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我们的世界大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了西朝鲜湾,就进入了大明帝国的海疆,这里的海面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黄海。当大明帝国的舰队进入到黄海海域的时候,所有人似乎都放松了自己的心情。
这个时候日本的舰队已经不可能出现,所以这一次战斗可能已经结束。有些海员正在清理自己战舰的甲板,还有一些人则回到了自己的船舱铺位之上,放松精神打算睡上一觉缓解这两天的疲惫。
就当张如德都在怀疑自己的小心戒备是不是真的多余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大的爆炸,从在前面行驶的衡山号战列舰的左舷传来。巨大的水柱遮挡住了衡山号战列舰侧翼的那艘巡洋舰的身影,可是张如德依旧还是判断出,发生爆炸的是重巡洋舰抚仙湖号。
那可是一艘1万吨排水量的重型巡洋舰,可以说是除了战列舰级别的军舰之外,海面上战斗力最强大的战舰了。这艘重型巡洋舰拥有3座双联装的203毫米口径重炮,就像一个巨大的海上堡垒。
不过现如今这艘巨型的海上堡垒,情况看上去可不太妙。它的船身已经开始倾斜,巨大的爆炸让它的锅炉喷出了浓烟,大火即便是在舰队旗舰华山号战列舰的舰桥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什么情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询问警戒船只,确认附近有没有敌军船只!”张如德皱着眉头在舰桥前看了一眼爆炸的抚仙湖号重型巡洋舰,片刻都没有耽误的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
很快明军的各艘战舰上就都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外围的驱逐舰还有巡洋舰都在加速,很多士兵站在船舷上,观察着附近的海面,试图寻找到值得警惕的任何东西。只用了不足30秒的时间,大部分明军战舰就都开始加速,并且改变了自己预先的航行方向。
这种突如其来的爆炸,张如德只用了不到1分钟就确认了并非来自敌军战舰的攻击。于是很快诱发爆炸的原因就只剩下了其余的两种可能:或者是因为触发了水雷倒了霉,或者是战舰自身弹药舱出了事故。
“144号驱逐舰正在试图靠近爆炸的抚仙湖号巡洋舰,营救已经落水的官兵……213号驱逐舰来电说看到了一个奇怪的航迹。”一名军官向表情凝重的张如德报告了舰队的应对措施。
随着那一声爆炸之后,明军舰队的主力部队就开始改变自己的航线。庞大的舰队在海面上留下了如同田埂一样的白色海浪,因为转向的原因,这些海浪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看上去煞是美丽。
“依旧联系不上发生爆炸的抚仙湖号……可能是无线电设备受损。我们正在尝试用灯光信号还有旗语联系,可是浓烟遮挡了视线,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看见。”另一名军官来到了舰桥,将最新的情况汇报给了张如德。
整个舰队内的气氛从刚才的轻松,一瞬间变成了凝重。这个不明不白的爆炸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甚至一直到现在大家还都不知道究竟这一次爆炸是敌人的袭击还是自己人的失误。
“报告,144号驱逐舰观测,抚仙湖号巡洋舰进水太多,已经开始发生严重侧倾。”一个接着一个的报告让张如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在他还不知道自己的战舰究竟什么原因发生爆炸的时候,这艘宝贵的战舰却已经要注定沉没在这片冰冷的海域内了。
张如德放下了正在对准抚仙湖号巡洋舰的望远镜,艰难的开口对自己的手下命令道:“用旗语,灯光信号,还有无线电一起对抚仙湖号巡洋舰发送消息,让所有官兵弃舰。这是命令,包括抚仙湖号的舰长在内!”
世界海军有一条针对舰长的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舰长在战斗状态下要和自己的战舰共同沉没。这种不允许舰长弃舰逃生的传统从200年前一直流传至今,张如德因为不愿意莫名其妙的损失一名舰长,所以刻意发送信号,要求抚仙湖号巡洋舰的舰长一起离舰。
可惜这个时候,抚仙湖号上的舰长已经无法看见刻意给他发送的信号了,在爆炸的一瞬间,正巧在爆炸区域巡视的舰长跟随着50多名官兵一起被钢铁撕成了碎片,大量的进水直接波及到了超过100名船员。
日军发射的第二枚鱼雷和第一枚鱼雷一起击中了抚仙湖号巡洋舰的侧舷,这一次的爆炸直接点燃了弹药库内储存的203毫米口径的主炮炮弹,巨大的爆炸直接掀飞了一半舰桥,包括大部分士官还有大副等军官在内的高级指挥官阵亡,大火影响了抚仙湖上的视野,甚至一直到如今快要沉入海底的时刻,依旧没有人组织逃生或者抢修。
当然,大明帝国的北海水师在这一次创造历史的袭击当中,也算是非常幸运的。有一枚鱼雷擦着衡山号战列舰的尾部穿过,并没有引起更大的灾难,213号驱逐舰看见的奇怪痕迹,就是这枚鱼雷留下来的。
“你确认?你确认?见鬼!”就在华山号战列舰的无线电通信室内,一名士官丢下了自己的耳机,站起来大声的向远处的军官喊道:“这是袭击!这是敌军的袭击,不是意外!不是意外!”
他的喊声引来了无线电通信室值班军官的注意,对方走过来,开口询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说?”
“长官!144号驱逐舰刚刚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靠近抚仙湖号巡洋舰,发现抚仙湖号巡洋舰侧舷有两个破洞!他们说已经确认了不是一次爆炸形成的破损,不是一次!这是敌军的袭击!”那名无线电通信士官大声的汇报道。
“见鬼!联络144号驱逐舰,确认这个消息!”听到自己手下的汇报之后,这名值班军官一手扶着头上的帽子,推开舱门就向指挥舰桥跑去。(未完待续。)
出了西朝鲜湾,就进入了大明帝国的海疆,这里的海面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黄海。当大明帝国的舰队进入到黄海海域的时候,所有人似乎都放松了自己的心情。
这个时候日本的舰队已经不可能出现,所以这一次战斗可能已经结束。有些海员正在清理自己战舰的甲板,还有一些人则回到了自己的船舱铺位之上,放松精神打算睡上一觉缓解这两天的疲惫。
就当张如德都在怀疑自己的小心戒备是不是真的多余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大的爆炸,从在前面行驶的衡山号战列舰的左舷传来。巨大的水柱遮挡住了衡山号战列舰侧翼的那艘巡洋舰的身影,可是张如德依旧还是判断出,发生爆炸的是重巡洋舰抚仙湖号。
那可是一艘1万吨排水量的重型巡洋舰,可以说是除了战列舰级别的军舰之外,海面上战斗力最强大的战舰了。这艘重型巡洋舰拥有3座双联装的203毫米口径重炮,就像一个巨大的海上堡垒。
不过现如今这艘巨型的海上堡垒,情况看上去可不太妙。它的船身已经开始倾斜,巨大的爆炸让它的锅炉喷出了浓烟,大火即便是在舰队旗舰华山号战列舰的舰桥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什么情况?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询问警戒船只,确认附近有没有敌军船只!”张如德皱着眉头在舰桥前看了一眼爆炸的抚仙湖号重型巡洋舰,片刻都没有耽误的下达了准备战斗的命令。
很快明军的各艘战舰上就都响起了刺耳的警报声,外围的驱逐舰还有巡洋舰都在加速,很多士兵站在船舷上,观察着附近的海面,试图寻找到值得警惕的任何东西。只用了不足30秒的时间,大部分明军战舰就都开始加速,并且改变了自己预先的航行方向。
这种突如其来的爆炸,张如德只用了不到1分钟就确认了并非来自敌军战舰的攻击。于是很快诱发爆炸的原因就只剩下了其余的两种可能:或者是因为触发了水雷倒了霉,或者是战舰自身弹药舱出了事故。
“144号驱逐舰正在试图靠近爆炸的抚仙湖号巡洋舰,营救已经落水的官兵……213号驱逐舰来电说看到了一个奇怪的航迹。”一名军官向表情凝重的张如德报告了舰队的应对措施。
随着那一声爆炸之后,明军舰队的主力部队就开始改变自己的航线。庞大的舰队在海面上留下了如同田埂一样的白色海浪,因为转向的原因,这些海浪划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看上去煞是美丽。
“依旧联系不上发生爆炸的抚仙湖号……可能是无线电设备受损。我们正在尝试用灯光信号还有旗语联系,可是浓烟遮挡了视线,不知道对方能不能看见。”另一名军官来到了舰桥,将最新的情况汇报给了张如德。
整个舰队内的气氛从刚才的轻松,一瞬间变成了凝重。这个不明不白的爆炸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甚至一直到现在大家还都不知道究竟这一次爆炸是敌人的袭击还是自己人的失误。
“报告,144号驱逐舰观测,抚仙湖号巡洋舰进水太多,已经开始发生严重侧倾。”一个接着一个的报告让张如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在他还不知道自己的战舰究竟什么原因发生爆炸的时候,这艘宝贵的战舰却已经要注定沉没在这片冰冷的海域内了。
张如德放下了正在对准抚仙湖号巡洋舰的望远镜,艰难的开口对自己的手下命令道:“用旗语,灯光信号,还有无线电一起对抚仙湖号巡洋舰发送消息,让所有官兵弃舰。这是命令,包括抚仙湖号的舰长在内!”
世界海军有一条针对舰长的不成文的传统,那就是舰长在战斗状态下要和自己的战舰共同沉没。这种不允许舰长弃舰逃生的传统从200年前一直流传至今,张如德因为不愿意莫名其妙的损失一名舰长,所以刻意发送信号,要求抚仙湖号巡洋舰的舰长一起离舰。
可惜这个时候,抚仙湖号上的舰长已经无法看见刻意给他发送的信号了,在爆炸的一瞬间,正巧在爆炸区域巡视的舰长跟随着50多名官兵一起被钢铁撕成了碎片,大量的进水直接波及到了超过100名船员。
日军发射的第二枚鱼雷和第一枚鱼雷一起击中了抚仙湖号巡洋舰的侧舷,这一次的爆炸直接点燃了弹药库内储存的203毫米口径的主炮炮弹,巨大的爆炸直接掀飞了一半舰桥,包括大部分士官还有大副等军官在内的高级指挥官阵亡,大火影响了抚仙湖上的视野,甚至一直到如今快要沉入海底的时刻,依旧没有人组织逃生或者抢修。
当然,大明帝国的北海水师在这一次创造历史的袭击当中,也算是非常幸运的。有一枚鱼雷擦着衡山号战列舰的尾部穿过,并没有引起更大的灾难,213号驱逐舰看见的奇怪痕迹,就是这枚鱼雷留下来的。
“你确认?你确认?见鬼!”就在华山号战列舰的无线电通信室内,一名士官丢下了自己的耳机,站起来大声的向远处的军官喊道:“这是袭击!这是敌军的袭击,不是意外!不是意外!”
他的喊声引来了无线电通信室值班军官的注意,对方走过来,开口询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么说?”
“长官!144号驱逐舰刚刚传来的消息,他们已经靠近抚仙湖号巡洋舰,发现抚仙湖号巡洋舰侧舷有两个破洞!他们说已经确认了不是一次爆炸形成的破损,不是一次!这是敌军的袭击!”那名无线电通信士官大声的汇报道。
“见鬼!联络144号驱逐舰,确认这个消息!”听到自己手下的汇报之后,这名值班军官一手扶着头上的帽子,推开舱门就向指挥舰桥跑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