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三国名将:一个历史学家的排行榜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嘉平三年(251)正月,从孙吴方面传来消息:七十岁的吴主孙权,为了防备魏军在自己万一去世之后,直捣都城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下令动员十万人丁,在正对建业的长江北岸,一处名叫堂邑的地方(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筑起堤坝堵塞当地一条叫做涂水的河流,以淹没北岸大片地区。王凌得报,立即上奏朝廷,请求大举出兵反击。他的想法是:只要从中央得到调兵的虎符,即可借机举兵起事。
他的上奏,当然得不到司马懿的批准。王凌无可奈何,只好等待下一次的机会。由于心情急切,王凌走出了相当草率的一着。这是一着什么棋呢?
原来,新任兖州刺史已经来到平阿,其人叫做黄华。黄华本是凉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酒泉市)的地方势力首领,多年之前曾经割据酒泉,与曹魏政府对抗。后来山穷水尽,举手投降,从此改换门庭入了正流。经过多年的努力争取,他好不容易才挣到一个兖州刺史的职位。就是这样的角色,王凌竟然想争取他来做令狐愚第二。黄华到职不久,王凌派心腹杨弘去平阿,劝说黄华参加自己的行动。殊不知杨弘没有说服黄华不说,反而和黄华联名写了一封检举报告,连夜送往京城洛阳。司马懿收到检举报告,认为动手的时机已到,立即秘密下令,调集数万中央军的精锐兵马,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灭王凌。
这年五月,司马懿悄悄率军出发。为了保持机密性,连往常他出兵时,天子要亲临送行这一项表示殊荣的仪式也取消了。大军离开洛阳,登上舟船,经黄河,向南进入淮河北岸的大支流颍水,扬帆南下,急行军八百多里,来在豫州汝南郡项县以北十里处的百尺堰(在今河南省沈丘县)。这百尺堰,是曹魏在颍水屯田区修建的大型灌溉工程。由百尺堰再沿颍水顺流而下,三四天内即可抵达王凌所在的寿春城下(今安徽省寿县)。司马懿进至百尺堰,对寿春形成大兵压境之势后,下令暂停进军,准备向王凌实施攻心之术。
他先以朝廷名义下达公开文书,在列举王凌诸般罪状之后,又宣布对王凌的罪行加以特赦,算是威恩并举。同时,他又命令随军前来的王广,写信劝告自己的老父亲,早日主动向朝廷谢罪,不要负隅顽抗。朝廷的文书与王广的家信,立即由特使送达王凌。特使出发后,司马懿传令各军,作好全力进攻寿春城池的准备。
在王凌那一方面,司马懿的大军还未到达百尺堰时,他已得到了一点消息。但是直到这时,他都还不知道杨康已经在京城告发了自己;而黄华和杨弘,把联名上交检举报告之事,也对他隐瞒得滴水不漏。因此,王凌虽然怀疑司马懿来意不善,但又总觉得对方未必就知道自己的底细。于是,他一面派出快马驰往百尺堰方向,送去向司马懿问候致意的书信,企图探明对方动兵的意向,一面又动员本部上万兵马,作好应变的准备。他自己则率领幕僚和数百精锐亲兵,由寿春乘轻舟溯颍水而上,就近等候使者带回消息之后,好尽快决定对策。
他离开寿春时,派出了第一批信使。走到途中,又接连派出两批信使。但是,眼看已经西出寿春城池三百里有余,三封书信均无回音不说,连十多名信使也没有回来一个。王凌终于明白大事不妙。他正要下令回转寿春,司马懿的特使倒先赶到了。
王凌停舟之处,名叫浦口,其地西距百尺堰也有一百里左右。当他看罢朝廷文书和儿子家信之后,立时明白自己已经陷入绝境之中。
武力抵抗须有实力作后盾,而现时双方的实力对比悬殊。由于得不到中央的调兵命令和铜虎符,身为扬州战区指挥长官的王凌,也无法大规模调集东南战区的军队。现时他所能调遣的,只有直属本部的兵马一万余人。而对方麾下有中央军精锐好几万人,随时能够动员的后备兵力还未计算在内。加之兖州的黄华与杨弘,已经站到司马懿一边,战端一开,王凌还将受到平阿方向的夹攻。对方大兵已经压境,即使王凌想强征民丁入伍扩充军队,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总而言之,王凌如果想要凭借寿春城池拼死相抗,除了白白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外,别无其他结果。
年近八十岁的王凌,倒也不愧是一条铁骨好汉。当他清楚看到抵抗已经没有意义,只会导致寿春城中军民玉石俱焚的结果之后,仰天长叹一声,决定单舟直往司马懿军前辞职谢罪,独自承担一切后果。
五月初十,王凌抵达了一处名叫丘头的地方(在今河省沈丘县)。丘头在百尺堰以南五十里。司马懿在百尺堰稍事停留后,挥军东下。行至丘头,侍从来报,太尉王凌遣幕僚王彧,前来呈交王凌的太尉印绶、节旄,并送王凌亲笔谢罪书信一封。高坐船楼的司马懿,把印绶和节旄扫了一眼,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他把来信展开,只见上面写道:“身陷刑罪,谬蒙赦宥。今遣掾送印绶,顷至,当如诏书,自缚归命。虽足下私之,官法有分。”大意是说,我犯罪本当受刑,却承蒙您的赦免和原谅;现今派遣下属送上我的官印,我会按照皇上诏书的指示,捆绑自己前来归案;虽然您私人对我施予恩惠,但是承受官方法律的处置是我的本分。
这就是王凌的举手投降书。司马懿率领数万兵马急速前行上千里路,目的也正是要得到这寥寥三十三字。他吩咐部属,准备迎接来降的王凌。
接受投降,如同抵御敌人,这是中国兵家的座右铭。只见丘头附近的水面上,战船如飞雁队形排开。船上旌旗飘拂,刀矛闪光,一片肃杀气象。居中是一艘三层楼船,长十多丈,髹以彩漆,上建大旗,这就是主帅司马懿的座舟。列阵刚毕,王凌的小船也到了,须发皓白的魏朝太尉,双手反缚,赤裸上身,跪于船头之上。待他来到前锋战船时,便有司马懿的幕僚上船,为他解开绳索,穿上衣裳,并且问候致意。至此,受降仪式便在上万人的注视之下结束了。
王凌受到这样温和的待遇,松了一口大气。他以为这是司马懿真正将要赦免他的表示,就下到旁侧的一艘小船,要前往楼船去见司马懿。不料小船行驶到距楼船还有十多丈远时,便有两艘战船飞快上前,把他的小船截住,不准前进。王凌这才知道情况不容乐观,只得遥遥对着楼船上的司马懿,大声说道:“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而乃引军来乎!”您只消用简短书简召唤我,我难道敢不来吗?何须如此兴师动众啊!
高坐船楼的司马懿,傲然俯视对方,朗声答道:“以卿非肯逐折简者故也。”因为您不是简短书简所能召唤来的人呀。
王凌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司马懿,愤然指责道:“卿负我!”您对不起我!
司马懿依旧是居高临下的傲然态度,缓缓答道:“我宁负卿,不负国家!”我宁可对不起您,也不能对不起皇上!请注意,此处司马懿口中的“国家”,是当时的习用语,准确含义是指正在位的皇帝,而非政治的体制,这是史学名家周一良先生的独到之见。
两位年过古稀的老者,两位魏朝的四世元老,就这样旁若无人一般,在颍水的江面之上,打了一阵子嘴仗。司马懿怕王凌还会说出更难听的话来,把手一挥,立刻从拦截王凌的战船上跳出两名武士,一左一右,提起王凌就丢上战船。然后,那战船在四艘巡江轻舟的警卫下,径自向码头驶去。
按照司马懿的指示,江西岸的码头上,早已有一支铁骑兵队伍在此恭候。王凌一被押送上岸,即将由他们带回京都问罪。舍舟登岸,已是红日西下之时,王凌举目四望,但见川原苍茫,残阳如血,不禁悲从中来。他想知道此去自己的生死如何,便向骑兵队长索要钉棺材盖板的铁钉,以试司马懿之意。经过请示,那队长把两枚长长的棺钉,放到王凌面前。王凌自知必死,也就不再犹豫。当天深夜,王凌一行来到百尺堰以南的项县(今河南省沈丘县)。在驿馆之中,王凌长叹道:“年将八十,竟然身名并灭了!”说完之后,断然仰头喝下毒药而死。
以王凌为首的反抗力量,到此被彻底消灭。但是,就在三个月后的八月初五,七十三岁的司马懿,也病死在洛阳,到阴间去同老朋友王凌见面相会了。
淮扬的军事行动,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激烈战斗,但是司马懿的用兵特色,依然清晰显现出来。在做好最坏打算的情况下,尽力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他惯用的策略。换言之,尽量在斗智上下功夫,而不在斗力上费力气。以往对付诸葛亮是如此,现在对付王凌更是如此。在自己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次用兵中,他就用这样的收官表演,告别了历史舞台。撇开道德上的拷问和衡量,单单就沙场用兵的军事才能而论,综合他在辽东之战和其他战场的表现,他应当评为曹操之后,曹魏主帅型名将第二名。也正是凭借军事上的战功积累,他也才能逐渐掌控曹魏后期的朝廷大权,为后来司马氏的代魏奠定了基础。
总的说来,司马师代魏的过程,经历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每人的双手都沾满鲜血。鲜血不仅来自大量无辜的平民和俘虏,而且来自在位的年轻皇帝。这种动辄就使用灭绝生命来解决问题的野蛮手段,连他们的后代子孙,东晋明帝司马绍,听说之后也惊讶羞惭不已,长叹说:“如果是这样,皇朝的命运怎能长久啊!”司马绍所指的短命皇朝,就是西晋。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必定会受到严厉惩罚,而且老天爷往往还用极其公平的方式,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而司马氏受到的惩罚,到西晋皇朝的第二代就迅速兑现。太熙元年(290)四月,五十五岁的晋武帝死亡,儿子司马衷继位为晋惠帝。晋惠帝生母的堂妹杨皇后,升为皇太后;其生父杨骏,出任首席辅政大臣。晋惠帝的妻子贾氏,则被立为皇后。一年之后的三月间,三十四岁的贾皇后有样学样,挥起屠刀搞政变,杨骏及其心腹下属均被诛杀三族,皇太后杨氏被逼自杀。六月间,贾皇后又将屠刀对准司马氏家族自身,先后诛杀辅佐朝政的亲王司马亮、司马玮。接下来,执掌朝政的赵王司马伦,又废黜逼死贾皇后,夺取了皇帝的位置,由此引发了宗族亲王之间的血腥夺权大战,即“八王之战”,导致西晋皇朝的迅速覆亡,成为秦以后的第二个短命统一皇朝。野蛮践踏生命者,最终使自己后代的生命也受到无情践踏。这正是:
好生之德谁无视,报复循环在眼前!
关于司马懿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曹魏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邓艾。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邓艾
从功劳贡献来说,他一举消灭了蜀汉政权,为历史走向统一,做出了巨大的促进;从人生奋斗来说,他从孤苦贫穷的农村放牛娃,努力奋斗变成战果辉煌的一代名将。但是很可惜,后世对他的了解和认识,至今还存在不小的偏差……
一草根俊杰
本节出场的这一位,是一位非同凡响的曹魏将领:从功劳上说,他一举消灭了蜀汉政权,为历史走向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人生奋斗来说,他从孤苦贫穷的农村放牛娃,努力奋斗变成战果辉煌的一代名将,其励志奋斗史,又是对草根底层的深刻启迪。他,就是曹魏极具个性色彩的名将邓艾。但是很可惜,后世对他的了解和认识,至今还存在不小的偏差,所以需要好好对他作一番介绍。那么邓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通过怎样的努力,改变了自己艰难的处境?改变处境之后,他在做官和做人两方面有何突出的表现?他又如何脱颖而出,变成了蜀汉主帅姜维的大克星呢?
邓艾字士载,东汉荆州棘阳县(棘阳县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氏。据《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记载,他的出身,是社会最底层的草根。草根到什么样子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首先,他家的经济情况很差。很早就死了爹,没有顶梁柱。在当地过不下去,被迫流浪到异乡找生路,到了东边几百里外的豫州襄城县(今河南省襄城县),被当地政府强制性收容,当了史书所说的“典农部民”。也就是曹操屯田区的农民。
其次,他家的社会地位太低。当时曹操地盘上的自耕农民,已经是社会的底层;而屯田区的农民,地位比普通的自耕农民还要低,相当于半农奴。低在哪里呢?一是被剥削得更厉害。曹操为了解决战乱时期粮食紧缺的难题,把流浪的民众,强行按照军队的组织系统,安置在公家的荒地上耕种。收获的粮食与政府分成:使用公家耕牛的,四六开,公家得六成,你只得四成;不用公家耕牛的,对半开,各得五成。但这只是表面上或形式上的规定,实际上的分成,屯田农民还要更吃亏,比起耕种自己土地的自耕农来,其负担要重好几倍。二是人身自由还受限制,不像自耕农民,有随意行动的自由。既然是半农奴,就要实行军事化管理,把你和土地捆绑在一起;如果胆敢逃亡,抓到就砍脑袋,而且连妻子、儿子一起砍。
邓艾就出生在这样不幸的草根家庭里,小时候当过放牛娃,还给人赶过车。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他怎么办呢?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走邪门歪道,而是认准一条路,去同命运抗争。他认准的这条路,就是前面讲吕蒙时说到的八个字,读书充电,增强力量。不过,吕蒙读书充电,是从进入军队当将领的青年时期才开始,而且还是在孙权的严格督促之下才认真照办的。相比之下,邓艾就不一样了,小小少年时已经开始读书,而且完全出于自觉自愿,实在是难得。他的发奋努力,终于取得效果,他被本地的典农都尉,评比公布为“都尉学士”,相当于拿到正式的学历证书了。当时管理曹魏屯田民众的军事化官员,与县一级相当的是典农都尉,与郡一级相当的是典农中郎将。所谓“都尉学士”,也就是县级屯田区的学习标兵。当了学习标兵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可以不放牛了,不赶车了,不下田干活了,还可以到典农都尉的办事机构,去坐办公室当白领办事员。
但是很可惜,一个天生的生理缺陷又限制了他,使他没有能够当上白领、骨干、精英,即现今说的“白骨精”。原因是他口吃,于是他被安排去当“稻田守丛草吏”,就是在稻田里边看守稻草堆的办事员。你不是说话结巴吗?去对一座座稻草堆说吧,再结巴也没有关系。显然,这个安排很有点挖苦人。但是,邓艾从小在逆境当中长大,抗压能力没得说,这种打击对他来说是小意思。他依旧发奋读书充电,增强自身能力,而且把重点放在用兵本领的培养上。为什么呢?我说话结巴,当耍嘴皮子的文官受到限制,那小爷我将来就去当靠智慧、靠勇敢的将军,带兵打仗,彻底改变处境。从此,他每到一处地方,就会运用学到手的兵法知识,观察高山大湖,指指点点,说这里可以安营扎寨,那里可以派兵埋伏,如何如何。旁人见了总是嘲笑他,说他脑子有病。他也毫不在意,他想:你们这些小燕雀啊,哪里知道我的鸿鹄之志啊!有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放在他身上,就是不想当将军的放牛娃,就不是好放牛娃了。
邓艾如此发奋努力,他会实现自己改变处境和命运的愿望吗?他又碰上了一位什么样的贵人,帮他实现了处境和命运的改变呢?
东汉以来,全国上百个郡的行政长官,每年都要在规定时间,派下属前往京城洛阳,向中央上报当年本郡各方面的重要统计数据,包括人口增长的统计,土地开垦的统计等等。这一项重要制度,专门名词叫做“上计”,即上报数据统计。承担此项职责的下属,则称为“计吏”。对于各个郡的长官而言,这是向中央直接汇报本人政绩,事关本人的乌纱帽和前程,所以照例要选拔能力强、口才好而且对自己忠心的下属,来担此“计吏”的重任。对于朝廷而言,由于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中央的执政大臣,曹魏当时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往往会参与数据汇报的会议,并且提出询问。除了关心国事的动机,执政大臣还有私人的考虑。什么考虑呢?原来,当时的三公,具有一项特权,史书叫做“开府自辟僚属”。凡是当上了三公的,都可以开设自己独立的办公厅,其中的下属办事官员,都由三公自行任命,无需经过中央的人事部门。这一项特权,就为三公发展自己的嫡系势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的重量级政治人物,发展自己的势力有两条常用的办法,一是收门生,二是收下属。曾经当过下属的,叫做“故吏”,以后无论做到多大的官,都是自己的老部下。后来的蒋介石先生,不仅当军校校长,广收门生,而且还把军校的学生,大量任命为自己的下属将领,成为故吏,就是从这儿学来的招数。由于前来中央汇报的,都是地方各个郡精挑细选出来的得力干员,所以参加汇报会,从中发现人才,收为自己的下属,就是三公发展自己势力的常用手段。而通过“上计”进入中央当官,也成为仕途高升的另一条通路。
邓艾所在的郡一级屯田区,长官叫做襄城典农中郎将,照例也要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央统计汇报会。但是这一年,长官犯了难,因为选来选去,选不出符合上面三个条件,即能力强、口才好而且对自己忠心的下属,去进京汇报。最后,他的眼睛落在邓艾的身上,此人虽然口才差一点,能力和忠心却是绰绰有余,进京汇报即便得不到高分,却也绝对不会捅出大娄子。好,就是他了。但是,这位长官万万没有想到,邓艾进京汇报,不仅得了满分,而且还被一位政治强人看中,把他任命为自己的下属,直接提拔到京城当官了。
这位政治强人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
原来,此时的司马懿,正在中央朝廷,担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他在汇报会上,看到这个邓艾,不仅对本屯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有宽广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而司马懿当时,又与自己的政敌,担任大将军的曹爽,明争暗斗,所以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对邓艾这样的人才,他还能放过吗?于是,司马懿赶紧发出任命书,任命邓艾为自己太尉府的下属。从此,邓艾脱离了艰难的底层处境,开始展翅高飞。
邓艾得到司马懿的贵人相助,开始大显身手,节节高升。那么处境发生变化之后,邓艾在做官和做人两方面,有什么样的突出表现呢?
在做官方面,他最突出的表现是向朝廷建议,在淮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屯田,为后来西晋攻灭孙吴完成统一,打好坚实的战略基础。邓艾到了司马懿的太尉府,并没有待多久。因为司马懿的本意,就是把他收为下属,正式确定老部下的关系之后,尽快放出去,到中央其他的要害部门去担任职务,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邓艾不久就到尚书台担任了尚书郎。而尚书台是中央的行政机构,实权很大,当时主要是在曹爽的控制之下。邓艾进尚书台任职,算是司马懿打进尚书台的一个卒子。
邓艾一进尚书台,就提出一项重大建议。什么建议呢?
在这时,曹魏有心扩大屯田的范围,积累粮食,为进攻和消灭孙吴提前做准备。但是在哪里扩大屯田,怎么样扩大屯田,曹爽手下的尚书台官员们,既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更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从来没有接过地气,所以都不敢接手这个烫手的项目策划。邓艾则不同,他不仅长期读书,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就是屯田农民出身,而且经常把学到手的军事知识,用来指点江山,在这方面早就具有实践经验。邓艾立即接过这个项目,要好好露他一手。他很快离开京城洛阳,直奔东南,沿着淮河北岸的大支流颍水,认真实地踏勘,一直踏勘到淮河之滨,回来就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他报告的原文,《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有详细记载,其要点有三:一是屯田区的扩大,就选在土地肥沃、水流充沛的淮河两岸,这是进攻孙吴时,我方大军的必经地带。二是要把这里的河渠系统,彻底加以改造,加宽加深再加固,使之具有双重的军事功能:平时排泄洪水消除水患,使农田得到充足的灌溉,从而保障军粮的增产和储备;对孙吴作战时,又可以作为漕运的干线通道,从而保障前方的军粮供应。三是专门安排五万军队,每年按照十分之二的比例,轮番让一万人回家休整,经常保持有四万人马在此屯田;六七年间,可以积累起十万精兵足够吃五年的粮食。凭借这样充足的储备,向孙吴发动毁灭性的进攻,就胜券在握了。
报告一交上去,立即得到军界元老司马懿的高度赞赏,认定这是一份极具长远战略眼光的重大军事策划,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结晶,不仅将之很快付诸实施,从此还对邓艾特别加以提拔重用,安排他到作战部队当中去大展身手。邓艾也没有辜负这个伯乐的赏识,进入军队后,当军事参谋当得出色,当领兵将领也当得出色。到了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执掌朝政的时候,邓艾已经升为讨寇将军,兼任汝南郡太守。这豫州的汝南郡,是一个很著名的大郡,能够当上这里的行政长官太守,说明邓艾已经开始在军政界崭露头角。
在做人方面,他最突出的表现是懂得报恩。地位上升了,权力变大了,他却完全没有忘本。一到汝南郡的任上,他就要去完成一桩藏在心头很久的愿望。什么心愿呢?两个字:报恩。报谁的恩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他所管辖的汝南郡,就在襄城县屯田区的东边,两者紧紧相邻。当初他在屯田区看守稻田草堆的时候,一位同事的父亲,看他家里日子过得艰难,就经常给他经济上的资助。拿到资助的邓艾,有什么反应呢?《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上记载了五个字:“艾初不称谢。”这里的“初不”,准确含义是完全不。他为何完全不道谢呢?这就是他为人的个性了:一是因为人家的恩情太大,话再多也无法表达心意,何况自己说话还结巴,干脆就来一个“大恩不言谢”。二是因为他当时就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现今不必说空话。好,现今我邓艾时来运转了,报恩的时候也到了。于是他来到屯田区,找到恩人的家。可惜那位同事的老父亲,早已死去。邓艾吩咐下属,代表自己到墓地上,隆重祭拜一番;又给同事的老母亲,献上一大笔钱财和生活用品;最后又举荐那位同事,担任自己以前当过的职务,也就是向中央汇报的“计吏”,从而使对方也有向上发展的机会。一句话,他知恩图报,是一个地位变了而良心完全没有变的人。老实说,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在做官和做人两... -->>
嘉平三年(251)正月,从孙吴方面传来消息:七十岁的吴主孙权,为了防备魏军在自己万一去世之后,直捣都城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下令动员十万人丁,在正对建业的长江北岸,一处名叫堂邑的地方(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筑起堤坝堵塞当地一条叫做涂水的河流,以淹没北岸大片地区。王凌得报,立即上奏朝廷,请求大举出兵反击。他的想法是:只要从中央得到调兵的虎符,即可借机举兵起事。
他的上奏,当然得不到司马懿的批准。王凌无可奈何,只好等待下一次的机会。由于心情急切,王凌走出了相当草率的一着。这是一着什么棋呢?
原来,新任兖州刺史已经来到平阿,其人叫做黄华。黄华本是凉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省酒泉市)的地方势力首领,多年之前曾经割据酒泉,与曹魏政府对抗。后来山穷水尽,举手投降,从此改换门庭入了正流。经过多年的努力争取,他好不容易才挣到一个兖州刺史的职位。就是这样的角色,王凌竟然想争取他来做令狐愚第二。黄华到职不久,王凌派心腹杨弘去平阿,劝说黄华参加自己的行动。殊不知杨弘没有说服黄华不说,反而和黄华联名写了一封检举报告,连夜送往京城洛阳。司马懿收到检举报告,认为动手的时机已到,立即秘密下令,调集数万中央军的精锐兵马,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攻灭王凌。
这年五月,司马懿悄悄率军出发。为了保持机密性,连往常他出兵时,天子要亲临送行这一项表示殊荣的仪式也取消了。大军离开洛阳,登上舟船,经黄河,向南进入淮河北岸的大支流颍水,扬帆南下,急行军八百多里,来在豫州汝南郡项县以北十里处的百尺堰(在今河南省沈丘县)。这百尺堰,是曹魏在颍水屯田区修建的大型灌溉工程。由百尺堰再沿颍水顺流而下,三四天内即可抵达王凌所在的寿春城下(今安徽省寿县)。司马懿进至百尺堰,对寿春形成大兵压境之势后,下令暂停进军,准备向王凌实施攻心之术。
他先以朝廷名义下达公开文书,在列举王凌诸般罪状之后,又宣布对王凌的罪行加以特赦,算是威恩并举。同时,他又命令随军前来的王广,写信劝告自己的老父亲,早日主动向朝廷谢罪,不要负隅顽抗。朝廷的文书与王广的家信,立即由特使送达王凌。特使出发后,司马懿传令各军,作好全力进攻寿春城池的准备。
在王凌那一方面,司马懿的大军还未到达百尺堰时,他已得到了一点消息。但是直到这时,他都还不知道杨康已经在京城告发了自己;而黄华和杨弘,把联名上交检举报告之事,也对他隐瞒得滴水不漏。因此,王凌虽然怀疑司马懿来意不善,但又总觉得对方未必就知道自己的底细。于是,他一面派出快马驰往百尺堰方向,送去向司马懿问候致意的书信,企图探明对方动兵的意向,一面又动员本部上万兵马,作好应变的准备。他自己则率领幕僚和数百精锐亲兵,由寿春乘轻舟溯颍水而上,就近等候使者带回消息之后,好尽快决定对策。
他离开寿春时,派出了第一批信使。走到途中,又接连派出两批信使。但是,眼看已经西出寿春城池三百里有余,三封书信均无回音不说,连十多名信使也没有回来一个。王凌终于明白大事不妙。他正要下令回转寿春,司马懿的特使倒先赶到了。
王凌停舟之处,名叫浦口,其地西距百尺堰也有一百里左右。当他看罢朝廷文书和儿子家信之后,立时明白自己已经陷入绝境之中。
武力抵抗须有实力作后盾,而现时双方的实力对比悬殊。由于得不到中央的调兵命令和铜虎符,身为扬州战区指挥长官的王凌,也无法大规模调集东南战区的军队。现时他所能调遣的,只有直属本部的兵马一万余人。而对方麾下有中央军精锐好几万人,随时能够动员的后备兵力还未计算在内。加之兖州的黄华与杨弘,已经站到司马懿一边,战端一开,王凌还将受到平阿方向的夹攻。对方大兵已经压境,即使王凌想强征民丁入伍扩充军队,也没有充分的时间。总而言之,王凌如果想要凭借寿春城池拼死相抗,除了白白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外,别无其他结果。
年近八十岁的王凌,倒也不愧是一条铁骨好汉。当他清楚看到抵抗已经没有意义,只会导致寿春城中军民玉石俱焚的结果之后,仰天长叹一声,决定单舟直往司马懿军前辞职谢罪,独自承担一切后果。
五月初十,王凌抵达了一处名叫丘头的地方(在今河省沈丘县)。丘头在百尺堰以南五十里。司马懿在百尺堰稍事停留后,挥军东下。行至丘头,侍从来报,太尉王凌遣幕僚王彧,前来呈交王凌的太尉印绶、节旄,并送王凌亲笔谢罪书信一封。高坐船楼的司马懿,把印绶和节旄扫了一眼,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他把来信展开,只见上面写道:“身陷刑罪,谬蒙赦宥。今遣掾送印绶,顷至,当如诏书,自缚归命。虽足下私之,官法有分。”大意是说,我犯罪本当受刑,却承蒙您的赦免和原谅;现今派遣下属送上我的官印,我会按照皇上诏书的指示,捆绑自己前来归案;虽然您私人对我施予恩惠,但是承受官方法律的处置是我的本分。
这就是王凌的举手投降书。司马懿率领数万兵马急速前行上千里路,目的也正是要得到这寥寥三十三字。他吩咐部属,准备迎接来降的王凌。
接受投降,如同抵御敌人,这是中国兵家的座右铭。只见丘头附近的水面上,战船如飞雁队形排开。船上旌旗飘拂,刀矛闪光,一片肃杀气象。居中是一艘三层楼船,长十多丈,髹以彩漆,上建大旗,这就是主帅司马懿的座舟。列阵刚毕,王凌的小船也到了,须发皓白的魏朝太尉,双手反缚,赤裸上身,跪于船头之上。待他来到前锋战船时,便有司马懿的幕僚上船,为他解开绳索,穿上衣裳,并且问候致意。至此,受降仪式便在上万人的注视之下结束了。
王凌受到这样温和的待遇,松了一口大气。他以为这是司马懿真正将要赦免他的表示,就下到旁侧的一艘小船,要前往楼船去见司马懿。不料小船行驶到距楼船还有十多丈远时,便有两艘战船飞快上前,把他的小船截住,不准前进。王凌这才知道情况不容乐观,只得遥遥对着楼船上的司马懿,大声说道:“卿直以折简召我,我当敢不至邪?而乃引军来乎!”您只消用简短书简召唤我,我难道敢不来吗?何须如此兴师动众啊!
高坐船楼的司马懿,傲然俯视对方,朗声答道:“以卿非肯逐折简者故也。”因为您不是简短书简所能召唤来的人呀。
王凌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司马懿,愤然指责道:“卿负我!”您对不起我!
司马懿依旧是居高临下的傲然态度,缓缓答道:“我宁负卿,不负国家!”我宁可对不起您,也不能对不起皇上!请注意,此处司马懿口中的“国家”,是当时的习用语,准确含义是指正在位的皇帝,而非政治的体制,这是史学名家周一良先生的独到之见。
两位年过古稀的老者,两位魏朝的四世元老,就这样旁若无人一般,在颍水的江面之上,打了一阵子嘴仗。司马懿怕王凌还会说出更难听的话来,把手一挥,立刻从拦截王凌的战船上跳出两名武士,一左一右,提起王凌就丢上战船。然后,那战船在四艘巡江轻舟的警卫下,径自向码头驶去。
按照司马懿的指示,江西岸的码头上,早已有一支铁骑兵队伍在此恭候。王凌一被押送上岸,即将由他们带回京都问罪。舍舟登岸,已是红日西下之时,王凌举目四望,但见川原苍茫,残阳如血,不禁悲从中来。他想知道此去自己的生死如何,便向骑兵队长索要钉棺材盖板的铁钉,以试司马懿之意。经过请示,那队长把两枚长长的棺钉,放到王凌面前。王凌自知必死,也就不再犹豫。当天深夜,王凌一行来到百尺堰以南的项县(今河南省沈丘县)。在驿馆之中,王凌长叹道:“年将八十,竟然身名并灭了!”说完之后,断然仰头喝下毒药而死。
以王凌为首的反抗力量,到此被彻底消灭。但是,就在三个月后的八月初五,七十三岁的司马懿,也病死在洛阳,到阴间去同老朋友王凌见面相会了。
淮扬的军事行动,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激烈战斗,但是司马懿的用兵特色,依然清晰显现出来。在做好最坏打算的情况下,尽力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他惯用的策略。换言之,尽量在斗智上下功夫,而不在斗力上费力气。以往对付诸葛亮是如此,现在对付王凌更是如此。在自己军事生涯的最后一次用兵中,他就用这样的收官表演,告别了历史舞台。撇开道德上的拷问和衡量,单单就沙场用兵的军事才能而论,综合他在辽东之战和其他战场的表现,他应当评为曹操之后,曹魏主帅型名将第二名。也正是凭借军事上的战功积累,他也才能逐渐掌控曹魏后期的朝廷大权,为后来司马氏的代魏奠定了基础。
总的说来,司马师代魏的过程,经历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每人的双手都沾满鲜血。鲜血不仅来自大量无辜的平民和俘虏,而且来自在位的年轻皇帝。这种动辄就使用灭绝生命来解决问题的野蛮手段,连他们的后代子孙,东晋明帝司马绍,听说之后也惊讶羞惭不已,长叹说:“如果是这样,皇朝的命运怎能长久啊!”司马绍所指的短命皇朝,就是西晋。做了伤天害理的事,必定会受到严厉惩罚,而且老天爷往往还用极其公平的方式,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而司马氏受到的惩罚,到西晋皇朝的第二代就迅速兑现。太熙元年(290)四月,五十五岁的晋武帝死亡,儿子司马衷继位为晋惠帝。晋惠帝生母的堂妹杨皇后,升为皇太后;其生父杨骏,出任首席辅政大臣。晋惠帝的妻子贾氏,则被立为皇后。一年之后的三月间,三十四岁的贾皇后有样学样,挥起屠刀搞政变,杨骏及其心腹下属均被诛杀三族,皇太后杨氏被逼自杀。六月间,贾皇后又将屠刀对准司马氏家族自身,先后诛杀辅佐朝政的亲王司马亮、司马玮。接下来,执掌朝政的赵王司马伦,又废黜逼死贾皇后,夺取了皇帝的位置,由此引发了宗族亲王之间的血腥夺权大战,即“八王之战”,导致西晋皇朝的迅速覆亡,成为秦以后的第二个短命统一皇朝。野蛮践踏生命者,最终使自己后代的生命也受到无情践踏。这正是:
好生之德谁无视,报复循环在眼前!
关于司马懿就讲到这里。下面要讲曹魏战将型名将的第一名邓艾。
战将型名将第一名——邓艾
从功劳贡献来说,他一举消灭了蜀汉政权,为历史走向统一,做出了巨大的促进;从人生奋斗来说,他从孤苦贫穷的农村放牛娃,努力奋斗变成战果辉煌的一代名将。但是很可惜,后世对他的了解和认识,至今还存在不小的偏差……
一草根俊杰
本节出场的这一位,是一位非同凡响的曹魏将领:从功劳上说,他一举消灭了蜀汉政权,为历史走向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人生奋斗来说,他从孤苦贫穷的农村放牛娃,努力奋斗变成战果辉煌的一代名将,其励志奋斗史,又是对草根底层的深刻启迪。他,就是曹魏极具个性色彩的名将邓艾。但是很可惜,后世对他的了解和认识,至今还存在不小的偏差,所以需要好好对他作一番介绍。那么邓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通过怎样的努力,改变了自己艰难的处境?改变处境之后,他在做官和做人两方面有何突出的表现?他又如何脱颖而出,变成了蜀汉主帅姜维的大克星呢?
邓艾字士载,东汉荆州棘阳县(棘阳县城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氏。据《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记载,他的出身,是社会最底层的草根。草根到什么样子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首先,他家的经济情况很差。很早就死了爹,没有顶梁柱。在当地过不下去,被迫流浪到异乡找生路,到了东边几百里外的豫州襄城县(今河南省襄城县),被当地政府强制性收容,当了史书所说的“典农部民”。也就是曹操屯田区的农民。
其次,他家的社会地位太低。当时曹操地盘上的自耕农民,已经是社会的底层;而屯田区的农民,地位比普通的自耕农民还要低,相当于半农奴。低在哪里呢?一是被剥削得更厉害。曹操为了解决战乱时期粮食紧缺的难题,把流浪的民众,强行按照军队的组织系统,安置在公家的荒地上耕种。收获的粮食与政府分成:使用公家耕牛的,四六开,公家得六成,你只得四成;不用公家耕牛的,对半开,各得五成。但这只是表面上或形式上的规定,实际上的分成,屯田农民还要更吃亏,比起耕种自己土地的自耕农来,其负担要重好几倍。二是人身自由还受限制,不像自耕农民,有随意行动的自由。既然是半农奴,就要实行军事化管理,把你和土地捆绑在一起;如果胆敢逃亡,抓到就砍脑袋,而且连妻子、儿子一起砍。
邓艾就出生在这样不幸的草根家庭里,小时候当过放牛娃,还给人赶过车。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他怎么办呢?他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走邪门歪道,而是认准一条路,去同命运抗争。他认准的这条路,就是前面讲吕蒙时说到的八个字,读书充电,增强力量。不过,吕蒙读书充电,是从进入军队当将领的青年时期才开始,而且还是在孙权的严格督促之下才认真照办的。相比之下,邓艾就不一样了,小小少年时已经开始读书,而且完全出于自觉自愿,实在是难得。他的发奋努力,终于取得效果,他被本地的典农都尉,评比公布为“都尉学士”,相当于拿到正式的学历证书了。当时管理曹魏屯田民众的军事化官员,与县一级相当的是典农都尉,与郡一级相当的是典农中郎将。所谓“都尉学士”,也就是县级屯田区的学习标兵。当了学习标兵有什么好处呢?好处是可以不放牛了,不赶车了,不下田干活了,还可以到典农都尉的办事机构,去坐办公室当白领办事员。
但是很可惜,一个天生的生理缺陷又限制了他,使他没有能够当上白领、骨干、精英,即现今说的“白骨精”。原因是他口吃,于是他被安排去当“稻田守丛草吏”,就是在稻田里边看守稻草堆的办事员。你不是说话结巴吗?去对一座座稻草堆说吧,再结巴也没有关系。显然,这个安排很有点挖苦人。但是,邓艾从小在逆境当中长大,抗压能力没得说,这种打击对他来说是小意思。他依旧发奋读书充电,增强自身能力,而且把重点放在用兵本领的培养上。为什么呢?我说话结巴,当耍嘴皮子的文官受到限制,那小爷我将来就去当靠智慧、靠勇敢的将军,带兵打仗,彻底改变处境。从此,他每到一处地方,就会运用学到手的兵法知识,观察高山大湖,指指点点,说这里可以安营扎寨,那里可以派兵埋伏,如何如何。旁人见了总是嘲笑他,说他脑子有病。他也毫不在意,他想:你们这些小燕雀啊,哪里知道我的鸿鹄之志啊!有句话叫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放在他身上,就是不想当将军的放牛娃,就不是好放牛娃了。
邓艾如此发奋努力,他会实现自己改变处境和命运的愿望吗?他又碰上了一位什么样的贵人,帮他实现了处境和命运的改变呢?
东汉以来,全国上百个郡的行政长官,每年都要在规定时间,派下属前往京城洛阳,向中央上报当年本郡各方面的重要统计数据,包括人口增长的统计,土地开垦的统计等等。这一项重要制度,专门名词叫做“上计”,即上报数据统计。承担此项职责的下属,则称为“计吏”。对于各个郡的长官而言,这是向中央直接汇报本人政绩,事关本人的乌纱帽和前程,所以照例要选拔能力强、口才好而且对自己忠心的下属,来担此“计吏”的重任。对于朝廷而言,由于这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中央的执政大臣,曹魏当时是太尉、司徒、司空三公,往往会参与数据汇报的会议,并且提出询问。除了关心国事的动机,执政大臣还有私人的考虑。什么考虑呢?原来,当时的三公,具有一项特权,史书叫做“开府自辟僚属”。凡是当上了三公的,都可以开设自己独立的办公厅,其中的下属办事官员,都由三公自行任命,无需经过中央的人事部门。这一项特权,就为三公发展自己的嫡系势力,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当时的重量级政治人物,发展自己的势力有两条常用的办法,一是收门生,二是收下属。曾经当过下属的,叫做“故吏”,以后无论做到多大的官,都是自己的老部下。后来的蒋介石先生,不仅当军校校长,广收门生,而且还把军校的学生,大量任命为自己的下属将领,成为故吏,就是从这儿学来的招数。由于前来中央汇报的,都是地方各个郡精挑细选出来的得力干员,所以参加汇报会,从中发现人才,收为自己的下属,就是三公发展自己势力的常用手段。而通过“上计”进入中央当官,也成为仕途高升的另一条通路。
邓艾所在的郡一级屯田区,长官叫做襄城典农中郎将,照例也要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央统计汇报会。但是这一年,长官犯了难,因为选来选去,选不出符合上面三个条件,即能力强、口才好而且对自己忠心的下属,去进京汇报。最后,他的眼睛落在邓艾的身上,此人虽然口才差一点,能力和忠心却是绰绰有余,进京汇报即便得不到高分,却也绝对不会捅出大娄子。好,就是他了。但是,这位长官万万没有想到,邓艾进京汇报,不仅得了满分,而且还被一位政治强人看中,把他任命为自己的下属,直接提拔到京城当官了。
这位政治强人是谁呢?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懿。
原来,此时的司马懿,正在中央朝廷,担任三公之首的太尉。他在汇报会上,看到这个邓艾,不仅对本屯田区的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有宽广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而司马懿当时,又与自己的政敌,担任大将军的曹爽,明争暗斗,所以正在努力发展自己的势力,对邓艾这样的人才,他还能放过吗?于是,司马懿赶紧发出任命书,任命邓艾为自己太尉府的下属。从此,邓艾脱离了艰难的底层处境,开始展翅高飞。
邓艾得到司马懿的贵人相助,开始大显身手,节节高升。那么处境发生变化之后,邓艾在做官和做人两方面,有什么样的突出表现呢?
在做官方面,他最突出的表现是向朝廷建议,在淮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屯田,为后来西晋攻灭孙吴完成统一,打好坚实的战略基础。邓艾到了司马懿的太尉府,并没有待多久。因为司马懿的本意,就是把他收为下属,正式确定老部下的关系之后,尽快放出去,到中央其他的要害部门去担任职务,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邓艾不久就到尚书台担任了尚书郎。而尚书台是中央的行政机构,实权很大,当时主要是在曹爽的控制之下。邓艾进尚书台任职,算是司马懿打进尚书台的一个卒子。
邓艾一进尚书台,就提出一项重大建议。什么建议呢?
在这时,曹魏有心扩大屯田的范围,积累粮食,为进攻和消灭孙吴提前做准备。但是在哪里扩大屯田,怎么样扩大屯田,曹爽手下的尚书台官员们,既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更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从来没有接过地气,所以都不敢接手这个烫手的项目策划。邓艾则不同,他不仅长期读书,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他本人就是屯田农民出身,而且经常把学到手的军事知识,用来指点江山,在这方面早就具有实践经验。邓艾立即接过这个项目,要好好露他一手。他很快离开京城洛阳,直奔东南,沿着淮河北岸的大支流颍水,认真实地踏勘,一直踏勘到淮河之滨,回来就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
他报告的原文,《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有详细记载,其要点有三:一是屯田区的扩大,就选在土地肥沃、水流充沛的淮河两岸,这是进攻孙吴时,我方大军的必经地带。二是要把这里的河渠系统,彻底加以改造,加宽加深再加固,使之具有双重的军事功能:平时排泄洪水消除水患,使农田得到充足的灌溉,从而保障军粮的增产和储备;对孙吴作战时,又可以作为漕运的干线通道,从而保障前方的军粮供应。三是专门安排五万军队,每年按照十分之二的比例,轮番让一万人回家休整,经常保持有四万人马在此屯田;六七年间,可以积累起十万精兵足够吃五年的粮食。凭借这样充足的储备,向孙吴发动毁灭性的进攻,就胜券在握了。
报告一交上去,立即得到军界元老司马懿的高度赞赏,认定这是一份极具长远战略眼光的重大军事策划,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结晶,不仅将之很快付诸实施,从此还对邓艾特别加以提拔重用,安排他到作战部队当中去大展身手。邓艾也没有辜负这个伯乐的赏识,进入军队后,当军事参谋当得出色,当领兵将领也当得出色。到了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执掌朝政的时候,邓艾已经升为讨寇将军,兼任汝南郡太守。这豫州的汝南郡,是一个很著名的大郡,能够当上这里的行政长官太守,说明邓艾已经开始在军政界崭露头角。
在做人方面,他最突出的表现是懂得报恩。地位上升了,权力变大了,他却完全没有忘本。一到汝南郡的任上,他就要去完成一桩藏在心头很久的愿望。什么心愿呢?两个字:报恩。报谁的恩呢?“三国探客”告诉你。
原来,他所管辖的汝南郡,就在襄城县屯田区的东边,两者紧紧相邻。当初他在屯田区看守稻田草堆的时候,一位同事的父亲,看他家里日子过得艰难,就经常给他经济上的资助。拿到资助的邓艾,有什么反应呢?《三国志》卷二十八《邓艾传》上记载了五个字:“艾初不称谢。”这里的“初不”,准确含义是完全不。他为何完全不道谢呢?这就是他为人的个性了:一是因为人家的恩情太大,话再多也无法表达心意,何况自己说话还结巴,干脆就来一个“大恩不言谢”。二是因为他当时就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现今不必说空话。好,现今我邓艾时来运转了,报恩的时候也到了。于是他来到屯田区,找到恩人的家。可惜那位同事的老父亲,早已死去。邓艾吩咐下属,代表自己到墓地上,隆重祭拜一番;又给同事的老母亲,献上一大笔钱财和生活用品;最后又举荐那位同事,担任自己以前当过的职务,也就是向中央汇报的“计吏”,从而使对方也有向上发展的机会。一句话,他知恩图报,是一个地位变了而良心完全没有变的人。老实说,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啊!
在做官和做人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