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承诺值千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不由得想起儿时的巧巧饭。
那些年,孩子们几乎都要做巧巧饭,似乎有这么一种风俗,男孩子七岁这年,必须做巧巧饭,(巧巧饭也叫七巧饭),而且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所以远远近近的家乡人,都会在清明节这天聚一聚,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性别的局限,大人孩子多数都做巧巧饭。
清明节来临前两三天,我们就开始打算着怎么做巧巧饭。我们七八个伙伴当中的家长们,性格是很不一样的,我们要考虑考虑在谁家里,大人会比较喜欢,但多数的时候是在长青家里过。因为长青的家里房子多,土炕大,能容下我们这些调皮的毛孩子。长青家里有五间低矮的土坯房,最东头两间一口,再往里全是里间套里间。每一间里都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窗口,扣着好看的棂子,屋里很阴暗。东偏房和西偏房分别是长青的奶奶和爹娘住着,在两间北屋里盘着一盘大土炕,炕边有烧柴草的锅头,就算是长青家的厨房。我们就在这两间屋里做巧巧饭,长青的娘也是在这里给我们焖饭煮鸡蛋。
到了清明节的前天傍晚,我们几个伙伴穿上新年刚刚脱下来的新衣服,挎上箢子,拿上茶杯或者小碗,到每个人家里敛米,敛两个鸡蛋,或者敛面,敛上一小把韭菜。米和面在杯里一平下,鸡蛋有大有小,在意的要写上名字,长青娘就笑着戳我们的额头,人小鬼大,孩子们做个鬼脸笑着就跑开了。敛面和敛韭菜的是包水饺,敛米就是焖饭了,但两个鸡蛋都少不了。无论是包水饺还是焖饭,都得劳累长青娘。
长青娘很热心,她喜欢我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的那股童真,有时会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在她家里做巧巧饭,觉得玩的开心随意。在西屋南面有一处不大的空地,土坯院墙边竖着一些玉米秸秆,这是农村人为阴雨天准备的柴火。空地上长着几颗杨柳树,一个秋千几乎常年在那里荡悠着,这个小小的秋千,记载着我们多少的欢声笑语,诉说着童年无尽的欢乐。
街道上的大秋千,我们小孩子是争不到的,大人们也会嘱咐,不要自己到大秋千那里去,怕不小心被碰到。晚饭后,我们先在自家秋千上荡悠个够,再到屋里围着桌子插字。就是自家地里种的葶杆,就是高粱穗下面的那个最细的地方,用刀子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把芦苇的皮削成针的样子,把莛杆插成“工”“农”“兵”“商”“医”“师”的模样,大约一人插一个。最后,长青娘还要多插上几个。她不识字,也不插字,她插了一副眼镜,或一个听诊器,还会多焖上几碗饭,怕我们吃不饱。然后,我们借着微弱的一轮弯月,在小小的秋千旁,轮流讲着有声有色的故事,或在长青家一间接一间的里屋里藏猫猫。就是预先设定好一个为“家”的地方,一个人在附近守着,其他人都藏起来,趁着看家的人不注意时去摸家,如果摸到“家”就算赢了,如果没摸到,反而叫看家的人摸头一下,看家人就赢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见证了我们对家的守望与依赖,我们玩的特别开心。那记忆中的巧巧饭,其实就是一种对故土、对乡情、或少儿时期美好回忆的眷恋与怀念。
午夜时分,我们也玩累了,都打着哈欠上炕睡觉。我从小就有个换了地方紧忙睡不着觉的习惯。我们家乡也有个习俗,最早醒来的那个人,要偷偷地给伙伴留个“记号”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还不如现在就动手,于是我悄悄起床,从锅底上抹了一把灰,在他们的脸上抹了两把,又悄悄地躺到被窝里,装作没事人一样。大约四点钟,长青娘就起来煮上鸡蛋,焖上饭,她一边煮饭,一边喊我们起床,等我起床穿鞋时,只觉得鞋里湿漉漉的,刚想查问,看到伙伴们脸上的记号,不由自主地笑了。等香喷喷的米饭端上桌,长青娘把早已插好的字样插到米饭上,当我们迫不及待的想端起那碗米饭,然后灭灯,让孩子们依次的摸,谁摸到“工”谁长大了就当工人,谁摸到“农”字,长大了就当农民,以此类推。长青老是等到他们都摸完了,才去摸我们剩下的那几碗,长青娘会专心为他放着一碗或者两碗,她希望长青摸到那副眼镜,或者听诊器,在她的心里,戴眼镜的就是大学生,识很多字。摸到听诊器,就会当医生,医生职业好,永远不会失业,就是个铁饭碗。然后,点上蚕豆一样的煤油灯,不管摸到了什么的,都在灯下定格。这时,大伙都七嘴八舌地说着谁摸到啥以后会怎么样。其实那时候,调皮的男孩子们对于这些事是很懵懂的,他们只管疯玩,像是错过了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我们都沉不住气地端起香喷喷黄橙橙的米饭,急的往嘴里扒拉,没等我们吃完,长青娘就端过多余的那两碗,给我们分开吃,一直撑得“嘚嘚”打嗝才住嘴。这时,长青娘会点上一炷香,向着土锅台一边墙上的灶王,双手合十闭目祷告,祝愿孩子们长命百岁,健健康康,长大后会有出息。祷告完毕,孩子们一窝蜂般地来到秋千架下,悠悠荡荡,尽情享受着春天的惬意。
到了八零年以后,那时我们已经十四五岁,对于清明节的那种思乡情节和做巧巧饭的那种热情,就像陈年老酒,愈来愈烈,越来越让人向往。记得那年,阳光明媚,春意尚暖,我与小伙伴们一起,拿上逮鱼的工具,看上一个有鱼的场子,迅速地拎上一道泥巴堰子,一桶一桶把水泼干,野生的鱼虾会乖乖地游进网里面。然后焖上一锅地地道道的麻大湖地方特产名吃,那时我们会学着大人们,斟满一壶串香白干,装五作六的划拳行令,直至东方大白,我们才依依不舍的来到秋千架下,荡一个随心所欲的梦
不管在怎样的岁月里,那些令家乡亲人魂牵梦绕的儿时趣事,总是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那些情真意切的情感,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在童年的记忆里,那种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咀嚼出颇多的滋味,一直萦绕在鼻息,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不由得想起儿时的巧巧饭。
那些年,孩子们几乎都要做巧巧饭,似乎有这么一种风俗,男孩子七岁这年,必须做巧巧饭,(巧巧饭也叫七巧饭),而且一生只有一次机会。所以远远近近的家乡人,都会在清明节这天聚一聚,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性别的局限,大人孩子多数都做巧巧饭。
清明节来临前两三天,我们就开始打算着怎么做巧巧饭。我们七八个伙伴当中的家长们,性格是很不一样的,我们要考虑考虑在谁家里,大人会比较喜欢,但多数的时候是在长青家里过。因为长青的家里房子多,土炕大,能容下我们这些调皮的毛孩子。长青家里有五间低矮的土坯房,最东头两间一口,再往里全是里间套里间。每一间里都有一个四四方方的小窗口,扣着好看的棂子,屋里很阴暗。东偏房和西偏房分别是长青的奶奶和爹娘住着,在两间北屋里盘着一盘大土炕,炕边有烧柴草的锅头,就算是长青家的厨房。我们就在这两间屋里做巧巧饭,长青的娘也是在这里给我们焖饭煮鸡蛋。
到了清明节的前天傍晚,我们几个伙伴穿上新年刚刚脱下来的新衣服,挎上箢子,拿上茶杯或者小碗,到每个人家里敛米,敛两个鸡蛋,或者敛面,敛上一小把韭菜。米和面在杯里一平下,鸡蛋有大有小,在意的要写上名字,长青娘就笑着戳我们的额头,人小鬼大,孩子们做个鬼脸笑着就跑开了。敛面和敛韭菜的是包水饺,敛米就是焖饭了,但两个鸡蛋都少不了。无论是包水饺还是焖饭,都得劳累长青娘。
长青娘很热心,她喜欢我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的那股童真,有时会给我们讲故事,我们在她家里做巧巧饭,觉得玩的开心随意。在西屋南面有一处不大的空地,土坯院墙边竖着一些玉米秸秆,这是农村人为阴雨天准备的柴火。空地上长着几颗杨柳树,一个秋千几乎常年在那里荡悠着,这个小小的秋千,记载着我们多少的欢声笑语,诉说着童年无尽的欢乐。
街道上的大秋千,我们小孩子是争不到的,大人们也会嘱咐,不要自己到大秋千那里去,怕不小心被碰到。晚饭后,我们先在自家秋千上荡悠个够,再到屋里围着桌子插字。就是自家地里种的葶杆,就是高粱穗下面的那个最细的地方,用刀子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把芦苇的皮削成针的样子,把莛杆插成“工”“农”“兵”“商”“医”“师”的模样,大约一人插一个。最后,长青娘还要多插上几个。她不识字,也不插字,她插了一副眼镜,或一个听诊器,还会多焖上几碗饭,怕我们吃不饱。然后,我们借着微弱的一轮弯月,在小小的秋千旁,轮流讲着有声有色的故事,或在长青家一间接一间的里屋里藏猫猫。就是预先设定好一个为“家”的地方,一个人在附近守着,其他人都藏起来,趁着看家的人不注意时去摸家,如果摸到“家”就算赢了,如果没摸到,反而叫看家的人摸头一下,看家人就赢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见证了我们对家的守望与依赖,我们玩的特别开心。那记忆中的巧巧饭,其实就是一种对故土、对乡情、或少儿时期美好回忆的眷恋与怀念。
午夜时分,我们也玩累了,都打着哈欠上炕睡觉。我从小就有个换了地方紧忙睡不着觉的习惯。我们家乡也有个习俗,最早醒来的那个人,要偷偷地给伙伴留个“记号”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还不如现在就动手,于是我悄悄起床,从锅底上抹了一把灰,在他们的脸上抹了两把,又悄悄地躺到被窝里,装作没事人一样。大约四点钟,长青娘就起来煮上鸡蛋,焖上饭,她一边煮饭,一边喊我们起床,等我起床穿鞋时,只觉得鞋里湿漉漉的,刚想查问,看到伙伴们脸上的记号,不由自主地笑了。等香喷喷的米饭端上桌,长青娘把早已插好的字样插到米饭上,当我们迫不及待的想端起那碗米饭,然后灭灯,让孩子们依次的摸,谁摸到“工”谁长大了就当工人,谁摸到“农”字,长大了就当农民,以此类推。长青老是等到他们都摸完了,才去摸我们剩下的那几碗,长青娘会专心为他放着一碗或者两碗,她希望长青摸到那副眼镜,或者听诊器,在她的心里,戴眼镜的就是大学生,识很多字。摸到听诊器,就会当医生,医生职业好,永远不会失业,就是个铁饭碗。然后,点上蚕豆一样的煤油灯,不管摸到了什么的,都在灯下定格。这时,大伙都七嘴八舌地说着谁摸到啥以后会怎么样。其实那时候,调皮的男孩子们对于这些事是很懵懂的,他们只管疯玩,像是错过了就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我们都沉不住气地端起香喷喷黄橙橙的米饭,急的往嘴里扒拉,没等我们吃完,长青娘就端过多余的那两碗,给我们分开吃,一直撑得“嘚嘚”打嗝才住嘴。这时,长青娘会点上一炷香,向着土锅台一边墙上的灶王,双手合十闭目祷告,祝愿孩子们长命百岁,健健康康,长大后会有出息。祷告完毕,孩子们一窝蜂般地来到秋千架下,悠悠荡荡,尽情享受着春天的惬意。
到了八零年以后,那时我们已经十四五岁,对于清明节的那种思乡情节和做巧巧饭的那种热情,就像陈年老酒,愈来愈烈,越来越让人向往。记得那年,阳光明媚,春意尚暖,我与小伙伴们一起,拿上逮鱼的工具,看上一个有鱼的场子,迅速地拎上一道泥巴堰子,一桶一桶把水泼干,野生的鱼虾会乖乖地游进网里面。然后焖上一锅地地道道的麻大湖地方特产名吃,那时我们会学着大人们,斟满一壶串香白干,装五作六的划拳行令,直至东方大白,我们才依依不舍的来到秋千架下,荡一个随心所欲的梦
不管在怎样的岁月里,那些令家乡亲人魂牵梦绕的儿时趣事,总是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那些情真意切的情感,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在童年的记忆里,那种天真无邪的快乐,让人咀嚼出颇多的滋味,一直萦绕在鼻息,萦绕在心间,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