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匡扶大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孙越陵并没有走,而是跟着他们二人来到后堂的房间内。这是一座普通的中式风格房间,但孙越陵一进入这间房,立时便被惊住。
因为,他看到了很多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后所不常见的一些东西。
只见屋中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副《坤舆万国全图》,虽然是以明朝为正中心,但却勾勒出了四大洲、五大洋的雏形,更有各国各地的风俗、动物注明其上。
这可是当时的世界地图啊。
孙越陵心中震惊不已,房中的其他摆设也引起了他的注意。有千里镜、自鸣钟、天地仪等等诸多后世常见的东西,在书桌案上,他更是发现了几本新刻印的书籍,上面竖写着《几何原理》、《泰西水法》书名。
孙越陵虎躯一震,恍然之间已是明白了眼前这个灰袍老者的身份,方才厉烈梅喊他为徐伯伯,那么,此人必是徐光启无疑。
孙越陵转向那名老者,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而不颤抖,说道:“老先生可是徐光启大人?”
老者讶然地望向他,说道:“老夫正是徐光启,你又是何人?”
孙越陵听得他果然是徐光启,连忙俯身行大礼参拜,说道:“在下是国子监学正、关心堂东堂主孙越陵,见过徐大人。”
徐光启的大名在他后世中可是如雷贯耳,可谓是当今世上,更或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比清朝的林则徐早了二百多年。
徐光启是亲近东林党的,他与来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利玛窦神甫交情深厚,二人共同翻译了具有数学基础的《几何原理》一书,更是帮助熊三拔翻译了《泰西水法》这本介绍西洋水利机械和工程做法的书籍,可谓是开明朝实用物学之先驱。
孙越陵对于明朝的历史所知甚少,但对于徐光启确是闻名久矣,这是一个不拘泥于党争政斗的实干派,早年的他就引进了甘薯种子在北方种植,并且还大获成功,让天津、山东等地的农民免难于灾荒之年。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徐光启是明朝第一个认识到数学原理可以广泛应用的人,他在给皇帝奏疏中,具体提出了“度数旁通十事”,对天文历法、水利工程、机械制造、会计理财、舆地测量、医药等诸多学科提出了建言,认为每门学科都应设置相应的机构来进行研究。
可惜的是,当时的皇帝和明朝上下并没有认识这种分门别类进行科研的重要性,而是全副精神都放在了内斗和外争之上,导致了徐光启的计划流产。这个计划如果可以施行的话,无异于在明朝就建立起了国家层面的“中国科学院”,将对整个明朝的科学文化和历史进程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意义。
此时徐光启见到孙越陵行此大礼,不仅十分惊讶,连忙扶住他,说道:“原来是孙学正,老朽已是去职之身,无须多礼。”
他此时由于诸多原因,已经辞去官身,并非朝堂中人,虽然也是听过孙越陵的名字,但不是十分熟捻,所以连忙扶住他,不敢受此大礼。
孙越陵仍旧沉浸在他前世所看过的书籍里,说道:“徐大人一生为国谋划,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实在是我等官员之楷模,举世之良效,在下今日得见徐大人,实乃三生有幸,祖宗有德……”
这一番话,纵然是有拍马溜须之嫌,但落在此刻屈志难伸、满怀抱负的徐光启耳中,无疑如甘醇清泉,倍觉顺耳,当下笑道:“孙小友谬赞了,徐某虽然一生为国奔波操劳,但也配不上此等赞誉。”
孙越陵道:“徐大人过谦了,您要是配不上此等赞誉,恐怕我大明朝廷,没有人能够担此殊荣。光是您亲手翻译的《几何原理》和著就的《火攻要略》两本大作,就足够让小子顶礼膜拜了。”
孙越陵知道徐光启是个全才,不仅仅在数学和农政上有所专攻,就连在军事上也屡有创新,由他引进和改造的火炮,在对付后金和海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此一个全能型良才,居然没有得到朝廷的足够重视,而只是屡屡拿来应急和改进历法,使得在火器装备军队方面明朝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反而被清军后来者居上。
更为可惜的是,徐光启的弟子孙元化后来好不容易在登州建立一支装备精良的火器队伍,可偏偏毁在了从东江军内乱中逃跑出来并投降了孙元化的孔有道和耿仲明手中。
一想到这,他就痛心不已。他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些事情不再发生?
徐光启微微一笑,说道:“没想到孙小友对老夫平生所学知晓不少,莫非孙小友精于数理之道?”孙越陵所说的两本书,乃是他生平所学之精要所在,向... -->>
孙越陵并没有走,而是跟着他们二人来到后堂的房间内。这是一座普通的中式风格房间,但孙越陵一进入这间房,立时便被惊住。
因为,他看到了很多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后所不常见的一些东西。
只见屋中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副《坤舆万国全图》,虽然是以明朝为正中心,但却勾勒出了四大洲、五大洋的雏形,更有各国各地的风俗、动物注明其上。
这可是当时的世界地图啊。
孙越陵心中震惊不已,房中的其他摆设也引起了他的注意。有千里镜、自鸣钟、天地仪等等诸多后世常见的东西,在书桌案上,他更是发现了几本新刻印的书籍,上面竖写着《几何原理》、《泰西水法》书名。
孙越陵虎躯一震,恍然之间已是明白了眼前这个灰袍老者的身份,方才厉烈梅喊他为徐伯伯,那么,此人必是徐光启无疑。
孙越陵转向那名老者,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而不颤抖,说道:“老先生可是徐光启大人?”
老者讶然地望向他,说道:“老夫正是徐光启,你又是何人?”
孙越陵听得他果然是徐光启,连忙俯身行大礼参拜,说道:“在下是国子监学正、关心堂东堂主孙越陵,见过徐大人。”
徐光启的大名在他后世中可是如雷贯耳,可谓是当今世上,更或是中国放眼看世界第一人,比清朝的林则徐早了二百多年。
徐光启是亲近东林党的,他与来中国传教的耶稣会利玛窦神甫交情深厚,二人共同翻译了具有数学基础的《几何原理》一书,更是帮助熊三拔翻译了《泰西水法》这本介绍西洋水利机械和工程做法的书籍,可谓是开明朝实用物学之先驱。
孙越陵对于明朝的历史所知甚少,但对于徐光启确是闻名久矣,这是一个不拘泥于党争政斗的实干派,早年的他就引进了甘薯种子在北方种植,并且还大获成功,让天津、山东等地的农民免难于灾荒之年。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徐光启是明朝第一个认识到数学原理可以广泛应用的人,他在给皇帝奏疏中,具体提出了“度数旁通十事”,对天文历法、水利工程、机械制造、会计理财、舆地测量、医药等诸多学科提出了建言,认为每门学科都应设置相应的机构来进行研究。
可惜的是,当时的皇帝和明朝上下并没有认识这种分门别类进行科研的重要性,而是全副精神都放在了内斗和外争之上,导致了徐光启的计划流产。这个计划如果可以施行的话,无异于在明朝就建立起了国家层面的“中国科学院”,将对整个明朝的科学文化和历史进程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意义。
此时徐光启见到孙越陵行此大礼,不仅十分惊讶,连忙扶住他,说道:“原来是孙学正,老朽已是去职之身,无须多礼。”
他此时由于诸多原因,已经辞去官身,并非朝堂中人,虽然也是听过孙越陵的名字,但不是十分熟捻,所以连忙扶住他,不敢受此大礼。
孙越陵仍旧沉浸在他前世所看过的书籍里,说道:“徐大人一生为国谋划,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实在是我等官员之楷模,举世之良效,在下今日得见徐大人,实乃三生有幸,祖宗有德……”
这一番话,纵然是有拍马溜须之嫌,但落在此刻屈志难伸、满怀抱负的徐光启耳中,无疑如甘醇清泉,倍觉顺耳,当下笑道:“孙小友谬赞了,徐某虽然一生为国奔波操劳,但也配不上此等赞誉。”
孙越陵道:“徐大人过谦了,您要是配不上此等赞誉,恐怕我大明朝廷,没有人能够担此殊荣。光是您亲手翻译的《几何原理》和著就的《火攻要略》两本大作,就足够让小子顶礼膜拜了。”
孙越陵知道徐光启是个全才,不仅仅在数学和农政上有所专攻,就连在军事上也屡有创新,由他引进和改造的火炮,在对付后金和海盗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此一个全能型良才,居然没有得到朝廷的足够重视,而只是屡屡拿来应急和改进历法,使得在火器装备军队方面明朝始终没有形成规模,反而被清军后来者居上。
更为可惜的是,徐光启的弟子孙元化后来好不容易在登州建立一支装备精良的火器队伍,可偏偏毁在了从东江军内乱中逃跑出来并投降了孙元化的孔有道和耿仲明手中。
一想到这,他就痛心不已。他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些事情不再发生?
徐光启微微一笑,说道:“没想到孙小友对老夫平生所学知晓不少,莫非孙小友精于数理之道?”孙越陵所说的两本书,乃是他生平所学之精要所在,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