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发展成本与区域经济金融研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金融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职能中分离出去后,货币政策职能被定位为人民银行“三大”职能的首要职能。这就要求处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终端末梢地位的县支行,必须把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其基层央行的工作重心。然而,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传导乏力,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货币政策职能弱化。其主要原因就是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区位传导缺失。
本文拟从当前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存在传导缺失的原因着手,就人行县支行履行货币政策职能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货币政策在县城金融存在传导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全部金融机构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因而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便成为货币传导机制上的关键。而目前银行业是国家高度控制、高度垄断的一个领域.,金融体系的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并不完全相适应,特别是欠发达县域由于落后的经济环境,金融改革的不到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域银行杌构大量退出。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机构,主要结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环境、金融资源总量、经济效益、地理位置等因素从县一级撤并机构。二是信贷权限的上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第=部分货币政策一般只有存单质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少量低风险的贷款品种,项目贷款一般都集中到省一级分行。三是信贷条件教条。国有商业银行执行的都是各自:总行制定的贷款条件,而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差距很大,各行用全国统一的贷款条件来对待不同地区的企业,犹如用一把尺子度量和一种筛子筛沙,欠发达县域地区的企业自然就被排除在贷款对象之外,对欠发达地区发放的贷款喜然也就少。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由于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传导乏力,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货币政策职能弱化,货币政策在县城金融传导中受阻,分析其原因应有以下几点:1.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和机构整合,使县域经济失去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一是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和繁琐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县域金融信贷功能萎缩。各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都实行信贷追究制度,导致基层信贷人员更关心贷款夸张的风险而不是贷款投放的收益,这种不切实际的“零风险”要求,极大地抑制了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贷款手续繁杂,审批环节多,报批时间长,使县域企业难以承受,只能望“贷”兴叹,从而使得基层行信贷功能日渐萎缩;二是高度集中的信贷授权制度中断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链条。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贷款责任约束机制的逐步健全到位,出于加强信贷,管一理和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权限都向上收缩,信贷资金向大型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向信用度高的企业集中,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县以下分支机构除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外,没有贷款权,基层分支机构弱化为办理存汇业务的分理处甚至储蓄所。银行贷款难和中小企业难贷款成为县域经济中的两大难题。三是金融机构从县域经济中的市场退出,导致其布局失衡,使货币政策也失去传导的基石。合理的机构布局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石,四大国有商业锒行相继撤并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权限,城市第二部分货币政策信用社被撤并。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中小企业服务呈空白状态,县域经济失去基本的金融支持,货币政策也失去了基础。
2.宽松的资金上存机制,抵消了中央银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的货币政策效果。作为集中信贷资金的手段,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上级行对基层行上存资金都给出了一个高于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在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业务时,更愿意选择高额的上存资金利息,而不愿意获取不确定的贷款利息收入。这样,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被弱化。除了保证法定存款准备金外,其余资金全部上存用于省、地、州分行的集团贷款,形:成资金外流。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5次调低存款准备金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求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但基层银行贷款并未同向增加,而上存资金呈同向递增趋势,完全削弱了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支持当地经济建设的货币政策效果。
3.人民银行县支行“窗口指导”手段的乏力,进一步加剧了货币政策传导在县域金融的缺失。“窗口指导”是基层中央银行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确令基层人行无所适从,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央行的信贷政策在基层对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其经营行为受上级行的约束,它们信贷授信的权限、投向,以及能不能放贷,贷多贷少等都由其上级行决定,基层分支机构无权决定。因此,基层人行的“窗口指导”,无异于“空对空”。二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与缺陷,影响到基层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目前,基层人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上虽然有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管理等权利,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发挥作用。支农再贷款方面,由于期一限的限制,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亟须长期资金的需求不相吻合,由于用途的限制,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调整、新型农业兴起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再贴现方面,由于县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意愿不强,自有资金比较充足,根本不需人行的再贷款资金支持,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货币供应从而调节产业结构的货币政策意图在县域经济中仍是空中楼阁;利率管理方面,也仅仅只是贯彻总行韵政策意图,基层人行并无调控权,管理中实质性的有... -->>
金融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职能中分离出去后,货币政策职能被定位为人民银行“三大”职能的首要职能。这就要求处于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终端末梢地位的县支行,必须把认真贯彻执行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其基层央行的工作重心。然而,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由于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传导乏力,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货币政策职能弱化。其主要原因就是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区位传导缺失。
本文拟从当前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存在传导缺失的原因着手,就人行县支行履行货币政策职能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货币政策在县城金融存在传导缺失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全部金融机构80%以上的资产和负债,因而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反应程度便成为货币传导机制上的关键。而目前银行业是国家高度控制、高度垄断的一个领域.,金融体系的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并不完全相适应,特别是欠发达县域由于落后的经济环境,金融改革的不到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一是县域银行杌构大量退出。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收缩机构,主要结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环境、金融资源总量、经济效益、地理位置等因素从县一级撤并机构。二是信贷权限的上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第=部分货币政策一般只有存单质押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等少量低风险的贷款品种,项目贷款一般都集中到省一级分行。三是信贷条件教条。国有商业银行执行的都是各自:总行制定的贷款条件,而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差距很大,各行用全国统一的贷款条件来对待不同地区的企业,犹如用一把尺子度量和一种筛子筛沙,欠发达县域地区的企业自然就被排除在贷款对象之外,对欠发达地区发放的贷款喜然也就少。因此在当前情况下,由于货币政策在县域金融传导乏力,使得人民银行县支行货币政策职能弱化,货币政策在县城金融传导中受阻,分析其原因应有以下几点:1.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机制和机构整合,使县域经济失去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础。一是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和繁琐的贷款审批程序使县域金融信贷功能萎缩。各商业银行为了降低贷款风险都实行信贷追究制度,导致基层信贷人员更关心贷款夸张的风险而不是贷款投放的收益,这种不切实际的“零风险”要求,极大地抑制了信贷人员贷款营销的积极性。同时,由于贷款手续繁杂,审批环节多,报批时间长,使县域企业难以承受,只能望“贷”兴叹,从而使得基层行信贷功能日渐萎缩;二是高度集中的信贷授权制度中断了货币政策传导的链条。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贷款责任约束机制的逐步健全到位,出于加强信贷,管一理和防范信贷风险的目的,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权限都向上收缩,信贷资金向大型骨干企业和上市公司集中,向信用度高的企业集中,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县以下分支机构除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外,没有贷款权,基层分支机构弱化为办理存汇业务的分理处甚至储蓄所。银行贷款难和中小企业难贷款成为县域经济中的两大难题。三是金融机构从县域经济中的市场退出,导致其布局失衡,使货币政策也失去传导的基石。合理的机构布局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基石,四大国有商业锒行相继撤并部分经济落后地区的分支机构,上收信贷权限,城市第二部分货币政策信用社被撤并。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中小企业服务呈空白状态,县域经济失去基本的金融支持,货币政策也失去了基础。
2.宽松的资金上存机制,抵消了中央银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的货币政策效果。作为集中信贷资金的手段,各国有商业银行的上级行对基层行上存资金都给出了一个高于存款准备金的利率,在权衡风险和收益之后,基层国有商业银行在开展资产业务时,更愿意选择高额的上存资金利息,而不愿意获取不确定的贷款利息收入。这样,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市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被弱化。除了保证法定存款准备金外,其余资金全部上存用于省、地、州分行的集团贷款,形:成资金外流。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5次调低存款准备金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比率,以求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但基层银行贷款并未同向增加,而上存资金呈同向递增趋势,完全削弱了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支持当地经济建设的货币政策效果。
3.人民银行县支行“窗口指导”手段的乏力,进一步加剧了货币政策传导在县域金融的缺失。“窗口指导”是基层中央银行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操作中确令基层人行无所适从,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央行的信贷政策在基层对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力。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其经营行为受上级行的约束,它们信贷授信的权限、投向,以及能不能放贷,贷多贷少等都由其上级行决定,基层分支机构无权决定。因此,基层人行的“窗口指导”,无异于“空对空”。二是货币政策工具的不足与缺陷,影响到基层货币政策效力的发挥。目前,基层人行在货币政策工具上虽然有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管理等权利,但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发挥作用。支农再贷款方面,由于期一限的限制,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亟须长期资金的需求不相吻合,由于用途的限制,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调整、新型农业兴起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再贴现方面,由于县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意愿不强,自有资金比较充足,根本不需人行的再贷款资金支持,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货币供应从而调节产业结构的货币政策意图在县域经济中仍是空中楼阁;利率管理方面,也仅仅只是贯彻总行韵政策意图,基层人行并无调控权,管理中实质性的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