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漠孤燕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有一种声音值得回忆,它鸣响着临清历史昔日的辉煌;还有一种声音铿锵有力,它正演奏着临清未来美好的希望
——题记
(一)
古语说“运河通,清平兴”真是一点不假。曾经,在古运河静静流淌的水面上“帆樯如林,船行如梭”;在南来北往的商船上“白帆点点,百货山积”;就是连沿岸的古幽巷陌中,也是商号林立,宝幡飘飞。我出生的那条小巷,就是当年最为繁茂的商业街之一。它西傍卫运河畔,漕运来的青青翠竹带给它一个诗意的名字——竹竿巷。做了一辈子商人的爷爷,曾经带给我太多关于运河的故事,只是,儿时的记忆有些模糊,留下的只是亲历的一些熟悉的声音。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声音就像来自天际的音乐一样,向我倾诉当年人们辛勤的劳作,向我宣泄他们奋斗的历程
每到紫色的丁香飘落的时候,浓郁的花香便会和浸泡竹子散发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向人们传递出一个个繁忙的讯息。因为眼看就要到了夏季,农村栽种的蔬菜要用竹竿、竹片支架搭棚,收获的东西要用竹筐装载;城市里必用的门帘窗帘,要么需要更新,要么需要翻打。于是,巷里的男男女女便开始忙碌起来。劈竹片的劈竹片,编筐的编筐,打帘的打帘。清楚地记得编筐的男人们,一律是健硕的双臂,粗糙的双手,因为编筐既是力气活儿又是精细活儿。他们先要用力抱来一根根粗大的竹竿,再狠命地把它们一条条地从中间劈开,然后将劈好的竹片再片成一条条细长的竹篾儿,接着将竹篾儿浸泡到水中软化,编筐的准备工作到此才告一段落。竹篾浸泡两三天之后,他们便挽起袖子,用红红的粗壮的双手从已经发黄的水中捞出浸泡好的竹篾,先用砍刀“刷刷”地削去上面的毛刺,再“噼啪噼啪”地摔上几下弄直,就开始马扎上一坐,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合作编筐。有的编底儿,有的编帮儿,还有的专门负责插“主心骨”(就是那个其固定作用的粗边框)。编筐很辛苦,没经验的新手往往不是被竹刺扎得红肿,就是会被竹刀砍伤。可是,在那个年月,一家人的生活全要靠这个手艺吃饭,所以,几个大男人的讥天嘎地的说笑,风趣幽默的言谈,也就成了他们掩饰自己伤痛最好的药剂。女人们呢?更不闲着。老人缠起了线棰儿,妇人搬来了帘架儿,小孩则游鱼般的穿梭其中,一会儿肩上抗几枚线棰儿“滴淋多罗儿”地放在帘架儿的槽里,一会儿手里抽几根帘篾送到大人的手上。“吧嗒——吧嗒——”的打帘声就开始从高高地板搭门里传了出来,叩击在巷里青青的石板路上,敲在商人疲惫的心间,回荡在旷廖的四合院的高墙之上“吧嗒吧嗒”从清晨响到午夜,从初夏响到暮秋;“吧嗒吧嗒”融合着风的轻灵,雨的清爽,叶的繁茂;“吧嗒吧嗒”一声声,打落了紫丁香的花瓣,敲开了火红的石榴花,直到秋风中的最后几片落叶飘下
就在这种最原始质朴的声音中,在这种最勤劳乐天的劳作中,竹竿巷和它以南的白布巷、箍桶巷、大寺街成为了老临清最为著名的商业街区;往北以天桥为界,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了回民居住区;往东,由考棚街、县衙、鳌头矶、钞关、大剧院组成了文化区,从而孕育出了临清这座具有独特... -->>
有一种声音值得回忆,它鸣响着临清历史昔日的辉煌;还有一种声音铿锵有力,它正演奏着临清未来美好的希望
——题记
(一)
古语说“运河通,清平兴”真是一点不假。曾经,在古运河静静流淌的水面上“帆樯如林,船行如梭”;在南来北往的商船上“白帆点点,百货山积”;就是连沿岸的古幽巷陌中,也是商号林立,宝幡飘飞。我出生的那条小巷,就是当年最为繁茂的商业街之一。它西傍卫运河畔,漕运来的青青翠竹带给它一个诗意的名字——竹竿巷。做了一辈子商人的爷爷,曾经带给我太多关于运河的故事,只是,儿时的记忆有些模糊,留下的只是亲历的一些熟悉的声音。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声音就像来自天际的音乐一样,向我倾诉当年人们辛勤的劳作,向我宣泄他们奋斗的历程
每到紫色的丁香飘落的时候,浓郁的花香便会和浸泡竹子散发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向人们传递出一个个繁忙的讯息。因为眼看就要到了夏季,农村栽种的蔬菜要用竹竿、竹片支架搭棚,收获的东西要用竹筐装载;城市里必用的门帘窗帘,要么需要更新,要么需要翻打。于是,巷里的男男女女便开始忙碌起来。劈竹片的劈竹片,编筐的编筐,打帘的打帘。清楚地记得编筐的男人们,一律是健硕的双臂,粗糙的双手,因为编筐既是力气活儿又是精细活儿。他们先要用力抱来一根根粗大的竹竿,再狠命地把它们一条条地从中间劈开,然后将劈好的竹片再片成一条条细长的竹篾儿,接着将竹篾儿浸泡到水中软化,编筐的准备工作到此才告一段落。竹篾浸泡两三天之后,他们便挽起袖子,用红红的粗壮的双手从已经发黄的水中捞出浸泡好的竹篾,先用砍刀“刷刷”地削去上面的毛刺,再“噼啪噼啪”地摔上几下弄直,就开始马扎上一坐,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合作编筐。有的编底儿,有的编帮儿,还有的专门负责插“主心骨”(就是那个其固定作用的粗边框)。编筐很辛苦,没经验的新手往往不是被竹刺扎得红肿,就是会被竹刀砍伤。可是,在那个年月,一家人的生活全要靠这个手艺吃饭,所以,几个大男人的讥天嘎地的说笑,风趣幽默的言谈,也就成了他们掩饰自己伤痛最好的药剂。女人们呢?更不闲着。老人缠起了线棰儿,妇人搬来了帘架儿,小孩则游鱼般的穿梭其中,一会儿肩上抗几枚线棰儿“滴淋多罗儿”地放在帘架儿的槽里,一会儿手里抽几根帘篾送到大人的手上。“吧嗒——吧嗒——”的打帘声就开始从高高地板搭门里传了出来,叩击在巷里青青的石板路上,敲在商人疲惫的心间,回荡在旷廖的四合院的高墙之上“吧嗒吧嗒”从清晨响到午夜,从初夏响到暮秋;“吧嗒吧嗒”融合着风的轻灵,雨的清爽,叶的繁茂;“吧嗒吧嗒”一声声,打落了紫丁香的花瓣,敲开了火红的石榴花,直到秋风中的最后几片落叶飘下
就在这种最原始质朴的声音中,在这种最勤劳乐天的劳作中,竹竿巷和它以南的白布巷、箍桶巷、大寺街成为了老临清最为著名的商业街区;往北以天桥为界,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了回民居住区;往东,由考棚街、县衙、鳌头矶、钞关、大剧院组成了文化区,从而孕育出了临清这座具有独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