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重生之汉末一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曹操从陈留发出的这道天子诏书,就驰报各地,响彻了整个大汉十三州,曹操的名声愈来愈大,平民们听到这道诏书非常激动,心思单纯,想着除掉奸贼董卓,而诸侯们得到这封矫诏,心中无不在盘算着。
东郡太守桥瑁,字元伟,本是太尉桥玄族子,听闻曹操倡举义兵,桥瑁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
冀州渤海郡南皮,渤海太守袁绍高坐首位,下首左边为颜良、文丑、高览、淳于琼等武将,右边为逢纪、许攸、陈琳等谋士文臣,袁本初不愧为四世三公之家,门多故吏,才被董卓为了安抚他封为渤海太守,此时就有了这么一大批文臣武将。
扔下手中的诏书,袁绍看着手下初具规模的班底,问道:“孟德发布天下诏书言明讨伐无道董卓,诸位有何看法?”
陈琳,字孔璋,乃是建安七子之一,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跟随袁绍一起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历史上官渡之战爆发,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却得到了曹操的爱才之心,最后归附曹操。
当下见袁绍发问,陈琳起身回答道:“府君,此诏一看就知必是曹阿瞒所做的矫诏,且不说天子年幼,又被董卓软禁深宫之中,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逃跑都来不及,又怎么去见圣上?又何来的天子诏书?此必是曹操担心董卓报复之举,董卓先前才任命府君为渤海太守,如今我们便起兵讨伐恐有不妥。”
当下许攸起身回答道:“孔璋此言差矣,董卓霸占京师,欺天罔地,废帝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天下之人恨不能生吃其肉,活饮其血,如此无道董卓,天下人人地而诛之,况今孟德举义旗,兴义师,乃是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我等岂有不从之理?”
袁绍气势十足,相貌英武,手下能人极多,在官渡之战之前一直都是最大的诸侯,可是却好谋无断,不能听取忠言,以致官渡之败,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当下见手下两个谋士意见不一,袁绍又觉得双方都有道理,一时间陷入两难之地,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好询问逢纪道:“元图对此事有何看法?”
“孔璋之言虽不无道理,却太过保守,而子远之言,我倒觉得可行,讨伐董卓,不管成败与否,主公之名必然被天下传唱,名扬海内,且主公四世三公,世受汉禄,当此之时更应当天下表率,讨伐董卓。相信以主公的声望地位一旦起兵,必定天下响应,到时主公被举为盟主,一旦诛杀董卓,主公就是这天下功劳最大的人。”逢纪见袁绍发问,欠身答道。
许攸也说道:“主公家族四世三公,地位甚高,况且主公又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若说起讨伐董卓,主公是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盟主职位定然是主公的。”
“恩,先前在京之时,就因看不惯董卓残暴行径,才逃到此地,如今孟德兄既然举义兵,我袁绍自然不能落于人后,传令下去,引兵三万,前往会盟,共议讨董。”袁绍见逢纪许攸这么说,当下点了点头。
下方众文武齐声应诺,各自退去准备了。
魏郡邺城乃是冀州刺史部的州治所在,现任冀州刺史韩馥本来为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刺史,袁绍到任渤海后,韩馥见人心归附袁绍,忌恨袁绍得到众人拥护,,害怕他用来对付自己,经常派从事在袁绍的门口把守,限制袁绍的行动。当下听说袁绍准备响应曹操起兵,又有东郡太守桥瑁假作三公通过驿站发送文书给州郡,诉说董... -->>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曹操从陈留发出的这道天子诏书,就驰报各地,响彻了整个大汉十三州,曹操的名声愈来愈大,平民们听到这道诏书非常激动,心思单纯,想着除掉奸贼董卓,而诸侯们得到这封矫诏,心中无不在盘算着。
东郡太守桥瑁,字元伟,本是太尉桥玄族子,听闻曹操倡举义兵,桥瑁乃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
冀州渤海郡南皮,渤海太守袁绍高坐首位,下首左边为颜良、文丑、高览、淳于琼等武将,右边为逢纪、许攸、陈琳等谋士文臣,袁本初不愧为四世三公之家,门多故吏,才被董卓为了安抚他封为渤海太守,此时就有了这么一大批文臣武将。
扔下手中的诏书,袁绍看着手下初具规模的班底,问道:“孟德发布天下诏书言明讨伐无道董卓,诸位有何看法?”
陈琳,字孔璋,乃是建安七子之一,汉灵帝末年,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董卓肆恶洛阳,陈琳跟随袁绍一起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历史上官渡之战爆发,陈琳作《为袁绍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却得到了曹操的爱才之心,最后归附曹操。
当下见袁绍发问,陈琳起身回答道:“府君,此诏一看就知必是曹阿瞒所做的矫诏,且不说天子年幼,又被董卓软禁深宫之中,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逃跑都来不及,又怎么去见圣上?又何来的天子诏书?此必是曹操担心董卓报复之举,董卓先前才任命府君为渤海太守,如今我们便起兵讨伐恐有不妥。”
当下许攸起身回答道:“孔璋此言差矣,董卓霸占京师,欺天罔地,废帝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天下之人恨不能生吃其肉,活饮其血,如此无道董卓,天下人人地而诛之,况今孟德举义旗,兴义师,乃是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我等岂有不从之理?”
袁绍气势十足,相貌英武,手下能人极多,在官渡之战之前一直都是最大的诸侯,可是却好谋无断,不能听取忠言,以致官渡之败,丧失了统一天下的机会。
当下见手下两个谋士意见不一,袁绍又觉得双方都有道理,一时间陷入两难之地,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好询问逢纪道:“元图对此事有何看法?”
“孔璋之言虽不无道理,却太过保守,而子远之言,我倒觉得可行,讨伐董卓,不管成败与否,主公之名必然被天下传唱,名扬海内,且主公四世三公,世受汉禄,当此之时更应当天下表率,讨伐董卓。相信以主公的声望地位一旦起兵,必定天下响应,到时主公被举为盟主,一旦诛杀董卓,主公就是这天下功劳最大的人。”逢纪见袁绍发问,欠身答道。
许攸也说道:“主公家族四世三公,地位甚高,况且主公又有诛灭宦官之功和不与董卓合作的举动,若说起讨伐董卓,主公是最有号召力的人物,这盟主职位定然是主公的。”
“恩,先前在京之时,就因看不惯董卓残暴行径,才逃到此地,如今孟德兄既然举义兵,我袁绍自然不能落于人后,传令下去,引兵三万,前往会盟,共议讨董。”袁绍见逢纪许攸这么说,当下点了点头。
下方众文武齐声应诺,各自退去准备了。
魏郡邺城乃是冀州刺史部的州治所在,现任冀州刺史韩馥本来为御史中丞,之后被董卓派为冀州刺史,袁绍到任渤海后,韩馥见人心归附袁绍,忌恨袁绍得到众人拥护,,害怕他用来对付自己,经常派从事在袁绍的门口把守,限制袁绍的行动。当下听说袁绍准备响应曹操起兵,又有东郡太守桥瑁假作三公通过驿站发送文书给州郡,诉说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