奥斯本却说她这一心一意做出的事情,都是在欺骗他人。这怎么能让潼恩不愤怒?所以在她看来,自己还能平静的谈论起这件事,已经算心胸宽广的了。
那个神经病被抓了起来,好歹能让世界太平几天。想到这儿潼恩只感觉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痛快,不过那个记者……
早在那篇报道登上《号角日报》时,肯就第一时间打听到了那个记者的资料。一个在这篇报道之前毫无建树的新人,估计是用了什么手段才抱到了诺曼·奥斯本的大腿,就指着诬陷自己的新闻翻身成名呢。奥斯本要是被抓起来,他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当然这对他的职业生涯并不会有实质的影响——当初的情况可谓是“证据确凿”,连政府本身都开始怀疑神盾局,他一个小小的记者,只要说自己并不知道证据是精心伪造的,摆出同为受害者的姿态,如果再聪明点抓紧站队伍做自我检讨,估计几年后大家就会忘记这件事。
既然艾德能做出为自己出头的承诺,就证明神盾局能揭开他的面具,潼恩沉默了一会,没有应下来也没有道谢,而是若有所思地开口:“别人不知道他到底知不知情,但是神盾局知道。”
“我们现在没有直接的证据能证明他知情,但是……”艾德看起来得意极了,他一挑眉,自信满满地接下了潼恩的话,“我可是个特工,黑个电脑安个窃听器什么的,这都不在话下。”
你这个造型说出这番话真的更像个罪犯啊。潼恩抽了抽嘴角,看在艾德可是因为负伤才变造型的份上,她觉得还是把心底的吐槽憋回去比较好:“嗯,也就是说你能找到证据,可以控制那个记者。”
“你是说……”潼恩的说法让艾德一愣,随即他便意识到对面姑娘的意思,“你是说,让那个卑鄙小人反过来当神盾局的枪?”
“嗯哼,凭什么就诺曼·奥斯本能利用媒体?”被坑了这么一回,潼恩也明白了媒体的力量有多可怕。美国的媒体一向以自由著称,既然这些超级反派妄图以控制美国的【】来左右政治,那为什么正派人士不能拿着这个当防备的武器,“而且,神盾局可不用伪造照片。”
说着,她又灵机一动:“也用不了他多少年,彼得不是新闻系的吗,等他毕业就能取代那个记者的位置。自己人可比外人可靠多了。”
而且这样那个普通人出身的义警也不用卖自拍的照片赚钱。一想到现实世界里电影中蜘蛛侠的窘境,再联系到现在一腔热血正直开朗的彼得,潼恩就觉得莫名的心酸。
艾德:你的私心都快从字里行间溢出来了好么。
潼恩自然明白小特工目光中的含义,不过她只是扬了扬眉。给彼得谋福利本来就是朋友应该做的事情,况且就凭蜘蛛侠的功绩,现在的总统小布什给他发钱都是应该的:“那需要我做什么?在媒体上露面吗?”
“目前上头还没下决定,有了消息我会和凯斯勒先生商量的。”
从斯库鲁人到舆论危机,用艾德的话来说,局里从局长到清洁工都受够了这窝囊气。抓到了奥斯本的马脚后,他们几乎是用闪电般的速度解决了麻烦——这速度简直创下了神盾局的所有工作记录,潼恩是个货真价实的普通人,具体情况她无权得知。但是当明显比艾德高出好几个等级的特工站在自己家门口时,潼恩就知道,这事终于完了。
“很抱歉耽误您的时间,凯斯勒小姐。这场记者招待会很重要,民众关心奥斯本的下场是一回事,我想他们更想得知您的消息。”
听听这完美的措辞,看看这讨喜的笑容,再加上这板正的西装和笔直的脊梁,这幅精英的特工让潼恩在心底为艾德点了根蜡烛。不比不知道,一比起来……小特工总是没法升职,可不仅仅因为他一心二用忙着当编剧。
民众最关心的当然还是奥斯本的下场,在他们眼里潼恩·凯斯勒不过是这件事附带的,这点潼恩自己明白得很。神盾局把自己请过来无非是用最便利的方式解决两头的问题,于是她没有拆台,对... -->>
就在潼恩回家的第二天晚上,许久不见的艾德·林顿突然亲自登门,一个多月过去,小特工脸上的纱布和绷带少了许多,当然头上依旧还缠着纱布,他干脆把自己的头发剃了,看起来总算是不那么滑稽了。只是原本的邻家阳光青年变成留着监狱头还脸上带伤的男人,这简直是从日漫一下子变成港漫的节奏啊。
当然,他一开口,仍旧是潼恩记忆里熟悉的艾德:“潼恩,明天你就能沉冤昭雪了!”
原本的潼恩正在自己的卧室里为自己的课业头疼呢,听到这句话,她几乎是立刻了精神:“那个神经病终于露出了马脚?!”
“没错。”艾德重重一点头,“奥斯本以为自己做的完美无缺呢,却没想到我们顺着当时在伦敦的线索,还是拿到了他和洛基合作的证据,这不仅能证明他和斯库鲁人的渗透有关系,还能证明那些关于你的报道时假的!我盯着在《号角日报》诋毁你的那个记者好久了,只要你乐意,我想神盾局很高兴帮忙出头把他赶出媒体界。”
太好了。
听到小特工笃定的语气,潼恩都顾不上吐槽他的新造型了。就算是现在的潼恩早就平复下来心情,懂得冷静地看待此事,也不代表着她不在乎自己的名声。一直以来,潼恩都觉得自己还算是个合格的好公民好演员,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公共形象也尽力做到最好,不管是在恐怖袭击中站出来,还是拍《幸运》,都是因为她觉得,身为一个公众人物,身为一个社会公民,她应该站出来为改变世界做出贡献。
结果奥斯本却说她这一心一意做出的事情,都是在欺骗他人。这怎么能让潼恩不愤怒?所以在她看来,自己还能平静的谈论起这件事,已经算心胸宽广的了。
那个神经病被抓了起来,好歹能让世界太平几天。想到这儿潼恩只感觉浑身上下说不出的痛快,不过那个记者……
早在那篇报道登上《号角日报》时,肯就第一时间打听到了那个记者的资料。一个在这篇报道之前毫无建树的新人,估计是用了什么手段才抱到了诺曼·奥斯本的大腿,就指着诬陷自己的新闻翻身成名呢。奥斯本要是被抓起来,他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当然这对他的职业生涯并不会有实质的影响——当初的情况可谓是“证据确凿”,连政府本身都开始怀疑神盾局,他一个小小的记者,只要说自己并不知道证据是精心伪造的,摆出同为受害者的姿态,如果再聪明点抓紧站队伍做自我检讨,估计几年后大家就会忘记这件事。
既然艾德能做出为自己出头的承诺,就证明神盾局能揭开他的面具,潼恩沉默了一会,没有应下来也没有道谢,而是若有所思地开口:“别人不知道他到底知不知情,但是神盾局知道。”
“我们现在没有直接的证据能证明他知情,但是……”艾德看起来得意极了,他一挑眉,自信满满地接下了潼恩的话,“我可是个特工,黑个电脑安个窃听器什么的,这都不在话下。”
你这个造型说出这番话真的更像个罪犯啊。潼恩抽了抽嘴角,看在艾德可是因为负伤才变造型的份上,她觉得还是把心底的吐槽憋回去比较好:“嗯,也就是说你能找到证据,可以控制那个记者。”
“你是说……”潼恩的说法让艾德一愣,随即他便意识到对面姑娘的意思,“你是说,让那个卑鄙小人反过来当神盾局的枪?”
“嗯哼,凭什么就诺曼·奥斯本能利用媒体?”被坑了这么一回,潼恩也明白了媒体的力量有多可怕。美国的媒体一向以自由著称,既然这些超级反派妄图以控制美国的【】来左右政治,那为什么正派人士不能拿着这个当防备的武器,“而且,神盾局可不用伪造照片。”
说着,她又灵机一动:“也用不了他多少年,彼得不是新闻系的吗,等他毕业就能取代那个记者的位置。自己人可比外人可靠多了。”
而且这样那个普通人出身的义警也不用卖自拍的照片赚钱。一想到现实世界里电影中蜘蛛侠的窘境,再联系到现在一腔热血正直开朗的彼得,潼恩就觉得莫名的心酸。
艾德:你的私心都快从字里行间溢出来了好么。
潼恩自然明白小特工目光中的含义,不过她只是扬了扬眉。给彼得谋福利本来就是朋友应该做的事情,况且就凭蜘蛛侠的功绩,现在的总统小布什给他发钱都是应该的:“那需要我做什么?在媒体上露面吗?”
“目前上头还没下决定,有了消息我会和凯斯勒先生商量的。”
从斯库鲁人到舆论危机,用艾德的话来说,局里从局长到清洁工都受够了这窝囊气。抓到了奥斯本的马脚后,他们几乎是用闪电般的速度解决了麻烦——这速度简直创下了神盾局的所有工作记录,潼恩是个货真价实的普通人,具体情况她无权得知。但是当明显比艾德高出好几个等级的特工站在自己家门口时,潼恩就知道,这事终于完了。
“很抱歉耽误您的时间,凯斯勒小姐。这场记者招待会很重要,民众关心奥斯本的下场是一回事,我想他们更想得知您的消息。”
听听这完美的措辞,看看这讨喜的笑容,再加上这板正的西装和笔直的脊梁,这幅精英的特工让潼恩在心底为艾德点了根蜡烛。不比不知道,一比起来……小特工总是没法升职,可不仅仅因为他一心二用忙着当编剧。
民众最关心的当然还是奥斯本的下场,在他们眼里潼恩·凯斯勒不过是这件事附带的,这点潼恩自己明白得很。神盾局把自己请过来无非是用最便利的方式解决两头的问题,于是她没有拆台,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