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大流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充实力想心办法弄钱,将税收都收到了弘光二十年。
此外就是据守永宁的侯永锡,据守泸州的马应氏,占据忠州、万县、夔州的“三谭”。
除这些明军大小势力外,四川同湖广交壤地区还有摇、黄各式土匪,因为互不统属,号“摇黄十三家”。首领人物有争天王袁韬、逼反王刘惟明、震天王白蛟龙、行十万呼九思、二哨杨秉胤、黄鹞子景可勤、整齐王张显等。
可以说,大西军出川之后的四川可以说是群魔乱舞,百姓苦难远甚西军,因此当有流言说大西军将要重新打回四川,竟有多地爆发农民起义,起义的农民也多是自封大西的官,一些原本十分仇视大西政权的地主士绅也聚众响应。
据在四川境内活动的大顺探子们统计,现下四川能够称为官兵的队伍大小有十七支,计有明军八万余人。摇黄等土匪拥众也是几万,其余土司武装也是各地不一。
总之现在的四川手上有刀的武装力量总数怕不下三十万之众。
这个数据可能是探子们摸不清真实情况略有夸大,陆四仔细推敲倒也相信。在他眼中,有甲有兵器的军队同无甲只有刀锄的武装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他判断四川有兵者可能三十万,但能称为军队者,怕也就是六七万,内中能战敢战估计一半。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咱们大顺便打破这个定语,就先平了四川。”
前番兴国公李过、甘陕总督孟乔芳、陕西巡抚张国柱等上书行营,定艾能奇部为大顺新编第十一军,刘文秀部为大顺新编第十二军,陆四准纳。张国柱复建议调第十一军往河南加入中原战场,第十二军往汉中准备入川。
陆四没有同意调艾能奇的第十一军往河南,而是要艾能奇同汪兆龄、辛思忠、赵忠义等一起经略甘肃、宁夏,完成对孙可望、李定国集团的封堵。
却同意调刘文秀的第十二军往汉中整编,原因是刘文秀的归降略有不甘,让其部参与对其义兄孙可望、李定国的讨伐可能会横生枝节,所以调到汉中不使其参与接下来的对西作战是稳妥方案。
而汉中又是入川门户,由刘文秀的第十二军先期入川征讨四川明军,倒是十分合适的。
毕竟西军对入川作战有经验,对四川境内的大小军头也有一定的震慑。
战略上,陆四也是想以四川为跳板夺取云贵二省,进而挥师两广,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将朱明残余势力合围,从而彻底解决朱明问题。
否则,即便南都的弘光投降,南方诸省的明军残余也肯定会奉其他朱明宗室为帝,继续同大顺为敌。
比如广西桂林那位。
国家经二十年内乱及外族入侵,已是残破万分,如今的北方人口是十不存一,独南方保存元气,故陆四实是不愿因为持续的战争导致南方诸省也遭破坏。
当满洲解决那一天,为中国保留更多元气,已然是陆四不可推卸的使命。
从四川着手用兵,也有点像当年的蒙元侵宋。
贾汉复先是称颂监国决策英明,然后提醒单以刘文秀部入川或许有所不妥。
建议可调李来亨、贺兰、武大定等军同刘文秀一起入川,兵力规模上除刘文秀的第十二军三万余人外,再辅以两万左右的“真顺军”。
“具体方案你着手制定,另外对四川明军要区别对待。对百姓残暴不仁的,要坚决予以消灭。对百姓不错的,当先争取,不能争取的再予以痛击。至于摇黄等土匪,可重金收买几人,使匪攻匪....入川之后,当告我将士,凡我大顺兵至每一处土地,都为我大顺治下土地,百姓也皆为我大顺百姓,断不得乱杀一人....”
其实陆四想让李过统帅军队入川,因为这位大舅子兴国公为人仁厚,于顺西两军又威望极大,由他统帅大军入川对于凝聚新降西军,安抚四川军民有极大好处。
可惜李过前番在凤翔兵败,显示其军事才能欠佳,而且现在又在固原坐镇无法抽离,便只能让李来亨同刘文秀一起入川,也算是给李来亨一个立功机会,同时也好生锻炼一下这个小老虎,毕竟将来李过的亲王爵位是要由李来亨继承的,不能没有军功资历。
贾汉复一一记下。
陆四又道:“入川用兵定额和钱粮调配可与甘陕总督孟乔芳商议,孟乔芳不能解决的报于我知,我命北京予以调拨。”
说到这,想起一事,忙道:“另外,有件事得派人专门去办。”
贾汉复忙问:“监国说的是?”
陆四看了贾汉复一眼,问道:“你可知秦良玉?”
“那石砫秦良玉?”贾汉复面有疑惑。
“正是。”
陆四沉吟片刻,来到案桌前提笔写了一封信,却是劝降秦良玉的信,写完将墨吹干,递于贾汉复,吩咐道:“你选两个精明之人持我书信往石砫,对那秦良玉晓以大义,于她明说夫人若愿降我大顺,可封忠贞侯,世袭罔替。”
“封侯?!”
贾汉复惊住,失声道:“监国,秦良玉乃一介女流,如何封得侯!”
“女流为何不可封侯?”
陆四大手一挥,不以为然道:“秦良玉虽一土舍妇人,然提兵裹粮,崎岖转斗,急公赴义,此天下少有英雄也。况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世间如良玉者,实难多得,我仰她气节,慕她英雄,不吝拜侯!”
贾汉复从前为明朝副将,自是知秦良玉为国报效事迹,实是男人愧不如矣。然而自古以来未有女子封侯,监国真心劝降秦良玉可以理解,但以侯爵相酬未免有些封赏太过,或者说小题大作。
“胶侯不必多言。”
陆四却是心意已决,扬声一笑:“若说自古未有女子封侯者,那便从我大顺始!也愿我中国女子,人人皆学秦良玉!”
充实力想心办法弄钱,将税收都收到了弘光二十年。
此外就是据守永宁的侯永锡,据守泸州的马应氏,占据忠州、万县、夔州的“三谭”。
除这些明军大小势力外,四川同湖广交壤地区还有摇、黄各式土匪,因为互不统属,号“摇黄十三家”。首领人物有争天王袁韬、逼反王刘惟明、震天王白蛟龙、行十万呼九思、二哨杨秉胤、黄鹞子景可勤、整齐王张显等。
可以说,大西军出川之后的四川可以说是群魔乱舞,百姓苦难远甚西军,因此当有流言说大西军将要重新打回四川,竟有多地爆发农民起义,起义的农民也多是自封大西的官,一些原本十分仇视大西政权的地主士绅也聚众响应。
据在四川境内活动的大顺探子们统计,现下四川能够称为官兵的队伍大小有十七支,计有明军八万余人。摇黄等土匪拥众也是几万,其余土司武装也是各地不一。
总之现在的四川手上有刀的武装力量总数怕不下三十万之众。
这个数据可能是探子们摸不清真实情况略有夸大,陆四仔细推敲倒也相信。在他眼中,有甲有兵器的军队同无甲只有刀锄的武装是有本质区别的,所以他判断四川有兵者可能三十万,但能称为军队者,怕也就是六七万,内中能战敢战估计一半。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咱们大顺便打破这个定语,就先平了四川。”
前番兴国公李过、甘陕总督孟乔芳、陕西巡抚张国柱等上书行营,定艾能奇部为大顺新编第十一军,刘文秀部为大顺新编第十二军,陆四准纳。张国柱复建议调第十一军往河南加入中原战场,第十二军往汉中准备入川。
陆四没有同意调艾能奇的第十一军往河南,而是要艾能奇同汪兆龄、辛思忠、赵忠义等一起经略甘肃、宁夏,完成对孙可望、李定国集团的封堵。
却同意调刘文秀的第十二军往汉中整编,原因是刘文秀的归降略有不甘,让其部参与对其义兄孙可望、李定国的讨伐可能会横生枝节,所以调到汉中不使其参与接下来的对西作战是稳妥方案。
而汉中又是入川门户,由刘文秀的第十二军先期入川征讨四川明军,倒是十分合适的。
毕竟西军对入川作战有经验,对四川境内的大小军头也有一定的震慑。
战略上,陆四也是想以四川为跳板夺取云贵二省,进而挥师两广,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将朱明残余势力合围,从而彻底解决朱明问题。
否则,即便南都的弘光投降,南方诸省的明军残余也肯定会奉其他朱明宗室为帝,继续同大顺为敌。
比如广西桂林那位。
国家经二十年内乱及外族入侵,已是残破万分,如今的北方人口是十不存一,独南方保存元气,故陆四实是不愿因为持续的战争导致南方诸省也遭破坏。
当满洲解决那一天,为中国保留更多元气,已然是陆四不可推卸的使命。
从四川着手用兵,也有点像当年的蒙元侵宋。
贾汉复先是称颂监国决策英明,然后提醒单以刘文秀部入川或许有所不妥。
建议可调李来亨、贺兰、武大定等军同刘文秀一起入川,兵力规模上除刘文秀的第十二军三万余人外,再辅以两万左右的“真顺军”。
“具体方案你着手制定,另外对四川明军要区别对待。对百姓残暴不仁的,要坚决予以消灭。对百姓不错的,当先争取,不能争取的再予以痛击。至于摇黄等土匪,可重金收买几人,使匪攻匪....入川之后,当告我将士,凡我大顺兵至每一处土地,都为我大顺治下土地,百姓也皆为我大顺百姓,断不得乱杀一人....”
其实陆四想让李过统帅军队入川,因为这位大舅子兴国公为人仁厚,于顺西两军又威望极大,由他统帅大军入川对于凝聚新降西军,安抚四川军民有极大好处。
可惜李过前番在凤翔兵败,显示其军事才能欠佳,而且现在又在固原坐镇无法抽离,便只能让李来亨同刘文秀一起入川,也算是给李来亨一个立功机会,同时也好生锻炼一下这个小老虎,毕竟将来李过的亲王爵位是要由李来亨继承的,不能没有军功资历。
贾汉复一一记下。
陆四又道:“入川用兵定额和钱粮调配可与甘陕总督孟乔芳商议,孟乔芳不能解决的报于我知,我命北京予以调拨。”
说到这,想起一事,忙道:“另外,有件事得派人专门去办。”
贾汉复忙问:“监国说的是?”
陆四看了贾汉复一眼,问道:“你可知秦良玉?”
“那石砫秦良玉?”贾汉复面有疑惑。
“正是。”
陆四沉吟片刻,来到案桌前提笔写了一封信,却是劝降秦良玉的信,写完将墨吹干,递于贾汉复,吩咐道:“你选两个精明之人持我书信往石砫,对那秦良玉晓以大义,于她明说夫人若愿降我大顺,可封忠贞侯,世袭罔替。”
“封侯?!”
贾汉复惊住,失声道:“监国,秦良玉乃一介女流,如何封得侯!”
“女流为何不可封侯?”
陆四大手一挥,不以为然道:“秦良玉虽一土舍妇人,然提兵裹粮,崎岖转斗,急公赴义,此天下少有英雄也。况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迹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世间如良玉者,实难多得,我仰她气节,慕她英雄,不吝拜侯!”
贾汉复从前为明朝副将,自是知秦良玉为国报效事迹,实是男人愧不如矣。然而自古以来未有女子封侯,监国真心劝降秦良玉可以理解,但以侯爵相酬未免有些封赏太过,或者说小题大作。
“胶侯不必多言。”
陆四却是心意已决,扬声一笑:“若说自古未有女子封侯者,那便从我大顺始!也愿我中国女子,人人皆学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