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倾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对于王爚他们这些退下来的前朝老臣来说,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愿意帮助叶应武,而是因为叶应武身边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甚至包括他们的子侄辈都在叶应武的麾下效力,如果他们再眼巴巴的冲到这斗争当中去,恐怕只会将一切弄得更加混乱。
毕竟这几个人的身份摆在这里的,多少都会让那些年轻一辈们束手束脚。换而言之,王爚他们其实就是“自持身份”罢了,从朝堂上有些突兀的功成名就而退,让他们多少心中都有些空荡荡的,毕竟当初从朝堂离开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给自己的这些小辈们腾出来位置。
但是对于已经身在朝堂这么多年的这些老臣们来说,如此不声不响的离开,确实有些不舍。但是他们现在当然不可能恬着脸回去,和一群甚至官职比自己还要高的晚辈们同朝共事算什么?
而现在这担任山长,确确实实符合这些老臣们的标准。毕竟对于他们这个岁数的人来说,实在也不适合东奔西跑,而且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也确实符合他们的追求,毕竟谁不想桃李满天下?
马廷佑微笑着看向对面的王爚,相反的王爚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难得露出凝重的神色,沉默了良久,王爚缓缓点了点头,自失一笑:“老夫虽然不才,但是教书育人······还是能胜任的。”
顿了一下,王爚摇了摇头:“这几年一切都变得太快,反倒是让某消磨了不少豪情壮志啊,既然现在陛下需要我们这些老家伙,那就何妨陪着陛下疯一次?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马廷佑冲着王爚郑重的一拱手:“那就辛苦老相公了。”
王爚摆了摆手:“辛苦的不是某,而是陛下啊,一步步走到现在,他付出了多少、承担了多少,你我无从得知,但是肯定要比你我做的多。丈夫未可轻年少,陛下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某相信这一条路······是康庄大道。既然如此,那就一起走吧!”
“好!”马廷佑郑重点头。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
笔飞快的在纸上写着,一向在后宫之中玩世不恭、没有正形的叶应武,此时却难得带着认真的神色。他在纸上并没有写多少东西,而是在画一个结构图,一个以大明朝廷负责主管教育的学士院为顶端,以各地学院为末端的行政结构图。
整一张大网就像是在叶应武眼前张开一样,叶应武的手没有丝毫停顿,笔走龙蛇,很快就将整个大网画了出来。这不只是叶应武为世家织就的一张大网,更是为大明的未来织就的网络,之后的大明将会沿着这一张网布置好的方向向前。
叶应武并不知道千百年后会发生什么,但是他知道至少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自己仿照后世大学制度建立的这一套网络机构,足够领先于当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公平,尤其是当这牵扯到权力、金钱的时候,所以叶应武能做的实际上就是尽最大可能保证基本的公平。这个公平不是说通过科举制度而实现的对于所有读书人的公平,而是通过学院制度实现的对于社会各个阶级、三教九流的公平。
叶应武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他从来没有幻想着能够平平稳稳的将这个改革进行下去,比如之前跳出来捣乱并且给叶应武造成了相当大麻烦的世家就是一个典型的阻力代表。但是既然叶应武来到了这七百年前,总得做些什么,总得为这个时代带来一些什么。
华夏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并且实际上在历史上便在内陆上扩张达到了极限,向东、向南一直抵达海边,向北抵达草原和大漠,向西也抵达喜马拉雅山和葱岭,但是从海洋上这个国家一直显得有些畏手畏脚,或许这和朝廷的政策有一定关系,但是也和大多数的百姓、民间的主要力量都是在内陆长大的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当然也或许有可能是因为在海洋上华夏一直没有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包括东瀛、琉球等等在内,在汉唐时期都是臣服于华夏,等到清朝末年华夏遇到海上而来的强敌时候,却发现敌人已经强大的自己没有办法战胜。
南宋因为在陆地上的失败,所以有着其余朝代不具备的海洋上优势,而叶应武毫不犹豫的抓住了这个优势并且将其扩大,使得现在的大明在海洋上的发展丝毫不亚于在陆地上的发展,可以说南洋一战实际上已经由之前华夏习惯的争夺陆地权利变成了争夺在陆地和海洋上的权利。
如果说将华夏从一个陆权国家向海陆国家转换只是叶应武为国家稳定做出的决策,那么叶应武现在对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的改革就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作为一个后来人,叶应武很清楚,之后无论是发生怎么样的变革,实际上最需要的都是人才,足够在各个领域保持领先的人才才能带着一个民族一直向前,而足够的技术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引起大的社会变革。
至于之后社会的发展到底是向着什么主义,叶应武就不在乎,也不想在乎了,毕竟这种事就算是真的发生也是要发生在百年之后甚至数百年后的,叶应武并没有打算带着华夏一口吃成胖子,历史证明过于急躁的进行变革并不肯定会成功,比如某个因为思想过于超前而甚至被怀疑是穿越者的王莽同志,这是王莽的血的教训,也是历史留下的财富。
所以叶应武想做的不过是帮助大明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和人才积累,资本积累是为了让大明有足够的本钱进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变革,而人才积累则是为了在社会变革发生的时候有足够多的人站出来领导整个大潮的向前,并且避免积攒的原始资本被空空浪费。
在这一点上,叶应武总是能想到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曾经称霸海洋并且组建了无敌舰队的西班牙人,只是可惜西班牙人从南美获得的巨额财富,最后都成为了皇室和上层贵族的珍藏,在整个社会的变革中并没有发挥到其应该有的作用,导致这个曾经庞大并且拥有所向披靡军队的帝国在短短百年之中快速沦落。
要真的说起来,叶应武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也就是多了七百年的经验,但正是这七百年,是整个世界最为动荡和变化的七百年,沉睡的欧洲觉醒,并且带着整个世界觉醒,在这七百年之中,人类社会快速的越过封建时代,并且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数不胜数的局部战争、内战和地方混战。
而现在叶应武要做的,就是用这七百年的经验来指导现在的大明,华夏以... -->>
对于王爚他们这些退下来的前朝老臣来说,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不愿意帮助叶应武,而是因为叶应武身边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甚至包括他们的子侄辈都在叶应武的麾下效力,如果他们再眼巴巴的冲到这斗争当中去,恐怕只会将一切弄得更加混乱。
毕竟这几个人的身份摆在这里的,多少都会让那些年轻一辈们束手束脚。换而言之,王爚他们其实就是“自持身份”罢了,从朝堂上有些突兀的功成名就而退,让他们多少心中都有些空荡荡的,毕竟当初从朝堂离开的主要原因也是为了给自己的这些小辈们腾出来位置。
但是对于已经身在朝堂这么多年的这些老臣们来说,如此不声不响的离开,确实有些不舍。但是他们现在当然不可能恬着脸回去,和一群甚至官职比自己还要高的晚辈们同朝共事算什么?
而现在这担任山长,确确实实符合这些老臣们的标准。毕竟对于他们这个岁数的人来说,实在也不适合东奔西跑,而且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也确实符合他们的追求,毕竟谁不想桃李满天下?
马廷佑微笑着看向对面的王爚,相反的王爚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难得露出凝重的神色,沉默了良久,王爚缓缓点了点头,自失一笑:“老夫虽然不才,但是教书育人······还是能胜任的。”
顿了一下,王爚摇了摇头:“这几年一切都变得太快,反倒是让某消磨了不少豪情壮志啊,既然现在陛下需要我们这些老家伙,那就何妨陪着陛下疯一次?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马廷佑冲着王爚郑重的一拱手:“那就辛苦老相公了。”
王爚摆了摆手:“辛苦的不是某,而是陛下啊,一步步走到现在,他付出了多少、承担了多少,你我无从得知,但是肯定要比你我做的多。丈夫未可轻年少,陛下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某相信这一条路······是康庄大道。既然如此,那就一起走吧!”
“好!”马廷佑郑重点头。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
笔飞快的在纸上写着,一向在后宫之中玩世不恭、没有正形的叶应武,此时却难得带着认真的神色。他在纸上并没有写多少东西,而是在画一个结构图,一个以大明朝廷负责主管教育的学士院为顶端,以各地学院为末端的行政结构图。
整一张大网就像是在叶应武眼前张开一样,叶应武的手没有丝毫停顿,笔走龙蛇,很快就将整个大网画了出来。这不只是叶应武为世家织就的一张大网,更是为大明的未来织就的网络,之后的大明将会沿着这一张网布置好的方向向前。
叶应武并不知道千百年后会发生什么,但是他知道至少对于这个时代而言,自己仿照后世大学制度建立的这一套网络机构,足够领先于当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的公平,尤其是当这牵扯到权力、金钱的时候,所以叶应武能做的实际上就是尽最大可能保证基本的公平。这个公平不是说通过科举制度而实现的对于所有读书人的公平,而是通过学院制度实现的对于社会各个阶级、三教九流的公平。
叶应武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他从来没有幻想着能够平平稳稳的将这个改革进行下去,比如之前跳出来捣乱并且给叶应武造成了相当大麻烦的世家就是一个典型的阻力代表。但是既然叶应武来到了这七百年前,总得做些什么,总得为这个时代带来一些什么。
华夏是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并且实际上在历史上便在内陆上扩张达到了极限,向东、向南一直抵达海边,向北抵达草原和大漠,向西也抵达喜马拉雅山和葱岭,但是从海洋上这个国家一直显得有些畏手畏脚,或许这和朝廷的政策有一定关系,但是也和大多数的百姓、民间的主要力量都是在内陆长大的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当然也或许有可能是因为在海洋上华夏一直没有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包括东瀛、琉球等等在内,在汉唐时期都是臣服于华夏,等到清朝末年华夏遇到海上而来的强敌时候,却发现敌人已经强大的自己没有办法战胜。
南宋因为在陆地上的失败,所以有着其余朝代不具备的海洋上优势,而叶应武毫不犹豫的抓住了这个优势并且将其扩大,使得现在的大明在海洋上的发展丝毫不亚于在陆地上的发展,可以说南洋一战实际上已经由之前华夏习惯的争夺陆地权利变成了争夺在陆地和海洋上的权利。
如果说将华夏从一个陆权国家向海陆国家转换只是叶应武为国家稳定做出的决策,那么叶应武现在对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的改革就是为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作为一个后来人,叶应武很清楚,之后无论是发生怎么样的变革,实际上最需要的都是人才,足够在各个领域保持领先的人才才能带着一个民族一直向前,而足够的技术积累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引起大的社会变革。
至于之后社会的发展到底是向着什么主义,叶应武就不在乎,也不想在乎了,毕竟这种事就算是真的发生也是要发生在百年之后甚至数百年后的,叶应武并没有打算带着华夏一口吃成胖子,历史证明过于急躁的进行变革并不肯定会成功,比如某个因为思想过于超前而甚至被怀疑是穿越者的王莽同志,这是王莽的血的教训,也是历史留下的财富。
所以叶应武想做的不过是帮助大明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和人才积累,资本积累是为了让大明有足够的本钱进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变革,而人才积累则是为了在社会变革发生的时候有足够多的人站出来领导整个大潮的向前,并且避免积攒的原始资本被空空浪费。
在这一点上,叶应武总是能想到在另外一个时空中曾经称霸海洋并且组建了无敌舰队的西班牙人,只是可惜西班牙人从南美获得的巨额财富,最后都成为了皇室和上层贵族的珍藏,在整个社会的变革中并没有发挥到其应该有的作用,导致这个曾经庞大并且拥有所向披靡军队的帝国在短短百年之中快速沦落。
要真的说起来,叶应武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人,也就是多了七百年的经验,但正是这七百年,是整个世界最为动荡和变化的七百年,沉睡的欧洲觉醒,并且带着整个世界觉醒,在这七百年之中,人类社会快速的越过封建时代,并且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数不胜数的局部战争、内战和地方混战。
而现在叶应武要做的,就是用这七百年的经验来指导现在的大明,华夏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