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流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要办成这第三件大事,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
如何让人去办事,关键就在于统一思想。
如何统一思想?
自古以来无外乎是新的理论取代旧的理论,百家争鸣也好,一花独秀也好,总要有个系统的理念。
陆四却懒得搞,因为他这人看待事物喜欢扒开表面直达深层。
因此,他的结论是想要人的思想统一,办法就一个——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滚蛋。
陆四明谕,自即日起,凡于“改土归流”这项国策落实不到位者,无论何官,一律罢免。
是谓“中央督省,省督府州、府督各县。”
对于执行不力的各级官员,一律就地罢免,有丧地失城者,更当追其刑责。
如此严法之下,积极者也好,消极者也好,必当全力而为。也能于此严法之下留精去糟,为大顺在西北各级地方挑选出一批合格官吏。
基层中坚力量打造出来,便是政治的基础,辅以铁血的军事手腕,长治久安便不是梦想。
“各省府州县当速确定,府州县主官、佐贰官皆为命官,各县都要设乡兵,县为中队、府为大队、省为总队,一是缉盗捕匪,二是配合主力清剿土司残余。”
明朝也好,张献忠的大西也好,李自成的大顺也好,乡兵都是维持地方治安的唯一手段,不过说法不同而矣。
早在淮扬地区时,陆四就于地方推行预备兵,也就是乡兵,规定府县乡三级兵制,以淮军伤残及老弱充实乡兵,从而实现淮军对淮扬地区的完全掌控。
现在陆四成为北方主宰,对地方建设自是更加重视,因此在筹建四省时便计划以西军降兵及部分顺军建立西北各省的治安队伍(乡兵)。
土司问题使乡兵的筹建正好纳上日程,前番在武功、凤翔、固原等地俘虏的大批西军降卒用于填补西北新建数省乡兵空额,一来能够安置降兵,二来充实地方,算是两全齐美之事。
又命各省速呈辖区详图,以便进驻甘、宁、青、陕四省的顺军主力依图布防主要关节,从战略态势上将西北各地土司地盘“卡死”,再辅以乡兵围剿,不使叛乱土司流窜,成为李自成、张献忠那种“流寇”。
“要告诉那些土司,我大顺不是蒙元,也不是前明,我大顺只对顺者施以仁法,对不顺者唯有长刀!”
陆四难得面露凶光,“这西北之地敢有不服大顺者,就杀他个人头滚滚!”
众文武闻令均是心凛。
“顺者,其辖地设县的设县,设乡的设乡,原先土司诸官调其它省份任职,新任官吏皆由中央同省调派...”
陆四当然也会堵死土司投顺之路,一昧将他们逼死,故而铁腕之下又有宽松对待。
他让贾汉复记录,只要土司们献出土地、人口、牲畜,其原有私产大顺是予以保护,并且根据其土司原有品级高低调往其它省份任职。
如原有为千户土司往它省便可出任守备一职,许带近亲十人以下,随从二十左右往它省就职。所安排的职务可文可武,由归顺土司自由选择,另外千户以上官品土司子弟中可以录一人为中央太学生。
这和从前明朝在西北地方实行的“文武相济”有本质区别,前者以流官制土司,虽能确保土司始终受控于流官监督,但却无法使土司所拥有的地盘和人口成为朝廷的赋税来源。
也就是“空有虚名”。
并且因为土司是民族的产物,土司治下的各族百姓因为特殊性同汉民族的融合势必会缓慢,甚至排斥,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强大稳定,这个问题就会始终处于水平面之下。可一旦汉王朝的中央政权衰弱,平静的水面必将风波骤起。
陆四这人不要名义上的统一,他要实质的内外一统。
土地收归国家,人口入国家正册,由国家委任的官吏进行直接管理,从教育文化、传统习俗等日常各个方面予以改革,从而实现根本性的中华大融合,才是正本清源之策。
因此,对土司动大刀是第一步。
第二步自然就是西北地区的融合,以中央政权主体民族为文明核心的融合。
一代不行,就两代,三代。
只要这个既定国策不改变,西北这个华夏文明的创始之地必将重新成为这个文明坚不可分的一部分。
现在负责对土司问题解决的主要是进驻青海的辛思忠暂一军,进驻宁夏的赵忠义暂二军,进驻甘肃的艾能奇第十一军,以及其他陕西顺军。
不过赵忠义的暂二军同艾能奇的第十一军将承担封堵西军孙李集团的任务,故而当下实际着手土司问题的其实就是辛思忠的暂一军。
而青海这个新建省也极其复杂,不同于宁夏省是从陕西省剥离出来,也不同于甘肃省是原明朝的陕西行都司,这个省除了原先的明朝西宁卫同塞外四卫外,又有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两个前明机构。
境内除汉族以外,又有蒙古、藏人,复杂程度比之由陕西行都司演变而来的甘肃一省还要复杂。
行政管辖方面,明代主要是以西宁兵备道直接管理蒙、藏各部和西宁卫的。但是在青海南部所建的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等却是实行“土汉官参”制度,并且境内佛教体系旺盛,当地佛教领袖对于地方治理有很大的发言权。
因此辛思忠奉命进军西宁并兼青海巡抚,首先就是理清青海一省的人文政治环境,从而为青海省的建立提供可行方案。
要不然就是光有省名,而无有省实了。
陆四对辛思忠这个“虎焰斑”是十分看重的,此人除了是难得骑将外,对西北问题了解的也比其他人多,毕竟当年李自成派往西北经营的两员大将一个是贺锦,一个就是他辛思忠。
&... -->>
要办成这第三件大事,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
如何让人去办事,关键就在于统一思想。
如何统一思想?
自古以来无外乎是新的理论取代旧的理论,百家争鸣也好,一花独秀也好,总要有个系统的理念。
陆四却懒得搞,因为他这人看待事物喜欢扒开表面直达深层。
因此,他的结论是想要人的思想统一,办法就一个——听话的留下,不听话的滚蛋。
陆四明谕,自即日起,凡于“改土归流”这项国策落实不到位者,无论何官,一律罢免。
是谓“中央督省,省督府州、府督各县。”
对于执行不力的各级官员,一律就地罢免,有丧地失城者,更当追其刑责。
如此严法之下,积极者也好,消极者也好,必当全力而为。也能于此严法之下留精去糟,为大顺在西北各级地方挑选出一批合格官吏。
基层中坚力量打造出来,便是政治的基础,辅以铁血的军事手腕,长治久安便不是梦想。
“各省府州县当速确定,府州县主官、佐贰官皆为命官,各县都要设乡兵,县为中队、府为大队、省为总队,一是缉盗捕匪,二是配合主力清剿土司残余。”
明朝也好,张献忠的大西也好,李自成的大顺也好,乡兵都是维持地方治安的唯一手段,不过说法不同而矣。
早在淮扬地区时,陆四就于地方推行预备兵,也就是乡兵,规定府县乡三级兵制,以淮军伤残及老弱充实乡兵,从而实现淮军对淮扬地区的完全掌控。
现在陆四成为北方主宰,对地方建设自是更加重视,因此在筹建四省时便计划以西军降兵及部分顺军建立西北各省的治安队伍(乡兵)。
土司问题使乡兵的筹建正好纳上日程,前番在武功、凤翔、固原等地俘虏的大批西军降卒用于填补西北新建数省乡兵空额,一来能够安置降兵,二来充实地方,算是两全齐美之事。
又命各省速呈辖区详图,以便进驻甘、宁、青、陕四省的顺军主力依图布防主要关节,从战略态势上将西北各地土司地盘“卡死”,再辅以乡兵围剿,不使叛乱土司流窜,成为李自成、张献忠那种“流寇”。
“要告诉那些土司,我大顺不是蒙元,也不是前明,我大顺只对顺者施以仁法,对不顺者唯有长刀!”
陆四难得面露凶光,“这西北之地敢有不服大顺者,就杀他个人头滚滚!”
众文武闻令均是心凛。
“顺者,其辖地设县的设县,设乡的设乡,原先土司诸官调其它省份任职,新任官吏皆由中央同省调派...”
陆四当然也会堵死土司投顺之路,一昧将他们逼死,故而铁腕之下又有宽松对待。
他让贾汉复记录,只要土司们献出土地、人口、牲畜,其原有私产大顺是予以保护,并且根据其土司原有品级高低调往其它省份任职。
如原有为千户土司往它省便可出任守备一职,许带近亲十人以下,随从二十左右往它省就职。所安排的职务可文可武,由归顺土司自由选择,另外千户以上官品土司子弟中可以录一人为中央太学生。
这和从前明朝在西北地方实行的“文武相济”有本质区别,前者以流官制土司,虽能确保土司始终受控于流官监督,但却无法使土司所拥有的地盘和人口成为朝廷的赋税来源。
也就是“空有虚名”。
并且因为土司是民族的产物,土司治下的各族百姓因为特殊性同汉民族的融合势必会缓慢,甚至排斥,汉王朝的中央政权强大稳定,这个问题就会始终处于水平面之下。可一旦汉王朝的中央政权衰弱,平静的水面必将风波骤起。
陆四这人不要名义上的统一,他要实质的内外一统。
土地收归国家,人口入国家正册,由国家委任的官吏进行直接管理,从教育文化、传统习俗等日常各个方面予以改革,从而实现根本性的中华大融合,才是正本清源之策。
因此,对土司动大刀是第一步。
第二步自然就是西北地区的融合,以中央政权主体民族为文明核心的融合。
一代不行,就两代,三代。
只要这个既定国策不改变,西北这个华夏文明的创始之地必将重新成为这个文明坚不可分的一部分。
现在负责对土司问题解决的主要是进驻青海的辛思忠暂一军,进驻宁夏的赵忠义暂二军,进驻甘肃的艾能奇第十一军,以及其他陕西顺军。
不过赵忠义的暂二军同艾能奇的第十一军将承担封堵西军孙李集团的任务,故而当下实际着手土司问题的其实就是辛思忠的暂一军。
而青海这个新建省也极其复杂,不同于宁夏省是从陕西省剥离出来,也不同于甘肃省是原明朝的陕西行都司,这个省除了原先的明朝西宁卫同塞外四卫外,又有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两个前明机构。
境内除汉族以外,又有蒙古、藏人,复杂程度比之由陕西行都司演变而来的甘肃一省还要复杂。
行政管辖方面,明代主要是以西宁兵备道直接管理蒙、藏各部和西宁卫的。但是在青海南部所建的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等却是实行“土汉官参”制度,并且境内佛教体系旺盛,当地佛教领袖对于地方治理有很大的发言权。
因此辛思忠奉命进军西宁并兼青海巡抚,首先就是理清青海一省的人文政治环境,从而为青海省的建立提供可行方案。
要不然就是光有省名,而无有省实了。
陆四对辛思忠这个“虎焰斑”是十分看重的,此人除了是难得骑将外,对西北问题了解的也比其他人多,毕竟当年李自成派往西北经营的两员大将一个是贺锦,一个就是他辛思忠。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