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www.wbxwx.com,红楼之瑚不归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是从金陵回来后,贾瑚第一次去梨香院的书房。
听了半天贾赦和贾母的扯皮,贾瑚来的有些晚了。
冬天还是挺冷的,脱了外面的大衣,进了里面,只觉得温暖如春。
贾瑚向四周看去,原来屋内四角摆了炭盆,里面燃烧着上好的银骨炭。银骨炭出自近京的西山窰,其炭白霜,无烟,难燃,不易熄,选其尤佳者贮盆令满,复以灰糁其隙处,上用铜丝罩爇之,足支一昼夜。
贾瑚一顿,不由想起了母亲从前在他耳边,多有感叹府上花销甚大,公中入不敷出,从此细节可见一斑。这银骨炭因着宫中皇帝和妃子们都在用,京城里那些王公贵族,为了标榜身价,把价格炒得居高不下。
他倒不是说祖父不该用那么好的炭,以国公之尊,还会连银骨炭都用不起吗?
只是又勾起了他心底的一个想法。
片刻,打了一通拳,又沐浴过的贾代善过来了。
他一进门,便道:“瑚儿,你今儿怎么过来了?我不是说过,让你这几天好好休息吗?”
贾瑚忙起身,笑道:“祖父慈爱。只是孙儿早早就醒了,便过来和祖父说说话。”
贾代善听了,心中十分欢喜。旧日贾珍、贾瑚在这里读书,贾珍去后,便很少过来,今年刚开春,贾瑚又去了金陵,梨香院久无人拜访,贾代善不免有些寂寞。
贾代善在案前坐下,问起了金陵诸事。
贾瑚在金陵送了几封书信,说的是金陵那边的老宅和庄子的事,书信上不详不尽,贾代善此时才得空询问。
贾瑚略一思索,便一一道来。
听闻庄头瞒着京城荣府诸人加租,贾代善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本来家族在外面的庶务,都该由爷们料理,只是贾赦好玩乐,多少家业都能被他糟蹋了,贾政又一心读书,贾母便接手了过去。
京城贾家每年都会派人前去金陵,金陵族人也多有照看,就这样,还有庄头中饱私囊的事发生?!
想到这里,贾代善对史氏生出些不满来。
这次贾瑚说的格外详细,毕竟他是第一回独自办事,贾代善不放心,也是理所当然。
“抄家的手段太过简单粗暴了,”贾代善直摇头。
贾瑚羞愧地低下了头,道:“我只是想快点完成祖父的任务。”
贾代善对他笑笑,道:“我并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你又要考试,又要去书院读书,这确实是最快的办法。”
见祖父果真并无不渝之色,贾瑚才不好意思地抬起头。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做到这种地步,也没什么好苛责的了。
不过,贾代善显然认为,贾瑚可以更出色。
他教导道:“瑚儿,御下之术,在于恩威并施,一味用重典,却是不行的。若你手下的人,办好了事,却没有奖赏,办砸了事,只有死路一条,谁还敢为你做事呢?”
贾瑚若有所思地点头,他忍不住问:“只是,祖父,我们家的下人多是家生子,为人仆奴,听从主子的命令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贾代善警觉道:“瑚儿,可是有人给你气受了?”
贾瑚做回忆状,慢慢道:“我六岁时,还是老太太管家。老太太不待见大房的人,大房要加餐,多要给厨房上的人一些银钱。”
面对贾代善疑惑地表情,贾瑚解释说:“那个时候,各处的膳食是有定例的,要加菜,须得给厨房上的人一些银钱。”
说到这,贾瑚笑了一声,道:“我是从没见过老太太二叔二婶不给银钱,厨房就不上菜的,都是这边命令一下,那边就赶紧上菜。只有大房……不,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
贾代善摇头,沉声道:“我们这些主子,向来是想吃什么,就命厨房做了来。定例什么的,那都是针对一房的下人的。”
要是下人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贾府到底是养着主子,还是奴才?
下人想吃点别的东西,要么要上头的主子没吃完的膳食,赏给他们吃,要么拿自己的月钱去厨房那里买,这也算是厨房上的厨子合法来源之一,上面的主子是默许的。
贾瑚继续道:“小孩子在饭点都不爱吃饭,往往过了饭点才喊饿,我也是一样。那天母亲不在,我就偷偷溜进厨房,正好听见赖嬷嬷在吩咐王大厨做了莼菜银鱼羹。”
“我一时嘴馋,便走过去,命王大厨多做一些。他却说厨房的食材数目都是有数的,想吃什么,昨天就要决定菜单。我今日的膳食已经送去院子里了,厨房没有我的定例。”
他当时不知道这里头的道道,却也看出这两人在联手忽悠他,便假装向大房那边跑去,再悄悄溜回来。
“赖嬷嬷责备我不该偷跑出来,命一个小丫鬟送我回去。我走到半路,那丫鬟被人叫走了,我就又摸回来了,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看到王大厨在请赖嬷嬷喝剩下的莼菜银鱼羹。”
“当时我就在想,亏我还是荣国公嫡亲的孙子呢,竟然连个老嬷嬷也比不上。”
贾代善脸色一变,好一个赖嬷嬷!
这就是瑚哥儿向来不待见下人的缘故吗?
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又有多少奴才骑在主子头上?
最叫他失望的是,这一切,若没有史氏的示意,谁敢不把长房长孙放在眼里?
贾代善周身气质冷凝,脑子里冒出许多个念头,也有他忽视了的事情。
京城这边有他坐镇,尚有史氏身边的老人哄骗贾瑚,欺负他年纪小,不知事,金陵那些一直在史氏掌控下的人呢?
贾瑚像是看出了祖父的想法,道出了另外一件事。
“祖父,我此次去金陵,发现那边的族人,有好些交不起束脩,便带了十几个少年回京。”说着,把林之孝查出的,这十几个人的资料递了过去。
这件事顿时转移了贾代善的注意力。
他粗粗翻看这些人的资料,林之孝看人的水平,贾代善还是信得过的,这些少年哪怕只出了一两个举人、进士,于贾家也是莫大的助力。
“这件事你做的很好,”贾代善忍不住夸奖道,“此前,来贾家族学附学的,多是在后街居住,由宁、荣两府分出的旁枝庶族,和仆奴之子。”
... -->>
这是从金陵回来后,贾瑚第一次去梨香院的书房。
听了半天贾赦和贾母的扯皮,贾瑚来的有些晚了。
冬天还是挺冷的,脱了外面的大衣,进了里面,只觉得温暖如春。
贾瑚向四周看去,原来屋内四角摆了炭盆,里面燃烧着上好的银骨炭。银骨炭出自近京的西山窰,其炭白霜,无烟,难燃,不易熄,选其尤佳者贮盆令满,复以灰糁其隙处,上用铜丝罩爇之,足支一昼夜。
贾瑚一顿,不由想起了母亲从前在他耳边,多有感叹府上花销甚大,公中入不敷出,从此细节可见一斑。这银骨炭因着宫中皇帝和妃子们都在用,京城里那些王公贵族,为了标榜身价,把价格炒得居高不下。
他倒不是说祖父不该用那么好的炭,以国公之尊,还会连银骨炭都用不起吗?
只是又勾起了他心底的一个想法。
片刻,打了一通拳,又沐浴过的贾代善过来了。
他一进门,便道:“瑚儿,你今儿怎么过来了?我不是说过,让你这几天好好休息吗?”
贾瑚忙起身,笑道:“祖父慈爱。只是孙儿早早就醒了,便过来和祖父说说话。”
贾代善听了,心中十分欢喜。旧日贾珍、贾瑚在这里读书,贾珍去后,便很少过来,今年刚开春,贾瑚又去了金陵,梨香院久无人拜访,贾代善不免有些寂寞。
贾代善在案前坐下,问起了金陵诸事。
贾瑚在金陵送了几封书信,说的是金陵那边的老宅和庄子的事,书信上不详不尽,贾代善此时才得空询问。
贾瑚略一思索,便一一道来。
听闻庄头瞒着京城荣府诸人加租,贾代善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本来家族在外面的庶务,都该由爷们料理,只是贾赦好玩乐,多少家业都能被他糟蹋了,贾政又一心读书,贾母便接手了过去。
京城贾家每年都会派人前去金陵,金陵族人也多有照看,就这样,还有庄头中饱私囊的事发生?!
想到这里,贾代善对史氏生出些不满来。
这次贾瑚说的格外详细,毕竟他是第一回独自办事,贾代善不放心,也是理所当然。
“抄家的手段太过简单粗暴了,”贾代善直摇头。
贾瑚羞愧地低下了头,道:“我只是想快点完成祖父的任务。”
贾代善对他笑笑,道:“我并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你又要考试,又要去书院读书,这确实是最快的办法。”
见祖父果真并无不渝之色,贾瑚才不好意思地抬起头。
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能做到这种地步,也没什么好苛责的了。
不过,贾代善显然认为,贾瑚可以更出色。
他教导道:“瑚儿,御下之术,在于恩威并施,一味用重典,却是不行的。若你手下的人,办好了事,却没有奖赏,办砸了事,只有死路一条,谁还敢为你做事呢?”
贾瑚若有所思地点头,他忍不住问:“只是,祖父,我们家的下人多是家生子,为人仆奴,听从主子的命令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贾代善警觉道:“瑚儿,可是有人给你气受了?”
贾瑚做回忆状,慢慢道:“我六岁时,还是老太太管家。老太太不待见大房的人,大房要加餐,多要给厨房上的人一些银钱。”
面对贾代善疑惑地表情,贾瑚解释说:“那个时候,各处的膳食是有定例的,要加菜,须得给厨房上的人一些银钱。”
说到这,贾瑚笑了一声,道:“我是从没见过老太太二叔二婶不给银钱,厨房就不上菜的,都是这边命令一下,那边就赶紧上菜。只有大房……不,只有我和母亲两个人。”
贾代善摇头,沉声道:“我们这些主子,向来是想吃什么,就命厨房做了来。定例什么的,那都是针对一房的下人的。”
要是下人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贾府到底是养着主子,还是奴才?
下人想吃点别的东西,要么要上头的主子没吃完的膳食,赏给他们吃,要么拿自己的月钱去厨房那里买,这也算是厨房上的厨子合法来源之一,上面的主子是默许的。
贾瑚继续道:“小孩子在饭点都不爱吃饭,往往过了饭点才喊饿,我也是一样。那天母亲不在,我就偷偷溜进厨房,正好听见赖嬷嬷在吩咐王大厨做了莼菜银鱼羹。”
“我一时嘴馋,便走过去,命王大厨多做一些。他却说厨房的食材数目都是有数的,想吃什么,昨天就要决定菜单。我今日的膳食已经送去院子里了,厨房没有我的定例。”
他当时不知道这里头的道道,却也看出这两人在联手忽悠他,便假装向大房那边跑去,再悄悄溜回来。
“赖嬷嬷责备我不该偷跑出来,命一个小丫鬟送我回去。我走到半路,那丫鬟被人叫走了,我就又摸回来了,在墙角不起眼的地方,看到王大厨在请赖嬷嬷喝剩下的莼菜银鱼羹。”
“当时我就在想,亏我还是荣国公嫡亲的孙子呢,竟然连个老嬷嬷也比不上。”
贾代善脸色一变,好一个赖嬷嬷!
这就是瑚哥儿向来不待见下人的缘故吗?
在他不知道的地方,又有多少奴才骑在主子头上?
最叫他失望的是,这一切,若没有史氏的示意,谁敢不把长房长孙放在眼里?
贾代善周身气质冷凝,脑子里冒出许多个念头,也有他忽视了的事情。
京城这边有他坐镇,尚有史氏身边的老人哄骗贾瑚,欺负他年纪小,不知事,金陵那些一直在史氏掌控下的人呢?
贾瑚像是看出了祖父的想法,道出了另外一件事。
“祖父,我此次去金陵,发现那边的族人,有好些交不起束脩,便带了十几个少年回京。”说着,把林之孝查出的,这十几个人的资料递了过去。
这件事顿时转移了贾代善的注意力。
他粗粗翻看这些人的资料,林之孝看人的水平,贾代善还是信得过的,这些少年哪怕只出了一两个举人、进士,于贾家也是莫大的助力。
“这件事你做的很好,”贾代善忍不住夸奖道,“此前,来贾家族学附学的,多是在后街居住,由宁、荣两府分出的旁枝庶族,和仆奴之子。”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