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我的征途是民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要把房间里的一切都砸烂的冲动。当需要处理的琐碎事多到了一定程度后,人们总会有这样的情绪。
江帮主沉下心在办公桌后快速批阅文件。
忽然看到一些工人写信给上海劳工总部书记部,请求派人到工厂帮助并指导一切。
江帮主一再的提出进步青年要深入到工厂中做工,调查和研究如何开展工人运动。
江帮主决定要以身作则,亲自前往,同工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疾苦。
20世纪初,民族资本家和外商在沪西吴淞江两岸小沙渡、曹家渡、潭子湾地区纷纷开办工厂,区境内逐渐形成轻、纺工业集中地。外商特别是日商纱厂依仗不平等条约,发展迅速。
在工人们所居住的沪西上空,似乎都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油烟。每天早晨,工厂的汽笛都颤抖着发出粗暴的吼叫。居住在这灰色小木屋里的工人们,只要一听到汽笛声就像受了惊吓的蟑螂一样,慌忙从家里跑出来。他们显然睡眠不足,疲劳的筋骨还没有得到恢复,于是就哭丧着脸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天刚刚有一点亮色,周围寒气袭人。他们走在还没有铺修的街道上,朝着砖石构造的高大如鸟笼一样的厂房走过去。工厂正等候着他们,几十只油腻的眼睛流露出冷漠和自信。工厂的灯光照亮了泥泞的道路,烂泥在工人们脚下发出噗哧噗哧的响声。睡眼惺松的工人们吵吵闹闹,不时地叫喊着,声音嘶哑,不堪入耳的叫骂声穿过白云。迎面传来机器嘈杂而沉闷的轰鸣并夹杂着蒸汽的嘶叫声。乌黑的烟囱像一些粗大的木桩一样耸立在工厂上空,远看过去显得阴森恐怖。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房屋里的玻璃窗上闪烁着血红的余辉。此时的工人们正从鸟笼一样的厂房里急着涌出来,像被工厂抛弃的废炉渣。他们沿着以前走过的路回家,衣服熏得乌黑,脸上也黑乎乎的,全身散发着机油的气味。不过,他们这会儿谈话要比白天轻松了一些,甚至流露出几分的愉快,因为一天的苦役终于结束了,回到家里就可以吃晚饭和休息了。
一天的时光就这样在工厂的劳役中流逝;机器就这样随心所欲地从工人们的筋骨中榨取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从生活当中消失了。人们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但是,在这些工人们看来,眼下还能享受休息,还能到烟雾弥漫的小酒馆里去消遣消遣,也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由于长年累月的疲劳,人们的胃口非常坏。为了开胃,他们就经常喝酒,以烈性伏特加来刺激食欲。
一到傍晚,人们就会懒懒散散地上街闲逛。有雨鞋的人就会穿上雨鞋,尽管天气干燥;有雨伞的人也都会随身带着一把雨伞,尽管天气晴朗。
工人们在街头碰面,依旧要谈论工厂里的事,比如,机器如何啦,工头如何啦等等,提起工头免不了要咒骂一通。总之,他们的言谈和思想都没有离开过做工。单调的生活既枯燥又无味,人们很少转动脑筋,迟钝的头脑有时也会有零星的火花出现。回到家里同妻子吵架时,常常动手打人,从来也不吝惜拳脚。小伙子们喜欢到酒馆里去消磨时间,或者轮流到各家去举办晚会,拉着手风琴,唱起淫秽的歌曲,跳舞、言语下流、酗酒无度。疲劳的人是很容易喝醉的。只要喝醉了酒,聚积在胸中的一股莫名其妙的愤怒就沸腾起来,然后寻找机会发泄一番。这时,他们就会抓住每个机会来发泄这种无名之火,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架斗殴,像凶猛的野兽一样拼命厮打。所以,这里时常会发生流血事件,有时把人打成残废,甚至闹出人命案子来。
人们往往会彼此存有戒心,互相仇视,这种情绪根深蒂固,好像无法恢复疲劳一样,难以消除。人们生来就带有这种病态心理,并代代相传。这种扭曲的灵魂像黑影一样伴随他们一生,一直陪着他们进入死穴。人们在这种心理的怂恿下,于一生当中盲目地干出种种愚蠢的事情,表现出无谓的残酷。
年轻的小伙子们很晚才回家,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撕破了,满身污泥,脸上还带着伤痕,却还幸灾乐祸,吹嘘自己用怎样的拳头教训同伴。有的被人侮辱,心里窝着一团火;有的受了委屈,泪眼汪汪;有的喝得醉醺醺的,一副很凄惨的样子,看上去让人不舒服。有时,他们是被父母拖回家的。父母在临街的围墙下或酒馆里找到自己烂醉如泥的儿子,给他一顿臭骂和拳头之后,再把他拖回家去,再多少给他一点关心,让其好好地睡上一觉,因为到了第二天早晨,当工厂的汽笛声像浑浊的水奔腾般地在空中吼叫时,还要叫醒他去上班。
父母要是打骂起孩子来都是很狠毒的,但年轻人酗酒打架在长辈看起来都不足为奇,因为父辈在年轻时也酗酒打架,挨父母打骂。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生活像一条浑浊的河流平静而缓缓地流向远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总是拘泥于那些牢不可破的陈规旧习,每天的行为思想总还是那一套。谁也没有想过要改变这种生活。
要把房间里的一切都砸烂的冲动。当需要处理的琐碎事多到了一定程度后,人们总会有这样的情绪。
江帮主沉下心在办公桌后快速批阅文件。
忽然看到一些工人写信给上海劳工总部书记部,请求派人到工厂帮助并指导一切。
江帮主一再的提出进步青年要深入到工厂中做工,调查和研究如何开展工人运动。
江帮主决定要以身作则,亲自前往,同工人交朋友,了解他们的疾苦。
20世纪初,民族资本家和外商在沪西吴淞江两岸小沙渡、曹家渡、潭子湾地区纷纷开办工厂,区境内逐渐形成轻、纺工业集中地。外商特别是日商纱厂依仗不平等条约,发展迅速。
在工人们所居住的沪西上空,似乎都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油烟。每天早晨,工厂的汽笛都颤抖着发出粗暴的吼叫。居住在这灰色小木屋里的工人们,只要一听到汽笛声就像受了惊吓的蟑螂一样,慌忙从家里跑出来。他们显然睡眠不足,疲劳的筋骨还没有得到恢复,于是就哭丧着脸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天刚刚有一点亮色,周围寒气袭人。他们走在还没有铺修的街道上,朝着砖石构造的高大如鸟笼一样的厂房走过去。工厂正等候着他们,几十只油腻的眼睛流露出冷漠和自信。工厂的灯光照亮了泥泞的道路,烂泥在工人们脚下发出噗哧噗哧的响声。睡眼惺松的工人们吵吵闹闹,不时地叫喊着,声音嘶哑,不堪入耳的叫骂声穿过白云。迎面传来机器嘈杂而沉闷的轰鸣并夹杂着蒸汽的嘶叫声。乌黑的烟囱像一些粗大的木桩一样耸立在工厂上空,远看过去显得阴森恐怖。
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房屋里的玻璃窗上闪烁着血红的余辉。此时的工人们正从鸟笼一样的厂房里急着涌出来,像被工厂抛弃的废炉渣。他们沿着以前走过的路回家,衣服熏得乌黑,脸上也黑乎乎的,全身散发着机油的气味。不过,他们这会儿谈话要比白天轻松了一些,甚至流露出几分的愉快,因为一天的苦役终于结束了,回到家里就可以吃晚饭和休息了。
一天的时光就这样在工厂的劳役中流逝;机器就这样随心所欲地从工人们的筋骨中榨取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这一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从生活当中消失了。人们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但是,在这些工人们看来,眼下还能享受休息,还能到烟雾弥漫的小酒馆里去消遣消遣,也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由于长年累月的疲劳,人们的胃口非常坏。为了开胃,他们就经常喝酒,以烈性伏特加来刺激食欲。
一到傍晚,人们就会懒懒散散地上街闲逛。有雨鞋的人就会穿上雨鞋,尽管天气干燥;有雨伞的人也都会随身带着一把雨伞,尽管天气晴朗。
工人们在街头碰面,依旧要谈论工厂里的事,比如,机器如何啦,工头如何啦等等,提起工头免不了要咒骂一通。总之,他们的言谈和思想都没有离开过做工。单调的生活既枯燥又无味,人们很少转动脑筋,迟钝的头脑有时也会有零星的火花出现。回到家里同妻子吵架时,常常动手打人,从来也不吝惜拳脚。小伙子们喜欢到酒馆里去消磨时间,或者轮流到各家去举办晚会,拉着手风琴,唱起淫秽的歌曲,跳舞、言语下流、酗酒无度。疲劳的人是很容易喝醉的。只要喝醉了酒,聚积在胸中的一股莫名其妙的愤怒就沸腾起来,然后寻找机会发泄一番。这时,他们就会抓住每个机会来发泄这种无名之火,经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架斗殴,像凶猛的野兽一样拼命厮打。所以,这里时常会发生流血事件,有时把人打成残废,甚至闹出人命案子来。
人们往往会彼此存有戒心,互相仇视,这种情绪根深蒂固,好像无法恢复疲劳一样,难以消除。人们生来就带有这种病态心理,并代代相传。这种扭曲的灵魂像黑影一样伴随他们一生,一直陪着他们进入死穴。人们在这种心理的怂恿下,于一生当中盲目地干出种种愚蠢的事情,表现出无谓的残酷。
年轻的小伙子们很晚才回家,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撕破了,满身污泥,脸上还带着伤痕,却还幸灾乐祸,吹嘘自己用怎样的拳头教训同伴。有的被人侮辱,心里窝着一团火;有的受了委屈,泪眼汪汪;有的喝得醉醺醺的,一副很凄惨的样子,看上去让人不舒服。有时,他们是被父母拖回家的。父母在临街的围墙下或酒馆里找到自己烂醉如泥的儿子,给他一顿臭骂和拳头之后,再把他拖回家去,再多少给他一点关心,让其好好地睡上一觉,因为到了第二天早晨,当工厂的汽笛声像浑浊的水奔腾般地在空中吼叫时,还要叫醒他去上班。
父母要是打骂起孩子来都是很狠毒的,但年轻人酗酒打架在长辈看起来都不足为奇,因为父辈在年轻时也酗酒打架,挨父母打骂。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了,生活像一条浑浊的河流平静而缓缓地流向远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们总是拘泥于那些牢不可破的陈规旧习,每天的行为思想总还是那一套。谁也没有想过要改变这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