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国崛起1857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国免除了中国手工艺品的各种税收;煤炭对生丝,钢铁对陶瓷等等,总计多达三十余个行业。
谈判中双方都采用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优势行业原则,英国给大明产品免税的行业,都是本国不能生产的,大明对英国产品免税的,也大都是本国目前没有形成气候的产业。
因此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则是不利的。因为等于无形中给许多行业套上了枷锁,这些现代产业在大明今后的发展中,很可能遇到英国优势产品的冲击。
可现实比人强,大明政府既然想要废除鴉片和苦力贸易,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哪怕那些伤害本身就是洋人带来的,在你不够强大的时候,你就必须吞下苦果。
所以谈判虽然完成了,战争的威胁没有了,但朱敬伦并不是很高兴,他感到了屈辱。
尤其是关于香港问题英国人拒绝谈判,朱敬伦也没想过现在就解决香港问题,他只是希望将香港当成一个问题,可英国人根本不承认香港是一个争议的问题,就认为香港是英国的领土,根本谈都不谈。
同时英国人也没提澳门的问题,默认了大明收回澳门的举动。
事实上后来朱敬伦才知道,英国人之所以不谈香港,就是因为大明强行收回澳门让他们感到了威胁,他们担心大明这个东方新兴的国家,有朝一日不按照国际规则形势,一旦他们倒退回到过去清王朝表现出来的蛮横态度,那么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西方商人,需要有香港这样一个避难所,尤其是在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澳门这个避难所被人家收回之后,香港就更显得必不可少了。
经济上的原因则是,因为大明收回了澳门,大量在澳门的葡萄牙和其他国家的商人,统统躲避到了香港,一时间让香港的财政收入大大改善,他们有能力自主,不需要英国政府投入了,这降低了英国政府内部对补贴香港的不满情绪。
谈判结束了,朱敬伦很清楚,对苦力和鴉片贸易的打击还没有结束,才刚刚开始而已。
英国人通过这个新的通商条约,在背地里只是默认了他们对苦力和鴉片贸易的不支持态度而已,真正的打击还得靠大明自己来进行。
早在大明和英国新的通商条约签订之前,大明在打击苦力贸易初期就出台了法律,同时向西方各国发出照会,告诉各国,大明并不禁止劳力输出,但是反对任何没有保证的劳务输出,授权大明劳务输出公司全权负责海外大明劳工出国工作事宜,同时这个公司也将负责保障这些劳工的利益,任何国家和公司如果需要引入华工,都必须通过大明劳务输出公司签署协议,不得私下跟华工本人,更不能跟猪仔头进行购买。
这个法案用法律的形势,事实上禁止了目前的苦力贸易,可要让洋人接受,并没有那么容易。
朱敬伦此时需要支持。
他在美国的外交活动到了收获的时候了,林肯政府第一个站出来抨击了苦力贸易的不人道,然后第一个宣布接受大明的劳务输出法案,要求美国所有企业,如果需要引入华工,都必须接受这个法案。
林肯还是够滑头的,其实朱敬伦早就希望林肯能站出来承认这个法案了,但是林肯一直拖着,一直看到英国人跟大明签订新的通商条约,他才站出来支持,就是因为他看到英国已经背地里放弃了对苦力贸易的保护,所以美国乐的做一个顺水人情,接受大明政府对华工的监管和保护。
但林肯的表态还是有用的,在大明外交推动下,很快那些渴望从大明身上获利或者已经获利的国家,也真心也好,假意也罢都接受了这个法案,尤其是在大明利益一直扩展的不错的瑞典和丹麦两个小国,他们本身对苦力贸易就没什么利益,紧跟美国接受了这个法案。
还没有成长到德意志帝国时代的普鲁士也宣布接受,俄罗斯宣布接受。
可英法两国却没有表态,英国人是采取默认的态度,是怕引起相关利益集团的抵制,至于法国,他们现在还没跟大明建交呢,出于拿破仑三世的面子问题,法国人几年前就跟大明不太友好。
但朱敬伦登基之后,法国政府看到,想在远东扩展利益,就绕不开大明这个国家了,在各房利益博弈之下,法国人突然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向朱敬伦发出了邀请,希望朱敬伦能够赏光参加明年巴黎举行的世博会,同时就明法两国的未来进行一次有建设性的谈判。
法国人这个奇怪的要求,遭到了大明上下的反对,陈芝廷等重臣还牢牢记得去年朱敬伦访问美国的时候,在国内引起的变故,他们担心一旦朱敬伦再次出访,国内的野心家们会再次蠢蠢欲动。
朱敬伦权衡之下,他最后接受了这个邀请,他不是不担心自己一旦离开,刚刚建立的大明政权又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法国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在这个时代不跟法国建立关系,大明实在是无法立足于世界之林。
另外他也想看看,大明政权到底是不是能够独自站立,如果一旦最高领袖出国,国内立马就爆发政变的话,这个政权也实在太脆弱了。
但之前他得做一番准备。
在接受法国人邀请的第二天,朱敬伦宣布,大明皇宫的建设工作停止,他立刻搬进了刚刚清理了废墟的两广总督府,也就是现在的大明皇宫,接着他开始一步一步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尚书省。
他希望将来尚书省能够真正像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那样运转,他想看看自己完全不介入的情况下,这个自己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不是能够自行运转下去,同时也给给他们一个考验,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未完待续。)
国免除了中国手工艺品的各种税收;煤炭对生丝,钢铁对陶瓷等等,总计多达三十余个行业。
谈判中双方都采用了一个原则,那就是优势行业原则,英国给大明产品免税的行业,都是本国不能生产的,大明对英国产品免税的,也大都是本国目前没有形成气候的产业。
因此双方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但是对于大明来说,则是不利的。因为等于无形中给许多行业套上了枷锁,这些现代产业在大明今后的发展中,很可能遇到英国优势产品的冲击。
可现实比人强,大明政府既然想要废除鴉片和苦力贸易,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哪怕那些伤害本身就是洋人带来的,在你不够强大的时候,你就必须吞下苦果。
所以谈判虽然完成了,战争的威胁没有了,但朱敬伦并不是很高兴,他感到了屈辱。
尤其是关于香港问题英国人拒绝谈判,朱敬伦也没想过现在就解决香港问题,他只是希望将香港当成一个问题,可英国人根本不承认香港是一个争议的问题,就认为香港是英国的领土,根本谈都不谈。
同时英国人也没提澳门的问题,默认了大明收回澳门的举动。
事实上后来朱敬伦才知道,英国人之所以不谈香港,就是因为大明强行收回澳门让他们感到了威胁,他们担心大明这个东方新兴的国家,有朝一日不按照国际规则形势,一旦他们倒退回到过去清王朝表现出来的蛮横态度,那么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西方商人,需要有香港这样一个避难所,尤其是在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澳门这个避难所被人家收回之后,香港就更显得必不可少了。
经济上的原因则是,因为大明收回了澳门,大量在澳门的葡萄牙和其他国家的商人,统统躲避到了香港,一时间让香港的财政收入大大改善,他们有能力自主,不需要英国政府投入了,这降低了英国政府内部对补贴香港的不满情绪。
谈判结束了,朱敬伦很清楚,对苦力和鴉片贸易的打击还没有结束,才刚刚开始而已。
英国人通过这个新的通商条约,在背地里只是默认了他们对苦力和鴉片贸易的不支持态度而已,真正的打击还得靠大明自己来进行。
早在大明和英国新的通商条约签订之前,大明在打击苦力贸易初期就出台了法律,同时向西方各国发出照会,告诉各国,大明并不禁止劳力输出,但是反对任何没有保证的劳务输出,授权大明劳务输出公司全权负责海外大明劳工出国工作事宜,同时这个公司也将负责保障这些劳工的利益,任何国家和公司如果需要引入华工,都必须通过大明劳务输出公司签署协议,不得私下跟华工本人,更不能跟猪仔头进行购买。
这个法案用法律的形势,事实上禁止了目前的苦力贸易,可要让洋人接受,并没有那么容易。
朱敬伦此时需要支持。
他在美国的外交活动到了收获的时候了,林肯政府第一个站出来抨击了苦力贸易的不人道,然后第一个宣布接受大明的劳务输出法案,要求美国所有企业,如果需要引入华工,都必须接受这个法案。
林肯还是够滑头的,其实朱敬伦早就希望林肯能站出来承认这个法案了,但是林肯一直拖着,一直看到英国人跟大明签订新的通商条约,他才站出来支持,就是因为他看到英国已经背地里放弃了对苦力贸易的保护,所以美国乐的做一个顺水人情,接受大明政府对华工的监管和保护。
但林肯的表态还是有用的,在大明外交推动下,很快那些渴望从大明身上获利或者已经获利的国家,也真心也好,假意也罢都接受了这个法案,尤其是在大明利益一直扩展的不错的瑞典和丹麦两个小国,他们本身对苦力贸易就没什么利益,紧跟美国接受了这个法案。
还没有成长到德意志帝国时代的普鲁士也宣布接受,俄罗斯宣布接受。
可英法两国却没有表态,英国人是采取默认的态度,是怕引起相关利益集团的抵制,至于法国,他们现在还没跟大明建交呢,出于拿破仑三世的面子问题,法国人几年前就跟大明不太友好。
但朱敬伦登基之后,法国政府看到,想在远东扩展利益,就绕不开大明这个国家了,在各房利益博弈之下,法国人突然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向朱敬伦发出了邀请,希望朱敬伦能够赏光参加明年巴黎举行的世博会,同时就明法两国的未来进行一次有建设性的谈判。
法国人这个奇怪的要求,遭到了大明上下的反对,陈芝廷等重臣还牢牢记得去年朱敬伦访问美国的时候,在国内引起的变故,他们担心一旦朱敬伦再次出访,国内的野心家们会再次蠢蠢欲动。
朱敬伦权衡之下,他最后接受了这个邀请,他不是不担心自己一旦离开,刚刚建立的大明政权又出现什么问题,但是法国是一个重要的国家,在这个时代不跟法国建立关系,大明实在是无法立足于世界之林。
另外他也想看看,大明政权到底是不是能够独自站立,如果一旦最高领袖出国,国内立马就爆发政变的话,这个政权也实在太脆弱了。
但之前他得做一番准备。
在接受法国人邀请的第二天,朱敬伦宣布,大明皇宫的建设工作停止,他立刻搬进了刚刚清理了废墟的两广总督府,也就是现在的大明皇宫,接着他开始一步一步将更多的权力下放给尚书省。
他希望将来尚书省能够真正像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那样运转,他想看看自己完全不介入的情况下,这个自己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不是能够自行运转下去,同时也给给他们一个考验,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