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白馬非马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夺名的闹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pass北岛到伊沙对王家新的全面否定,都具有诗歌讨论之外的别有用心。时至如今,伊沙们甚至需要这样的恶名炒作自己,只要更加出名!道德和物质利益的渴欲程度的巨大落差,要名利不要脸的穷凶极恶,荣誉分文不值、良心多少钱一斤的嘴脸,即使秦桧再世,也会自叹弗如。在他们身上,诗歌演绎成纯粹的个人天平上的砝码,而丝毫不理会作为一个诗人的社会责任。对他们讲道德,是一件多么迂腐无聊的事情啊。我想他们在生活中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还不会丧心病狂到如此地步吧?为什么一到诗歌这里,就变得六亲不认,禽兽不如呢?都是名利惹得祸啊,只是窥视诗歌在这个清贫的时代带来的那么一点可怜利益,除此还有什么呢?为了获取它,真的可以泯灭人性中善良的部分吗? 4、官方纸媒的安抚政策和买办人的权利膨胀
官方写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末流,而广大的民间写作,成为1978年以来诗歌的方向。
双方都存在尴尬的处境:官方控制着纸媒的话语权;而民间随着电脑的兴起,有了自己表演的天地。纸媒有他的苦恼:发行量一再跌落,传统的神话业已丧失,还要常常面对其他方面的发难;而网络作为新贵,希望能通过网络进入到传统的媒体,以确立自己在朝廷的位置。
现在,两方面都在眉来眼去,纸媒看到了网络的经济市场、人多势众、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以及网络队伍的参差不齐,开始安抚,招安和收编。
发表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仅仅为了发表而发表,仅仅为了成名,而丢掉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一味的妥协、献媚和钻营,就会失去作为一个诗人的原则,现在我们在网络看见很多优秀的诗篇,却很少能够在报刊上看见他们的名字,在报刊上充斥和活跃的,依然多是可疑的患有阳痿的或性别不明的暧昧诗行,在那里,一个人和多个人没有太大的分别,千面一孔,编辑老爷的审美趣味的狭窄、利益的交易和某些政治的遗毒,仍让它处于中毒状态。到处是技巧的堆砌,没有灵魂,没有真实的质感,看不见心跳。(这些我将在适当的时候另文阐述。)
在这样的刊物现状下,有良知责任感的诗人都忍受着一个共同心病,却保持着难言之隐的沉默。身为诗人,这个时代的诗歌刊物是属于每个优秀诗人的,而不是几个人的,不是权利操纵下的个人好恶,可我看见的事实是:编辑老爷没有亲自到网络来选稿,几个网络的网站,也不过是一种姿态,它究竟发了多少优秀的网络诗篇?编辑们究竟多少时间在网络诗歌的第一现场?他们究竟感受了多少网络诗人的呼吸和心跳?那些生机勃勃的呼声,他们听到了多少?为什么民间写作时代已经25年了,而官方刊物依然那么滞后?那么傲慢无礼,那么牛气冲天?
各个正式出版的诗歌刊物论坛,相继出现了“买办人”这些人在各个诗歌论坛,炙手可热。既要讨好主子、又要照顾好网络里日渐熟悉的各路“豪杰”这个活什操作起来委实不易。大概是可以通天的缘故,这些人,大多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手里的一点点职权,做着昧心的交易。
更甚者,以新老大自居,热衷于搞霸权主义,打压底层的新生力量,与伊沙、沈浩波等黑暗势力勾勾搭搭,同时又与官方刊物的权力人物眉来眼去,暗箱操作。逐渐形成了中国比较强大的腐朽势力网,致使刊物又一次失去发展的机会,重新沦为小圈子的游戏。
而其中另外一些正直的人,在刊物的现状面前,怀着无法言说的苦衷,屡败屡战,一次次努力举荐佳作。诗歌在他们的眼里,布满了困惑的雾。
5、网络诗歌的可能性
政治的远离,是成全伟大诗人的时代。
诗人们置身于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纷乱的信息冲击争夺着他的心灵,甚至没有更多的时间独坐、读书、静思,有限的精力被牵制着,被消耗着。网络是考验定性的有效方式,如何把它作为快捷有效的使用工具,而不是被奴役;如何在纷乱的世相面前保持沉静的姿态,越来越被严肃的人们所重视。
网络空前广大的交流空间,会涌现出一批真正出色的优秀诗人。
网络诗歌生成普及的年头不过几年,这个新生儿尚没有长成,但必然会长成。而且官方纸媒在短时间内必定和网络保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这样保证了网络诗人的成熟,有足够时间形成他们鲜明的个性,其才华不至于被过早的成名而扼杀和窒息。
网络有它较传统媒体更广阔便利的优势,随着前经济时代的结束、入世及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的世界观越来越成熟;随着国民素质和诗人素质的整体提高,诗歌也象社会一样,逐渐让浮躁的心平息下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那时越来越多的人们会把眼神从金钱那里挪开,向心灵的空地张望,向诗歌张望,向那些一直为一个曾经贫乏的时代守望着美的诗人的孤独致敬。
透过纷繁的世相,当尘埃落定,诗歌在不远的将来,必会迎来她久违的绚丽多姿的春天。
2003/09/26
夺名的闹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的pass北岛到伊沙对王家新的全面否定,都具有诗歌讨论之外的别有用心。时至如今,伊沙们甚至需要这样的恶名炒作自己,只要更加出名!道德和物质利益的渴欲程度的巨大落差,要名利不要脸的穷凶极恶,荣誉分文不值、良心多少钱一斤的嘴脸,即使秦桧再世,也会自叹弗如。在他们身上,诗歌演绎成纯粹的个人天平上的砝码,而丝毫不理会作为一个诗人的社会责任。对他们讲道德,是一件多么迂腐无聊的事情啊。我想他们在生活中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还不会丧心病狂到如此地步吧?为什么一到诗歌这里,就变得六亲不认,禽兽不如呢?都是名利惹得祸啊,只是窥视诗歌在这个清贫的时代带来的那么一点可怜利益,除此还有什么呢?为了获取它,真的可以泯灭人性中善良的部分吗? 4、官方纸媒的安抚政策和买办人的权利膨胀
官方写作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末流,而广大的民间写作,成为1978年以来诗歌的方向。
双方都存在尴尬的处境:官方控制着纸媒的话语权;而民间随着电脑的兴起,有了自己表演的天地。纸媒有他的苦恼:发行量一再跌落,传统的神话业已丧失,还要常常面对其他方面的发难;而网络作为新贵,希望能通过网络进入到传统的媒体,以确立自己在朝廷的位置。
现在,两方面都在眉来眼去,纸媒看到了网络的经济市场、人多势众、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以及网络队伍的参差不齐,开始安抚,招安和收编。
发表没有什么不好,但如果仅仅为了发表而发表,仅仅为了成名,而丢掉自己的独立性和尊严,一味的妥协、献媚和钻营,就会失去作为一个诗人的原则,现在我们在网络看见很多优秀的诗篇,却很少能够在报刊上看见他们的名字,在报刊上充斥和活跃的,依然多是可疑的患有阳痿的或性别不明的暧昧诗行,在那里,一个人和多个人没有太大的分别,千面一孔,编辑老爷的审美趣味的狭窄、利益的交易和某些政治的遗毒,仍让它处于中毒状态。到处是技巧的堆砌,没有灵魂,没有真实的质感,看不见心跳。(这些我将在适当的时候另文阐述。)
在这样的刊物现状下,有良知责任感的诗人都忍受着一个共同心病,却保持着难言之隐的沉默。身为诗人,这个时代的诗歌刊物是属于每个优秀诗人的,而不是几个人的,不是权利操纵下的个人好恶,可我看见的事实是:编辑老爷没有亲自到网络来选稿,几个网络的网站,也不过是一种姿态,它究竟发了多少优秀的网络诗篇?编辑们究竟多少时间在网络诗歌的第一现场?他们究竟感受了多少网络诗人的呼吸和心跳?那些生机勃勃的呼声,他们听到了多少?为什么民间写作时代已经25年了,而官方刊物依然那么滞后?那么傲慢无礼,那么牛气冲天?
各个正式出版的诗歌刊物论坛,相继出现了“买办人”这些人在各个诗歌论坛,炙手可热。既要讨好主子、又要照顾好网络里日渐熟悉的各路“豪杰”这个活什操作起来委实不易。大概是可以通天的缘故,这些人,大多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手里的一点点职权,做着昧心的交易。
更甚者,以新老大自居,热衷于搞霸权主义,打压底层的新生力量,与伊沙、沈浩波等黑暗势力勾勾搭搭,同时又与官方刊物的权力人物眉来眼去,暗箱操作。逐渐形成了中国比较强大的腐朽势力网,致使刊物又一次失去发展的机会,重新沦为小圈子的游戏。
而其中另外一些正直的人,在刊物的现状面前,怀着无法言说的苦衷,屡败屡战,一次次努力举荐佳作。诗歌在他们的眼里,布满了困惑的雾。
5、网络诗歌的可能性
政治的远离,是成全伟大诗人的时代。
诗人们置身于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纷乱的信息冲击争夺着他的心灵,甚至没有更多的时间独坐、读书、静思,有限的精力被牵制着,被消耗着。网络是考验定性的有效方式,如何把它作为快捷有效的使用工具,而不是被奴役;如何在纷乱的世相面前保持沉静的姿态,越来越被严肃的人们所重视。
网络空前广大的交流空间,会涌现出一批真正出色的优秀诗人。
网络诗歌生成普及的年头不过几年,这个新生儿尚没有长成,但必然会长成。而且官方纸媒在短时间内必定和网络保持着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这样保证了网络诗人的成熟,有足够时间形成他们鲜明的个性,其才华不至于被过早的成名而扼杀和窒息。
网络有它较传统媒体更广阔便利的优势,随着前经济时代的结束、入世及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的世界观越来越成熟;随着国民素质和诗人素质的整体提高,诗歌也象社会一样,逐渐让浮躁的心平息下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那时越来越多的人们会把眼神从金钱那里挪开,向心灵的空地张望,向诗歌张望,向那些一直为一个曾经贫乏的时代守望着美的诗人的孤独致敬。
透过纷繁的世相,当尘埃落定,诗歌在不远的将来,必会迎来她久违的绚丽多姿的春天。
200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