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新与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妈,剪下来贴在镜子上吗?那就是刘伯母!”
女孩子偏个小头觑着教授“王伯伯,真的吗?”
王先生说“怎么不是真的?你什么时候同我去刘伯伯家里,就可看看刘伯母。”
“是真的吗!”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刘伯母家里有小宝宝吗?”
“有一个小宝宝,你还可以去看看他家小宝宝,同小宝宝玩!”
“好,赶明儿我就去。王伯伯,是真的吗?”
“你问刘伯伯!”
小女孩很害羞似的把小嘴唇咬着,露出一排细细的洁白牙齿,望了教授好一会,俨然从教授神气之间看出了一点秘密,忽然自言自语说道“是真的!是真的!”
“同王伯伯到我家里来玩!”
“好。”把头点点,一只燕子似的飞去了。
小女孩子走后,王先生望着那小小背影,作了一个喟然叹息的动作。左教授问王先生“那孩子是谁家的小孩子?”
王先生半天不说话。
几人都为这小孩子迷惑了,接着都说这小孩子眉眼异常,与一般女孩子不同。经王先生说明,方知道原来这小孩子就是六年前在上海极有名的姚李案中的遗孽。母亲原是个出名的美人,一个牙医的女儿,嫁给阔公子李xx。结婚后两人情好异常,毫无芥蒂。不料结婚七年后,这女人忽然平白无故自杀了。自杀的原因既极暧昧,社会上皆以为必是男的另外有了钟情的女子,但这种揣测却毫无根据。男的此后生活且证明了个人的行为毫无瑕疵。于是另外又有了一种揣测,就是说女的爱了一个极其平凡的男子,或说是个有中表亲的中学生,或说是一个画家,这件事受各方面的牵制,女的因此自杀了。三年后男的抑郁无聊,跑到黄山又自杀了。男的遗书中证明了女的自杀秘密还是另外一件事。至于另外一件事是什么,男的遗书中却说等到女孩子二十岁同人订婚时可从一个文件中明白。两人死后剩下的遗孤,被一个姑母带过北京来住,她的姑父原来就是生物学家杨xx。
教授回到家中,同太太把晚饭吃过后,谈闲天谈到日里在公园中见及的那个小女孩,且谈到小女孩母亲自杀的故事,以为很不可解。太太便说“人类事情不可解的地方多得很,至于这种自杀,倒平平常常。”为什么觉得平平常常,教授却想不通。当时问太太,这平常指的是什么意思。太太只笑笑,不说下去。
到了晚上,教授个人在小书房中写人为什么要自杀那篇文章。翻了好些参考书,书中所讨论到的一切学理,所举证的一切事例,虽无一不备,可是思想一同日里几件人事接触,便不知道真理应搁在那一方面比较适合了。
教授想:一定的,有的自杀不可分类,置入经济困难恋爱失败,以及任何一类都不相宜。为了一种错觉,一种幻想,一种属于生理心理两方面骤然而来带传染性的(一本书中提出的一句话一个观念)病症,也会自杀。为了奢侈(倘若这人凭理性认为挥霍生命是最大奢侈),也会自杀。但自杀的原因,若为了生存困难,为了经营商业或恋爱失败,社会却认为那是避责任与痛苦,因怯于坚忍生存而想到死,是件犯罪的行为。值得奖励的自杀,必事到临头还头脑清明,毫无异态。必承认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同时自己又是个很认识生命,爱惜生命的人,为了死可以达到某一个高尚的理想,完成某一种美丽的企图,为了处置生命到一个美丽形式里去,一死正类乎伟大戏剧或故事所不可少的情节,因此从从容容照计划作去。这种自杀有的为求人类自由,文化进步,历史改造,也有的是为一己;为使一己生命达到一个高点,社会皆认为难能可贵。然而童养媳偷偷的在土灶边吞烟,与苏格拉底在狱中喝那一杯毒药,前者的死与后者的死,真正有什么不同处?倘若某种人的死,为的是留给此后活人一个美或深的印象,我们对于许多这种死的印象,有时却不如许多人类愚蠢行为来得更深切。为了怕生而去死的人很多,这种人近于懦。
为了想生于别人印象里而死的人也很多,这种人却近于贪。
“贪生怕死”是一句骂人的话,世界上还有“贪生不怕死”的人,作出的事是道德还是不道德?自杀也许还有人是在一种纯粹无所谓的情形下作的完全无结论的思索。
教授只觉得自己心中有点儿乱,有点儿胡涂。看看钟已十二点过五分,面前一堆书,一片纸。灯光很温柔的抚着花梨木桌面,一些小虫在窗上或用脚轻轻的爬着,或用身体轻轻的撞着。一切那么静。一家人全入了睡乡,厨子,保姆,小媛媛,皆已各自安静的躺在铺床上做梦了。教授把手中捏着那枝笔头按着心部,仿佛听一声枪响“叭”完了。好象什么都完了。把身体向椅背一仰,笔放下了。自诉似的心中说着:“我不是个乐于自杀的人,我是个性情懦怯逃避责任的人。
然而,如今我完了。幸福,远了。什么是幸福?人人都说我有个好妻子,便是今天李家那悲剧渣滓小女孩子,也居然把她的相片从画报上剪下,时时那么注目忘情的对望着。有一个爱她的大学生,为得不到她也去自杀过一次。有人可以从她的美丽上感觉幸福,又有人从她美丽上感到不幸。为什么我同这个女子那么贴近,反而把她看得平平常常,从不惊讶?“
教授的小书房兼卧房,有一扇小小的黑门通过太太的卧房,这时节那扇小门,轻轻的被推开了。太太看看书房还有灯光,知道教授还未上床,把一只白手向里摇摇,且亲昵温柔说道:“怎不睡觉?还作事吗?响了十二点,应当休息了。你听,响雷了!天亮以前会落雨的。你要茶吗?你写些什么?我来看看成不成?”
教授不作声。在门边站着的太太于是又说:“为什么老在桌边?那文章不作,不成吗?你要——”“我什么都不要,宝贝。你睡去,我还有事情!”
“什么都不要,连我也不要了吗?”
“宝贝,我在作事!”
太太小孩子似的,在门边站了一会,却不要教授许可,破例走近教授的桌边来了。“你不要我我也来了。你一作事一读书就讨厌我,来看你就说是麻烦你。真不公平!”
教授太太这时已换了一件白色软绒薄寝衣,头发散开编成两条辫子,脸臂皮肤,腻白莹洁如玉琢成的。长眉秀目,颊际微红薄媚,更觉得光艳照人。教授只是微笑。太太了解丈夫在构思一个问题,原谅了丈夫疏忽体贴处,拍着教授的肩膀,偎在椅旁站了一忽后,得到丈夫一个吻后,就快乐的回到自己卧房去了。教授目望着那扇小门,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说:“唉,人!”
教授随手在身边小书架上取了一本俄国人作的长篇小说,翻看到的一节,正描写一个男子想象到他所爱恋的农村女人,如何用白首巾包裹头发,脱了衣裳,预备上床。自己如何睡在那有香草味的新棉被里,辗转不眠。作者一枝生动的笔,竟把读者带入书里所写的境界中去,俨然承认作者所提示的情境方算得是爱。
一会儿雨落了,雷声也大起来了,小孩房中灯光明亮,教授知道是太太到小媛媛房中看察窗子,看察小媛媛被盖。平时这种事常常是两人同作,这时节他却不起身,仍然坐在桌边不动,而且继续想着白天见到的那个大莲。一个雷声过后接着洒了一阵雨点,院中席棚被雨点打得很响。通太太卧房那扇小门又轻轻的推开了。
教授说:“宝贝,您怎么还不睡?”
“天上响雷,我有点怕,睡不着。”
“又不是小孩子,还怕雷!”
“落大雨了,你怎么还不睡?你不怕响雷,雷雨也不怕吗?”
“我不怕!”
“真的吗?你不管我,我就要落雨了!”嘭的把那扇小门关上了。
一句诗:“泪如春雨不曾晴。”这诗是两人日前同读过某近人集中的句子。教授憬然悟了一个问题,赶忙起身走过太太房中去。太太伏身在床上,业已泪光莹然了。教授用了许多方法把太太精神振起时,见太太脸上的容光,那么美丽,教授笑着说:“宝贝,你真美!”
太太说:“你刚才想到些什么问题,老舍不得离开书桌边?”
“我想到自杀问题。(他说时用平常说笑话的神气)你呢?”
太太说:“我吗?我同你一样。”
“我不相信!我们不一样。”
‘我觉得你不爱我了!“
“这就证明不一样了!我从不疑心到你不爱我。”
“你不疑心我,因为我爱你!”
教授觉得这样子说下去不成,要转变一个话题“宝贝,我想起白天在公园见到那个小女孩子。再过十年这女孩子到了二十岁,独自发现她那个母亲的秘密时,那情形真有点不易设想!”
太太固持的重说道:“你不爱我了。”
她心想:那小孩子二十岁你四十岁。
一个雷声,小媛媛被惊醒哭了,太太赶忙起身从另一个小门走过小孩小卧房去。
教授坐在床边不动,把左手中指按定自己心部,又仿佛听到什么地方“叭”的一声,于是伏身下去,吻着那个美丽太太的白枕头,许久许久。意思正象是答复太太那句话“我爱你!”他重新记起刚才看到那本小说那一节描写,仿佛有一点忧郁,不知从什么地方继续侵进生活中,想用力挪开它,可办不到。
妈,剪下来贴在镜子上吗?那就是刘伯母!”
女孩子偏个小头觑着教授“王伯伯,真的吗?”
王先生说“怎么不是真的?你什么时候同我去刘伯伯家里,就可看看刘伯母。”
“是真的吗!”
“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刘伯母家里有小宝宝吗?”
“有一个小宝宝,你还可以去看看他家小宝宝,同小宝宝玩!”
“好,赶明儿我就去。王伯伯,是真的吗?”
“你问刘伯伯!”
小女孩很害羞似的把小嘴唇咬着,露出一排细细的洁白牙齿,望了教授好一会,俨然从教授神气之间看出了一点秘密,忽然自言自语说道“是真的!是真的!”
“同王伯伯到我家里来玩!”
“好。”把头点点,一只燕子似的飞去了。
小女孩子走后,王先生望着那小小背影,作了一个喟然叹息的动作。左教授问王先生“那孩子是谁家的小孩子?”
王先生半天不说话。
几人都为这小孩子迷惑了,接着都说这小孩子眉眼异常,与一般女孩子不同。经王先生说明,方知道原来这小孩子就是六年前在上海极有名的姚李案中的遗孽。母亲原是个出名的美人,一个牙医的女儿,嫁给阔公子李xx。结婚后两人情好异常,毫无芥蒂。不料结婚七年后,这女人忽然平白无故自杀了。自杀的原因既极暧昧,社会上皆以为必是男的另外有了钟情的女子,但这种揣测却毫无根据。男的此后生活且证明了个人的行为毫无瑕疵。于是另外又有了一种揣测,就是说女的爱了一个极其平凡的男子,或说是个有中表亲的中学生,或说是一个画家,这件事受各方面的牵制,女的因此自杀了。三年后男的抑郁无聊,跑到黄山又自杀了。男的遗书中证明了女的自杀秘密还是另外一件事。至于另外一件事是什么,男的遗书中却说等到女孩子二十岁同人订婚时可从一个文件中明白。两人死后剩下的遗孤,被一个姑母带过北京来住,她的姑父原来就是生物学家杨xx。
教授回到家中,同太太把晚饭吃过后,谈闲天谈到日里在公园中见及的那个小女孩,且谈到小女孩母亲自杀的故事,以为很不可解。太太便说“人类事情不可解的地方多得很,至于这种自杀,倒平平常常。”为什么觉得平平常常,教授却想不通。当时问太太,这平常指的是什么意思。太太只笑笑,不说下去。
到了晚上,教授个人在小书房中写人为什么要自杀那篇文章。翻了好些参考书,书中所讨论到的一切学理,所举证的一切事例,虽无一不备,可是思想一同日里几件人事接触,便不知道真理应搁在那一方面比较适合了。
教授想:一定的,有的自杀不可分类,置入经济困难恋爱失败,以及任何一类都不相宜。为了一种错觉,一种幻想,一种属于生理心理两方面骤然而来带传染性的(一本书中提出的一句话一个观念)病症,也会自杀。为了奢侈(倘若这人凭理性认为挥霍生命是最大奢侈),也会自杀。但自杀的原因,若为了生存困难,为了经营商业或恋爱失败,社会却认为那是避责任与痛苦,因怯于坚忍生存而想到死,是件犯罪的行为。值得奖励的自杀,必事到临头还头脑清明,毫无异态。必承认生命是属于自己的,同时自己又是个很认识生命,爱惜生命的人,为了死可以达到某一个高尚的理想,完成某一种美丽的企图,为了处置生命到一个美丽形式里去,一死正类乎伟大戏剧或故事所不可少的情节,因此从从容容照计划作去。这种自杀有的为求人类自由,文化进步,历史改造,也有的是为一己;为使一己生命达到一个高点,社会皆认为难能可贵。然而童养媳偷偷的在土灶边吞烟,与苏格拉底在狱中喝那一杯毒药,前者的死与后者的死,真正有什么不同处?倘若某种人的死,为的是留给此后活人一个美或深的印象,我们对于许多这种死的印象,有时却不如许多人类愚蠢行为来得更深切。为了怕生而去死的人很多,这种人近于懦。
为了想生于别人印象里而死的人也很多,这种人却近于贪。
“贪生怕死”是一句骂人的话,世界上还有“贪生不怕死”的人,作出的事是道德还是不道德?自杀也许还有人是在一种纯粹无所谓的情形下作的完全无结论的思索。
教授只觉得自己心中有点儿乱,有点儿胡涂。看看钟已十二点过五分,面前一堆书,一片纸。灯光很温柔的抚着花梨木桌面,一些小虫在窗上或用脚轻轻的爬着,或用身体轻轻的撞着。一切那么静。一家人全入了睡乡,厨子,保姆,小媛媛,皆已各自安静的躺在铺床上做梦了。教授把手中捏着那枝笔头按着心部,仿佛听一声枪响“叭”完了。好象什么都完了。把身体向椅背一仰,笔放下了。自诉似的心中说着:“我不是个乐于自杀的人,我是个性情懦怯逃避责任的人。
然而,如今我完了。幸福,远了。什么是幸福?人人都说我有个好妻子,便是今天李家那悲剧渣滓小女孩子,也居然把她的相片从画报上剪下,时时那么注目忘情的对望着。有一个爱她的大学生,为得不到她也去自杀过一次。有人可以从她的美丽上感觉幸福,又有人从她美丽上感到不幸。为什么我同这个女子那么贴近,反而把她看得平平常常,从不惊讶?“
教授的小书房兼卧房,有一扇小小的黑门通过太太的卧房,这时节那扇小门,轻轻的被推开了。太太看看书房还有灯光,知道教授还未上床,把一只白手向里摇摇,且亲昵温柔说道:“怎不睡觉?还作事吗?响了十二点,应当休息了。你听,响雷了!天亮以前会落雨的。你要茶吗?你写些什么?我来看看成不成?”
教授不作声。在门边站着的太太于是又说:“为什么老在桌边?那文章不作,不成吗?你要——”“我什么都不要,宝贝。你睡去,我还有事情!”
“什么都不要,连我也不要了吗?”
“宝贝,我在作事!”
太太小孩子似的,在门边站了一会,却不要教授许可,破例走近教授的桌边来了。“你不要我我也来了。你一作事一读书就讨厌我,来看你就说是麻烦你。真不公平!”
教授太太这时已换了一件白色软绒薄寝衣,头发散开编成两条辫子,脸臂皮肤,腻白莹洁如玉琢成的。长眉秀目,颊际微红薄媚,更觉得光艳照人。教授只是微笑。太太了解丈夫在构思一个问题,原谅了丈夫疏忽体贴处,拍着教授的肩膀,偎在椅旁站了一忽后,得到丈夫一个吻后,就快乐的回到自己卧房去了。教授目望着那扇小门,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说:“唉,人!”
教授随手在身边小书架上取了一本俄国人作的长篇小说,翻看到的一节,正描写一个男子想象到他所爱恋的农村女人,如何用白首巾包裹头发,脱了衣裳,预备上床。自己如何睡在那有香草味的新棉被里,辗转不眠。作者一枝生动的笔,竟把读者带入书里所写的境界中去,俨然承认作者所提示的情境方算得是爱。
一会儿雨落了,雷声也大起来了,小孩房中灯光明亮,教授知道是太太到小媛媛房中看察窗子,看察小媛媛被盖。平时这种事常常是两人同作,这时节他却不起身,仍然坐在桌边不动,而且继续想着白天见到的那个大莲。一个雷声过后接着洒了一阵雨点,院中席棚被雨点打得很响。通太太卧房那扇小门又轻轻的推开了。
教授说:“宝贝,您怎么还不睡?”
“天上响雷,我有点怕,睡不着。”
“又不是小孩子,还怕雷!”
“落大雨了,你怎么还不睡?你不怕响雷,雷雨也不怕吗?”
“我不怕!”
“真的吗?你不管我,我就要落雨了!”嘭的把那扇小门关上了。
一句诗:“泪如春雨不曾晴。”这诗是两人日前同读过某近人集中的句子。教授憬然悟了一个问题,赶忙起身走过太太房中去。太太伏身在床上,业已泪光莹然了。教授用了许多方法把太太精神振起时,见太太脸上的容光,那么美丽,教授笑着说:“宝贝,你真美!”
太太说:“你刚才想到些什么问题,老舍不得离开书桌边?”
“我想到自杀问题。(他说时用平常说笑话的神气)你呢?”
太太说:“我吗?我同你一样。”
“我不相信!我们不一样。”
‘我觉得你不爱我了!“
“这就证明不一样了!我从不疑心到你不爱我。”
“你不疑心我,因为我爱你!”
教授觉得这样子说下去不成,要转变一个话题“宝贝,我想起白天在公园见到那个小女孩子。再过十年这女孩子到了二十岁,独自发现她那个母亲的秘密时,那情形真有点不易设想!”
太太固持的重说道:“你不爱我了。”
她心想:那小孩子二十岁你四十岁。
一个雷声,小媛媛被惊醒哭了,太太赶忙起身从另一个小门走过小孩小卧房去。
教授坐在床边不动,把左手中指按定自己心部,又仿佛听到什么地方“叭”的一声,于是伏身下去,吻着那个美丽太太的白枕头,许久许久。意思正象是答复太太那句话“我爱你!”他重新记起刚才看到那本小说那一节描写,仿佛有一点忧郁,不知从什么地方继续侵进生活中,想用力挪开它,可办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