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喜欢欺负人,只是说咱们家大业大,又从事放贷事业,放出去的太多,儿子我整天心惊肉跳,担心有人欠咱家钱而不还。这么看起来,高廉还算机灵,有机会照顾一下他好了。”
“为父始终很生气,你为何不把小虎头带来让老夫高兴高兴?”高俅捻着胡须道。
“哎呀爹爹,这些你又不懂,她有重任在身呢,您老老实实的做奸臣,伺候官家就可以啦。”高方平道。
接下来很无奈,老头子的毛病都是共同的,就是话多,唠叨。
絮絮叨叨了很久,说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最后高俅还吩咐赶紧的,娶个姑娘进门,先弄一孙子出来娱乐一下云云……
张叔夜够狠,汴京城内现在是闻风丧胆,大些的道士、但凡和张怀素有那么一丝牵连的,都已经被张叔夜下令抓了。
鉴于老张现在是带宰相职务判府,甚至都没和谁说一声,一但查有实际就推出去砍了,连秋天都等不到。
目下已经有大小七十八个被砍,脑袋就挂在汴京城头上示众,让进出京城的人都看个清清楚楚。
就此一来道士的声势大跌已成定局。
最为显著的就是,这两天大相国寺的秃驴们腰不酸了,相国寺香火旺盛了些。
他们还派了个重量级的和尚来高府感谢高方平,那个高僧一见面就评价高方平有慧根、乃是什么罗汉伏魔转世云云,妖言惑众了这么一通后,被高方平在秃头上两巴掌打跑了。
很明显那个高僧不是棒槌。道士被打击,以至于汴京的香火很大一部分开始转移相国寺,和尚们认为功臣就是高方平,于是这些个秃驴很机智的想抱住一条大腿。
但高方平的原则是中立,并不会上这些老奸巨猾的家伙的当……
三月天阳光明媚,照耀着繁华慵懒的汴京,一切都祥和了起来。
李清照已经离开,甚至没来再见高方平一面,只差人送来书信一封,内容是一句高方平当时写的词,现在李清照如数还回来:相见不如怀念。
下面还有些字,李清照写道:“这句是当初高兄送清照的,清照这人别的不会,就爱卖弄文辞,觉得高兄这句过于单调,现在在前添加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高兄觉得还入得眼否?”
在下方,清照生怕高方平看不懂,还写道:“有些人可以长久留存在记忆中。而又有些人近在身边,却形同陌路。清早每每回想初见高兄时的情景,总会心一笑。这便是高兄当时的心境‘相见不如怀念’。为了应景,清早添一句高兄勿怪,其实清照觉得蛮贴切,此间少年此间事,留待将来的人去评说。”
高方平看后险些昏倒。
李清照真是大才啊,根据两人间的际遇,竟是把后世才该有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说了出来。
她是个烂漫的文青,喜欢把一切东西想得很完美,然而事实上一切都不完美,有太多的缺点。她担心和高方平间的际遇如同他和赵明诚一般、慢慢出现不完美。
在这种心境下,在她这种文青大才女的心思里,“人生若只如初见”自然也就提前出世了。
这个时期的李清照处境地位都相对尴尬。
说起来她来京也是因为赵明诚病了,做个传话之人,请宗泽主持公道。至于赵挺之相爷的身后事,不关李清照的事,自有赵挺之的两个儿子,迎接赵挺之的灵堂带回密州老家去。
作为明媒正娶的赵家媳妇,此事上李清照再一次遭遇不公正待遇。她没开口,但高方平知道,赵存诚,赵思诚这两赵家的大郎二郎,在此事中极度不信任李清照,把李清照排除在外了。
介于李清照的父亲乃赵挺之政敌,这事就算过去多年,他们也是耿耿于怀的,又加之李清照和高方平那不清不楚的传言,被编为戏本,他们更加的不看好李清照,连拜见牌位都不让李清照去。
这些事高方平都知道,但都不方便介入。只能感叹,赵家人都他娘的是棒槌,他们高兴就好吧。也是遇到李清照脾气好了,若是李清照以赵家明媒正娶的夫人身份,进开封府以此为由告状,赵家大郎二郎一定会被老张收拾得要死要活的。
看罢,心有所思的放下书信,高方平喃喃自语道:“清照,一路走好。”
……
(本章完)
喜欢欺负人,只是说咱们家大业大,又从事放贷事业,放出去的太多,儿子我整天心惊肉跳,担心有人欠咱家钱而不还。这么看起来,高廉还算机灵,有机会照顾一下他好了。”
“为父始终很生气,你为何不把小虎头带来让老夫高兴高兴?”高俅捻着胡须道。
“哎呀爹爹,这些你又不懂,她有重任在身呢,您老老实实的做奸臣,伺候官家就可以啦。”高方平道。
接下来很无奈,老头子的毛病都是共同的,就是话多,唠叨。
絮絮叨叨了很久,说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最后高俅还吩咐赶紧的,娶个姑娘进门,先弄一孙子出来娱乐一下云云……
张叔夜够狠,汴京城内现在是闻风丧胆,大些的道士、但凡和张怀素有那么一丝牵连的,都已经被张叔夜下令抓了。
鉴于老张现在是带宰相职务判府,甚至都没和谁说一声,一但查有实际就推出去砍了,连秋天都等不到。
目下已经有大小七十八个被砍,脑袋就挂在汴京城头上示众,让进出京城的人都看个清清楚楚。
就此一来道士的声势大跌已成定局。
最为显著的就是,这两天大相国寺的秃驴们腰不酸了,相国寺香火旺盛了些。
他们还派了个重量级的和尚来高府感谢高方平,那个高僧一见面就评价高方平有慧根、乃是什么罗汉伏魔转世云云,妖言惑众了这么一通后,被高方平在秃头上两巴掌打跑了。
很明显那个高僧不是棒槌。道士被打击,以至于汴京的香火很大一部分开始转移相国寺,和尚们认为功臣就是高方平,于是这些个秃驴很机智的想抱住一条大腿。
但高方平的原则是中立,并不会上这些老奸巨猾的家伙的当……
三月天阳光明媚,照耀着繁华慵懒的汴京,一切都祥和了起来。
李清照已经离开,甚至没来再见高方平一面,只差人送来书信一封,内容是一句高方平当时写的词,现在李清照如数还回来:相见不如怀念。
下面还有些字,李清照写道:“这句是当初高兄送清照的,清照这人别的不会,就爱卖弄文辞,觉得高兄这句过于单调,现在在前添加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高兄觉得还入得眼否?”
在下方,清照生怕高方平看不懂,还写道:“有些人可以长久留存在记忆中。而又有些人近在身边,却形同陌路。清早每每回想初见高兄时的情景,总会心一笑。这便是高兄当时的心境‘相见不如怀念’。为了应景,清早添一句高兄勿怪,其实清照觉得蛮贴切,此间少年此间事,留待将来的人去评说。”
高方平看后险些昏倒。
李清照真是大才啊,根据两人间的际遇,竟是把后世才该有的“人生若只如初见”说了出来。
她是个烂漫的文青,喜欢把一切东西想得很完美,然而事实上一切都不完美,有太多的缺点。她担心和高方平间的际遇如同他和赵明诚一般、慢慢出现不完美。
在这种心境下,在她这种文青大才女的心思里,“人生若只如初见”自然也就提前出世了。
这个时期的李清照处境地位都相对尴尬。
说起来她来京也是因为赵明诚病了,做个传话之人,请宗泽主持公道。至于赵挺之相爷的身后事,不关李清照的事,自有赵挺之的两个儿子,迎接赵挺之的灵堂带回密州老家去。
作为明媒正娶的赵家媳妇,此事上李清照再一次遭遇不公正待遇。她没开口,但高方平知道,赵存诚,赵思诚这两赵家的大郎二郎,在此事中极度不信任李清照,把李清照排除在外了。
介于李清照的父亲乃赵挺之政敌,这事就算过去多年,他们也是耿耿于怀的,又加之李清照和高方平那不清不楚的传言,被编为戏本,他们更加的不看好李清照,连拜见牌位都不让李清照去。
这些事高方平都知道,但都不方便介入。只能感叹,赵家人都他娘的是棒槌,他们高兴就好吧。也是遇到李清照脾气好了,若是李清照以赵家明媒正娶的夫人身份,进开封府以此为由告状,赵家大郎二郎一定会被老张收拾得要死要活的。
看罢,心有所思的放下书信,高方平喃喃自语道:“清照,一路走好。”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