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老舍之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写在前面的话;迟到的老舍缘
多年前,我读到初中,姨送了一本谈创作的书给我,至今其他全忘了,不能忘怀的就是读到老舍先生的短文《著者略历》,感觉真是美极了、风趣极了,虽三言两语,却精简至极、盎然之至,仿佛在逗戏、调侃着被介绍的一方,说的是别一人,活到四十,“博大家一笑”,不过尔尔,留在世界的痕迹,有儿女、文字,就够了。是那种看得开、襟怀坦荡的人的心态。它顿使我悟到,世间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活法和经营文字的方式。
先生是这样写的: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发表于1938年2月《宇宙风》第60期)这段文字经得住一读再读,是那种半文半白而又流畅灵动的“独白”,不太像他在其他文章中写出的那类同样很出味道的纯粹“大白话”。
据资料介绍,20世纪30年代中期,北大、清华、燕京等数所大学的文人在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家里举行“读诗会”,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老舍的文字最经得住读”,沈从文还加上“环转如珠,流畅如水”的评语。这就是说,老舍的同时代人,就已认识到其作品的价值来了(吴福辉:《今日老舍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在英国最著名的牛津大学做客座研究员时,那里的东方研究所所长告诉他,他教牛津的学生学中国语文时,选的教材就是老舍的《我这一辈子》(另一个学习的是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它是一本分门类、以史为线,概要介绍中国文化的小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经史子集的内容、来龙去脉。)。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也是上到大学之时,才得以见着的,自己误打误撞买了来,看过后爱不释手,从没有哪位老师郑重推荐。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遗憾。
同时,我又不得不佩服牛津大学的“牛气”、眼光:人家确有那样的资本,一下子找着了“中国语文”里最精华、最出彩的“脉”,学到了正宗、自如、圆熟的白话语言,了解到精确的中国人的生活、情味与风俗细节等,真是无有第二人可以代替。
在我看来,老舍先生应该是20世纪中国作家中最为杰出的长篇小说大师。
他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文化意味,最经得住时间考验,各种文体也都会,一生发表过长篇、中篇、短篇小说,还写了散文、话剧、论文、京剧、曲剧、大鼓、相声、单弦、歌剧、创作谈、太平书、新旧体诗、河南坠子、太平歌词、电影剧本……搞过翻译,把英文译为中文,中文译为英文,合计近一千万字。
一身集聚了如此多的光华,对我们来说,一个个都构成了难以想象又极愿了解的谜,且让我们来具体见识见识。
有了这两样,我觉得英国学生对中国文化,就能有初步了解了。
鲁迅等作家是南方人,文字半文半白,或者是欧式化的语言,不是正宗北京大白话。真正白话了的,把它变成活泼的、可以对付一切的是老舍,他是北京人。但即使在他,也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开始在英国写的几个长篇,就有点拗口,到《小坡的生日》以后,才走出来了。
写在前面的话;迟到的老舍缘
多年前,我读到初中,姨送了一本谈创作的书给我,至今其他全忘了,不能忘怀的就是读到老舍先生的短文《著者略历》,感觉真是美极了、风趣极了,虽三言两语,却精简至极、盎然之至,仿佛在逗戏、调侃着被介绍的一方,说的是别一人,活到四十,“博大家一笑”,不过尔尔,留在世界的痕迹,有儿女、文字,就够了。是那种看得开、襟怀坦荡的人的心态。它顿使我悟到,世间原来还有这样一种活法和经营文字的方式。
先生是这样写的: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今已有一女一男,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是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能有点出息!(发表于1938年2月《宇宙风》第60期)这段文字经得住一读再读,是那种半文半白而又流畅灵动的“独白”,不太像他在其他文章中写出的那类同样很出味道的纯粹“大白话”。
据资料介绍,20世纪30年代中期,北大、清华、燕京等数所大学的文人在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家里举行“读诗会”,结果大家不约而同地认为“老舍的文字最经得住读”,沈从文还加上“环转如珠,流畅如水”的评语。这就是说,老舍的同时代人,就已认识到其作品的价值来了(吴福辉:《今日老舍的意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在英国最著名的牛津大学做客座研究员时,那里的东方研究所所长告诉他,他教牛津的学生学中国语文时,选的教材就是老舍的《我这一辈子》(另一个学习的是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它是一本分门类、以史为线,概要介绍中国文化的小书,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等经史子集的内容、来龙去脉。)。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也是上到大学之时,才得以见着的,自己误打误撞买了来,看过后爱不释手,从没有哪位老师郑重推荐。这确实是个很大的遗憾。
同时,我又不得不佩服牛津大学的“牛气”、眼光:人家确有那样的资本,一下子找着了“中国语文”里最精华、最出彩的“脉”,学到了正宗、自如、圆熟的白话语言,了解到精确的中国人的生活、情味与风俗细节等,真是无有第二人可以代替。
在我看来,老舍先生应该是20世纪中国作家中最为杰出的长篇小说大师。
他的作品中,有着浓郁的文化意味,最经得住时间考验,各种文体也都会,一生发表过长篇、中篇、短篇小说,还写了散文、话剧、论文、京剧、曲剧、大鼓、相声、单弦、歌剧、创作谈、太平书、新旧体诗、河南坠子、太平歌词、电影剧本……搞过翻译,把英文译为中文,中文译为英文,合计近一千万字。
一身集聚了如此多的光华,对我们来说,一个个都构成了难以想象又极愿了解的谜,且让我们来具体见识见识。
有了这两样,我觉得英国学生对中国文化,就能有初步了解了。
鲁迅等作家是南方人,文字半文半白,或者是欧式化的语言,不是正宗北京大白话。真正白话了的,把它变成活泼的、可以对付一切的是老舍,他是北京人。但即使在他,也有一个摸索的过程,开始在英国写的几个长篇,就有点拗口,到《小坡的生日》以后,才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