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重生)_分卷阅读_51 (2/2)
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帝王之友(重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多其他阶级的官员来源,削减世家实力,更加集中皇权。这一点倒是非常符合殷邛的想法,可邵温书提出的做法却太激进了些,殷邛与世家摩擦了十几年,才如今在朝堂上大幅削减了五姓的官员数量,邵温书想要动晋升为官这条路子,如今世家怎么会轻易放手。
各自都说着各自的抱负,符合着他们自己的利益,泽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或许这时候应该有个人出现,来指点他一番,可这个人该是谁,该出现在哪里,泽自己也不清楚。
他在鸿蒙院外头的廊下这么思考着的时候,却看着修直蹦哒的拖着面无表情的殷胥过来了,后头还跟着嘉树和柘城,他愣了愣:“你们都去?”
“对啊!我把他们都拉过来啦!”修满面兴奋:“我还叫了兆!”
“你叫他做什么!”泽皱了皱眉头:“你上次不是跟他吵过一架么?”
“吵架而已嘛,你说要是今天我们都挨了罚,单留他一个好过,我心里更不爽呢。”他的理由有点可笑。
“原来是想再多加我一个垫背的,那我倒是应该不去,等你们都溜了,再过去找先生报告此事了?”兆背着手站在不远处,他脚步也很轻,如今似笑非笑突然开口,将修吓了一跳。
不过兆纵然嘴上说的不好听,却还是过来了。
殷胥掠过一圈人,心里头却想:能将这六个人全叫过来凑齐的,也就只有修了吧。
之前还觉不出来,自从他们一同住在了东宫,唯有修整天不务正业,自来熟又厚脸皮,每天到各个侧殿去串门,从这里借一本书,从那里顺走一些点心。他最耐不住一个人,四处撺掇,进了东宫倒让人觉得过的最快活的是修。
六个兄弟凑齐了,竟然都是因为修一句随意的想看看女先生,大邺如今的六位养在中宫的皇子殿下,如今正从弘文馆的后门溜出去,去到一墙之隔却大了好几倍的国子监。一个个贴着墙根走,如同做贼一样悄无声息,等到走入了国子监,兆率先直起身子来,看着修做贼心虚的都差点趴在地上,伸手拽了他衣领一把,嫌弃道:“你越这样越显眼!”
修扁嘴胳膊肘拐了他一下:“我倒是没有你做贼有经验。”
兆让这句话一噎,他生的本就看起来更显的有些阴郁暴躁,转过脸去看起来像是很不爽。修也不大在意,拽着他往前走了一把:“快快,咱们这边是律学,律学的先生都特吓人。”
兆没有说话,但是往前走了几步,修拽了他一把,他那种浑不在意的厚脸皮与粗神经,反倒将兆面上那点煞气转瞬冲的几不可见,仿佛兆也是在怕他摆出来的脸色,使得修不再理他。
“我以前爬墙过来的时候,老看着他们板着黑脸在那里训人——”修这话引来周围皇子一阵斜眼。
看来他还真没少逃课乱跑啊。
修缩了脖子嘿嘿一笑,一群少年,也就嘉树个子小显眼了些,他们离开了律学这边的院落,便昂首挺胸光明磊落的往太学的方向走。太学、国子学、四门学这三科讲习儒家经典的学科占据了整个国子监的半壁江山,学生人数也是最多,三科加起来将近两千人,常住国子监内的宿舍,入学年纪一般是在十四至十九岁,所以这帮皇子们也没有看起来太过扎眼。
务本坊本就是靠着大兴宫最近的一个大坊,夜间从宫内望去,务本坊灯火相连,延袤十里,其中又有射圃、仓库、食堂与赎楼,连着十科的千百学生以及西域而来的留学生,又有科考的殿试,这个坊在显宗年间扩充了一倍大小,将旁边的崇义坊合并,才有如今规模。
殷胥前世时,由于后期朝政混乱,大批官员离职,所以加大了每年科考的人数,来主持殿试的机会也有了许多次,所以对国子监也不算太陌生。
今日萧烟清是有制讲,此制讲与前朝不同,前朝制讲规模宏大,多在祭孔、开年等等礼会时有三千人左右参加,又有赞者传声,才能使在场三千多人全部听清。
而显宗改革了制讲,缩减规模,不限场地,也增加了频率。
平均每个月都有几次各名儒的制讲,制讲先生资格既可以是非国子监内部的名儒,也可以是国子监十科的博士,提前预定场地后,国子监会提前十日左右将制讲的时间地点公贴。
前朝参加制讲的生员多限定于六学生员,但如同大邺立国后降低了六学生员入学标准,于是八品以下官僚子弟与家中子弟前辈曾毕业于国子监的庶人也可参加。
参加的人数多,可以开设制讲的范围也扩大,于是每到了春秋时节,制讲的数量可以达到一个月十场以上,张贴制讲信息的公贴板增加到现在并排的三块,纵然如此,在春季这样科考刚结束的热门期,仍然有名师的弟子为了争抢公贴板的位置而发生口角。
但由于大量庶人子弟可以涌入,最热闹的竟然成了十科五花八门讲解常识或竞赛的制讲,如半隶属于十科下的棋院的升段赛事、乐律科的汇报演出、医药科的知识问答。十科的生源大多数都是八品以下官员子弟与庶人,并不像太学、国子学等等还要求家中几品官员,因此他们的制讲更有“季度招生”的目的。
一个个也都巴不得弄得有趣些,多吸引些庶人子弟明年报考,于是每到十科年度两次的招生之前,十科各家都将国子监弄的热闹的如同寺庙,医药科的就差在国子监门口卖大力丸了。
制讲的场地需要自己预约,但各个场地能容纳的人数都不同,国子监及丞便在如此频繁预约制讲场地的情况下,立了一条规定。凡是制讲开始时,人数不满场地可容纳的一半且结束时人数不足可容纳人数的三成者,半年内该位名师不可申请制讲。
萧烟清就是因为忌惮这样一条规定,心里头考虑再三,才预约了最小的只能容纳百人的场地。她初入国子监为博士,如今国子学是最顶尖的、太学其次,最后才是四门学,各学对家世要求不同,她正是在中段的太学教授明经,可这几个月来,过的却并不是太顺风顺水。
萧烟清大抵也了解这个状况,天下长安、洛阳、建康三监,能容得下她的,也唯有这天子脚下开明的萌芽之地了。不过生员不服、学官挤兑,她倒也能接受,本来在建康她都是沦落到躲到山上开了个小书院只教女娃儿们,如今也差不到哪里去。
如今离开场只有不过半柱香的时间了,这个偏殿内还是一个人都没有,唯有矮桌与软垫孤零零的摆着,她身边的书僮奈莲是个厚嘴唇圆圆眼睛的十来岁小娘子,如今急躁的手指不停的扣着桌子,嘴里念叨的就只有一句话:“人都哪儿去了,怎么还不来呀,怎么还不来呀。”
萧烟清手里的折扇轻轻叩了一下奈莲的后脑,嘴唇里吐出两个字来:“闭嘴。”
这时候从门口探进来一个脑袋,声音很有精神的问道:“这里是萧先生的制讲么?”
奈莲一下子从地上弹起来,招着手:“是是是,快进来!”
那少年回头似乎在训着其他人:“我就说是这儿吧,你们还未必有我熟呢,那制讲的公贴我都快背过了呢!”来人,正是修。
他很高兴的走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少年。
萧烟清多年夜读毁了视力,一打眼望过去,就只看的见几个人影。走近了,等到几个少年都坐在前排了,她才看清。
一看便知道这些少年必定不是六学的生员,小的才十岁左右,大的也不过十五,衣料金贵,说话神态也不一样。她又仔细看了看,怔了一下,才发现这些少年,明显都是兄弟,却长的太像她记得的某张脸。
殷邛。
十几年来殷邛还没与薛菱成婚,只是个闲散王爷时,萧烟清来长安找阿妹暂住一段时间的时候,与薛菱相识。虽然薛菱那时候极为混账,混的圈子与她不同,但她们私交不错,在史论策论方面有过不少相同的见解,也是薛菱的缘故,她见过很多次那时候的殷邛。
如今下头几个少年,虽然各有特色,或活泼、或淡漠,或阴郁,或温和,但一个个都在眉眼上显示出来了血统的力量。
萧烟清看了他们好几眼,他们也在看着她。
刚刚在门外头还只是觉得一个素白干净的人影,走近了才瞧见样子。
白衣素袍,浆洗的爬满皱褶,黑发全都拢作头顶的素髻,中间有一根简单的木簪。她打扮得很利落,连耳边也不留几根碎发,四十岁不到的样子,眼角明显有了些皱纹。少年们总期待着才女必定也会是美女,见后显然有些失望,原来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啊……
不过走近了,坐在前排再细瞧,面容濯濯,神色皎然,一双眼黑白分明的清亮。深秋已重,她等的太久,鼻尖脸颊冷的微微发红,年纪虽长,她神态却如同稚子,仿佛天性如此,看起来十分使人亲近。
多其他阶级的官员来源,削减世家实力,更加集中皇权。这一点倒是非常符合殷邛的想法,可邵温书提出的做法却太激进了些,殷邛与世家摩擦了十几年,才如今在朝堂上大幅削减了五姓的官员数量,邵温书想要动晋升为官这条路子,如今世家怎么会轻易放手。
各自都说着各自的抱负,符合着他们自己的利益,泽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或许这时候应该有个人出现,来指点他一番,可这个人该是谁,该出现在哪里,泽自己也不清楚。
他在鸿蒙院外头的廊下这么思考着的时候,却看着修直蹦哒的拖着面无表情的殷胥过来了,后头还跟着嘉树和柘城,他愣了愣:“你们都去?”
“对啊!我把他们都拉过来啦!”修满面兴奋:“我还叫了兆!”
“你叫他做什么!”泽皱了皱眉头:“你上次不是跟他吵过一架么?”
“吵架而已嘛,你说要是今天我们都挨了罚,单留他一个好过,我心里更不爽呢。”他的理由有点可笑。
“原来是想再多加我一个垫背的,那我倒是应该不去,等你们都溜了,再过去找先生报告此事了?”兆背着手站在不远处,他脚步也很轻,如今似笑非笑突然开口,将修吓了一跳。
不过兆纵然嘴上说的不好听,却还是过来了。
殷胥掠过一圈人,心里头却想:能将这六个人全叫过来凑齐的,也就只有修了吧。
之前还觉不出来,自从他们一同住在了东宫,唯有修整天不务正业,自来熟又厚脸皮,每天到各个侧殿去串门,从这里借一本书,从那里顺走一些点心。他最耐不住一个人,四处撺掇,进了东宫倒让人觉得过的最快活的是修。
六个兄弟凑齐了,竟然都是因为修一句随意的想看看女先生,大邺如今的六位养在中宫的皇子殿下,如今正从弘文馆的后门溜出去,去到一墙之隔却大了好几倍的国子监。一个个贴着墙根走,如同做贼一样悄无声息,等到走入了国子监,兆率先直起身子来,看着修做贼心虚的都差点趴在地上,伸手拽了他衣领一把,嫌弃道:“你越这样越显眼!”
修扁嘴胳膊肘拐了他一下:“我倒是没有你做贼有经验。”
兆让这句话一噎,他生的本就看起来更显的有些阴郁暴躁,转过脸去看起来像是很不爽。修也不大在意,拽着他往前走了一把:“快快,咱们这边是律学,律学的先生都特吓人。”
兆没有说话,但是往前走了几步,修拽了他一把,他那种浑不在意的厚脸皮与粗神经,反倒将兆面上那点煞气转瞬冲的几不可见,仿佛兆也是在怕他摆出来的脸色,使得修不再理他。
“我以前爬墙过来的时候,老看着他们板着黑脸在那里训人——”修这话引来周围皇子一阵斜眼。
看来他还真没少逃课乱跑啊。
修缩了脖子嘿嘿一笑,一群少年,也就嘉树个子小显眼了些,他们离开了律学这边的院落,便昂首挺胸光明磊落的往太学的方向走。太学、国子学、四门学这三科讲习儒家经典的学科占据了整个国子监的半壁江山,学生人数也是最多,三科加起来将近两千人,常住国子监内的宿舍,入学年纪一般是在十四至十九岁,所以这帮皇子们也没有看起来太过扎眼。
务本坊本就是靠着大兴宫最近的一个大坊,夜间从宫内望去,务本坊灯火相连,延袤十里,其中又有射圃、仓库、食堂与赎楼,连着十科的千百学生以及西域而来的留学生,又有科考的殿试,这个坊在显宗年间扩充了一倍大小,将旁边的崇义坊合并,才有如今规模。
殷胥前世时,由于后期朝政混乱,大批官员离职,所以加大了每年科考的人数,来主持殿试的机会也有了许多次,所以对国子监也不算太陌生。
今日萧烟清是有制讲,此制讲与前朝不同,前朝制讲规模宏大,多在祭孔、开年等等礼会时有三千人左右参加,又有赞者传声,才能使在场三千多人全部听清。
而显宗改革了制讲,缩减规模,不限场地,也增加了频率。
平均每个月都有几次各名儒的制讲,制讲先生资格既可以是非国子监内部的名儒,也可以是国子监十科的博士,提前预定场地后,国子监会提前十日左右将制讲的时间地点公贴。
前朝参加制讲的生员多限定于六学生员,但如同大邺立国后降低了六学生员入学标准,于是八品以下官僚子弟与家中子弟前辈曾毕业于国子监的庶人也可参加。
参加的人数多,可以开设制讲的范围也扩大,于是每到了春秋时节,制讲的数量可以达到一个月十场以上,张贴制讲信息的公贴板增加到现在并排的三块,纵然如此,在春季这样科考刚结束的热门期,仍然有名师的弟子为了争抢公贴板的位置而发生口角。
但由于大量庶人子弟可以涌入,最热闹的竟然成了十科五花八门讲解常识或竞赛的制讲,如半隶属于十科下的棋院的升段赛事、乐律科的汇报演出、医药科的知识问答。十科的生源大多数都是八品以下官员子弟与庶人,并不像太学、国子学等等还要求家中几品官员,因此他们的制讲更有“季度招生”的目的。
一个个也都巴不得弄得有趣些,多吸引些庶人子弟明年报考,于是每到十科年度两次的招生之前,十科各家都将国子监弄的热闹的如同寺庙,医药科的就差在国子监门口卖大力丸了。
制讲的场地需要自己预约,但各个场地能容纳的人数都不同,国子监及丞便在如此频繁预约制讲场地的情况下,立了一条规定。凡是制讲开始时,人数不满场地可容纳的一半且结束时人数不足可容纳人数的三成者,半年内该位名师不可申请制讲。
萧烟清就是因为忌惮这样一条规定,心里头考虑再三,才预约了最小的只能容纳百人的场地。她初入国子监为博士,如今国子学是最顶尖的、太学其次,最后才是四门学,各学对家世要求不同,她正是在中段的太学教授明经,可这几个月来,过的却并不是太顺风顺水。
萧烟清大抵也了解这个状况,天下长安、洛阳、建康三监,能容得下她的,也唯有这天子脚下开明的萌芽之地了。不过生员不服、学官挤兑,她倒也能接受,本来在建康她都是沦落到躲到山上开了个小书院只教女娃儿们,如今也差不到哪里去。
如今离开场只有不过半柱香的时间了,这个偏殿内还是一个人都没有,唯有矮桌与软垫孤零零的摆着,她身边的书僮奈莲是个厚嘴唇圆圆眼睛的十来岁小娘子,如今急躁的手指不停的扣着桌子,嘴里念叨的就只有一句话:“人都哪儿去了,怎么还不来呀,怎么还不来呀。”
萧烟清手里的折扇轻轻叩了一下奈莲的后脑,嘴唇里吐出两个字来:“闭嘴。”
这时候从门口探进来一个脑袋,声音很有精神的问道:“这里是萧先生的制讲么?”
奈莲一下子从地上弹起来,招着手:“是是是,快进来!”
那少年回头似乎在训着其他人:“我就说是这儿吧,你们还未必有我熟呢,那制讲的公贴我都快背过了呢!”来人,正是修。
他很高兴的走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少年。
萧烟清多年夜读毁了视力,一打眼望过去,就只看的见几个人影。走近了,等到几个少年都坐在前排了,她才看清。
一看便知道这些少年必定不是六学的生员,小的才十岁左右,大的也不过十五,衣料金贵,说话神态也不一样。她又仔细看了看,怔了一下,才发现这些少年,明显都是兄弟,却长的太像她记得的某张脸。
殷邛。
十几年来殷邛还没与薛菱成婚,只是个闲散王爷时,萧烟清来长安找阿妹暂住一段时间的时候,与薛菱相识。虽然薛菱那时候极为混账,混的圈子与她不同,但她们私交不错,在史论策论方面有过不少相同的见解,也是薛菱的缘故,她见过很多次那时候的殷邛。
如今下头几个少年,虽然各有特色,或活泼、或淡漠,或阴郁,或温和,但一个个都在眉眼上显示出来了血统的力量。
萧烟清看了他们好几眼,他们也在看着她。
刚刚在门外头还只是觉得一个素白干净的人影,走近了才瞧见样子。
白衣素袍,浆洗的爬满皱褶,黑发全都拢作头顶的素髻,中间有一根简单的木簪。她打扮得很利落,连耳边也不留几根碎发,四十岁不到的样子,眼角明显有了些皱纹。少年们总期待着才女必定也会是美女,见后显然有些失望,原来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啊……
不过走近了,坐在前排再细瞧,面容濯濯,神色皎然,一双眼黑白分明的清亮。深秋已重,她等的太久,鼻尖脸颊冷的微微发红,年纪虽长,她神态却如同稚子,仿佛天性如此,看起来十分使人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