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唐第一狠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山水口述,嫂子整理。
【以下是正文】
……
……
一夜已经过去,此时恰是凌晨,不过东方鱼肚未白,天色尚且带着漆黑,然而大唐车队已经拔营而行,车马辘辘宛如横亘在大地上的巨龙。
古代行路极难,堪称艰难跋涉,有个词汇叫做舟车劳顿,说的就是赶路艰辛之苦。
道路不平,车马摇晃,李世民坐在车中渐渐心焦,感觉腰膝隐隐有些泛酸,皇帝忽然抄起车帘,对着车外问了一句道:“谁来告诉朕,到底还有多远?”
这话问的看似平和,语气却明显带着不耐,车边一群护卫对视两眼,领头的百骑司将领小心翼翼回答道:“启禀陛下,咱们已经过了范阳,前面不远就是幽州,出了幽州就是渝关,到达渝关之后,还要越过辽河,然后再往前行两百里,便可到达渤海城的地头。”
这将领回答的极其仔细,然而李世民却皱了皱眉头,突然冷哼一声道:“离开长安已经三个月之久,现在竟然还没到达幽州,从幽州到辽河尚有八百里地,从辽河到渤海又有两百里地,如此千里之遥,何时才能到达……”
皇帝说到这里停了一停,沉吟一下突然又道:“可否让车队加速?朕想十日之内到达渤海。”
那百骑司将领顿时迟疑,好半天之后才小心翼翼回禀道:“这恐怕不行,十日很难到达,车队太过庞大,难以日行百里。”
说着轻轻吸了一口气,小声又道:“陛下您也知道,车队后面跟着无数百姓,那些百姓拖家带口,更有不少老弱孤寡,如果车队加速而行,百姓们必然会被抛下,到时候……”
将领说到这里不敢再说,垂着头静静等皇帝做出决断。
果然只听李世民轻叹一声,喃喃道:“是啊,车队后面跟着太多的百姓。朕想加速而行,就是想缩短赶路时间,时间缩的越短,百姓们受的艰辛越小,可惜偏偏不能加速,否则百姓们会被抛下。”
这是一个皇帝也解决不了的矛盾。
赶路时间越长,百姓们越容易疲累,但是又不能加速赶路,否则百姓直接会被抛下,所以自从离开长安之后,大唐车队一直慢悠悠的赶路,宛如老牛拉车,每天才能行走几十里地,两千里路足足走了三个月,简直跟蜗牛爬墙没有区别,走的时候春花烂漫,现在竟然已经到了盛夏季节。
走路慢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后勤补给有些跟不上,原本李世民的打算是御驾出关,出关的同时带上大唐文武百官,如此每到一地必有迎接,君臣等人不会缺少粮食。可是皇帝没有想到,百姓们竟然会跟着他走。
所谓跟着他走,其实是想去渤海,世间有太多的穷苦之人,活不下去必然要挣扎拼搏,而李云的财神爷之名威震天下,老百姓们幻想着能到渤海城讨一口饭吃。
这种事,李世民管不了。
说是管不了,其实是舍不得管,大唐有着严格的户籍制度,老百姓未经允许不得擅离家园,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哪个百姓敢离开故土?但是李世民没有下令,任凭老百姓们跟着车队而行。
刚离开长安的时候,只有几千百姓跟随,毕竟长安乃是帝都,关陇之地很难饿死人,所以选择离家的百姓并不算多,那几千个选择跟随的百姓大多是为了去发财,他们并非活不下去,而是想去渤海拼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几千长安百姓算是特殊,不在皇帝的照顾范围之内,但是随着车队不断进发,沿途渐渐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这才是真正穷困潦倒的人,几乎是拖家带口跟着车队逃荒。
这些百姓才是李世民头疼的问题。
人数足有七八万,个个都是嗷嗷待哺的贫民,赤贫之家没有粮食,每一口吃喝都得靠着别人接济,七八万人就是七八万张嘴,七八万张嘴每天最少得吃两顿饭,再加上车队开路的五千玄甲铁骑,以及护卫车队的五千皇家御林军,另外还有两千百骑司,还有整个朝堂随驾出关的几百个臣子……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人数足有十万,每天需要吃喝,如果再算上车队拉车的牛马,草料消耗也是一个恐怖数字,后期补给的压力何其巨大,难怪连李世民想要缩短赶路时间。
皇帝感觉自己快撑不住了。
这话听起来像是个笑话,然而在古代真真切切就是这样,在古代带领十万大军出征很简单,但是在古代带领十万百姓可不简单,即便是大唐的皇帝,摊上这种事情也得头皮发麻。
此时天色渐渐方亮,东方终于出现一抹朝霞,李世民忽然从御驾上站起身来,沉声对车边的百骑司道:“给朕牵一匹马来。”
那百骑司将领微微一怔,下意识道:“陛下要骑马?莫非是嫌弃车架太慢?”
李世民看他一眼,站在御驾上负手而望后方,道:“朕不是嫌弃车架太慢,朕是担心后面的百姓们,朕要骑马去看一看,否则心里难以安定。”
“陛下不可!”
那百骑司身负保卫重责,闻言顿时出声劝谏,急急道:“后方百姓足有八万,鱼龙混杂难以辨别,陛下乃是天子之身,末将担心您的安危问题。”
“胡扯!”
李世民怒斥一声,虎目凌厉道:“那是朕的百姓,何来安危之说?勿要啰嗦,给朕牵马过来。”
那百骑司一脸苦涩,硬着头皮不肯听令,他护在御驾旁边愁眉苦脸,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个说辞,连忙道:“陛下,就算百姓敦厚,您也不能过去,咱们马上就要进入幽燕之地,道路两旁颇多山林悬崖,易守难攻,兵家险地,而自古幽燕之地多匪患,说不定就有危险蕴藏其中……”
他还要继续再说,哪知李世民又是一声呵斥,道:“还是胡扯,哪个匪患敢惹朕?前面五千玄甲铁骑,周围护着五千御林军,如此一万大军,鸟兽也得惊散,勿复多言,牵马过来。”
百骑司将领满脸愁苦,期期艾艾不肯听命!
李世民陡然抬起一脚,站在御驾上直接将这个将领踢翻马下,然后皇帝脚下一跃,竟然跳上了这个百骑司将领的战马,那百骑司跌落地上翻滚几下,急忙爬起又跑到跟前,苦苦哀求道:“陛下即便担忧百姓,也请您暂缓一些,且待末将带人护卫四周,陛下方可骑马前去巡视。”
这是忠诚之言,李世民终于点了点头,道:“朕给你十个喘息时间。”
百骑司将领急急点头,转身呵斥一帮将士过来,转眼间组成五百人的护卫队,小心翼翼护着李世民骑马飞奔。
皇帝一动,自然引得群臣关注,很快许多文臣离开自己的马车,而那些武将早已骑上健马追着皇帝去了。
大唐这次出关的车队极大,前后绵延足有五六里之远,庞大车队后面,又有更加庞大的商队,可惜商队装载的都是货物,嫌少看见粮食之类的物资。越过车队和庞大商队之后,后面才是几万个拖家带口的百姓,古语说,人过一万,无边无沿,八万多百姓摆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跋涉长龙,队伍绵延... -->>
山水口述,嫂子整理。
【以下是正文】
……
……
一夜已经过去,此时恰是凌晨,不过东方鱼肚未白,天色尚且带着漆黑,然而大唐车队已经拔营而行,车马辘辘宛如横亘在大地上的巨龙。
古代行路极难,堪称艰难跋涉,有个词汇叫做舟车劳顿,说的就是赶路艰辛之苦。
道路不平,车马摇晃,李世民坐在车中渐渐心焦,感觉腰膝隐隐有些泛酸,皇帝忽然抄起车帘,对着车外问了一句道:“谁来告诉朕,到底还有多远?”
这话问的看似平和,语气却明显带着不耐,车边一群护卫对视两眼,领头的百骑司将领小心翼翼回答道:“启禀陛下,咱们已经过了范阳,前面不远就是幽州,出了幽州就是渝关,到达渝关之后,还要越过辽河,然后再往前行两百里,便可到达渤海城的地头。”
这将领回答的极其仔细,然而李世民却皱了皱眉头,突然冷哼一声道:“离开长安已经三个月之久,现在竟然还没到达幽州,从幽州到辽河尚有八百里地,从辽河到渤海又有两百里地,如此千里之遥,何时才能到达……”
皇帝说到这里停了一停,沉吟一下突然又道:“可否让车队加速?朕想十日之内到达渤海。”
那百骑司将领顿时迟疑,好半天之后才小心翼翼回禀道:“这恐怕不行,十日很难到达,车队太过庞大,难以日行百里。”
说着轻轻吸了一口气,小声又道:“陛下您也知道,车队后面跟着无数百姓,那些百姓拖家带口,更有不少老弱孤寡,如果车队加速而行,百姓们必然会被抛下,到时候……”
将领说到这里不敢再说,垂着头静静等皇帝做出决断。
果然只听李世民轻叹一声,喃喃道:“是啊,车队后面跟着太多的百姓。朕想加速而行,就是想缩短赶路时间,时间缩的越短,百姓们受的艰辛越小,可惜偏偏不能加速,否则百姓们会被抛下。”
这是一个皇帝也解决不了的矛盾。
赶路时间越长,百姓们越容易疲累,但是又不能加速赶路,否则百姓直接会被抛下,所以自从离开长安之后,大唐车队一直慢悠悠的赶路,宛如老牛拉车,每天才能行走几十里地,两千里路足足走了三个月,简直跟蜗牛爬墙没有区别,走的时候春花烂漫,现在竟然已经到了盛夏季节。
走路慢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后勤补给有些跟不上,原本李世民的打算是御驾出关,出关的同时带上大唐文武百官,如此每到一地必有迎接,君臣等人不会缺少粮食。可是皇帝没有想到,百姓们竟然会跟着他走。
所谓跟着他走,其实是想去渤海,世间有太多的穷苦之人,活不下去必然要挣扎拼搏,而李云的财神爷之名威震天下,老百姓们幻想着能到渤海城讨一口饭吃。
这种事,李世民管不了。
说是管不了,其实是舍不得管,大唐有着严格的户籍制度,老百姓未经允许不得擅离家园,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哪个百姓敢离开故土?但是李世民没有下令,任凭老百姓们跟着车队而行。
刚离开长安的时候,只有几千百姓跟随,毕竟长安乃是帝都,关陇之地很难饿死人,所以选择离家的百姓并不算多,那几千个选择跟随的百姓大多是为了去发财,他们并非活不下去,而是想去渤海拼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几千长安百姓算是特殊,不在皇帝的照顾范围之内,但是随着车队不断进发,沿途渐渐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这才是真正穷困潦倒的人,几乎是拖家带口跟着车队逃荒。
这些百姓才是李世民头疼的问题。
人数足有七八万,个个都是嗷嗷待哺的贫民,赤贫之家没有粮食,每一口吃喝都得靠着别人接济,七八万人就是七八万张嘴,七八万张嘴每天最少得吃两顿饭,再加上车队开路的五千玄甲铁骑,以及护卫车队的五千皇家御林军,另外还有两千百骑司,还有整个朝堂随驾出关的几百个臣子……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人数足有十万,每天需要吃喝,如果再算上车队拉车的牛马,草料消耗也是一个恐怖数字,后期补给的压力何其巨大,难怪连李世民想要缩短赶路时间。
皇帝感觉自己快撑不住了。
这话听起来像是个笑话,然而在古代真真切切就是这样,在古代带领十万大军出征很简单,但是在古代带领十万百姓可不简单,即便是大唐的皇帝,摊上这种事情也得头皮发麻。
此时天色渐渐方亮,东方终于出现一抹朝霞,李世民忽然从御驾上站起身来,沉声对车边的百骑司道:“给朕牵一匹马来。”
那百骑司将领微微一怔,下意识道:“陛下要骑马?莫非是嫌弃车架太慢?”
李世民看他一眼,站在御驾上负手而望后方,道:“朕不是嫌弃车架太慢,朕是担心后面的百姓们,朕要骑马去看一看,否则心里难以安定。”
“陛下不可!”
那百骑司身负保卫重责,闻言顿时出声劝谏,急急道:“后方百姓足有八万,鱼龙混杂难以辨别,陛下乃是天子之身,末将担心您的安危问题。”
“胡扯!”
李世民怒斥一声,虎目凌厉道:“那是朕的百姓,何来安危之说?勿要啰嗦,给朕牵马过来。”
那百骑司一脸苦涩,硬着头皮不肯听令,他护在御驾旁边愁眉苦脸,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个说辞,连忙道:“陛下,就算百姓敦厚,您也不能过去,咱们马上就要进入幽燕之地,道路两旁颇多山林悬崖,易守难攻,兵家险地,而自古幽燕之地多匪患,说不定就有危险蕴藏其中……”
他还要继续再说,哪知李世民又是一声呵斥,道:“还是胡扯,哪个匪患敢惹朕?前面五千玄甲铁骑,周围护着五千御林军,如此一万大军,鸟兽也得惊散,勿复多言,牵马过来。”
百骑司将领满脸愁苦,期期艾艾不肯听命!
李世民陡然抬起一脚,站在御驾上直接将这个将领踢翻马下,然后皇帝脚下一跃,竟然跳上了这个百骑司将领的战马,那百骑司跌落地上翻滚几下,急忙爬起又跑到跟前,苦苦哀求道:“陛下即便担忧百姓,也请您暂缓一些,且待末将带人护卫四周,陛下方可骑马前去巡视。”
这是忠诚之言,李世民终于点了点头,道:“朕给你十个喘息时间。”
百骑司将领急急点头,转身呵斥一帮将士过来,转眼间组成五百人的护卫队,小心翼翼护着李世民骑马飞奔。
皇帝一动,自然引得群臣关注,很快许多文臣离开自己的马车,而那些武将早已骑上健马追着皇帝去了。
大唐这次出关的车队极大,前后绵延足有五六里之远,庞大车队后面,又有更加庞大的商队,可惜商队装载的都是货物,嫌少看见粮食之类的物资。越过车队和庞大商队之后,后面才是几万个拖家带口的百姓,古语说,人过一万,无边无沿,八万多百姓摆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跋涉长龙,队伍绵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