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三日后。
上邽城外,蜀军大营。
诸葛亮定定望着街亭捷报,久久沉吟不语。
一场兽潮过后,加上之前魏军攻山失败的阵亡,五万先锋军仅剩下两万多人,狼狈退后六十里外至陇坻口下寨,等待后续兵马到来。
马谡胜了,大胜!
且不费一兵一卒。
如此战绩,也就比他这个丞相亲自出马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
孺子可堪大用!
蜀汉后继有人了!
放下战报,诸葛亮倍感欣慰。
或是太过于欣慰,又或是觉得光复汉室有望,他巍颤颤伸出手,擦拭了一下发酸的眼眶。
手指上一片晶莹湿润。
一瞬间就觉得,肩上似乎轻快了许多。
天知道,这万钧托孤重担究竟有多沉!
先皇才离世四年多,他诸葛亮却苍老了十岁都不止。
昔日儒相已迟暮,抱残躯、统志锐,兵锋向北。
食不甘味夜难寐,两鬓华发催。
这便是今时今日,他诸葛亮的真实写照。
现在,总算有人可以分担一二了。
这怎能不令人泪流满面!
诸葛亮一时间思绪如潮,百感交集,及想到刘备临终的嘱咐,“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顿时摇头失笑不已。
话说当时听了这话,他心里其实也有点犯嘀咕。
自马谡领兵前往街亭,这七八日来,他无一日不提心吊胆,无一日不坐卧不宁,唯恐突然收到“街亭大败、马谡全军覆没”的消息。
其实此次街亭保卫战,他并不赞成马谡领军前往,就是考虑到刘备有识人之明,一生中很少看走眼。
奈何马谡不惜立下“乞斩全家”的军令状,也要坚决前往街亭,证明自己。
自从建安十四年(209年)马谡被刘备征辟以来,诸葛亮与马谡相交,至今已近二十年,深知后者秉性。
严格来说,马谡并不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书呆子,此人自幼熟读兵书,满腹经纶。之前,在两次重要的时间节点,多亏了马谡的锦囊妙计,才使得蜀汉转危为安。
一是“攻心计”。
蛮王孟获造反,肆虐南中,在陛下(刘禅)和大臣眼里,不过是小小的骚乱而已,派一个大将征伐平定即可,完全不需要他这个丞相亲自带兵出征。
可在诸葛亮心里,南蛮依仗地远天险,一直不服从蜀汉政权管理,派大将去征伐的话,纵是南蛮一时战败,内心必定也不服气,极其容易造成反复叛乱的局面。
如此,后方将永无宁日。
他认为,南蛮是蜀汉后方的心腹大患,若不一劳永逸解决,将严重影响蜀汉接下来的北伐大计。
是以,当他虚心请教马谡时,马谡所献上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十六字真言,让他瞬间心神通透,直接感叹马谡“知吾肺腑也!”
那一次南征,也最终将孟获七擒七纵,彻底收复了南蛮人心,安定后方,从而使蜀汉可以全心全意备战北伐。
二是“离间计”,让劲敌司马懿被魏国调离西凉并弃用,解除了蜀汉的心头大患。
曹丕死后,司马懿从幕后走向前台,主动要求到雍凉二州前线训练军队,这令一向从容镇定的诸葛亮大为惊慌,他知道这才是自己的劲敌!有些失措的他当时第一念头是:先起兵讨伐之!
试想如此一来,岂不是给了司马懿发挥军事实力的好机会?让司马懿的地位更加稳固?
关键时刻,正是马谡献上了离间计:利用曹睿怀疑猜忌司马懿的心理,密遣人员到洛阳等地散布司马懿谋反流言,伪造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让曹睿见之大惊失色,在群臣建议下,将司马懿调离西凉,解除兵权,也同时解除了蜀汉的燃眉之急,为筹备北伐争取了时间。
实际上,对于北伐,朝中大多数官员都持悲观和反... -->>
三日后。
上邽城外,蜀军大营。
诸葛亮定定望着街亭捷报,久久沉吟不语。
一场兽潮过后,加上之前魏军攻山失败的阵亡,五万先锋军仅剩下两万多人,狼狈退后六十里外至陇坻口下寨,等待后续兵马到来。
马谡胜了,大胜!
且不费一兵一卒。
如此战绩,也就比他这个丞相亲自出马稍微差了那么一点点。
孺子可堪大用!
蜀汉后继有人了!
放下战报,诸葛亮倍感欣慰。
或是太过于欣慰,又或是觉得光复汉室有望,他巍颤颤伸出手,擦拭了一下发酸的眼眶。
手指上一片晶莹湿润。
一瞬间就觉得,肩上似乎轻快了许多。
天知道,这万钧托孤重担究竟有多沉!
先皇才离世四年多,他诸葛亮却苍老了十岁都不止。
昔日儒相已迟暮,抱残躯、统志锐,兵锋向北。
食不甘味夜难寐,两鬓华发催。
这便是今时今日,他诸葛亮的真实写照。
现在,总算有人可以分担一二了。
这怎能不令人泪流满面!
诸葛亮一时间思绪如潮,百感交集,及想到刘备临终的嘱咐,“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顿时摇头失笑不已。
话说当时听了这话,他心里其实也有点犯嘀咕。
自马谡领兵前往街亭,这七八日来,他无一日不提心吊胆,无一日不坐卧不宁,唯恐突然收到“街亭大败、马谡全军覆没”的消息。
其实此次街亭保卫战,他并不赞成马谡领军前往,就是考虑到刘备有识人之明,一生中很少看走眼。
奈何马谡不惜立下“乞斩全家”的军令状,也要坚决前往街亭,证明自己。
自从建安十四年(209年)马谡被刘备征辟以来,诸葛亮与马谡相交,至今已近二十年,深知后者秉性。
严格来说,马谡并不只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书呆子,此人自幼熟读兵书,满腹经纶。之前,在两次重要的时间节点,多亏了马谡的锦囊妙计,才使得蜀汉转危为安。
一是“攻心计”。
蛮王孟获造反,肆虐南中,在陛下(刘禅)和大臣眼里,不过是小小的骚乱而已,派一个大将征伐平定即可,完全不需要他这个丞相亲自带兵出征。
可在诸葛亮心里,南蛮依仗地远天险,一直不服从蜀汉政权管理,派大将去征伐的话,纵是南蛮一时战败,内心必定也不服气,极其容易造成反复叛乱的局面。
如此,后方将永无宁日。
他认为,南蛮是蜀汉后方的心腹大患,若不一劳永逸解决,将严重影响蜀汉接下来的北伐大计。
是以,当他虚心请教马谡时,马谡所献上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十六字真言,让他瞬间心神通透,直接感叹马谡“知吾肺腑也!”
那一次南征,也最终将孟获七擒七纵,彻底收复了南蛮人心,安定后方,从而使蜀汉可以全心全意备战北伐。
二是“离间计”,让劲敌司马懿被魏国调离西凉并弃用,解除了蜀汉的心头大患。
曹丕死后,司马懿从幕后走向前台,主动要求到雍凉二州前线训练军队,这令一向从容镇定的诸葛亮大为惊慌,他知道这才是自己的劲敌!有些失措的他当时第一念头是:先起兵讨伐之!
试想如此一来,岂不是给了司马懿发挥军事实力的好机会?让司马懿的地位更加稳固?
关键时刻,正是马谡献上了离间计:利用曹睿怀疑猜忌司马懿的心理,密遣人员到洛阳等地散布司马懿谋反流言,伪造司马懿告示天下榜文……让曹睿见之大惊失色,在群臣建议下,将司马懿调离西凉,解除兵权,也同时解除了蜀汉的燃眉之急,为筹备北伐争取了时间。
实际上,对于北伐,朝中大多数官员都持悲观和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