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时代之1983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故事。
八九十年代,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拥有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所制作的影片数量,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输出电影之多,只仅次于美国。他们雄霸东亚市场,还斗垮毗邻台湾一地的电影业。港片发行至西方后甚至引发了小众热潮,规模之大更是空前的。
从七十年代末起,美国电影开始鲸吞全球市场,在某些国家,甚至囊括九成票房。但于同一时期,在香港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只有少数人捧场,所占票房有时不到三成。金球卖座片登陆香港,亦往往惨淡收场。一直等到了1997年,好莱坞影片才迎头赶上,票房收益稍微超过港产片。
弹丸之地怎会把电影搞得这么出色?
个中因素可能关乎历史与文化,但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电影本身。
港片能满足观众所需,源源不绝推向市场,不仅口味新鲜,而且生动刺激兼而有之。港片堪称70年代以来全球最富于生气与想象力的大众电影,带给全球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深深的印记。
没错,整整一代中国人就是看着港片长大的!
港片对80年左右及更早出生的一代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某个电视台出现一部老片时,我们可一眼指出林子祥、郑则仕、狄龙等早已没落的明星,我们记忆中的那一系列经典的武侠片、神鬼片、警匪片、黑帮片、僵尸片……港片占据了相当多的分量。港片承担了这一代青春期的宣泄口和主要娱乐。
所以我们会为港片的没落而惋惜,会为《无间道》的出现而振奋,会为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喊出还星爷一张电影票的口号。
港片对于戈文这一代人来说有着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情。
所以,当戈文在黄霑的带领下,走进位于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时,内心感慨万千。
邵氏影城是香港电影大亨邵逸夫从1957年开始,历时七年打造的邵氏造梦工厂。
这座坐落在香港清水湾海边的影城,被称作“东方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是亚洲最大的影城。
在香港这快人多地少的土地上,邵氏影城是唯一一处成规模的影城,多少部经典的电影电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制作完成的,多少明星都是从这里成名立万的,毫不夸张的说这里就是香港电影电视的龙兴之地。
话说那天黄霑酒醒后落荒而逃,却在第三日再次拜访了戈文,目的除了拿回那张《柏林之声》黑胶大碟之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践行自己的诺言。
黄霑充当导游的第一站正是戈文曾在饭桌上说起过的邵氏影城。
此时的邵逸夫已经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TVB电视台,邵氏电影名存实亡,但是邵氏影城仍作为香港最大的片场提供给各个剧组拍摄电影。
这里有12个独立的摄影棚,6条布景街道,整个山头搭建了十几座房供人员办公和居住,同时前山后山还建了无数街道、城墙、吊桥、堡垒。每一日,在邵氏片场里开工的台前幕后人员,数以千计。
戈文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繁忙的热闹景象,身边黄霑还在絮絮叨叨的介绍着邵氏影城。
位于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是此时香港两大片场之一,另一个便是嘉禾兴建不久的斧山道片场。与嘉禾不同的是,邵氏影城由于邵氏这几年刻意收缩电影投资,所以渐渐变成了电视剧的拍摄主要场地。
而邵氏影城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剧组在此开工,正是因为邵氏影城建设多年,摄影棚的布景广而全,能满足各个剧组的需求。
现在的电影电视和以后不同,大多都是室内布景,而不是讲求实景。若是追溯到五六十年代,这电视电影的拍摄就更加有意思。那时候拍电影是一件极简单,可是也绝不容易的事。
简单的地方就在于拍摄技术以及布景之类的极是粗糙,粗糙得我们不敢想象。那年月拍一部电影,多数都在室内拍摄,用一块手绘画板充当布景。有趣的是,在那年头,拍一部电影若是花了一周时间,便是十成十的大制作了。
可是不容易的地方恰恰也在于各种技术和道具的匮乏,让电影拍摄变得尤其困难。可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香港当年还是能够拍出至今仍旧经典的粤语片,实在是难能可贵。
听了黄霑的介绍,戈文顿时有了一种长知识的感觉。
这些知识可不是能从书本上了解到的,也就是黄霑这种影视圈的大拿才会讲的如此活临活现。
进了邵氏影城的行政大楼,戈文便四处打量着进进出出的人们,他试图看能不能遇见几个他所熟悉的明星。
看到戈文左顾右盼,黄霑一边和认识的人挥手点头打招呼,一边问戈文:“你想去什么地方看看?这里的剧组很多的!有没有想见的明星?”
“双周一成!”听了黄霑的话,戈文一面四处张望一面顺口回答道。
“双周一成?什么东西?”黄霑一愣。
糟糕,竟然不小心将后世周润发周星驰和成龙的合称的绰号给说了出来!
话说香港电影从70年代李小龙去世后,就再没有哪个巨星能够连续霸占票房排行榜,直到80年代后半期,以成龙的警察故事、周润发的****英雄为代表,香港电影真正赢来了一个辉煌的商业时代,到90年代,更是以周星驰的无厘头横扫千军,缔造了香港电影史上“两周一成”的票房铁三角,这三人只要是拍电影,哪怕是烂片都会让观众涌入电影院。
而现在成龙虽然已经成名,还正苦苦求索着转型;周润发虽然是TVB无线电视台的当家小生,却是票房毒药;周星驰更是苦逼的在TVB当“430穿梭机”的节目主持人。
“我是说周润发和成龙。”戈文赶紧打岔。
“周润发?嗯,他应该就在影城,听说今年TVB的台庆剧《杨家将》就有他的角色。”黄霑摸了摸下巴喃喃自语,“走吧,我带你去找找他在哪个棚录影。”
至于戈文还提到的成龙,黄霑是理都没理。
也是,他曾经当着众人的面淋了成龙一裤腿的尿,还差点... -->>
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故事。
八九十年代,这个约600万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拥有全球规模数一数二的电影王国,所制作的影片数量,几乎超越所有西方国家,输出电影之多,只仅次于美国。他们雄霸东亚市场,还斗垮毗邻台湾一地的电影业。港片发行至西方后甚至引发了小众热潮,规模之大更是空前的。
从七十年代末起,美国电影开始鲸吞全球市场,在某些国家,甚至囊括九成票房。但于同一时期,在香港上映的好莱坞电影只有少数人捧场,所占票房有时不到三成。金球卖座片登陆香港,亦往往惨淡收场。一直等到了1997年,好莱坞影片才迎头赶上,票房收益稍微超过港产片。
弹丸之地怎会把电影搞得这么出色?
个中因素可能关乎历史与文化,但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电影本身。
港片能满足观众所需,源源不绝推向市场,不仅口味新鲜,而且生动刺激兼而有之。港片堪称70年代以来全球最富于生气与想象力的大众电影,带给全球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深深的印记。
没错,整整一代中国人就是看着港片长大的!
港片对80年左右及更早出生的一代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某个电视台出现一部老片时,我们可一眼指出林子祥、郑则仕、狄龙等早已没落的明星,我们记忆中的那一系列经典的武侠片、神鬼片、警匪片、黑帮片、僵尸片……港片占据了相当多的分量。港片承担了这一代青春期的宣泄口和主要娱乐。
所以我们会为港片的没落而惋惜,会为《无间道》的出现而振奋,会为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喊出还星爷一张电影票的口号。
港片对于戈文这一代人来说有着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情。
所以,当戈文在黄霑的带领下,走进位于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时,内心感慨万千。
邵氏影城是香港电影大亨邵逸夫从1957年开始,历时七年打造的邵氏造梦工厂。
这座坐落在香港清水湾海边的影城,被称作“东方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是亚洲最大的影城。
在香港这快人多地少的土地上,邵氏影城是唯一一处成规模的影城,多少部经典的电影电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制作完成的,多少明星都是从这里成名立万的,毫不夸张的说这里就是香港电影电视的龙兴之地。
话说那天黄霑酒醒后落荒而逃,却在第三日再次拜访了戈文,目的除了拿回那张《柏林之声》黑胶大碟之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践行自己的诺言。
黄霑充当导游的第一站正是戈文曾在饭桌上说起过的邵氏影城。
此时的邵逸夫已经将工作的重心转向了TVB电视台,邵氏电影名存实亡,但是邵氏影城仍作为香港最大的片场提供给各个剧组拍摄电影。
这里有12个独立的摄影棚,6条布景街道,整个山头搭建了十几座房供人员办公和居住,同时前山后山还建了无数街道、城墙、吊桥、堡垒。每一日,在邵氏片场里开工的台前幕后人员,数以千计。
戈文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繁忙的热闹景象,身边黄霑还在絮絮叨叨的介绍着邵氏影城。
位于清水湾的邵氏影城是此时香港两大片场之一,另一个便是嘉禾兴建不久的斧山道片场。与嘉禾不同的是,邵氏影城由于邵氏这几年刻意收缩电影投资,所以渐渐变成了电视剧的拍摄主要场地。
而邵氏影城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剧组在此开工,正是因为邵氏影城建设多年,摄影棚的布景广而全,能满足各个剧组的需求。
现在的电影电视和以后不同,大多都是室内布景,而不是讲求实景。若是追溯到五六十年代,这电视电影的拍摄就更加有意思。那时候拍电影是一件极简单,可是也绝不容易的事。
简单的地方就在于拍摄技术以及布景之类的极是粗糙,粗糙得我们不敢想象。那年月拍一部电影,多数都在室内拍摄,用一块手绘画板充当布景。有趣的是,在那年头,拍一部电影若是花了一周时间,便是十成十的大制作了。
可是不容易的地方恰恰也在于各种技术和道具的匮乏,让电影拍摄变得尤其困难。可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里,香港当年还是能够拍出至今仍旧经典的粤语片,实在是难能可贵。
听了黄霑的介绍,戈文顿时有了一种长知识的感觉。
这些知识可不是能从书本上了解到的,也就是黄霑这种影视圈的大拿才会讲的如此活临活现。
进了邵氏影城的行政大楼,戈文便四处打量着进进出出的人们,他试图看能不能遇见几个他所熟悉的明星。
看到戈文左顾右盼,黄霑一边和认识的人挥手点头打招呼,一边问戈文:“你想去什么地方看看?这里的剧组很多的!有没有想见的明星?”
“双周一成!”听了黄霑的话,戈文一面四处张望一面顺口回答道。
“双周一成?什么东西?”黄霑一愣。
糟糕,竟然不小心将后世周润发周星驰和成龙的合称的绰号给说了出来!
话说香港电影从70年代李小龙去世后,就再没有哪个巨星能够连续霸占票房排行榜,直到80年代后半期,以成龙的警察故事、周润发的****英雄为代表,香港电影真正赢来了一个辉煌的商业时代,到90年代,更是以周星驰的无厘头横扫千军,缔造了香港电影史上“两周一成”的票房铁三角,这三人只要是拍电影,哪怕是烂片都会让观众涌入电影院。
而现在成龙虽然已经成名,还正苦苦求索着转型;周润发虽然是TVB无线电视台的当家小生,却是票房毒药;周星驰更是苦逼的在TVB当“430穿梭机”的节目主持人。
“我是说周润发和成龙。”戈文赶紧打岔。
“周润发?嗯,他应该就在影城,听说今年TVB的台庆剧《杨家将》就有他的角色。”黄霑摸了摸下巴喃喃自语,“走吧,我带你去找找他在哪个棚录影。”
至于戈文还提到的成龙,黄霑是理都没理。
也是,他曾经当着众人的面淋了成龙一裤腿的尿,还差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