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汉末之逆臣贼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申屠臣接到父亲写给自己的信,要求自己到新野县,担任新都侯的三郎君王安的伴读,还有就是照顾三郎君的身体,再加上父亲在信中暗示,此事可能会影响到李家的前途。他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宛县的一切,快马加鞭的赶到新野县,没见父亲,先来见见这个三郎君,结果大失所望,三郎君就像他所诊治过的那些纨绔子弟一样,脸色发白,步伐不稳,他就心生厌恶,耐着性子谈了一会,引用了几个典故,对方毫无反应,申屠臣认定王安是个酒囊饭袋之徒,诊了诊脉,的确如此,就告辞而去。一点面子也没给对方。君侯他都不给面子,还给儿子?
见到父亲,申屠臣就抱怨,为何让他给一个纨绔子弟当伴读。等他说完了,申屠安才道:“三郎君生下了就有失心之症,神智不清,直到半个月前,受到惊吓,才突然清醒。你现在能听懂他说什么,是三郎君拼命苦练的结果。为父是看着他从吐字不清,到能完整的说出一句话,你是没看到新都侯以及夫人当时的样子,可谓喜极而泣。就凭这次诊治,李家就能少奋斗三代人。”申屠安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拍在案几上。
“这是什么?”
“这是新都侯写给涿郡太守刘歆刘子骏的荐书,请刘明府收你李叔为徒,以为将来。”士农工商,按汉律,商贾乃是贱藉,商贾之人要摆脱贱藉,需要三代人不经商,才能成为齐民,也就是平民,之后才有资格被举荐出仕。由于商人入仕门槛太高,像桑弘羊那样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很多大商人就把钱花在赛马赛狗斗鸡,角抵蹴鞠上,经常一掷千金,或者花费巨资营造豪华庭院,那些儒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于是更加瞧不起商人,更加反对商贾之人为官。
“为父之所以把你叫过来,是因为有个机会就在眼前。王安将来肯定是要入仕为官的,你做他的伴读,对你将来大有裨益,长安的楼护楼君卿就是明证。当年楼护通过王家,由医入仕。你同样也可以。”
“楼君卿现在可是被免官为民。”
“只要王家没倒,楼君卿就能死灰复燃。”
“可孩儿不愿为官。”
“朝廷收罗的天下医书,可都在天禄阁中放着,只有太医署的人才能进去。你想不想博览群书,想不想提高医术?”
“孩儿明日就去给王安当伴读。”
“还有一事要告诉你,有消息说,陛下正在寻找能治疑难杂症的大夫,送往长安,你父亲我治好了三郎君的病,肯定会被征召入宫,而你也需要找到靠山,保住一条性命。而保住我们父子的只有新都侯了。”
王安这边,二丫也在抱怨:“这个申屠臣太没规矩了,见面不给郎君好脸色,板着一张脸,好像……好像人家欠他钱。”
“这不能怪申屠臣,我的病症毕竟不好听,信里不好明说。申屠大夫大概以为申屠臣会先去见他,没想到申屠臣先来见我,一看我这样子,以为又是个被酒色掏空了的人,不给我好脸色才是对的。若是他看到我的情况,还以为碰到了同好之人,那我就要把他赶走了。否则你们就要小心一点了。还有”王安看着二丫,“我已经跟田叔说了,田叔同意田大郎随我去王家庄了。等你及笄之后,我会请母亲大人为你做主,把你许配给他。从今天起,你就负责外宅了,多跟大丫学学如何管家。”
第二天一早,申屠臣就来拜见王安,为自己昨天的失礼之处道歉,然后给王安认认真真的把脉,然后才告诉王安,由于以前无规律的生活,王安的脾胃比较虚弱,只能通过少吃多餐的方式慢慢过渡到贵族的一日三餐。没错,是贵族,此时平民是一日两餐,皇帝一日四餐。
王安也很高兴,有个家庭医生随时跟在身边,活命的机会也大了很多。这时,田立带着十名护卫前来报到。这十名护卫都会骑马,能射箭,能近战,会追踪,都是跟匈奴,两羌打仗中活下来的,可谓精锐。人数虽少,却能以一当十,而不是田大郎这样的“水货”,好像感觉到了王安的轻蔑目光,田大郎叫道:“我也很能打的,我也很能打的。”
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人手都到齐了,为了自己的将来,虽然现在已经秋收结束了,庄子里也没什么事,王安还是决定第二天就出发。
结果第二天出发的场面在王安看来就像小学生春游一样,闹哄哄的,为了照顾那几个小的,把他们的娘也带上了。王安跟田立商量了一下,王安带护卫乘马车先走,田立另外派人护送牛车过去。
有官道从新都侯府出发川过新野县城一直通到育水河边,王安他们就是沿着官道行进。除了王安坐在马车里,其他的男性都骑着马,尤其是田大郎,骑着自己的小马驹跑前跑后,大呼小叫。申屠臣教训了他好几次,还是这样,王安笑着对二丫道:“他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你去教训他一下。”大家都觉得耳根子清净了。
越往县城走,人越来越多,问了才知道,今天是集市日,县城不让走马车和牛车,王安一行人只能围着县城绕了半个圈,才重新回到官道上,有人敲了敲车顶,王安任命的护卫头目魏宣前来禀告:“庄子上派人前来迎接我们。”
王安看了一眼田大郎,田大郎不情愿的跳下马,从马车顶上取下胡凳,放在马车前,王安这才顺着胡凳走下马车。果然,前方岔道处停着一辆牛车,车上挂着写着“新都侯府”四个字的灯笼。牛车前站着个书生,看到王安从马车上下来,紧走几步,施礼道:“在下杜诗,奉恩师崔老先生之命,在此迎接三郎君。”
王安回了一礼,突然抬头问道:“你是谁?”
书生答道:“在下杜诗,奉崔老先生之命,前来迎接三郎君。”
申屠臣接到父亲写给自己的信,要求自己到新野县,担任新都侯的三郎君王安的伴读,还有就是照顾三郎君的身体,再加上父亲在信中暗示,此事可能会影响到李家的前途。他以最快的速度安排好宛县的一切,快马加鞭的赶到新野县,没见父亲,先来见见这个三郎君,结果大失所望,三郎君就像他所诊治过的那些纨绔子弟一样,脸色发白,步伐不稳,他就心生厌恶,耐着性子谈了一会,引用了几个典故,对方毫无反应,申屠臣认定王安是个酒囊饭袋之徒,诊了诊脉,的确如此,就告辞而去。一点面子也没给对方。君侯他都不给面子,还给儿子?
见到父亲,申屠臣就抱怨,为何让他给一个纨绔子弟当伴读。等他说完了,申屠安才道:“三郎君生下了就有失心之症,神智不清,直到半个月前,受到惊吓,才突然清醒。你现在能听懂他说什么,是三郎君拼命苦练的结果。为父是看着他从吐字不清,到能完整的说出一句话,你是没看到新都侯以及夫人当时的样子,可谓喜极而泣。就凭这次诊治,李家就能少奋斗三代人。”申屠安从怀中掏出一卷帛书,拍在案几上。
“这是什么?”
“这是新都侯写给涿郡太守刘歆刘子骏的荐书,请刘明府收你李叔为徒,以为将来。”士农工商,按汉律,商贾乃是贱藉,商贾之人要摆脱贱藉,需要三代人不经商,才能成为齐民,也就是平民,之后才有资格被举荐出仕。由于商人入仕门槛太高,像桑弘羊那样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很多大商人就把钱花在赛马赛狗斗鸡,角抵蹴鞠上,经常一掷千金,或者花费巨资营造豪华庭院,那些儒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于是更加瞧不起商人,更加反对商贾之人为官。
“为父之所以把你叫过来,是因为有个机会就在眼前。王安将来肯定是要入仕为官的,你做他的伴读,对你将来大有裨益,长安的楼护楼君卿就是明证。当年楼护通过王家,由医入仕。你同样也可以。”
“楼君卿现在可是被免官为民。”
“只要王家没倒,楼君卿就能死灰复燃。”
“可孩儿不愿为官。”
“朝廷收罗的天下医书,可都在天禄阁中放着,只有太医署的人才能进去。你想不想博览群书,想不想提高医术?”
“孩儿明日就去给王安当伴读。”
“还有一事要告诉你,有消息说,陛下正在寻找能治疑难杂症的大夫,送往长安,你父亲我治好了三郎君的病,肯定会被征召入宫,而你也需要找到靠山,保住一条性命。而保住我们父子的只有新都侯了。”
王安这边,二丫也在抱怨:“这个申屠臣太没规矩了,见面不给郎君好脸色,板着一张脸,好像……好像人家欠他钱。”
“这不能怪申屠臣,我的病症毕竟不好听,信里不好明说。申屠大夫大概以为申屠臣会先去见他,没想到申屠臣先来见我,一看我这样子,以为又是个被酒色掏空了的人,不给我好脸色才是对的。若是他看到我的情况,还以为碰到了同好之人,那我就要把他赶走了。否则你们就要小心一点了。还有”王安看着二丫,“我已经跟田叔说了,田叔同意田大郎随我去王家庄了。等你及笄之后,我会请母亲大人为你做主,把你许配给他。从今天起,你就负责外宅了,多跟大丫学学如何管家。”
第二天一早,申屠臣就来拜见王安,为自己昨天的失礼之处道歉,然后给王安认认真真的把脉,然后才告诉王安,由于以前无规律的生活,王安的脾胃比较虚弱,只能通过少吃多餐的方式慢慢过渡到贵族的一日三餐。没错,是贵族,此时平民是一日两餐,皇帝一日四餐。
王安也很高兴,有个家庭医生随时跟在身边,活命的机会也大了很多。这时,田立带着十名护卫前来报到。这十名护卫都会骑马,能射箭,能近战,会追踪,都是跟匈奴,两羌打仗中活下来的,可谓精锐。人数虽少,却能以一当十,而不是田大郎这样的“水货”,好像感觉到了王安的轻蔑目光,田大郎叫道:“我也很能打的,我也很能打的。”
东西已经收拾好了,人手都到齐了,为了自己的将来,虽然现在已经秋收结束了,庄子里也没什么事,王安还是决定第二天就出发。
结果第二天出发的场面在王安看来就像小学生春游一样,闹哄哄的,为了照顾那几个小的,把他们的娘也带上了。王安跟田立商量了一下,王安带护卫乘马车先走,田立另外派人护送牛车过去。
有官道从新都侯府出发川过新野县城一直通到育水河边,王安他们就是沿着官道行进。除了王安坐在马车里,其他的男性都骑着马,尤其是田大郎,骑着自己的小马驹跑前跑后,大呼小叫。申屠臣教训了他好几次,还是这样,王安笑着对二丫道:“他是想引起你的注意,你去教训他一下。”大家都觉得耳根子清净了。
越往县城走,人越来越多,问了才知道,今天是集市日,县城不让走马车和牛车,王安一行人只能围着县城绕了半个圈,才重新回到官道上,有人敲了敲车顶,王安任命的护卫头目魏宣前来禀告:“庄子上派人前来迎接我们。”
王安看了一眼田大郎,田大郎不情愿的跳下马,从马车顶上取下胡凳,放在马车前,王安这才顺着胡凳走下马车。果然,前方岔道处停着一辆牛车,车上挂着写着“新都侯府”四个字的灯笼。牛车前站着个书生,看到王安从马车上下来,紧走几步,施礼道:“在下杜诗,奉恩师崔老先生之命,在此迎接三郎君。”
王安回了一礼,突然抬头问道:“你是谁?”
书生答道:“在下杜诗,奉崔老先生之命,前来迎接三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