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秋风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忌惮,不但没有休兵,反而变本加厉了。陛下如果窜齐、黄二位大人之职,又何异于景帝杀晁错呢?最后平定七国的不是晁错之死,而是周亚夫的铁军。所以对付燕王的办法只能是来硬的,决不能示软。”
朱允炆有些委屈,辩解道:“你误会了,若寥,朕绝没有杀他们的意思。就算是罢了他们的职,朕也还是要把两位爱卿留在身边,朝夕请教呢。”
方孝孺道:“而且,我们何不来个双管齐下,一方面做这篇表面文章迷惑反王,另一方面,大军汲取前番败仗的教训,加强戒备,随时准备出击。要争取两面的主动。”
黄子澄也点头道:“我看就这样办。”
朱允炆叹道:“也只能如此了。朕也是迫不得已才要委屈两位爱卿些许时日了。”
齐、黄二人立刻叩首道:“愿为陛下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沈若寥在一旁冷冷说道:“可惜了二位大人一腔忠诚,匹夫之勇,起不了任何作用。”
方孝孺不禁皱了皱眉:“若寥,天子面前,怎么如此口无遮拦?”
沈若寥道:“我倒要请问陛下,罢了两位大人的官,想让天下百姓怎么说?”
方孝孺道:“百姓自然看得明白,朝廷休兵讲和的诚意,天子体恤黎民的苦心。此举可为朝廷换得更大的支持,从而让燕王失掉人心。”
“错了,方先生,这完全是南辕北辙了,”沈若寥毫不客气地说道,“此举只会使朝廷失掉人心。天子但凡有丝毫的让步,就会被天下人视为示弱,朝廷对叛军示弱就代表朝廷心虚。何况罢了两位大人的官,这已经不是一般二般的让步了。天下人都会觉得天子向燕王低头了,朝廷承认削藩是个错误。再也传达不出别的信息来。到了那个时候,陛下您可就走进死胡同了。既然承认削藩是个错误,那这场内战的一切过错都只能由朝廷来承担,后果只能是朝廷主动撤兵,并且无条件接受燕王的一切无理要求,其中很可能包括让天子禅位。”
朱允炆听得心惊胆寒,颤抖着声音问道:
“那依你的意思,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沈若寥道:“我还是那句话,让那个武胜把信带回去还给燕王,告诉他,朝廷大军等着在战场上和他见分晓。对付反贼,天子只用箭弩和火炮说话。”
方孝孺听得连连摇头,叹道:
“你啊,若寥,你太年轻了,血气方刚。关乎社稷江山的大事,可不能这么冲动。‘兵者,国之凶器也’;用之须慎上加慎。如今反王既然修书谈和,不管他这用意几分是假,终归说明他还是忌惮民心向背的。百姓永远是反对战争的;既然如此,休兵议和的可能就存在;存在这样的可能,我们就应该努力争取。毕竟,事在人为嘛。天子表示最大的诚意,朝廷做出最大的让步,人臣做出最大的牺牲,如果这样还不能化解兵危,至少我们也问心无愧了,才可以光明磊落地诉诸战场,也免受后人的耻笑。如果一味依靠武力,那才是真正的匹夫之勇,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齐泰、黄子澄都点头称是。朱允炆仰慕地望着方孝孺,道:
“方先生一席话,倒是解了朕的心结,让朕茅塞顿开了。就依先生的意思,朕暂时委屈两位爱卿一下了。——若寥,你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吗?等一会儿可以让方先生留下来,咱们再好好谈一谈。”
沈若寥摇了摇头:“我没什么想不通的。不管陛下作出什么样的决定,若寥只知道竭忠尽力就是了。”
“那就太好了,”朱允炆终于露出温和的笑容来。“那个燕使怎么办呢?”
齐泰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让他回去好了。”
方孝孺道:“陛下给燕王的谕敕,应选一名朝臣前往北平宣示。”
朱允炆颔首道:“这也正合朕的心思。不知谁可使者?”
方孝孺道:“必须是德行高洁,机敏过人,胆量非凡,且能够坚持气节之人。”
齐泰道:“这样的人,朝臣中可不少啊,圣上面前可是精英荟萃呢。”
黄子澄道:“臣倒有个主意,陛下可以下旨,令文武百官愿往北平谕燕者毛遂自荐。”
齐泰、方孝孺想了想,都点头称赞说这是个好主意,敢于自荐者定不乏才学和胆识魄力,至于德行,天子自然心知肚明。
朱允炆便这样决定下来。
忌惮,不但没有休兵,反而变本加厉了。陛下如果窜齐、黄二位大人之职,又何异于景帝杀晁错呢?最后平定七国的不是晁错之死,而是周亚夫的铁军。所以对付燕王的办法只能是来硬的,决不能示软。”
朱允炆有些委屈,辩解道:“你误会了,若寥,朕绝没有杀他们的意思。就算是罢了他们的职,朕也还是要把两位爱卿留在身边,朝夕请教呢。”
方孝孺道:“而且,我们何不来个双管齐下,一方面做这篇表面文章迷惑反王,另一方面,大军汲取前番败仗的教训,加强戒备,随时准备出击。要争取两面的主动。”
黄子澄也点头道:“我看就这样办。”
朱允炆叹道:“也只能如此了。朕也是迫不得已才要委屈两位爱卿些许时日了。”
齐、黄二人立刻叩首道:“愿为陛下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沈若寥在一旁冷冷说道:“可惜了二位大人一腔忠诚,匹夫之勇,起不了任何作用。”
方孝孺不禁皱了皱眉:“若寥,天子面前,怎么如此口无遮拦?”
沈若寥道:“我倒要请问陛下,罢了两位大人的官,想让天下百姓怎么说?”
方孝孺道:“百姓自然看得明白,朝廷休兵讲和的诚意,天子体恤黎民的苦心。此举可为朝廷换得更大的支持,从而让燕王失掉人心。”
“错了,方先生,这完全是南辕北辙了,”沈若寥毫不客气地说道,“此举只会使朝廷失掉人心。天子但凡有丝毫的让步,就会被天下人视为示弱,朝廷对叛军示弱就代表朝廷心虚。何况罢了两位大人的官,这已经不是一般二般的让步了。天下人都会觉得天子向燕王低头了,朝廷承认削藩是个错误。再也传达不出别的信息来。到了那个时候,陛下您可就走进死胡同了。既然承认削藩是个错误,那这场内战的一切过错都只能由朝廷来承担,后果只能是朝廷主动撤兵,并且无条件接受燕王的一切无理要求,其中很可能包括让天子禅位。”
朱允炆听得心惊胆寒,颤抖着声音问道:
“那依你的意思,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沈若寥道:“我还是那句话,让那个武胜把信带回去还给燕王,告诉他,朝廷大军等着在战场上和他见分晓。对付反贼,天子只用箭弩和火炮说话。”
方孝孺听得连连摇头,叹道:
“你啊,若寥,你太年轻了,血气方刚。关乎社稷江山的大事,可不能这么冲动。‘兵者,国之凶器也’;用之须慎上加慎。如今反王既然修书谈和,不管他这用意几分是假,终归说明他还是忌惮民心向背的。百姓永远是反对战争的;既然如此,休兵议和的可能就存在;存在这样的可能,我们就应该努力争取。毕竟,事在人为嘛。天子表示最大的诚意,朝廷做出最大的让步,人臣做出最大的牺牲,如果这样还不能化解兵危,至少我们也问心无愧了,才可以光明磊落地诉诸战场,也免受后人的耻笑。如果一味依靠武力,那才是真正的匹夫之勇,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齐泰、黄子澄都点头称是。朱允炆仰慕地望着方孝孺,道:
“方先生一席话,倒是解了朕的心结,让朕茅塞顿开了。就依先生的意思,朕暂时委屈两位爱卿一下了。——若寥,你还有什么想不通的吗?等一会儿可以让方先生留下来,咱们再好好谈一谈。”
沈若寥摇了摇头:“我没什么想不通的。不管陛下作出什么样的决定,若寥只知道竭忠尽力就是了。”
“那就太好了,”朱允炆终于露出温和的笑容来。“那个燕使怎么办呢?”
齐泰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让他回去好了。”
方孝孺道:“陛下给燕王的谕敕,应选一名朝臣前往北平宣示。”
朱允炆颔首道:“这也正合朕的心思。不知谁可使者?”
方孝孺道:“必须是德行高洁,机敏过人,胆量非凡,且能够坚持气节之人。”
齐泰道:“这样的人,朝臣中可不少啊,圣上面前可是精英荟萃呢。”
黄子澄道:“臣倒有个主意,陛下可以下旨,令文武百官愿往北平谕燕者毛遂自荐。”
齐泰、方孝孺想了想,都点头称赞说这是个好主意,敢于自荐者定不乏才学和胆识魄力,至于德行,天子自然心知肚明。
朱允炆便这样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