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唐营养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嘴是痛快了,气也出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
“罗莎姐姐,要不我家前面的那间店给你做买卖,怎么样?不用租金也可以。”大丫真诚地帮罗莎丽亚出主意,就凭罗莎丽亚救过拴子,别说不收租金,就是把铺子白送,爹和叔叔也不会有意见。
李富那杂货店租期还没到,现在解约会给李富惹麻烦的,而且“你那家店离太白居远了些,我需要的是和太白居邻近的店,这样我才不用两头跑。”罗莎丽亚现在还没本钱开连锁店,餐馆的前期资金投入也要靠点心店的营业额,所以点心店的生意也需要她照顾,两头跑,是不可能的。
“那怎么办?”大丫发愁了。
“再看看吧,反正我现在开店的本钱也不多,再多赚点也好。”罗莎丽亚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五月中旬,天气热起来,早晨在外面吃饭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罗莎丽亚来到唐朝也四个多月了,她发现这里的饮食习惯和现代有所不同。这里的大多数人一般是一日两餐,一干一稀,至于哪顿是吃干的哪顿是吃稀的,就根据个人的工作来安排了。
罗莎丽亚起初也好奇地试了下,早晨七点时吃碗粥,可她到中午十一点多就饿了,然后十二点多吃午饭,到傍晚她就又饿了,不想虐待自己,饿上一晚上,她在一天就放弃了这试验,只能说,长久的饮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
同时罗莎丽亚也明白了,这里小吃生意为什么那么好,不光是她,人们一日两餐都维持不了体力,所以有条件的人家,会吃些点心当加餐。这样的饮食习惯,其实也是连年战乱的后遗症,没有人敢放开肚皮时,谁也不敢保证粮食什么时候就不够了。
唐武德七年,长安城内人们日子还过得可以,入夏季之后,白天就长了,有人就把用餐改成了一稀一干再一稀,早晨起得早,喝碗粥也有了力气,正好趁早上凉快多干点活,中午饭就可以晚吃点,太阳落山晚,趁着肚子还不饿,又能多干些活,这样一天多赚到的钱,就可以让全家晚上再喝碗粥,孩子就不至于半夜饿醒,哭得让人心烦。
这个经验一推出,就受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好评,广而传之。有些人还举一反三,活不重时,完全可以一日三餐都喝粥。
商人的眼光是最敏锐的,所以这街上卖粥的生意最多。
罗莎丽亚也想到了这点,既然餐馆开不了,她也可以兼做卖粥的生意,从早到晚都有人喝粥,比单做早点生意还要强。
而且据她考察,这里还没流行把豆浆油条当早餐,原因也很简单,油条费油,本钱大,价钱自然不便宜,人们做菜都舍不得放油,谁又会奢侈到天天吃油条。至于豆浆,豆腐脑,是豆腐坊专买的,罗莎丽亚除非自己开豆腐坊,要是买豆腐坊的再加价卖出去,成本也是大了。
罗莎丽亚的太白居,一边是那家布店,另一边是家卖泥偶,面具一类小玩具的杂耍店,杂耍店旁边是一条胡同,足有丈宽,一些没有店铺的小生意人,就常在那摆地摊。
罗莎丽亚也看中了这块地方,在靠墙的一处划块地方,放些桌子凳子,就是个露天粥店。知道她要开粥店,李富李贵赶工做了不少条凳送来,(当然,在唐代,凳子这种家具是由少数民族带入中原的,所以还是被称做胡凳)。
就算是喝粥,一般人也喝不起大米煮的白粥,多数是小米粥和糙米粥,小米和糙米虽然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但对于天天吃他们的人而言,粗粮总是难以下咽的。
熬粥也是辛苦活,天不亮罗莎丽亚就起来生火做饭,这年代没有高压锅,没有电饭煲,对于糙米这种口感较粗的食物,就算提前用冷水浸泡过夜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需要用文火慢熬。
但辛苦也是有代价的,太白居的糙米粥吃起来又稠又香又软,一文钱就能买二大碗,还有免费的咸菜,这个消息从粥铺开业那天就传出去了,一时间,太白居的粥店成了这一带粥店中生意最好的一家。
罗莎丽亚趁机又推出了别家没有的糯米麦粥:糯米1斤,小麦1。2斤,同煮成粥。
店外的条幅也换成了对糯米麦粥的介绍:养心神,敛虚汗,厚肠胃,强气力。
虽然糯米麦粥要一文钱一碗,比小米粥和糙米粥贵,但买一碗粥还送两块芙蓉干糖,或是一块酥合子,咸菜同样是免费提供,还有同样免费的饴糖,细算算,也就贵不了... -->>
嘴是痛快了,气也出了,但问题并没有解决。
“罗莎姐姐,要不我家前面的那间店给你做买卖,怎么样?不用租金也可以。”大丫真诚地帮罗莎丽亚出主意,就凭罗莎丽亚救过拴子,别说不收租金,就是把铺子白送,爹和叔叔也不会有意见。
李富那杂货店租期还没到,现在解约会给李富惹麻烦的,而且“你那家店离太白居远了些,我需要的是和太白居邻近的店,这样我才不用两头跑。”罗莎丽亚现在还没本钱开连锁店,餐馆的前期资金投入也要靠点心店的营业额,所以点心店的生意也需要她照顾,两头跑,是不可能的。
“那怎么办?”大丫发愁了。
“再看看吧,反正我现在开店的本钱也不多,再多赚点也好。”罗莎丽亚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五月中旬,天气热起来,早晨在外面吃饭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罗莎丽亚来到唐朝也四个多月了,她发现这里的饮食习惯和现代有所不同。这里的大多数人一般是一日两餐,一干一稀,至于哪顿是吃干的哪顿是吃稀的,就根据个人的工作来安排了。
罗莎丽亚起初也好奇地试了下,早晨七点时吃碗粥,可她到中午十一点多就饿了,然后十二点多吃午饭,到傍晚她就又饿了,不想虐待自己,饿上一晚上,她在一天就放弃了这试验,只能说,长久的饮食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的。
同时罗莎丽亚也明白了,这里小吃生意为什么那么好,不光是她,人们一日两餐都维持不了体力,所以有条件的人家,会吃些点心当加餐。这样的饮食习惯,其实也是连年战乱的后遗症,没有人敢放开肚皮时,谁也不敢保证粮食什么时候就不够了。
唐武德七年,长安城内人们日子还过得可以,入夏季之后,白天就长了,有人就把用餐改成了一稀一干再一稀,早晨起得早,喝碗粥也有了力气,正好趁早上凉快多干点活,中午饭就可以晚吃点,太阳落山晚,趁着肚子还不饿,又能多干些活,这样一天多赚到的钱,就可以让全家晚上再喝碗粥,孩子就不至于半夜饿醒,哭得让人心烦。
这个经验一推出,就受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好评,广而传之。有些人还举一反三,活不重时,完全可以一日三餐都喝粥。
商人的眼光是最敏锐的,所以这街上卖粥的生意最多。
罗莎丽亚也想到了这点,既然餐馆开不了,她也可以兼做卖粥的生意,从早到晚都有人喝粥,比单做早点生意还要强。
而且据她考察,这里还没流行把豆浆油条当早餐,原因也很简单,油条费油,本钱大,价钱自然不便宜,人们做菜都舍不得放油,谁又会奢侈到天天吃油条。至于豆浆,豆腐脑,是豆腐坊专买的,罗莎丽亚除非自己开豆腐坊,要是买豆腐坊的再加价卖出去,成本也是大了。
罗莎丽亚的太白居,一边是那家布店,另一边是家卖泥偶,面具一类小玩具的杂耍店,杂耍店旁边是一条胡同,足有丈宽,一些没有店铺的小生意人,就常在那摆地摊。
罗莎丽亚也看中了这块地方,在靠墙的一处划块地方,放些桌子凳子,就是个露天粥店。知道她要开粥店,李富李贵赶工做了不少条凳送来,(当然,在唐代,凳子这种家具是由少数民族带入中原的,所以还是被称做胡凳)。
就算是喝粥,一般人也喝不起大米煮的白粥,多数是小米粥和糙米粥,小米和糙米虽然都有各自的营养价值,但对于天天吃他们的人而言,粗粮总是难以下咽的。
熬粥也是辛苦活,天不亮罗莎丽亚就起来生火做饭,这年代没有高压锅,没有电饭煲,对于糙米这种口感较粗的食物,就算提前用冷水浸泡过夜了,煮起来也比较费时,需要用文火慢熬。
但辛苦也是有代价的,太白居的糙米粥吃起来又稠又香又软,一文钱就能买二大碗,还有免费的咸菜,这个消息从粥铺开业那天就传出去了,一时间,太白居的粥店成了这一带粥店中生意最好的一家。
罗莎丽亚趁机又推出了别家没有的糯米麦粥:糯米1斤,小麦1。2斤,同煮成粥。
店外的条幅也换成了对糯米麦粥的介绍:养心神,敛虚汗,厚肠胃,强气力。
虽然糯米麦粥要一文钱一碗,比小米粥和糙米粥贵,但买一碗粥还送两块芙蓉干糖,或是一块酥合子,咸菜同样是免费提供,还有同样免费的饴糖,细算算,也就贵不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