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偶的胜利
笔下文学 www.wbxwx.com,aldwin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美国,只要有一个把芭比视为传统玩具并热切地想要把它推荐给女儿的母亲,便会有另一个想把芭比扫地出门的母亲。有一位穿着短裙,以一种夸大的性别角色挺胸跳跃的拉拉队金发美女,就有另外一个正在康复的厌食症患者,她拒绝穿上漂亮衣服,并且责怪芭比害她吃了这些苦头。
永远的芭比带来的是一种颇为起伏跌宕的阅读体验。
正如你多少听说过的,芭比,是一个塑料娃娃玩具。在美国诞生、流行。然后像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一样,风靡了全世界。
对于流行的事物,大多数人除了被动地接受,很少关心、探究、分析它之所以流行的原因。如果你想在晚饭后和谁讨论一下为什么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会在中国如此所向披靡,以及它们所象征的美国商业文化的殖民入侵那么你最好赶快搬到北京市通县的某个村庄,与那里的艺术家们为邻。而如果你对玩具娃娃和美国的文化有兴趣,永远的芭比——四十年的女性时尚是一本极有趣的饭后读物。
作为小小的一个玩具娃娃,芭比蕴涵着太多的东西。
和千千万万的美国女性一样,书作者m。g。罗德,由她钟爱的芭比娃娃伴随着度过童年。长大后她成为颇受争议的文化评论家,喜欢追究事实真相的记者,同时也是一个芭比娃娃的收藏家。
于是,这样一个人写了这样一本书:从这个著名洋娃娃的传记入手,展示了美国商业化、色情化、种族复杂的社会风貌;通过芭比,揭示了美国大众文化、艺术历史、女性主义的发展、变化脉络;也借芭比之口,一语道破了众多美国女性的最害怕和最渴望;同时还是这个小娃娃,折射了女儿与母亲、男人与女人的关系
阅读到一半的时候,还是兴趣盎然的,当读到公然印在t恤衫上的:“我希望能变成芭比,那贱人拥有一切”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我们的某些“文化衫”的杰作。
当作者说出这样的事实:芭比是仿照“画报莉莉”做出来的,而“画报莉莉”则是二战后德国成年男人的低俗玩物。之后,轻描淡写的又一个事实:美国乃是一个由欧洲下层人民移民而组成的国家。由此:“还有什么比芭比——一个拥有欧洲卑贱祖先的完美公民更能彰显出美国味的形象呢?”
罗德也庆幸自己是拥有第一代芭比娃娃的人。因为那时的芭比是一个启示:“它并不教导我们如何教育小孩,依赖丈夫的女人。相反,她教导我们要独立自主。”芭比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女人,她只要换件衣服就可以创造她自己:头一分钟还在聚光灯下独唱,下一分钟变成了驾驶太空船的飞行员,而当美国进入80年代的消费社会,芭比又摇身一变,成为鼓吹消费的闪亮拉拉队队长。
在芭比早期的岁月里,她被极力设计成像某个电影明星。可是时至今日,真实生活中的名人,以及寻常百姓,却要模仿芭比的样子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通过芭比娃娃,美国文化把往往自相矛盾的要求加诸于女性身上。由于是从童年开始,在游戏中被灌输,美国女性往往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些要求内化了。
还没来得及幸灾乐祸,忽然想起自己的童年,不由得悲从中来。80时年代尽管已经迈入经济发展阶段,但物质依旧匮乏。搜遍童年回忆,也只拥有一个玩具娃娃,有着会眨的大大的眼睛,穿着刘胡兰似的服装,留着“海霞儿女”似的发式。记得当时我带着她满世界乱跑,抱着她说话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最清晰的,就是这个娃娃了。
而在永远的芭比中,作者采访的至少数十位女性,每一个都能娓娓道来那么多的童年记忆和成长经验,还仅仅是有关于芭比的。
如果正如永远的芭比作者所下的结论,玩具往往透露出它所属的那个社会的文化,尤其那个社会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孩童的。那么,是不是可以由此推论出,至少我和我的同龄人们,以及更早出生的人们,做儿童的时候是被忽视的呢?是不是仅仅责备物质的匮乏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呢?
无论如何,缺少玩具娃娃的童年,是一种残缺的童年。
而今天的孩子们,最大的满足似乎就是:喝着可口可乐,嚼着麦当劳的汉堡,看着卡通片米老鼠与唐老鸭,去迪斯尼乐园,然后手里抱着美国的芭比娃娃
想着这样的一副景象,我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怎么想怎么觉得这似乎是另一种形式的残缺。
在美国,只要有一个把芭比视为传统玩具并热切地想要把它推荐给女儿的母亲,便会有另一个想把芭比扫地出门的母亲。有一位穿着短裙,以一种夸大的性别角色挺胸跳跃的拉拉队金发美女,就有另外一个正在康复的厌食症患者,她拒绝穿上漂亮衣服,并且责怪芭比害她吃了这些苦头。
永远的芭比带来的是一种颇为起伏跌宕的阅读体验。
正如你多少听说过的,芭比,是一个塑料娃娃玩具。在美国诞生、流行。然后像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一样,风靡了全世界。
对于流行的事物,大多数人除了被动地接受,很少关心、探究、分析它之所以流行的原因。如果你想在晚饭后和谁讨论一下为什么可口可乐和麦当劳会在中国如此所向披靡,以及它们所象征的美国商业文化的殖民入侵那么你最好赶快搬到北京市通县的某个村庄,与那里的艺术家们为邻。而如果你对玩具娃娃和美国的文化有兴趣,永远的芭比——四十年的女性时尚是一本极有趣的饭后读物。
作为小小的一个玩具娃娃,芭比蕴涵着太多的东西。
和千千万万的美国女性一样,书作者m。g。罗德,由她钟爱的芭比娃娃伴随着度过童年。长大后她成为颇受争议的文化评论家,喜欢追究事实真相的记者,同时也是一个芭比娃娃的收藏家。
于是,这样一个人写了这样一本书:从这个著名洋娃娃的传记入手,展示了美国商业化、色情化、种族复杂的社会风貌;通过芭比,揭示了美国大众文化、艺术历史、女性主义的发展、变化脉络;也借芭比之口,一语道破了众多美国女性的最害怕和最渴望;同时还是这个小娃娃,折射了女儿与母亲、男人与女人的关系
阅读到一半的时候,还是兴趣盎然的,当读到公然印在t恤衫上的:“我希望能变成芭比,那贱人拥有一切”的时候,很容易联想到我们的某些“文化衫”的杰作。
当作者说出这样的事实:芭比是仿照“画报莉莉”做出来的,而“画报莉莉”则是二战后德国成年男人的低俗玩物。之后,轻描淡写的又一个事实:美国乃是一个由欧洲下层人民移民而组成的国家。由此:“还有什么比芭比——一个拥有欧洲卑贱祖先的完美公民更能彰显出美国味的形象呢?”
罗德也庆幸自己是拥有第一代芭比娃娃的人。因为那时的芭比是一个启示:“它并不教导我们如何教育小孩,依赖丈夫的女人。相反,她教导我们要独立自主。”芭比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女人,她只要换件衣服就可以创造她自己:头一分钟还在聚光灯下独唱,下一分钟变成了驾驶太空船的飞行员,而当美国进入80年代的消费社会,芭比又摇身一变,成为鼓吹消费的闪亮拉拉队队长。
在芭比早期的岁月里,她被极力设计成像某个电影明星。可是时至今日,真实生活中的名人,以及寻常百姓,却要模仿芭比的样子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通过芭比娃娃,美国文化把往往自相矛盾的要求加诸于女性身上。由于是从童年开始,在游戏中被灌输,美国女性往往就在不知不觉中把这些要求内化了。
还没来得及幸灾乐祸,忽然想起自己的童年,不由得悲从中来。80时年代尽管已经迈入经济发展阶段,但物质依旧匮乏。搜遍童年回忆,也只拥有一个玩具娃娃,有着会眨的大大的眼睛,穿着刘胡兰似的服装,留着“海霞儿女”似的发式。记得当时我带着她满世界乱跑,抱着她说话关于童年的美好记忆,最清晰的,就是这个娃娃了。
而在永远的芭比中,作者采访的至少数十位女性,每一个都能娓娓道来那么多的童年记忆和成长经验,还仅仅是有关于芭比的。
如果正如永远的芭比作者所下的结论,玩具往往透露出它所属的那个社会的文化,尤其那个社会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孩童的。那么,是不是可以由此推论出,至少我和我的同龄人们,以及更早出生的人们,做儿童的时候是被忽视的呢?是不是仅仅责备物质的匮乏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呢?
无论如何,缺少玩具娃娃的童年,是一种残缺的童年。
而今天的孩子们,最大的满足似乎就是:喝着可口可乐,嚼着麦当劳的汉堡,看着卡通片米老鼠与唐老鸭,去迪斯尼乐园,然后手里抱着美国的芭比娃娃
想着这样的一副景象,我无论如何也高兴不起来。怎么想怎么觉得这似乎是另一种形式的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