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唐朝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独孤信欣欣然便把女儿嫁给了他。独孤氏初入杨门,年才十四,但也柔顺恭孝,不失妇道。杨坚与之两情相洽,立誓不与其他女子再生孩子,这在封建社会也算得誓约非小了。
独孤氏一门亲贵,她的姐姐后来成了周明帝的皇后,再后来,她与杨坚的大女儿又成了周宣帝的皇后,贵戚之盛,莫与之比。
周宣帝朝,杨坚作为国丈,官拜上柱国、大司马,位尊望隆,宣帝是既忌之且恨之。独孤氏却偏能谦恭自守,当世称为贤妇。及周宣帝崩,周静帝以幼冲践祚,杨坚便以假黄钺、左大丞相职入总百揆,掌理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
独孤氏居处闺闱,却也明辨时局,力劝杨坚即皇帝位,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杨坚遂三辞三让而受禅,建立隋朝,独孤氏理所当然成了皇后。这独孤氏即了皇后位,也确能母仪天下。
当时突厥与中国互市,尝有明珠一筐,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就撺掇皇后买了它。
岂知皇后凛然道:“这些东西不是我所需要的。现在边患无穷,将士疲劳,不如拿这八百万分赏前方将士吧。”此言一出,百官莫不钦服。另外,每年在大理决囚时,独孤皇后总要涕流满面,悲不能已。仁慈如此,却也明决是非,不枉私情。
大都督崔长仁是皇后的表兄弟,犯法当斩。隋文帝认为是皇后的亲戚,就想赦免了他。
皇后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于是崔长仁就依法斩了首。还有一个异母兄弟独孤陀,以猫鬼巫蛊,厌咒皇后,也当斩首。皇后三日不食,为之请命,说:“独孤陀假如是蠹政害民,按律斩首,我不敢说什么。
但现在是诅咒我个人,我不忍心以此害了他。”于是独孤陀就被免除了死刑。
所以说独孤皇后既明决,又复仁慈,深晓事理,是个很不错的皇后。在辅佐隋文帝执政中,独孤皇后也颇有作为。
文帝每次临朝,皇后必与皇帝一起乘辇车同去,到了朝阁外,皇帝进去了,皇后就留在外面等候。等候的同时,也颇不清闲,常使派宦官传递朝会信息,“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
皇帝退朝回宫,两个人就“同返燕寝,相顾欣然。”纵观中国历史,两口子如此共掌朝纲,恩爱无加,可说是绝无仅有了。夫妻俩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事,对问题的看法经常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隋文帝对她是既宠之,又惮之。当时宫中称为“二圣”。这种情形,偏没人说她是妇人干政,原因在于独孤氏只做襄助参谋,而决不揽权御事。当时有司奏请:依《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岂料皇后回答:“这是妇人干预朝政的开端,此例断不可开。”
当即就一口回绝了。故“内助”之名切实,之所以加一“悍”字,是因为以下的缘故。独孤皇后虽然贤德,妒忌之心却不稍逊。隋文帝的五个儿子,都是她一人生养,此外再无异生之子,这在封建帝王中是十分罕见的。绕是如此,独孤皇后依然监督弥甚。
**佳丽无数,隋文帝终日面对,却不敢稍所幸御。终于有一天出了意外。时叛臣尉迟迥的孙女被没入宫,颇有美姿,杨坚见而大悦,一个把持不住,就临幸了她。独孤皇后知道后,就趁着文帝上朝,偷偷把尉迟小姐给杀了。
文帝散朝,兴冲冲跑回**,满拟重弹佳调,再付巫山,却不料一盆冷水兜头浇下,不由得悲极生怒,怨愤无名,就一个人骑了马,从苑中突骑而出,也不择路径,顺着山谷一直狂奔了二十余里。此一节,很像现代爱情电影中的某一个情节了。
后来左丞相高颕、右丞相杨素等一路追踪,扣马苦谏,杨坚才长叹道:“吾贵为天子,则不得自由!”高颖劝道:“陛下岂得以一妇人而轻天下!”这才怒意稍解。驻马良久,到半夜这才策马返回。
来到宫中,独孤皇后却还在宫中端坐等待,并且专门摆下一桌酒席,向夫君“流涕拜谢”,高颖、杨素乘间调和,这一段醋海风波方才平息。
但高颖因说皇后是“一妇人”,从此便得罪了皇后,由亲到疏,渐见冷淡,尤其后来高颖的小妾生了个男孩,这个古代的女权主义者勃然大怒,从此就在隋文帝的耳旁多所僭毁,高颖由是竟黜。
其他朝中大臣如妾怀孕,独孤氏照例受不了,必劝文帝申斥之。其“悍”劲之足,不但是严管夫君,竟连别人家里的事也要横加干涉。太子杨勇却偏多内宠,且尤其喜欢小妾云氏。
后来正室元妃因心脏病发作死了,云氏更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这就正好触了皇后的霉头。
又偏有二儿子晋王杨广,非常善于矫饰,刻意地不喜欢侧室,而只与正室萧妃一人共居,独孤皇后就大大地喜欢。两相比较,优劣立判。后来杨勇终于被废,杨广如愿以偿地做了太子,盖兆于此。史书称,“皆后之谋也”。
可以说独孤皇后的“悍妇”本色也算发挥得淋漓尽致了,竟波及到皇位继承的废立大事。独孤皇后五十岁而崩,比隋文帝早死了两年,谥号文献。合其一生,能博“悍内助”之名,千古之下,一人而已。
/> 独孤信欣欣然便把女儿嫁给了他。独孤氏初入杨门,年才十四,但也柔顺恭孝,不失妇道。杨坚与之两情相洽,立誓不与其他女子再生孩子,这在封建社会也算得誓约非小了。
独孤氏一门亲贵,她的姐姐后来成了周明帝的皇后,再后来,她与杨坚的大女儿又成了周宣帝的皇后,贵戚之盛,莫与之比。
周宣帝朝,杨坚作为国丈,官拜上柱国、大司马,位尊望隆,宣帝是既忌之且恨之。独孤氏却偏能谦恭自守,当世称为贤妇。及周宣帝崩,周静帝以幼冲践祚,杨坚便以假黄钺、左大丞相职入总百揆,掌理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
独孤氏居处闺闱,却也明辨时局,力劝杨坚即皇帝位,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杨坚遂三辞三让而受禅,建立隋朝,独孤氏理所当然成了皇后。这独孤氏即了皇后位,也确能母仪天下。
当时突厥与中国互市,尝有明珠一筐,价值八百万,幽州总管就撺掇皇后买了它。
岂知皇后凛然道:“这些东西不是我所需要的。现在边患无穷,将士疲劳,不如拿这八百万分赏前方将士吧。”此言一出,百官莫不钦服。另外,每年在大理决囚时,独孤皇后总要涕流满面,悲不能已。仁慈如此,却也明决是非,不枉私情。
大都督崔长仁是皇后的表兄弟,犯法当斩。隋文帝认为是皇后的亲戚,就想赦免了他。
皇后说:“国家之事,岂可顾私!”于是崔长仁就依法斩了首。还有一个异母兄弟独孤陀,以猫鬼巫蛊,厌咒皇后,也当斩首。皇后三日不食,为之请命,说:“独孤陀假如是蠹政害民,按律斩首,我不敢说什么。
但现在是诅咒我个人,我不忍心以此害了他。”于是独孤陀就被免除了死刑。
所以说独孤皇后既明决,又复仁慈,深晓事理,是个很不错的皇后。在辅佐隋文帝执政中,独孤皇后也颇有作为。
文帝每次临朝,皇后必与皇帝一起乘辇车同去,到了朝阁外,皇帝进去了,皇后就留在外面等候。等候的同时,也颇不清闲,常使派宦官传递朝会信息,“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
皇帝退朝回宫,两个人就“同返燕寝,相顾欣然。”纵观中国历史,两口子如此共掌朝纲,恩爱无加,可说是绝无仅有了。夫妻俩经常在一起讨论政事,对问题的看法经常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隋文帝对她是既宠之,又惮之。当时宫中称为“二圣”。这种情形,偏没人说她是妇人干政,原因在于独孤氏只做襄助参谋,而决不揽权御事。当时有司奏请:依《周礼》,“百官之妻,命于王后。”岂料皇后回答:“这是妇人干预朝政的开端,此例断不可开。”
当即就一口回绝了。故“内助”之名切实,之所以加一“悍”字,是因为以下的缘故。独孤皇后虽然贤德,妒忌之心却不稍逊。隋文帝的五个儿子,都是她一人生养,此外再无异生之子,这在封建帝王中是十分罕见的。绕是如此,独孤皇后依然监督弥甚。
**佳丽无数,隋文帝终日面对,却不敢稍所幸御。终于有一天出了意外。时叛臣尉迟迥的孙女被没入宫,颇有美姿,杨坚见而大悦,一个把持不住,就临幸了她。独孤皇后知道后,就趁着文帝上朝,偷偷把尉迟小姐给杀了。
文帝散朝,兴冲冲跑回**,满拟重弹佳调,再付巫山,却不料一盆冷水兜头浇下,不由得悲极生怒,怨愤无名,就一个人骑了马,从苑中突骑而出,也不择路径,顺着山谷一直狂奔了二十余里。此一节,很像现代爱情电影中的某一个情节了。
后来左丞相高颕、右丞相杨素等一路追踪,扣马苦谏,杨坚才长叹道:“吾贵为天子,则不得自由!”高颖劝道:“陛下岂得以一妇人而轻天下!”这才怒意稍解。驻马良久,到半夜这才策马返回。
来到宫中,独孤皇后却还在宫中端坐等待,并且专门摆下一桌酒席,向夫君“流涕拜谢”,高颖、杨素乘间调和,这一段醋海风波方才平息。
但高颖因说皇后是“一妇人”,从此便得罪了皇后,由亲到疏,渐见冷淡,尤其后来高颖的小妾生了个男孩,这个古代的女权主义者勃然大怒,从此就在隋文帝的耳旁多所僭毁,高颖由是竟黜。
其他朝中大臣如妾怀孕,独孤氏照例受不了,必劝文帝申斥之。其“悍”劲之足,不但是严管夫君,竟连别人家里的事也要横加干涉。太子杨勇却偏多内宠,且尤其喜欢小妾云氏。
后来正室元妃因心脏病发作死了,云氏更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这就正好触了皇后的霉头。
又偏有二儿子晋王杨广,非常善于矫饰,刻意地不喜欢侧室,而只与正室萧妃一人共居,独孤皇后就大大地喜欢。两相比较,优劣立判。后来杨勇终于被废,杨广如愿以偿地做了太子,盖兆于此。史书称,“皆后之谋也”。
可以说独孤皇后的“悍妇”本色也算发挥得淋漓尽致了,竟波及到皇位继承的废立大事。独孤皇后五十岁而崩,比隋文帝早死了两年,谥号文献。合其一生,能博“悍内助”之名,千古之下,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