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唐朝好地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钱的机会实在太多。
新晋为开国伯的牛见虎五个,年纪轻轻,他们就不在意百户真封的那点租赋。他们光是给李超做白酒的大区经销商就赚了不少钱了。
何况,李超刚刚告诉他们,他们的长安肥料厂,居然也有这么多的分红。
“其实呢,肥料厂现在口碑已经打起来了,几千贯的红利确实不少,但也不算多。我们这个产业,前景无限好。朝廷已经打算明年努力推广肥料肥田,以提高耕地粮食产量。这是我们的大好机会,我打算今年就不分红了,咱们把红利再投入到生产规模的扩大上去,多招人,多收肥,多加工肥,也把销售区域扩张更大,把肥料卖的更多更好。”
灞上张家沟去年梯田的丰收,可是着实震惊了关中的百姓,连朝廷的官员都惊动了。没半分,这年头,你们一亩地多收个一两斗,都足以得到官府重视,甚至是批红挂彩的奖励,让你去推广传播经验了,何况还在灞上种出了水稻,还产量如此之高。
简直是颠覆他们的认知。
就算今年李世民不上台,李渊也一样会让朝廷全面推广肥料。
“哥,我们都听你的,要不咱们把醉仙楼的红利也拿来投入肥料厂。”
去年,李超刚弄肥料厂的时候,这几个家伙可是嫌弃的很。根本不信这东西能有什么前景钱途。
但现在,事实说话。
“你们舍得投钱是好事,不过我打算建一个种子厂。”
“啥种子厂?”
“就是专门优先种子,麦种、稻种、粟种、豆种啊这些。精选出最上等的种子,然后卖给种地的百姓。”
“这个种子不都是大家自己种粮食成熟后留个种就是吗?”
“种子可也是门大学问的,种子好,自然就粮食长的好,产量高。”
后世的农民种地,可是很少自己留种的,多是购买种子公司的种。不说别的,就一个杂交水稻,就是相当的了得。一亩地种上一两千斤稻子,自己留种,可是种不出这样的杂交高产水稻的。
李超就打算也涉足这行,慢慢来,一点点来。
可以建一个育种基地,培养出更优良的种子,精选出上好的种子,然后出售给农民,让这庄稼,一开始就更好。
不过这得是个长期项目,得慢慢来。估计钱得投不少,见效不会那么快。但李超相信,一旦做出来了,那也肯定会非常了得的。
“哥,我们也不懂这些,但我们都听你们的。要多少钱,直接说,我们都投。”程处默相当豪气的道。
这几小子,如今一个个也是身家不菲了。跟着李超,也投了不少项目,钱真没少赚。
“回去问你们老子,还有没有闲钱,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做糖买卖。”
李超对几人道。
“做糖买卖?那不是你原来卖给张尹两家的买卖吗?”
“他们把这买卖还给我了。”
“哦,这样啊,算他们识趣。不过既然这买卖都给你们了,那以后自然你们家的,我们怎么也掺一脚分你的利呢。”李感笑着道。
“放心吧,糖买卖很大的,再多些人一起做,也不会对李家有影响,相反,还会更加的赚钱。”
李超的想法也很好,糖产业很大,李超控制关键的部份就好了。比如,大家都来建甘蔗园,都来种甘蔗,甚至李超可以交给他们榨取蔗糖的技术。
他们做甘蔗,甚至把甘蔗粗加工提炼出蔗糖后,李超再直接收购,然后精炼加工成白糖红糖冰糖。
各家是最上游的部份,李家掌握的是中间最有技术的部份,自然也是最赚钱的部份。然后他还能和各家一起做糖的贸易,内销外贸。
这生意,人越多越好,加入的人越多,甘蔗园就越多,甘蔗糖就越多,李家能加工的原材料就越多,就能加工出越多的产品。
真的让李家跟张尹两家一样把这产业垄断了,握在手里,慢慢的经营,别人固然无法分润利益,可这产业也就做不大。
李超选择做大规模,多拉朋友,一起分享利益。
其实除了做糖生意,马上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意,就是盐。
上次李超已经向李世民提供了一个增加收入的办法,就是加征盐税,让朝廷重新控制盐业。
民产、官收、商运、商销,这就是他给李世民提供的未来盐业模式,百姓生产盐,官方收取,然后出售给商人,商人运输和销售,朝廷控制盐的生产,把产出的盐握在手里,商人只能在朝廷手里买盐,每斤盐都要加上盐税。
这等于朝廷向天下百姓加征了人头税,但并不直接向百姓征收,而是直接向盐商们征收。最终盐商们把这税,再转嫁到吃盐的百姓头上,朝廷收了税,但收税成本更低。
盐生意向来是极赚钱的,未来盐肯定会成为大唐商人们争夺的焦点。
不过卖盐不要什么技术,主要还是靠官与商的结合,李超觉得还是不急着去淌那淌浑水。
做糖生意,并不比盐生意差,何况李超还有着技术优势呢,这可是别人没有的。
2100月票,还欠11章!(未完待续。)
钱的机会实在太多。
新晋为开国伯的牛见虎五个,年纪轻轻,他们就不在意百户真封的那点租赋。他们光是给李超做白酒的大区经销商就赚了不少钱了。
何况,李超刚刚告诉他们,他们的长安肥料厂,居然也有这么多的分红。
“其实呢,肥料厂现在口碑已经打起来了,几千贯的红利确实不少,但也不算多。我们这个产业,前景无限好。朝廷已经打算明年努力推广肥料肥田,以提高耕地粮食产量。这是我们的大好机会,我打算今年就不分红了,咱们把红利再投入到生产规模的扩大上去,多招人,多收肥,多加工肥,也把销售区域扩张更大,把肥料卖的更多更好。”
灞上张家沟去年梯田的丰收,可是着实震惊了关中的百姓,连朝廷的官员都惊动了。没半分,这年头,你们一亩地多收个一两斗,都足以得到官府重视,甚至是批红挂彩的奖励,让你去推广传播经验了,何况还在灞上种出了水稻,还产量如此之高。
简直是颠覆他们的认知。
就算今年李世民不上台,李渊也一样会让朝廷全面推广肥料。
“哥,我们都听你的,要不咱们把醉仙楼的红利也拿来投入肥料厂。”
去年,李超刚弄肥料厂的时候,这几个家伙可是嫌弃的很。根本不信这东西能有什么前景钱途。
但现在,事实说话。
“你们舍得投钱是好事,不过我打算建一个种子厂。”
“啥种子厂?”
“就是专门优先种子,麦种、稻种、粟种、豆种啊这些。精选出最上等的种子,然后卖给种地的百姓。”
“这个种子不都是大家自己种粮食成熟后留个种就是吗?”
“种子可也是门大学问的,种子好,自然就粮食长的好,产量高。”
后世的农民种地,可是很少自己留种的,多是购买种子公司的种。不说别的,就一个杂交水稻,就是相当的了得。一亩地种上一两千斤稻子,自己留种,可是种不出这样的杂交高产水稻的。
李超就打算也涉足这行,慢慢来,一点点来。
可以建一个育种基地,培养出更优良的种子,精选出上好的种子,然后出售给农民,让这庄稼,一开始就更好。
不过这得是个长期项目,得慢慢来。估计钱得投不少,见效不会那么快。但李超相信,一旦做出来了,那也肯定会非常了得的。
“哥,我们也不懂这些,但我们都听你们的。要多少钱,直接说,我们都投。”程处默相当豪气的道。
这几小子,如今一个个也是身家不菲了。跟着李超,也投了不少项目,钱真没少赚。
“回去问你们老子,还有没有闲钱,愿不愿意跟我一起做糖买卖。”
李超对几人道。
“做糖买卖?那不是你原来卖给张尹两家的买卖吗?”
“他们把这买卖还给我了。”
“哦,这样啊,算他们识趣。不过既然这买卖都给你们了,那以后自然你们家的,我们怎么也掺一脚分你的利呢。”李感笑着道。
“放心吧,糖买卖很大的,再多些人一起做,也不会对李家有影响,相反,还会更加的赚钱。”
李超的想法也很好,糖产业很大,李超控制关键的部份就好了。比如,大家都来建甘蔗园,都来种甘蔗,甚至李超可以交给他们榨取蔗糖的技术。
他们做甘蔗,甚至把甘蔗粗加工提炼出蔗糖后,李超再直接收购,然后精炼加工成白糖红糖冰糖。
各家是最上游的部份,李家掌握的是中间最有技术的部份,自然也是最赚钱的部份。然后他还能和各家一起做糖的贸易,内销外贸。
这生意,人越多越好,加入的人越多,甘蔗园就越多,甘蔗糖就越多,李家能加工的原材料就越多,就能加工出越多的产品。
真的让李家跟张尹两家一样把这产业垄断了,握在手里,慢慢的经营,别人固然无法分润利益,可这产业也就做不大。
李超选择做大规模,多拉朋友,一起分享利益。
其实除了做糖生意,马上还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意,就是盐。
上次李超已经向李世民提供了一个增加收入的办法,就是加征盐税,让朝廷重新控制盐业。
民产、官收、商运、商销,这就是他给李世民提供的未来盐业模式,百姓生产盐,官方收取,然后出售给商人,商人运输和销售,朝廷控制盐的生产,把产出的盐握在手里,商人只能在朝廷手里买盐,每斤盐都要加上盐税。
这等于朝廷向天下百姓加征了人头税,但并不直接向百姓征收,而是直接向盐商们征收。最终盐商们把这税,再转嫁到吃盐的百姓头上,朝廷收了税,但收税成本更低。
盐生意向来是极赚钱的,未来盐肯定会成为大唐商人们争夺的焦点。
不过卖盐不要什么技术,主要还是靠官与商的结合,李超觉得还是不急着去淌那淌浑水。
做糖生意,并不比盐生意差,何况李超还有着技术优势呢,这可是别人没有的。
2100月票,还欠11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